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1/16 21:10:26瀏覽319|回應0|推薦1 | |
唯識簡介學佛的五個原因 1999/07/ 台中蓮社 鍾清泉老師主講 學佛的五個原因 那我們說既然要學,為什麼只是學佛呢?我們學佛,有不得不學佛的理由,因為佛法可以解決我們的問題,和一般的世間法不一樣。政治學、經濟學、科學也可以解決問題,但是解決的問題都是局部的,而佛法解決的間題是徹底根本的。 一、佛法應病與藥 怎麼說佛法解決問題是徹底根本呢?看看我們參考表上面第一條,佛法是「應病與藥」,「應」就是「對應」,有什麼病給什麼藥,不是亂投藥,所以可以解決問題解決得很徹底,一個人要來服這個佛法的藥,要吃佛開的藥方不容易,我們如果對這個醫生沒有相當的信心,我們就不一定會來服這個藥,所以怎麼對佛法有信心,來服這個藥、來學唯識呢?我們首先要知道,釋迦牟尼佛發現這個藥方,是在什麼心態下發現這些藥方的。 我們都知道釋迦牟尼佛是太子,生活在榮華富貴、一片欣欣向榮的皇宮之中,所以從小到大沒有看到一點衰敗之象,也就是說不知道什麼叫苦。後來有一天他帶著輕車簡從到四門遊觀,到東門、西門、南門、北門.作四門的遊觀,他看到一個現象,他看到在東、南、西、北這些門,有人懷胎十月,那種生的苦,那種孕婦懷胎十月,等待生產:有的是白髮蒼蒼的老人,受到年老逼迫的苦:他也看到有些人身體非常虛弱.病倒了,病的苦.他更看到有人躺在地上,已經一命嗚呼了,死的苦。這些景象是他從小到大所未曾見過的,所以他看到生老病死這些景象時,內心的衝突非常大。這就是有智慧的人,他就會想,這些人會生、會老、會病、會死,是不是只有他們才會這樣,我會不會這樣呢?我能不能夠僥倖避開呢?旁邊的人就跟他說,這是沒有一個人能避免的,只要是人,就難免會有生老病死。這對當時的釋迦太子,有很大的衝擊。他想,我總有一天會走到他們這個景象,怎麼樣才能避免這種生老病死的苦呢?怎麼樣能跳開這些苦,更進一步能讓這些人也避開這些苦呢?所以他就發心放下一切,為自己也用眾生找出一條出路.這條出路就是離苦得樂的方法,就是這個藥方。所以他發心放下一切既有的享受,為自己也為眾生找出一條離苦得樂的出路。所以佛是在這個情形下.發現這個佛法,所以這個佛法是佛用盡一切心力為我們挖掘、開發出來的.唯識學也是這樣。 學佛的理由 唯識學的教理是釋迦牟尼佛在這樣的情況下發現的一個現象,我們眾生怎樣才會很放心的來吃這帖藥呢?也就是說怎麼樣才會很願意來學唯識呢?所以我們要了解.我們有不得不學佛法的理由。 ※苦諦 第一個理由,我們要了解問題,了解病症。這個病症就是釋迦牟尼佛祂看我們眾生有生理的,生老病死的苦;有心理的苦,有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的苦,每個眾生都有這些心理的苦。現在苦,未來更苦,這是一件事實。所以佛用祂的智慧看清了每個眾生的真相,這叫「苦諦」,苦的真相。也就是說佛好像是一個醫生,幫我們做健康檢查.查出我們一身是病,體無完膚:所以佛門裡面常講:以苦為師。你如果不知道身上有病,你就不會想到要吃藥,就是知道身上有這些病.你才會想辦法來服藥,佛用祂的智慧幫我們檢測出來我們有種種的苦,也就是有種種的問題,這已經看清了真相。 ※集諦 第二個,佛看清第二種真相,我們眾生為什麼要受這些苦呢?這些苦是從那來的?佛發現眾生是自作自受,眾生做了很多行為,這些行為所累積下來的,叫做「集諦」。「集」就是我們這一生當中,種種行為累積下來。比如說累積好吃的行為,就是禍從口入;累積好玩的行為,就很容得到一些意外的事件。所以佛發現,我們每一個人受各種不同的苦,都是在累積,累積我們一生當中的煩惱、行為,把這些煩惱行為累積到相當程度的時候,它就會用苦來呈現,所以這是發現的第二個問題「集諦」;所以如果要不受苦的話,就一定要把累積惡業行為的這個「集」斷了,這叫「斷集知苦」;要很清楚我們是在這個苦當中,這叫「知苦」。 ※滅諦 第二個我們要很深切地了解這些苦不是誰加在我們身上的,是自己招來的,所以要很有決心來斷,那苦斷了之後有什麼好結果呢?就是「滅諦」。這苦斷了就是「滅」,「滅」是未來式,我們還沒達到的境界,所以佛跟我們勾勒出一個境界,這叫「滅」。「滅」的意思就是滅盡一切苦,把所有的問題都解決叫做「滅」。我們剛講說這「滅」對我們來說是未來式,所以我們不太容易形容。這個「滅」我們有一個形容詞叫「慕滅」,對「滅」、對寂靜、完全沒有苦的境界。有一種羨慕之心。我們都不知道那是一種什麼境界,怎麼羨慕?有一個比喻,一個人如果飽經戰禍.經過戰禍之後他最渴望的會是沒有戰爭的太平。我們這些沒有經過戰爭的人會想,太平隨時都有,星期一是太平,星期二也是太平,星期三也是太平,星期日那更是太平,不會感覺太平的可貴。但飽經戰爭的人就會對太平很羨慕。我們舉個例子,例如杜甫。他經過安史之亂以後,兒子餓死,這是一件大事,自己的兒子因為戰爭的關係而斷糧餓死.這是一件人間的慘劇。然後夫妻分雕,兄弟因為戰亂的關係到哪裡去流浪作乞丐部不知道,所以經過這樣的戰亂之後,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首詩裡面,充滿了對太平的欣羨,它說:「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班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這首詩就是對太平的一種羨慕,用這個作比喻,我們也許會對「滅諦」會有一種感受,當我們經過生死疲勞,生了又死,死了又生,每一生都在重覆著初中、高中,考大學,所以我們會問,會不會願意再來一趟初中考高中?願不願意再來一趟高中考大學?我們很多人都心有餘悸,所以我們經歷過這種生死疲勞之後就會覺得那一天如不生死應該有多好,那到了不生死的時候.就是「滅諦」。 ※道諦 但是要達到不生不死的滅諦,就要學這個「道」,就是要學這個「道諦」。所以佛在把這個擺在最後,這樣鋪下來,我們就有不得不學佛的理由,「道諦」有很多,就是佛所發現解決問題的種種方法,「唯識」是其中一個方法。所以我們學唯識,就是在「道諦」當中我們選擇唯識這個教理,來解決我們生命上種種問題。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大乘人、小乘人都應該是如此。唯識這個教理就是在「應病與藥」,就是針對我們病根來下藥的。 眾生迷惑 我們眾生的病根在那裡呢?眾生的病根就在迷惑,我們眾生有兩大病根,第一個病根叫「不知我空」,第二個病根叫「不知法空」。什麼叫「不知我空」呢?這個「我」,就是指身體。就是不知道我們這個身體是空的,所謂「空」是什麼?我們在理智上是認為這個身體有朝一日也會死、也會壽命終了,但是在情感上我們還是死也不放。你看為什麼有很多人死了之後還是不肯瞑目呢?平時會覺得這個身體沒什麼,但當你要失掉這個身體的時候,那時就會執著,這個叫「不知我空」。所以事實上我們在潛意識、下意識裡面,我認為這個身體就是代表我,我的這一生所做都是在為他服務,一直讓它吹冷氣,讓它睡覺,那個時候不是在為它服務?所以從小到老,我們都是在為這個身體服務,為什麼呢?因為我覺得這個身體代表我,但是在佛法來看,這個身體不是我所有,不是我可以掌控的,所以誤會這個我,這在佛法裡稱作「假合」,就是許多的因素暫時組合的。但是不知道我空,就容易起我的執著,就是「起我執」,這個「我執」,就是所有的煩惱,我們一生中遇到的許許多多的困擾,就是從「我執」而來,所以緊緊的把我執著,產生的這些自私自利,為自己謀福利,在這情況下,就容易做出傷人不利己的事。傷害人家,但也不一定利於自己。這是對於我的執著,這種有我的執著之後,就會「障大涅槳」,所謂「涅槳」就是那種究竟的安樂。。為什麼會不能夠讓我們進入那種究竟的安樂當中,反而誰我們流轉生死,在這個六道裡面輪迴不停,死了又投胎,又到另外一生去,然後又去投胎,不斷地在生死當中流轉,不能夠得安樂,其原因就是出在「不知我空」。而「不知我空」就起「我執」。 第二個我們的病根就是「不知法空」。所謂「不知法空」的「法」呢,就是萬事萬物,不知道我們這個身體是假合的。其實任何束西也部是假合的,宇宙萬事萬物當中那是一-樣,沒有任何束西足能夠長存的,部是暫時假合的。就像佛經裡面部常比喻為「如夢、幻、泡、影」,像夢-般,「幻.泡、影」可能我們平時比較沒有觀察到,這個「夢」呢,最容易觀察,裡面的境界活生生的,非常生動.但一醒來,夢裡面的境界到那裡去了?消失得無形無蹤。但是在做夢的時候,是分分明明的,我們萬法、萬事萬物也是一樣,我們在這個時候看起來分分明明、清清楚楚,等到我們一覺悟的時候,像佛那種覺悟之後,就會覺得那些法部是虛幻不實,但是我們不知道,所以我們會「起法執」.就是執著這些萬事萬物,認為它們是實有、存在的,更嚴重的就會產生人我分別,你的、我的,你的眷屬、我的眷屬,你的國家、我的國家,你是那一岸的、我是這一岸的,這種就會起很多世間的戰爭衝突,這個叫「起法執」。「起法執」之後呢,「障大菩提」,「菩提」就是覺悟,就是會障礙我們證得佛一般的圓滿,「不得大覺」,不能夠證得像佛一般圓滿的智慧,所以這兩種障礙:「不知我空」.「不知法空」,分別會「起我執」、「起法執」.生起許許多多的煩惱出來.那我們唯識.這問題的癥結可以簡單地這樣解釋.就是「我執」和「法執」。 唯識教理 那怎麼樣來破解「我執」和「法執」呢?唯識的教埋就是來解開這個癥結。唯識呢,「識有非空」,就是在唯識我們要強調一個觀念,我們的確有一個能夠變化萬法的心,這叫「破執顯理于執著破解掉,顯出真理出來。這「破執顯理」有兩層。第一層要強調「識」。個心識,每一個人都有,所以叫做「識有非空」,這個心識的確是有。第二個觀念,我們要強調「境無非有十外界所有的境界都不能夠離開心識。我們身體也好,山河大地也好,都是心內的一部份,它不是獨立在外面的,但是我們現在的觀念當中都是認為它是獨立在外面,所以這個會產生剛剛所講,「我執」和「法執」的問題。所以就從這二個軸線來看,「識」是有的,「境」是不能夠離開心識的。所以合起來就有一個觀念,叫做「萬法唯識」,就是萬事萬物唯有心識,就是我的身體是心識所現,如果徹底懂這個原理,就不會起我執。我們就是因為不懂這個身體是怎麼來的,如果我們真懂這個身體是由我們心識所現出來的,很自然的,我的執著就能夠破解。為什麼呢?我們任何一個人的身體都不是固定不變,隨著心識的變化而來改變這個身,例如說我們每個人的長相,不是固定不會變的,這個相,我們有句俗話說:相由心生。每一個人的長相是由它的心識所呈現出來的,所以有什麼心就長什麼相。以前我們雪公太老師常講一句話:「鬼頭鬼腦的人生出的長相就是一付羅剎的樣子。」腦袋裡面都是想一些惡鬼的事情,長出來的相就是鬼的相。同樣的,我們心裡面如果是人的心,長出來就是人的相。所以這個相不是永都不會變,是隨著你的心而呈現。所以如果很清楚地知道我們這個身體是由心誠所變現,就不會生我執。第二個,我們如果知道萬事萬物都是由心識所呈現,那就不會起法執。為什麼呢?比如我們剛剛說的.夢裡面的境界如果你誤以為是實有的,那就是法執。如果你很清楚的知道夢裡的境界、山水人物,都是能夠離開心,都是由心變現出來的,那有一個法是實在的?所以如果我們很清地知道萬事萬物都是由心誠所現,就不會生法執了。我們先有這個結論,如果懂「萬法唯識」的原理,我們就能夠斷我執、斷法執,至於原理是什麼,這當中的過程是什麼?這就要仔細地研究唯識的教理,才能夠了然。 境行果 學唯識有三個重點要來研究的,第一個就是研究「唯識境」。什麼叫「唯識境」呢?研究心識和萬法的關係。這個心識和萬物到底存在著什麼樣密切的關係?要把這個原理研究出來.我們的心誠和萬事萬物的關係到底是什麼?這個當中我們要特別對心識的特性,心識有分好多種,每一種心識它的特性到底是什麼呢?要一一地去了解,那了解心識的特性,就自然了解心識和萬法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第二個叫「唯識行」。什麼叫唯識行呢?「行」就是修行,就是依著唯識的教理來修行。修什麼行呢?就是很正確地能夠看清什麼叫「我」,什麼叫「法」。用唯識的教理來修行,很正確地能夠照見萬物.然後能夠破除我法二執,這個叫「行」,藉著唯識的教理來修行。第三個叫「唯識果」。這個「唯識果」呢,我們按照唯識的教理來觀照萬法的時候,我們要研究可以破除那些執著.可以證得什麼樣的果位.可以得什麼樣的智慧,叫「修證位次」和「轉識成智」。這個從頭到尾整個唯識學的脈絡是這樣,唯識境、唯識行、唯識果。 學習唯識目的 ※知萬法之由 在明倫講座,雪公太老師曾經為我們訂了四個學唯識的目的,分成「解」和「行」上面,「解」上面就是在教理上面我們要知萬法之由,第一個學習的目的,在這個期間我們要知道,萬法的由來,就是宇宙人生怎麼來的,這些萬事萬物是怎麼來的。我們說要改變環境,不如改變心理。你如果懂得萬法的由來以後,就能夠知道確實是如此。要改變環境,不如改變我們的心理。我們有一句俗話說:「天不照甲子。」就是天不照春夏秋冬走,什麼原因呢?天不照甲子,就是因為人不照天理。人心不照天理,很自然的人心所變現的天地環境也就不照著常軌走。像「桃花舞春風」,桃花是在春天才開的,但是去年,桃花是在舞秋風,秋天就開桃花了,然後結小小的果子,很多但是都不能吃。這個天地之間為什麼會有這些變化,萬法萬事萬物它的變化的由來是什麼?這和我們人的心理是息息相關的。這是第一點,要能夠了解萬事萬物的由來,知萬法之由。 ※明無我之理 第二個.我們在教理上面,要了解「明無我之理」,無我,就是耍知道我空法空的原理,我們這個身體,是怎麼來的,它寫什麼是無我?所謂「無我」.就是說.這個我是代表主宰的意思,要明白我們世間任何一個東西,都不能有所主宰.我們對這個身體,不能有所主宰,我們對世間任何東西,都沒有能力去做主宰,所以要知道這個無我的道理。法空,我們現在所看的萬事萬物,也是暫時呈現。知道我空和法空的原理,那對於人我事物,就能夠有正確的知見。不會再迷惑顛倒。我們現在就是因為對於人,對於我,對於事事物物,沒有什麼正確的知見,就會迷惑顛倒,我們遠的來看,你看當年的秦始皇,他為什麼會四處派人去海外,就是想讓他個身體長生不老,沒有人會相信,有一個人可以長生不老的,每一個人的身體,有一天都會消散,這個肉體到了一個壽命以後,就會腐壞,然後靈魂再去投胎。我們雖然不相信長生不老,但是我們還是相信.怎樣富貴可以永恆,可以常保富貴,我們覺得這種生活,我應該一生一世都要擁有,不能擁有的時候,失掉的時候,就會起煩惱。如果我們明白無我的原理呢,就像我們雪公太老師有一首歌「大夢」,裡面就有一句話,講得很好,「大地山河也要成住壞空」,這個是非常開闊的觀念,外面的阿里山,日月潭,太平洋,整個地球,都要成住壞空,有這樣的知見的就是正確的能夠知道這個無我的原理。這是第二個,明無我的道理。 ※破執去煩惱 我們學唯識以後,在修行上面,首先就是要「破執去煩惱」,要能夠藉著唯識的道理,能夠來破解我們的執著,這個執著有很多,我們細細去觀察,我們每一個人有不同的執著,這種執著常會帶來煩惱,帶來貪心,帶來嗔心,帶來慢心,這些都是屬於執著。以前有一個老和尚,閻羅王在簿上看,奇怪這個人生命己經終了了,怎麼還沒有來報到呢?就派了小鬼去探查,一發現的確老和尚的房間裡面呢,隱隱約約有一個東西,但是看不到,因為老和尚入了禪定,就看不到他的身形,但是老和尚的房間裡面有一個花瓶,本來這個房間裡面都是很簡樸的設備.但是就是有一個花瓶,這個小鬼就靈機一動.就去摸那個花瓶,那個花瓶一摸呀ㄟ老和尚就出現了,從定中出來了。這個老和尚雖然有禪定,但是對那個花瓶還是窒礙,窒礙不放,所以當有人要破壞那個花瓶的時候呢,那種執著就出來了。執著一出來,就不能夠了生死,馬上就被勾去了。所以我們生活上面,有一點點的執著,就會帶來許許多多的煩惱,那這種執著呢,我們可以透過唯識的教理來破除這種執著。所以如果徹底知道無我的原理以後呢,就可以修「唯識觀」,來破除這個執著,沒有執著,自然沒有煩惱。有一個故事「六尺巷」,就是清朝有一個宰相叫做張英,他家鄉是在江西這一帶,他的祖宅被佔去三尺,子孫就寫一封信告訴朝廷中的父親,請他運用公權力能夠來討回這三尺。結果這宰相,就寫了封信回來,其中有兩句話是說:「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萬里長城看起來還在呀,但是建萬里長城的秦始皇在哪裡呢?意思是說,這一小塊三尺的土地呢,你可以覺得好像可以擁有,可事隔了幾百年以後呢,誰還會擁有這三尺的巷呢?這三尺不是我永遠可以擁有的,這 為念佛助功 第四個,我們學這個唯識,要當作念佛的助功。為什麼是助功呢?那正功是什麼?正功夫就是念佛.念佛就是正功夫.助功夫就是拿唯識來當助功夫。我們念佛.是要一心念佛.當下這個念佛提起來的時候,是一句一句的念下去,但是當你氣得不得了的時候.你能夠一心念佛嗎?當你罣礙著明後天的事情,罣礙著學核的成績的時候,你能夠一心念佛嗎?沒有辦法。所以當你心裡面有起許許多多的煩惱的時候,沒辦法把心拿來一心念佛的時候,就需要這個助功夫。先用這個唯識的教理來覺照境界,來降伏煩惱。降伏煩惱以後我們的心就不會隨境而轉,就不會罣礙那些事情,這個時候就能夠一心篤定念佛。所以研究唯識,我們把它當作念佛的助功夫。這四個是我們學唯識的目的。 在學唯識的過程當中,我們要有個自我要求,唯識簡介這本課本裡面.都是講表,這個講表,能夠每一個名相,每一個名詞我們都能了解,然後呢,裡面的脈絡也能夠在研學過程中,能夠把他掌握住,那這個唯識簡介我們就可以達到一個初級的學習目標。第二個呢,我們希望大家,在期間內可以把八識規矩頌,它分為四大頌,就是前五識頌,第六識頌,第七識頌,第八識頌。這︵八識規矩頌目是我們中國法相宗的祖師,也就是玄奘法師,它把這個唯識很複雜的境,唯識境,唯識行,唯識果,做出一個規矩出來.用一個很順口的頌文,把它含攝進去。所以把這四大頌如果熟頌的話,我們唯識自然而然整個教理,就含藏在裡面。其實,我們這些經論,如果我們能夠熟頌,甚至可以背,而且常常複習,常常背誦,就把唯識的教理在心裡面熏一遍,這對我們研究唯識幫助匪淺。八識規矩頌,因為裡面規規矩矩的,非常的分明,把唯識境,唯識行,唯識果,都有包括在裡面。背起來,在無意中就可以把唯識的教理融會貫通。以前唐大圓居士,民國初年研究唯識很有名的人,他出了一本書叫做目唯識新裁擷彙,它裡面就特別提倡要讀誦唯識的教典,這個唯識的教典,在他來看,能夠把唯識教典讀熟的人,是開根本智。教典這個東西很扼要,含蘊很多,蘊含的義理非常深厚,所以如果能夠熟誦就是開我們的根本智。所以這個我們不能小看。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