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不動唯性
2008/11/16 21:50:04瀏覽487|回應0|推薦0

【不動唯性 】
「註解二」呢,就是對唯識的一些名相,必須要有一個揀擇。

 第一個叫「不動唯性」,是講「唯性不動」。萬事萬物當中只有本性不動,其他都會動,所謂動.就是變動。除了本性之外,其他的東西都會變動。這個性(法性)呢,是不動的。我們就時間上來講,無始無終,這和我們世間法的東西不一樣,世間法的任何東西,有過去就有現在,有現在就有未來;有生、住、異、滅。這個本性就時間上來講是無始無終,你沒辦法去運作讓它生,因為它本來就有;你也不能破壞它,怎麼破壞也不能把本性破壞掉。所以這一點對我們學佛之人是非常重要,就是不論眾生現在是什麼面貌,它都有這個不動的本性;它的面貌可能是畜生,可能是微不足道的螞蟻,可能是一個活得非常困頓的眾生,但是內心都有一個不動的本性,這是不容忽略的。這是就時間上來說:再就空間上來說,本性是無所不在的,用我們的經典(佛經)來說,就是「橫遍十力」,十方空間無論那一方,都在本性當中。楞嚴經上有一句話,我們說太虛空己經很大了,宇宙太虛空邢真是太大了,但是楞嚴經說這個太空放在心性中就像是一片雲。這個一片雲和太空比起來,真是微不足道:而太空呢,放到我們心性當中就像一片雲放在虛空當中。這個就是形容我們心性是無所不在的,用另一句話形容也足很得體:「大而無外」,我們本性到底有多大,這個都無法形容,用「大」這個成語形容,大到沒有東西可以超過它的外面.「大而無外」.沒有來西比它遠大。「小而無內」,這個一花一木.一色一香,都是本性,都是本性當中的。「小而無內」(很小,而且在密中已經伐不到比它更小的了。)意思是說:本性是融攝在我們萬事萬物當中的,本性叫做「不動」,所以當我們在唯識中看見了「性」這個字的有候,要有一個概念:本性是不動的,「橫遍十方,豎窮三際」。而且是不生也不滅,不增也不減,是人人俱足的,以上是「不動唯性」。
 
【集起唯心】
第二個呢,我們常在唯識當中看到這個「心」,這和「性」就不同了。「性」是不動的.但是「心」呢?在唯識中誰是「集起」,講這個心時就要強調它「集起」的功用。「集起唯心」,「集」是集,「起」是起,這兩個有但別不同的意思:「心」是能夠收集.「集」就是收集的意思,能夠收集我們所看到的、所聽的,一點一滴的印象.所作所為,所看所聽的這些印象,在唯識中用「種子」來形容它。「種子」是由「心」來收錄.而這個「心」就是「第八識」,它來收集萬法的種子。它不只能收集(收集只是收藏而已),還能夠再生,再生叫做「起」,就是讓諸法種子能夠生起、現行:在收集到心裡後,這些種子在某些因緣之後就會冒芽出來。心就有這兩層用意:「收集」、「生起」。所以我們現掛有一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發現就是潛意識的發現。」也就是發現每一個人都有「無盡藏」(無窮盡的賢藏)。這個潛意識,其中含藏了許多的東西,這個就類似於我們的心,心能收集很多印象而且能讓它們生起。你看看.一個人的記憶能力,從小到大的大小事,都是由我們的心記憶下來的。你看!晚上作夢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那「日有所思」是誰在收集啊,而「夜有所夢」又是誰把它呈現出來呢?我們的心識(心)就有這樣一個能力。我們的「心」,我們不要誤會它是大腦的作用,因為我們的心不只能收集現世的種子,而且還能夠保留過去生中的種子。

這個在歷史上有一則故事:晉朝有一個名將叫羊祐.是一個很好的良將。五歲時曾經要奶媽去找一個金環(鈴噹),奶媽說家裡沒這個東西,但是羊祐卻說有。他叫奶媽到一個姓李的鄰居家房子外的牆下有一棵桑樹,桑樹下就有一個金環(鈴鐺)。奶媽去挖了果然有,而姓李的鄰居很驚訝,說:「金環是我們家兒子的,你怎麼知道在這個地方呢?」奶媽說:「是我們少爺說的呀。」李氏之所以會這麼驚訝是因為他們的兒子早夭,死後,家裡本來有金環的,但大家都找不到,而羊祐就是能記憶過去生中的印象,能知道桑樹下有金環,所以後來人家就說羊祐過去生是李氏的兒子,所以他才能記憶過去世的印象。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識當中都含藏有無窮的種子,就看我們如何去把它催芽。比如說我們聞法、聽經,就是在收集清淨種子,如果回到學校也繼續研讀佛法,就是讓存留心中的種子起現行,如果常這樣:收集、起現行,收集、起現行,久而久之讓它變成一種習慣。所以我們說唯識中的「心」,就是有「集」(收集)、「起」(生起)的功能。
 
【了別唯識】
   第三個,我們說這個「了別唯識」。「唯」有「識」能「了別」。「了」就是了了分明,「別」就是分別。這個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指我們的.前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是專門認識外界,了別外界的。外境有哪些呢?就是我們六十頁說的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我們的六識專門來分別「我們以為是」的外境。事實上這個不是色、聲、香、味、觸、法,而都是我們心裡呈現的一個境界。境界,就是由前六個識來一一的認識,第七、第八識是不做這個認識的,而前六識的功能就是來分別外界的認識.所以我們說「了別唯識」。

【計實為境】
注解二的第四條「計實唯境」。「計」,分別的意思.而且是妄心分別,所以我們說算計.計算,這個都是屬於我們的心,去揣測分別,得不到實相,得不到真相。揣測唯有境是實的,其它都是沒有的,叫做計實唯境。什麼心識、什麼輪迴、什麼業力,這些東西都沒有,唯有山河大地,這個境界是實的,這是心外求道的人,他們一個錯誤的觀念,這個外道叫做「順世外道」,這是按照世俗人的觀念來生活的,這種外道,隨順世俗人的觀念,倡導什麼呢?倡導唯物論,唯有境界是實的,唯有質是實的。為什麼叫唯物呢?因為他們認為只有境界是實有,他認為我們一個人的人生,不外是地、水、火、風,這四種物質組成的,用現在來講就是元素,所以他認為一個人如果死了以後,這個地、水、火、風就離散,離散掉後人就歸於無,這個人就消失了。所以他否認這個靈魂,他說沒有永遠不變的靈魂,沒有一個靈魂存在,也否認輪迴,哪有什麼靈魂去輪迴,人死了就消散了,都是物質,人只有物質,所以否認輪迴,否認業力,也否認禮拜,禮拜修行,禮拜沒有用,修行也沒有用,布施也沒有用。既然不再禮拜、禮佛、拜佛、修行、布施、它的精神放哪裡啊!放在追逐物慾,放在追逐快樂,因為他想人就這麼一生嘛,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嘛!不如求當下之樂、這個觀點是世俗人大部份都是如此.男女相互之間有愛情,但是把男女雙方的身體解剖來看,有沒有辦法找到愛情這兩個字,找不到,在骨裡面也沒有,在腦裡面也沒有,在身上也沒有,那到底有沒有愛情呢?就是有愛情,愛情是什麼,這不是物質的東西,但有沒有?確實有。

然而為了要度這種外道,大概在佛滅後一千一百年後,印度有一位研究法性宗的一位論師叫清辯論師,他為了要來度這個順世外道,所以他先立一個俗諦,因為要度化他.就要有一套辦法,他先立一個俗諦,其中這個俗諦,俗諦是什麼呢?俗諦就是世間的道理,世間的真理,比如說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任何一個時代這個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益妻賢.任何一個時代都會提倡這個觀念,因為這是世間的一個真理,就是俗諦,真諦是什麼呢?究竟的真理:比如說你當父親,我們當兒子,但是以真諦來看是什麼,這父子都是一個形象而己,我們究竟來看,不論是父,不論是子,都是未來佛,如果在比較淺來看,這個可能這一生是當父親,我們是兒子,身份就不一樣,在俗諦來講,就一定要五倫有序,但是在真諦來講,要悟到那究竟的真理,這不是一般人能夠一下就了解的,所以要先立俗諦,就是隨順世俗的真理。清辯論師,為了度這個順世外道,就立了個俗諦,這個俗諦叫「唯境無識」,萬事萬物就是唯有境界是真有的,沒有什麼心識這回事,這樣立這個俗諦,和那個順世外道,它的觀念能接受,他覺得你和我是一國的,他能接受。但是不要忘掉他後面還有一個真諦,所謂真諦是什麼?立心境共唯真空,心也是空,境也是空,心境一無所有,這所謂真正的真空.就是究竟空.到了究竟空,哪來的心,哪來的境,心境到了究竟的時候本來無一物,所以不只是境是空,連心也是空的。這個就是研究到究竟的法性,那當然就是沒有汙染的心.也沒有汙染的心所變現的境界,所以叫「心境真空」。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aihui&aid=2389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