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1/08 11:20:57瀏覽758|回應1|推薦4 | |
定位慈濟,詮釋「大愛」-6 大愛八個圈 第一圈:愛自己 慈濟人的「愛自己」,是「顧好自己的心」,要「內修慈悲喜捨,外行誠正信實」,過「克己、克勤、克儉、克難」、「知福、惜福、再造福」的「清平致富」生活。慈濟式的「愛自己」,是「利他」和「清平保育」的起始點。 第二圈:愛家人 靜思語的「名言」是:人生有兩件事不能等:行孝和行善,證嚴上人也一再諄諄告誡:家和萬事興。在走出家門做慈濟之前,慈濟人要先在自己家裡做個有愛心的夫、妻、父、母、子、女、公、婆、婿、媳……。 第三圈:愛社區 跨出家門,就走入社區。慈濟人對社會的奉獻,從對身邊的社區作「無所求的付出」開始。一旦成為「社區志工」,人就跳脫親朋好友的小圈子,「小愛」昇華為「大愛」。「社區志工」是「小愛」和「大愛」的「分水嶺」。 第四圈:愛社會 在自己國家,凡有受苦受難人,慈濟人都要去幫助、救濟,慈濟人因而遍及臺灣每個角落。 第五圈:愛天下 這就是慈濟的「國際化」。慈濟的精神是「大愛無界( Love without boundaries )」:無國界、無(宗)教界、無族(種族、民族)界,視天下所有人為家人,一 如慈濟歌曲 《一家人》 所唱的。 第六圈:愛一切生靈 「眾生平等」,因而戒殺、茹素,這本是佛教信念,是一項卓越的價值。但是,過去這項價值只被視為佛教單一的「宗教因素」,其他宗教和世俗世界並不怎麼欣賞它,這項價值無法「普世」。在當今這「溫室效應」的環保年代,佛教流派中,是長年從事環保的慈濟,最能順勢將茹素超越佛教,定位成「吃素救地球」的環保行為,賦予「茹素」和「戒殺」普世的意義。 第七圈:愛「物命」 不僅愛「生命」,也愛惜沒有生命的物體、物質。本來,愛惜物品、廢物利用,還似乎只是一種「克儉」、「再利用( reuse )」的環保精神,但慈濟一提出「物命」的概念,哲學層次就得到提升。以「物命」對照「生命」就可理解,這是「人道主義」的原則在擴展到一切生靈(茹素戒殺)後,再擴展到一切無生物,整個自然界都被納入「人道主義」範圍,「環保」也不再是「救地球、救人類」的「利己」目的,而是對於大自然的「人道關懷」。 「環保」加上「愛惜物命」的觀念,「杜絕浪費,愛物節儉、回收再利用」成了慈濟人普遍的日常生活方式。 第八圈:愛在世之人 這聽來非常不可思議。「在世」,是與「謝世」、「離世」相對應的,「愛在世之人」,這不是已經往生者的行為嗎?人都往生了,還怎麼「愛人」?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愛法」? 這就是「大體捐贈」和「器官捐贈」。多少慈濟人,生前即已簽下「大體捐贈」和「器官捐贈」的同意書,其比例之高,世所罕見。 縱觀以上八個「圈」,可以說,一般人終其一生,人生就是一條細線 ── 為自己和家庭謀求幸福,是「利己、消費」的「小愛」。可是慈濟的「大愛」生活方式,是在那條「小愛」的細線外,另有一條「利他」和「清平保育」的粗線,同樣貫穿一生。慈濟人顧己心、修己身、利他人、護地球、素食戒殺、愛「物命」,那是包容宇宙一切的「大愛」。 世間一般的「生活方式」,顧的都是人間事,不管身後如何。但是,多少慈濟人,生前盡力「付出無所求」、「鞠躬盡瘁」,往生即捐出大體,「死亦不已」,用自己的身軀作最後奉獻,造福醫學生 其實,「利他」、「護地球」、「素食戒殺」,都不是慈濟的發明,古今中外都有人在實踐這些原則,但幾乎都只局限在其中的 慈濟「利他、清平保育」的「大愛」生活方式,在當今之世只此一家,是「溫室效應」的災難年代最健康、最環保、最先進、境界最高的生活方式。 |
|
( 時事評論|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