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1/06 12:07:41瀏覽1871|回應25|推薦4 | |
2011.01.03 旺報 中國大陸的經濟高速發展引起全世界注意,也引發學界對於其發展動力的研究興趣,「中國模式」一說由此問世。饒有意思的是,「中國模式」的概念是誕生了,但對「中國模式」實際上是否存在,卻眾說紛紜,不承認「中國模式」的聲音相當強,還有旅美的大陸學者寫了專書來否定。至於在大陸本土,北京官方的對外態度是低調,至少不傾向立即承認,但民間與半官方的學界卻大有人鼓吹「中國模式」,還總結出種種理論來論證它的存在。 其實,要說「中國模式」是否存在,首先要釐清「模式」的定義是什麼。 「模式」來自英語的「model」,原詞含義甚多,若論與本文議題有關者,可集中為兩個,一個類似「特殊機制」,如「business model --- 商業模式」,就是指一家公司根據自己的技術、人才等特有條件所制定的一套擴展業務的「特殊機制」,它通常只適用於該公司自身,無法讓其他人模仿,這個含義是「內向」的;「模式/model」的另一個含義是「外向」的,接近「樣板」、「模範」,表示該「模式/model」具有普遍意義,值得推廣,供人學習模仿。 「模式/model」的兩個含義,如果取其「特殊機制」,則「中國模式」是存在的。中共改革開放30年,內外至少遇到四次重大危機﹕六四事件、九十年代持續多年,以銀行呆賬的金融危機為特徵的「中國崩潰論」階段、九十年代末的亞洲金融風暴和前年的世界金融風暴,其中前兩次的內部危機格外嚴重,放在別的國家,不是政權不保,便是國家破產,但中共不但安然渡過這兩次危機,更還在隨後兩次重創許多國家的亞洲和世界金融風暴中「表現亮麗」。這一切,可說明中共統治的「特殊機制」---「中國模式」無法否定。 但若將「中國模式」理解成「中國樣板」、「中國模範」,則很顯然,這樣的「中國模式」並不存在。 中共八、九十年代的經濟發展,是緊接著臺灣七、八十年代的「經濟起飛」而來,是充分借鑒和參考了同文同種的「臺灣經驗」的。引人注意的是,雖然最初中共學的是臺灣,但隨後就表現出遠超出臺灣的經濟效率,這從城市建設的外觀即可看出 --- 臺北的市政建設,只及大陸的二、三線城市。說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給了臺灣極大壓力,這是毫不為過的。如果「中國模式」真的是「模範」,同文同種,又最先身受中共經濟實力之「害」的臺灣,應該率先回過頭來學習大陸,但這樣的跡象有在臺灣出現嗎?毫無。相反的是,別說仇視「中國」的綠營,連藍營的前行政院長,現任國家文化總會會長的劉兆玄,也公開認為中國大陸無法成為「十九世紀的英國或廿世紀的美國」,等於否定了「中國模式」。 臺灣為什麼不認可「中國模式」?因為「中國模式」的代價極大,大到臺灣人寧可不要「中國模式」的經濟成果。臺灣人看透了「中國模式」漂亮門面後的種種嚴重問題﹕巨大的社會不公(如強行拆遷、如讓「農民工」淪為「二等公民」的農村戶口制度……)、極端的貧富兩極分化、病如膏肓的「全民腐敗」、不顧子孫後代的環境破壞、民間此起彼伏的「群體性事件」、數額直逼國防開支的「維穩」支出……。而為了經濟發展,能讓這些問題長期存在的最終原因,則是一黨專制,那是經過長期抗爭,終於擺脫「白色恐怖」,迎來了民主化的臺灣人民所再也不能接受的社會制度,也可說,那是臺灣人民不認可「中國模式」的終極原因。 除了同文同種的臺灣,另一類應該歡迎「中國模式」的國家,是三個和中共一樣的一黨專制、一樣「碩果僅存」的共產國家北韓、越南、古巴。這三國採用「中國模式」了嗎?不知為何,答案也是否定的。 如果連最痛切感受中共經濟壓力,最需要「中國式經濟效率」,又是同文同種,還曾被中共學習過其早期經濟發展經驗的臺灣都不認可「中國模式」,如果連政治體制和中共相同的三個共產國家都不採用「中國模式」,則世界上還有「中國模式」這回事嗎? 從臺灣對「中國模式」的抗拒就可理解,西方對「中國威脅」的疑慮,並非中文媒體常說的擔心「中國崛起」會奪走他們「世界霸主」的地位,而是,中共倘籍著經濟實力便可穩固維持其一黨專制,並進而威脅以民主、自由、人權為核心的「普世價值」,這不是文明的進步,而是倒退。 「中國模式」事實上給當代世界提出了一個嚴峻的文明進化新課題。只有在這個意義上,不管「模式」的定義是什麼,「中國模式」都是存在的。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