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唯識下手之道】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我們現在開始研究唯識簡介.請大家翻到唯識簡介定義的部分,參考表等一下也需要用到.我們前兩堂課,稍微提了一下學唯識的原因.因為唯識是佛跟我們開示的教理,這種教理,就是針對我們的毛病下的一種藥方,而我們的毛病.就是執著,對任何事情產生的不理性的執著,這種不理性的執著就帶來許許多多的煩惱.所以唯識的教理就是「破執顯理」,破執著.顯真理。要用唯識的教理來破執著,顯真理,不能說破就破啊,手上如果沒有尚方寶劍要怎麼破執呢?所以手上一定要有一把利器.這把利器是什麼呢?就是要能清楚唯識的教理。唯識學是印度佛教跟中國佛教很重要的一個宗派,屬於法相方面的,它研究法相,所以它的教理,十分廣泛地散佈在佛經當中.很多佛經中都有談到唯識的教理,那要從哪一部經下手呢?有沒有門路啊?所以雪公太老師就把唯識教理編成唯識簡介,這一本唯識簡介,對於想瞭解唯識教理的人,是一本很方便的手冊,我們要把簡介的內容,一一的探究一下。
【甲 定義】【甲子 性識之別--釋識源於性】
第一個唯識簡介,甲,定義。「定義」,就是給某一樣東西下一個確定的意義,確定就是不可改變的、一定的,給某一樣東西下一個不可改變的定義,而雪公太老師他給什麼東西下一個定義呢?拿唯識簡介來看,甲定義下來就沒有乙了,教材中只有甲表,甲是第一欄,是上綱,最上面的一個綱目,而最上面的一個綱目,就是定義,沒有和它平行的綱目.所以甲|定義,可以說整本唯識簡介就是來做定義,做什麼定義呢?就是替萬法唯識下一個定義。雪公太老師如何替萬法唯識下一個定義呢?請翻開前面的目錄,甲,下面有甲子,甲丑、甲寅,甲子和甲丑、甲寅就是平行的綱目,雪公老師就是用這三條為萬法唯識下一個定義。甲子是性識之別,下面有一個很重要的括號,解釋「識源於性」,我們要替萬法唯識定義的時候,就會發現萬法都是心識所變現,心識到底有何能耐?你在這個綱目下面就會發現,原來.我們的心識,來自於本性,本性當然具足一切啊!我們每一個眾生的本性都是無所不包的。因為心識從本性來,所以它才能變現萬法.這是第一個綱目。
第二個綱目,叫做「萬法概況及部分」,那個括號,也是佛釋萬法唯識。甲子探討「識源於本性」.甲丑探討萬法源自於心識,萬法和心識是不能離開的.本性、心識、萬法.這三層東西,有一個系統。到甲寅呢?就不一樣了,前面都是講唯識境,用唯識的教理來看世開的境界,到了甲寅.就知到怎麼樣從識,從萬法回到心識,從心識回到本性.回歸到本性後,就是開啟本性,甲寅講的道理就是唯識修觀。所以瞭解這三個綱領後.我們就知道:原來雪公老師就運用這三條.來替萬法唯識下一個定義。
【定義】
瞭解定義後,定義底下有一個小表,這個小表就是用來探討,推由。所謂「推由」就是推求它的由來,推求心識的由來,也就是研究心識的來龍去脈,怎麼來、怎麼走,推由有兩個綱,一個是「識原於性」,一個是「萬法唯識」,所以這一段綱目就是整個唯識簡介的總說。「識源於性」,「萬法唯識」,這要如何推由呢?識源於本性,所以本性變為心識,心識又變現萬法,所以它簡單的格式就是這樣,先是本性變到心識,心識又愛現萬法,我們要研究的重點就是心識。
識源於性,這個識源自於本性,既然源自於本性,本性就是體,識和萬法就是法相,性就是法性。
【法性宗--龍樹菩薩的中觀派--執探諸法本性】
【法相宗--彌勒菩薩的瑜伽派--探討諸法性相】
有一些人就專門研究法性,直指本性,這種宗派稱為「法性宗」,在參考表上第七條,專門直接研究源頭的,稱為「法性宗」,這個宗派以印度的龍樹菩薩為代表,龍樹菩薩提倡「中觀」的觀念,所以稱為中觀派,所謂中觀就是破空破假,不著於空這邊,也不著於假這邊,而是宣揚中道,中道就是本性,直探本性,就是法性宗,此宗派到中國後.像華嚴宗,天台宗,也都屬於性宗,直指人心,專門研究本性。研究心識如何來,心識怎麼變現萬法,從法的現象上面來研究,稱為法相宗,以彌勒菩薩的瑜伽派為代表,這是因為彌勒菩薩,從印度兜率天下來,到印度為大眾講了一部論,稱為瑜伽師地論,這部論是玄奘大師最想到印度去看的,因為這部論在玄奘大師之前也有翻譯,但他並不滿意翻譯後的作品.所以他想到印度去看完整的瑜伽師地論,所以這部論吸引他往西求法,這一部論因為是彌勒菩薩所說,所以稱為「瑜伽派」,這宗派探討的是諸法的性相,性、相都有包括。
【唯識不直接探法性之因】
或許同學們要問,為什麼唯識宗不直接探討法性呢?為什麼還要轉個彎探討法相呢?直接探討法性不是比較直接了當嗎?這是有原因的,原因就是識源於性下面這兩條,因為「法性離言,本不可說」。法性離言,本不可說.就是法的體性是不能用言語形容、述說的。那我們稍微研究一下.法性這兩個字。性是什麼?在佛法理面常常看見性與相一起用,性就是法的體性.有兩層意義.第一個是不變的,所有萬法、萬事.萬物的體性,都是不變的,所謂「不變」,就是指不會受外界的影響而改變,外界怎麼影響都不會改變:例如水,在正常狀態下是液體的,加溫就變成蒸氣,變成氣體,降溫就緒冰.但水的性是什麼?是濕性.不論是水蒸氣也是濕性,冰塊也是濕性,液態的水,當然也是濕性,水的體性不會受外界影響而改變:所以孔子講的就非精的中肯:「性相近」.他從來沒有說性是善的.或是性是惡的.講性善、性惡.都不是講性.真正的性.是不受外界影響的,這是第一個不變的意思。第二個則是指性是本來具足的.不必其他因緣催生.它本來就是具足的.所以中國人說的也很明白,什麼叫做性呢?「天命之謂性」.天就是自然,自然賦予的,每一個人生下來,都會被賦予這個東西.這個來西是什麼,就是本性。所以我們說法性.性就是不能改變,木來具足的意思。
【 解釋法意】
「法」是什麼意思,我們常常說萬法,為什麼我們不說萬事萬物,而要說萬法呢?因為法有一個意思就是「法則」.每一項東西,它怎麼生,怎麼滅,都有一項固定不變的法則,例如人怎麼出生,一棵樹木是怎麼出生,一碗飯怎麼來,都有一個形成的法則,所以,每一項東西都有它形成的、不可改變的法則,所以我們才叫法,所以我們可以引伸,像佛法、憲法,他們就是讓人遵循的一個法則,所以我們用法這個字來代替萬事萬物,所以法性就是萬法的體性。萬法那種不變的、本來具足的東西,這個東西叫什麼?叫做「離言真如」,本性有很多名稱,講本性也對,講佛性也可以,還有另外一個名稱,叫做真如.所以我們叫真如本性,真如是什麼呢?真如就是離言說,真如的本性就是離開言語、思維的,離言說相.離名自相,不能用言語來形容他,也很難用人類、眾生的文字來形容他,叫做離言說相,離名自相,所以本性在佛經理面,像心經,他講本性很少直接形容本性如何如何,他都用「遮詮」,例如說「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來不去」,你看什麼東西是不生又不滅呢?那就是本性。什麼東西是不垢又不淨呢?不垢,照理來講就是淨,但是又不能用淨來形容它;不淨,就是一定骯髒了,他又不能稱為垢,所以用遮詮的方式來形容本性,例如畫畫,想要把月亮襯托出來,就用烘雲托月.你旁邊畫一些雲彩,很自然的就把中間的月亮給襯托出來了。為什麼要這麼麻煩呢?因為本性是離言說相,不能用言語來形容,你就會想,它到底有什麼微妙的地方不能用言語形容呢?因為本性的功能非常多,體大、相大、用大,所以要用區區人的言語來形容很難,真是一言難盡。
所以唯識宗的祖師,窺基大師,就曾把佛經裡同樣是形容本性的名詞蒐集起來,共有三十一個名稱,也就是本性在經典中至少有三十一種稱呼,就是因為一個說法只是形容它一部份的相,形容它一部份的功用,例如常見的「如來藏」,如來,釋迦如來,彌陀如來,如來藏,這也是形容本性的一個名詞。還有「自性清淨心」,自有的本性,是清淨心,是清清淨淨的,這文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本性。還有我們常講常聽的「佛性」,還有「不生不滅」,也是用來形容佛性不生不滅,還有在唯識最後會提到的「圓成貫性」,圓滿、成就、實在,共有三十一個名稱,所以法性真是一言難盡.所以稱為「本不可說」.法性本來就不能用語言來說的,為什麼呢?因為言語就是按照虛妄分別出來的,眾生的言語,不論哪一種言語,都是依照我們的念頭分別出來的,比如說以前我們講台灣跟大陸是兩個對等的實體,我們聽運來很過癮,但是現在講兩國,特殊的兩國,我們聽起來更過癮啊.同樣的一個東西.我們用不同的東西來形容,就是不同的分別,所以言語本身是妄念分別的,這種妄念分別當然不能接觸到法性的真實實體.真實面目,所以叫做「法性離言,本不可說」。所以孔門學生子貢聽過老帥孔子的課後.就有一個感慨,他說夫子的文章,可得而聞也,文章就是經典,子貢說,老師在解說經典文章時,我可得而聞,「夫子之言性與天道」,只要老師談到本性與天道的事情,「不可得而聞也」.老師有談過,但我不可得而聞也,所以你千萬不要覺得子貢是不是耳朵有問題.是不是耳識有問題.不是,他的耳朵好的很,但是因為本性與天道不是用耳朵可以聽得來的.不是用言語可以揣摩的到,必須親證.親自見到,親自證得功夫,才能夠真正接近.見到本性。
【心識能變現萬物】
第二個.我們要肯定,的確我們的心識確實有愛現萬事萬物的能力,這個心識不能夠否定,去年我們舉一個例子,元曉大師的故事,元曉大師夜晚喝水喝到屍體的水,喝了覺得很清涼,第二天才發現那一灘水裡面有白骨,是和著屍水的,看了以後呢,旁遠的一個同伴馬上就嘔吐出來,但是元曉大師就從當中起覺悟。另外舉一個在高僧傳裡面,是同樣的一個故事,但是是不一樣的版本。在唐朝的時候,高麗的元曉大開,和另外一位大仙叫做義湘,兩個人結伴要到中國來學法,到了國界的時候呢.突然那大下起大雨,兩個人就躲在一個土龕裡面.一夜下來沒有事,第二天醒來天亮了才發現,這個土龕是
放人死骨頭的地方,第二天又遇上雨.沒有辦法繼續前進.這個晚上又躲在這個土龕裡面,這個晚上就有事情了,就有鬼物為怪,開始又有一些很奇怪的動靜就出現.一夜都不得安眠。元曉大師這個時候就從這個境界中,他有很深刻的體悟.他說昨天晚上,因為心裡面覺得是土龕,所以心裡面非常安定,很安穩的過了一個晚上:那第二天才發現是一個鬼鄉,才發現是一個存放骨頭的墳墓,心裡面覺得這是一個放骨頭的墳墓,晚上就很容易感召到這些鬼物出現,所以他就從當中悟到一個原理:「心生故種種法生。」心裡面生出一個境界,則種種法生:「心滅.故龕墳不二。」心如果滅的話.土龕和墳墓都一樣。如果心裡面完全沒有分別土龕和墳墓.沒有這樣的分別心.那怎樣著都會很安定。所以他又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都是唯心所造.唯心所變.萬法都是唯識所現,萬事萬物都是由我們的心識所現,所以心外無法,離心外還有什麼法呢?所以他有一個這樣的體悟以後呢,他就留在高麗,不去唐朝了,後來這位元曉大師被封為國師。他在事項上面,歷事練心,經歷過這些事情後,他確確實實瞭解到什麼叫做唯識,萬事萬物為有心識.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故種種法滅。所以我們瞭解唯識寫什麼要用這兩個字來立宗派,它有它的義理在裡面。
我們研究到這個地方,就有一個研究的動機出現,我們很想要瞭解,這個心識既然可以變現萬法,那究竟心長得什麼樣子呢?心識的「體」是什麼呢?心識的「相」是什麼呢?心誠的「功用」又是什麼?當我們有這樣的一個研究動機的時候,就己經掌握學佛的門路,為什麼呢?我們學佛叫做「心內求」,是往心內來求,所以佛經為什麼叫做「內典」。所謂「內典」,以前在晉朝的道安法師,他就有兩句話來提示我們學佛的門路,「救形之教」,這種宗教我們叫做外道,救我們的形體,讓我們的身體好一點。但是我們佛法是「濟神之典」,是救濟我們心神,神就是我們的心識,是救濟我們的心識的典籍,這種典籍我們叫做內典。所以我們學佛就是要往心內求,能夠往心內求法就已經探得學佛的門檻了,所以心識有這樣的一個力量,究竟心識的體相用是怎樣我們等下一次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