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國模式」存在嗎?
2011/01/06 12:07:41瀏覽1843|回應25|推薦4

                                                                           2011.01.03 旺報

中國大陸的經濟高速發展引起全世界注意,也引發學界對於其發展動力的研究興趣,「中國模式」一說由此問世。饒有意思的是,「中國模式」的概念是誕生了,但對「中國模式」實際上是否存在,卻眾說紛紜,不承認「中國模式」的聲音相當強,還有旅美的大陸學者寫了專書來否定。至於在大陸本土,北京官方的對外態度是低調,至少不傾向立即承認,但民間與半官方的學界卻大有人鼓吹「中國模式」,還總結出種種理論來論證它的存在。

其實,要說「中國模式」是否存在,首先要釐清「模式」的定義是什麼。

「模式」來自英語的「model」,原詞含義甚多,若論與本文議題有關者,可集中為兩個,一個類似「特殊機制」,如「business model ---  商業模式」,就是指一家公司根據自己的技術、人才等特有條件所制定的一套擴展業務的「特殊機制」,它通常只適用於該公司自身,無法讓其他人模仿,這個含義是「內向」的;「模式/model」的另一個含義是「外向」的,接近「樣板」、「模範」,表示該「模式/model」具有普遍意義,值得推廣,供人學習模仿。

「模式/model」的兩個含義,如果取其「特殊機制」,則「中國模式」是存在的。中共改革開放30年,內外至少遇到四次重大危機﹕六四事件、九十年代持續多年,以銀行呆賬的金融危機為特徵的「中國崩潰論」階段、九十年代末的亞洲金融風暴和前年的世界金融風暴,其中前兩次的內部危機格外嚴重,放在別的國家,不是政權不保,便是國家破產,但中共不但安然渡過這兩次危機,更還在隨後兩次重創許多國家的亞洲和世界金融風暴中「表現亮麗」。這一切,可說明中共統治的「特殊機制」---「中國模式」無法否定。

但若將「中國模式」理解成「中國樣板」、「中國模範」,則很顯然,這樣的「中國模式」並不存在。

中共八、九十年代的經濟發展,是緊接著臺灣七、八十年代的「經濟起飛」而來,是充分借鑒和參考了同文同種的「臺灣經驗」的。引人注意的是,雖然最初中共學的是臺灣,但隨後就表現出遠超出臺灣的經濟效率,這從城市建設的外觀即可看出  ---  臺北的市政建設,只及大陸的二、三線城市。說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給了臺灣極大壓力,這是毫不為過的。如果「中國模式」真的是「模範」,同文同種,又最先身受中共經濟實力之「害」的臺灣,應該率先回過頭來學習大陸,但這樣的跡象有在臺灣出現嗎?毫無。相反的是,別說仇視「中國」的綠營,連藍營的前行政院長,現任國家文化總會會長的劉兆玄,也公開認為中國大陸無法成為「十九世紀的英國或廿世紀的美國」,等於否定了「中國模式」。

臺灣為什麼不認可「中國模式」?因為「中國模式」的代價極大,大到臺灣人寧可不要「中國模式」的經濟成果。臺灣人看透了「中國模式」漂亮門面後的種種嚴重問題﹕巨大的社會不公(如強行拆遷、如讓「農民工」淪為「二等公民」的農村戶口制度……)、極端的貧富兩極分化、病如膏肓的「全民腐敗」、不顧子孫後代的環境破壞、民間此起彼伏的「群體性事件」、數額直逼國防開支的「維穩」支出……。而為了經濟發展,能讓這些問題長期存在的最終原因,則是一黨專制,那是經過長期抗爭,終於擺脫「白色恐怖」,迎來了民主化的臺灣人民所再也不能接受的社會制度,也可說,那是臺灣人民不認可「中國模式」的終極原因。

除了同文同種的臺灣,另一類應該歡迎「中國模式」的國家,是三個和中共一樣的一黨專制、一樣「碩果僅存」的共產國家北韓、越南、古巴。這三國採用「中國模式」了嗎?不知為何,答案也是否定的。

如果連最痛切感受中共經濟壓力,最需要「中國式經濟效率」,又是同文同種,還曾被中共學習過其早期經濟發展經驗的臺灣都不認可「中國模式」,如果連政治體制和中共相同的三個共產國家都不採用「中國模式」,則世界上還有「中國模式」這回事嗎?

從臺灣對「中國模式」的抗拒就可理解,西方對「中國威脅」的疑慮,並非中文媒體常說的擔心「中國崛起」會奪走他們「世界霸主」的地位,而是,中共倘籍著經濟實力便可穩固維持其一黨專制,並進而威脅以民主、自由、人權為核心的「普世價值」,這不是文明的進步,而是倒退。

「中國模式」事實上給當代世界提出了一個嚴峻的文明進化新課題。只有在這個意義上,不管「模式」的定義是什麼,「中國模式」都是存在的。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zhl2005&aid=4769200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小浪(來台第七代閩南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還在演化中,就表示現在沒有,有也是將來的。
2011/01/06 16:05

演化中也算是中國模式的一種。

西方所謂的自由、民主不也一直在演化中!?


為了長照永續經營
請多多吸菸做公益

太阳雨
等級:1
留言加入好友
修改了
2011/01/06 14:51
民主、自由、人權為核心的「普世價值」,只能是當今「普世價值」。不可能是永久的「普世價值」,如果當成永久「普世價值」,這才是真正的文明的倒退,而是文明的退步。人類的文明不可能超越自然法則,強者生存。

太阳雨
等級:1
留言加入好友
沒有永久的「普世價值」
2011/01/06 14:48
民主、自由、人權為核心的「普世價值」,只能是當今「普世價值」。不可能是永久的「普世價值」,如果當成永久「普世價值」,這才是真正的文明的倒退,而是文明的進步。人類的文明不可能超越自然法則,強者生存。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1-01-06 15:19 回覆:

沒有深思過,也許。

不過,應當「活在當下」(證嚴法師語)


麵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模式還在演化中
2011/01/06 14:31

目前大陸的改革開放只看到 "讓一部份人先富起來" , 的成果, 如果說是中國模式, 也太寒傖了!

許多台灣人和羈留海外的大陸學者拿著自由及民主來臧否大陸, 是不夠客觀的, 因為這些人都是喝美國的奶水, 當然會替美國說話. 而美式自由及民民主並不能代表就是自由民主的普世價值, 充其量美式的自由與民主和大陸的一黨專政,  只不過是分居鐘擺兩邊的極端狀態. 

未來大陸能拋棄共產黨一黨專政, 摒除特權主義, 發展自己的自由與民主, 那時再來說 "中國模式" , 相信不會有人反對的.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1-01-06 15:18 回覆:

還在演化中,就表示現在沒有,有也是將來的。

喝美國的奶水, 當然會替美國說話.

你對美國不了解,誤解太深。

別的不說,美國現任的商務部長,華人駱家輝,曾在華盛頓州連任兩任州長,第三任是他自己放棄競選的,否則有可能連任第三任,之後,美國輿論便呼籲他競選總統。華盛頓州黑人不多,華人更少,是「白人州」,駱家輝自身出色是沒錯,問題是要有那麼多白人願意投票選他。駱家輝在「黑人州」有可能勝選嗎?在「拉丁裔州」呢?或者,在中國人社會,會選出「異族」的省長、州長、市長嗎?在日本人社會?看看「大陸配偶」在臺灣是什麼生存狀態!

美國能選出黑人總統,華盛頓州的眾白人能連選駱家輝當州長,加拿大連著兩任國家元首「總督」都是逃難來的「異族」人(一華人,一海地黑人),說明美國加拿大以白人和西方文化為主的「主流社會」胸量寬大,比中國人寬大得多。這是客觀事實,不是我非要美化他們,就像我力讚慈濟一樣,是慈濟本身做得好。

中國人對美國誤解極深,又不自知,還常常拿著類似「黃皮白心」的種族主義觀念套人帽子。對美國的了解,是兩岸中國人都要補的課。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OK
2011/01/06 14:17
說得好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1-01-06 15:02 回覆:
謝謝!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