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識源於性
2008/11/16 21:28:02瀏覽375|回應0|推薦2

 
【識源於性】
誰看過本性呢?每個眾生部有的體大相大用大的本性,誰見過呢?有,世尊就曾經親自證到本性,世尊他在十二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成道的那個晚上,他就看到本性,證到本性,他以很驚訝、很驚奇的心說了這句話,「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覺性.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無妄想執著,則無師智,自然智,即時現前。」釋迦牟尼佛見到本性的那一剎那,他覺得太奇怪了,每一個眾生,人也好,貓也好,狗也好,都有如來的智慧覺性,.和佛一樣的智慧覺性,很可惜的,眾生都是妄想執著,妄想就是分別,因為妄想執著,所以不能證得如來智慧覺性,如果沒有妄想執著,就能無師智,自然智,所謂「無師智」、「自然智」就是無師自通,不必老師教就能有的智慧,不待別人教,自然成就的智慧,就能夠完全現前出來:所以釋迦牟尼佛經過許久的修行,親自證到本性。

 
【惠能大師-何期自性】
 我們在再看禪宗很有名的惠能大師,當他的師父弘忍大師晚上用袈裟將他們兩人圍起來,獨自為他開講金剛經時,講到金剛經中的兩句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無所住就是無所執著,而生其心,在講到金剛經裡面這兩句話時,惠能大師聽完就徹底的開悟,開悟就是能夠明心見到本性,他那時確確貫實的見到本性,他說:「何期自性,本自清靜」,我們怎麼樣都沒有想到,我們的自性當中,本來就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沒有想到,我們的本性,竟是不生不滅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沒有想到本性裡面具足一切..「何期自性,本無動搖」自性是不受影響、不可改變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對於研究唯識,最後這一句要特別的注意,心識能夠變現萬法,因為心識和本性是一體的,本性能生萬法,所以心誠也能生萬法。所以法性離言,本不可說.不能用眾生的文字來揣測、想像,必須修行才能親自證得本性.所以為什麼唯識不直接研究法性呢?因為法性要親證,根器要相當好、相當利,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法相宗是從法的相用上而來研究,「相」,看的到,「用」,感覺的到,不像本性,不能用言語文字形容,法的相用是顯而易見,容易理解的,所以法相宗就從相用上而來著手。所以我們看第二條:萬法唯識,法相宗不一下手就研究法性,而研究萬法與心識.萬法與心識這兩個東西,就是法的相用,因用心識是真實不虛的,萬法唯識的意思就是萬事萬物不離心識.唯有心識不離心識.只有心識是真實不虛的,其餘的事物,其餘的法,都是由心誠變現出來。我們稱萬法為萬事萬物,其實非常籠統.不具體.所以唯識就把萬法具體化,把它分為五大類,我們瞭解五大類的法,我們就能夠知道為什麼萬法唯有心識.萬法分為五大類在講表中的第九列了出來。
 
【萬法歸納為五大類】
  唯識宗、法相宗中有一部論稱為八百法明門論就把萬法歸納為五大類,第一大類為「心法」,就是心的主體能力,心的主體能力就是心的主要能力,總共有八個;第二個是「心所有法」,也就是心的作用,一些細微的作用,例如:貪心、嗔心、嫉妒心、昏沈散亂,這些均屬於一些微細的心的作用,共有五十一個:還有「色法」,色法就是物質界,物質界的東西在五法的內容來講,是二所顯現的,是前面的心法、心所有法顯現的,就像夢裡面的境界一樣,夢裡面的山河大地等物質的境界,一一都是心呈現出來的.色法有十一類。第四個,叫做「心不相應行法」,不是心法,也不是心所有法,也不是色法,但是它是這三個東西或是兩個合起來的,是一種眾生世間存在的一些現象,現象不是物質,所以不是色法,也不是心理,所以不是心法,但不離心法和色法:例如時間,它不是色法,不是物質的東西,也不是心法.也沒有分辨能力,但它離不開心法,也離不開色法,這總共有二十四個,我們世間有很多存在的現象,不是物質,也不是心理的。前面四個,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應行法,都有生有滅,稱為「有為法」,你去造作、發動的時候,他就生,你不發動的時候,他就滅,是有生滅的:而在宇宙虛空中,還有「無為法」,無為法就是不需你造作、發動,他也會存在,不會受到因緣變化,他千萬年都一樣,是不生不滅的,稱為無為法,也就是前面這些有為法背後的體,前面四個都是相用,無為法就是前四者背後、永遠不變的體性總共有六個,這五大類的法都不能離開心的主體能力,心的主體能力,就是一切法當中最殊勝的力量,一切法當中有最殊勝的力量就是八個心法。所以我們要好好研究這八個心法的特性為何.這就是唯識簡介往後的課程中要特別研究的部份。

萬法分為五類,當中心識是最主要的力量,那這有何意義呢?底下就做一個結論.「唯識之教,即用顯體」,唯識把法分為五大類,五大類當中,心識是最重要的作用,那這個有何啟示呢?即「用」來顯這個「體」。
 

【 唯識溯源】
「唯識之教」,我們可以藉由這句話來稍微介紹一下唯識的傳承,佛菩薩說唯識的教理,第一個是釋迦牟尼佛.萬法唯有心識這個原理是誰發現的呢?是我們的釋迦牟尼佛第一位發現的,釋迦牟尼佛所講唯識的教理.在佛教裡面歸類為華嚴經、楞嚴經、等等總共有六部經,有六部經講到唯識的原理。第二位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是等覺菩薩,他從兜率天下降到印度講瑜伽師地論.弘揚唯識的教理。接下來的無著、世親是兄弟,一個是哥哥,一個是弟弟。接下來是護法,在唯識的經典裡面,玄奘大師翻譯的經典就是以護法大師的觀點為主,戒賢大師是玄裝大師親炙的師父,是印度的一個論師,本來生病病得非常地重,痛得要死想要自殺,一個學佛的高僧大德竟然想要自盡,如果真的事情發生,那很嚴重,晚上有觀音菩薩、文殊菩薩來跟他開導,說你過去生中做國王,惱怒很多眾生,今生因為你學佛弘揚佛法,所以讓很嚴重的果報減低,而用病來呈現,所以你現在千萬不要自盡,三年後中國會有一位法師來跟你學。」果然三年後,等到的人是玄裝大師,在唐朝到印度跟戒賢大師學。在戒賢大師前面的都是屬於印度的論師和菩薩,從玄裝大師以下傳給窺基大師,窺基大師傳給慧沼大師,慧沼大師傳給智周大師.智周大師以後遇到三武之禍,三武之禍是對佛教的一個破壞,整個唯識在中土失傳。

唐朝以後,唯識的教理在中國就很難看到,唐朝時是佛教的鼎盛,唯識的教理如果就此消失.那我們現在怎麼還有機會研究唯識呢?因為當時日本派了很多遣唐使,到唐朝來學佛法.那些人把唯識的教典帶到日本去,所以唯識的教典在中國傳不下去,但卻被日本人帶到日本,那怎麼從日本又帶回到中國呢?在清朝末年,日本發生明治維新,明治維新為了學西洋,把中國的古籍拋棄,怎麼樣拋棄呢?拿到市面上擺地攤秤斤來賣,當時清朝駐日本大使館有一位楊仁山居士,這是佛教中興的一位很重要的居士,他在大使館中擔任參事,有空時到外面逛街,看到地攤上的教典有很多是佛經,就買下送回中國,在南京開了金陵刻經處,其中有很多唯識的教典因為他而被買回來.例如窺基大師作的「成唯識論述記」,是研究唯識的人夢寐以求的一部論,就是在那時被買回中國。這是對唯識的傳承簡單的介紹。
 
【即用顯體】
這些佛菩薩大德們,在弘揚唯識的教理時,把握了一個關鍵,什麼關鍵呢?叫做「即用顯體」唯識的教理就在即用顯體,這裡面有兩個字要注意,即用的用、顯體的體。「用」就是前面所說的心識萬法,這就是相用,「用」當然包括了相,「用」就是心識和心識所變現的萬法。「體」就是真如本性。「即用顯體」是說就在這心識和萬法上來顯示出真如本性法相宗是從法的相用上而來進入到真如本性的體。即用顯體的「即」是關鍵字用「即」把「用」和「體」緊緊相扣,「即」在佛法裡面經常看到,比如說六即佛、理即佛、名字即佛。「即」有兩層意思.個叫做「不離」,即用顯體的用和體是不能夠分離的,就掛用上面顯出體,比喻像我們的手掌和手背並不一樣.是兩個不同的相.但是手掌和手背是不能夠分開的.在手掌上而就能夠找得到手臂.手掌和手臂在本質上是一體的,是不能夠離開的.所以用和體也是一樣.是一體的兩面.心識萬法和本性是一體的兩面,是不離開的。第二個叫「不二」.不是兩個.用和體事實上是一個東束西。經典裡有一個比喻,柿子本來是非常苦澀的,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就會慢慢變成甜柿.甜的柿子和澀的柿子是同一個.要找甜的柿子就要從苦澀的柿子上面來找,苦澀的柿子慢慢就會變成甜的楠子,所以不能夠離開苦澀的柿子來找甜的柿子,也就是說我們不能夠離開心識和萬法來找另一個真如本性.心識和萬法的「用」和真如本性的「體」是不二的,在心識和萬法上面就能夠找到真如本性,所以叫做「即用顯體」。

這個觀念在佛法中是即空即假即中的,在空假上面就能顯示中道,六祖慧能大師有一首揭子:「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恰如覓兔角。」佛法就是覺悟的體性,世間就是相用,佛法到底在哪裡呢?佛法就在這個世間,覺悟的法要到哪裡找呢?六祖說在這個世間就能夠找到覺悟的法。現在來看「不離」,我們到哪裡去串佛呢?到哪裡去開悟成佛呢?就在這個世間,我們在這世間一一地去推斷去修行去斷惑斷執著,就
能夠顯出佛性,所以叫不離世間覺,不必離開世間去另外找清靜的佛法。菩提就是覺悟的佛性,離開世間要求得覺悟的佛性,恰恰地就像在兔子身上要找到角,我們都看到兔寶寶都是只有兩個耳朵,兔寶寶哪有角呢?要離世求菩提,就像是在兔寶寶身上找到角一樣是不可能的,這樣就是沒有找到門路。這首

【遮無外境】
結論:「遮無外境」。「遮」就是阻斷的意思。「遮無外境」就是斷無心外之境。我們如果瞭解萬法都是由心識所現,心識又是源自於本性,那麼一切的境界絕對沒有心外的境界。斷無心外之境,把我們認為有心外境界的這個觀念在唯識的教理之中排除掉,研究唯識的教理以後就會發現沒有心外之境,一切境界都不離心識。回歸到我們第二堂課的時候曾經講過,萬法唯識就是強調一個觀念:心內法,心識不是空的,確實是有的,唯有心識,唯識無境,就是說唯有心識而無心外之境。心識一轉變,境界就隨著轉變,心識是什麼樣的心識,現出來的境界就是什麼樣的境界。以前民國的慈舟大師為了解釋一個觀念:念佛可以轉境界,如果一心念佛,心就可以轉境界。他舉了一個例子來說明念佛的人的心看到的境界和不念佛的人看到的境界是不一樣的:明太祖朱元璋有一次和劉伯溫︵劉基︶在行軍作戰的時候,到了一個地方聽到杜鵑鳥在叫,明太祖就跟劉基講:「杜鵑鳥好像在說話喔!牠在說什麼話呢?軍師你知道嗎?」劉基是有神通的人,他跟太祖說:「鳥在跟您說.天下唯有你能夠獨掌山河。」明太祖又對劉伯溫說:「那牠對你說什麼呢?」「牠不是對我講要獨掌山河,牠是對我說要輔弼山河,要輔佐太祖來掌握山河。」明太祖又問劉基說:「如果是一個農夫來聽鳥講話,那麼他會聽到鳥跟他說什麼呢?」劉基說:「麥黃快割。」我們看起來好像是劉基很會講話,其實並不是他會講話,而是事實上就是如此,你有什麼樣的心識,看到的就是怎麼樣的境界,所以劉邦看到秦始皇的時候說:「人丈夫當如是矣!」項羽看到秦始皇時說:「彼可取而代之!」兩個人顯出來的心胸就不一樣,你有什麼樣的心識,就能夠見到怎麼樣的境界.所以說遮無外境。

藕益大師曾經講:我們剛開始學的人,了解唯識的原理.識源於性.萬法唯識。我們學佛的人要怎麼樣來觀?首先要作唯心識觀.也就是萬法唯有心識。強觀諸法無實,唯識一心。開始有要勉強來觀.種種的逆境也好,順境也好.不苦不樂的境界也好,都是不實在的 ,唯有一心,這叫唯心識觀。我們開始學的人,要先來練習這個,強觀諸法無實.諸法都不是心外之境,都是心內所呈現的,這是第一層.唯心識觀。學到後來以後要作真如實觀,觀心識和體性的關係.發現心識也是源自於本性.心識也是不可得的。很多教理都是這樣,教我們先作唯心識觀,強觀諸法無實.再作真如實觀。這一大段是整個唯識簡介的總綱。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aihui&aid=2389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