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全新、非「消費型」的利他人生哲學 -5
2011/01/07 15:50:02瀏覽636|回應5|推薦2

定位慈濟,詮釋「大愛」-5

上接﹕影響力角度﹕從臺灣到全球

全新、非「消費型」的利他人生哲學

慈濟是怎麼做到這一切的?這就要回到她的內在本質:「慈濟大愛」。

「大愛」的內涵既深且寬,本文只拮取四個角度詮釋,更多的「大愛」實踐,如「以戒為制度、以愛為管理」……,因篇幅所限,暫略。

一、「大愛」是一種全新的、非「消費型」的利他人生哲學

二、「大愛」是慈濟創新的慈善志業模式之核心理念

三、「大愛」的「心寬、念純」,奠定慈濟全新的「教際關係」和純淨的團體活動原則

四、「大愛」的「 取之當地,回饋當地 」精神,是消弭族群隔閡的不二法門

一、「大愛」是一種全新、非「消費型」的利他人生哲學 

如果要用最簡單的詞彙來描述人類的生活方式,「利己、消費」的四個字,便能概括殆盡。

「利己、消費」的四字中,「利己」的相反面是「利他」,兩者都是人際關係。

至於「消費」,是用金錢購買物質享受,滿足感官慾望。「消費」歸根結底就是耗用自然資源,所以是人和自然的關係。「消費」產生很多負面後果,包括「溫室效應」和產業污染。如果「利己」和「利他」一正一反,相輔相成構成一套人際關係,則人與自然的關係,是否也由「消費」和「消費的相反面」構成?如果「消費」就是用金錢購買物質享受,則所謂「消費的相反面」,應該不但要在「消極面」節制消費以降低排碳、減少污染,還要進一步在「積極面」保育自然,兩者都要包括在內。

至今為止,像這樣作為「消費相反面」的人類生活方式 ╱ 人與自然關係,是極少存在的,乃至連描繪這種「消費相反面」的詞彙也闕如。為了說明這個概念,筆者只好沿用一個舊詞「保育」,加上慈濟人的「清平致富」生活方式,叫做「清平保育」,作為「消費的相反面」。

「利己」是一切生物的本能,也是人的本能,而「消費」是「利己」的方式,因為「利己」,就是讓自己快樂、「感覺好」。對大多數人來說,「消費」,這幾乎是獲得快樂和「感覺好」的唯一來源。

網路上有一封「勵志哲理信」寫道:「生命是短暫的,……愈早珍惜生命,你享受生命的日子也愈多,與其盼望長壽,倒不如早點享受。」

「享受」不就是「利己 + 消費」嗎?連「珍惜生命」的「勵志」都是「利己 + 消費」,可見當今人類社會的人際關係和人與自然關係是什麼本質。

少數人具有高尚情操,他們的快樂,突破了「利己」,是在完全的「利他」中獲得的,如德雷莎修女。但若說打破「消費」,「清平保育」,德雷莎修女大概只做了一半:「清平」。受時代局限,德雷莎修女並無「保育」的環保記錄

至今為止,只有慈濟人的「大愛」生活方式,既突破「利己」而「利他」,也顛覆「消費」而「清平保育」,還超越人類,珍愛天下一切生命與「物命」;超越生命,捐出大體,身後還要服務他人。我們可以分八個圈,來層層觀察這種「大愛」的人生哲學。

( 時事評論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zhl2005&aid=4770683

 回應文章

草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To 觀自在
2011/01/09 20:47
 多謝觀兄提供的資料

joycelinlin愷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大愛精神、清平保育原則
2011/01/08 09:50

"大愛"的人生,"清平保育"的人生,在這物質泛濫,忙於狂量消費的時代,確是有如醍醐灌頂的可助平衡。

現代世界,各域經濟暢流,又互通有無,物暢其流的消費,且是國家發展所需。問題是消費的態度和方式,是否有益人生,提昇國民品質,免於從智掉落愚愚的一味求新求炫耀求彰顯能力身份地位高高在上的濫花浪費啊!與家人偶吃一頓氣氛特殊又温暖歡愉的外出晚餐,假期外遊世界認識欣賞和體味各地風土人情,聽一場現場的優品質音効的音樂會昇華身心,登高赴遠賞心悅目樂野自然;這些例子當中,特色餐廳、飛航、旅遊地、音樂廳、長途車等等,都是個人生存基本物質所需以外的額外消費,但是大大不同於燈紅酒綠、購物狂的名牌掛身擺闊、賭場、迷幻藥等等的。

精神上着心於"大愛"、"清平保育",基本物質衣食住行消費之外的額外,品質選取就必類似上例有益於人生,或者利他了(如慈善晚會、落後區探訪捐輸),或者有計劃地有節制地額外消費,留取些時間和金錢去助人的快樂。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1-01-08 11:19 回覆:
不「消費」是不行的,但「消費」就是傷害地球,對「消費」的平衡,除了減少不必要的消費,如您所說的,就是「做環保」,那是每個人都有能力做的事。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給草山兄﹐請參考
2011/01/08 04:42

印順法師的悲哀 恒毓博士 著

http://www.a202.idv.tw/a202-big5/Book6000/Book6001.htm

將佛法世俗化、淺化的證嚴法師
 

                     文/正光居士
http://www.wretch.cc/blog/kc4580455/13218364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給草山兄﹐請參考
2011/01/08 04:38

印順法師的悲哀 恒毓博士 著

http://www.a202.idv.tw/a202-big5/Book6000/Book6001.htm

將佛法世俗化、淺化的證嚴法師
 

                     文/正光居士
http://www.wretch.cc/blog/kc4580455/13218364


Geroge
一點回應
2011/01/07 20:33

即然你都po上網了,小弟也在此作一點回應

利他與清平保育是正確的人生方向,但利自與消費也不全然與前者相衝突。利他的同時也可以利己,就像夫妻間的擁抱; 保育的同時也可以消費,就像農夫在田裡耕種。

現在放眼望去,我同意利己勝於利他,例如夫妻間的暴力; 我也不能否認生態平衡正不斷瓦解,例如都市的過度開發。但這無數的不平衡裡,確實也造就了無數的智者。

在這不衡的現代,我們要思考利他與清平保育,但也可以動腦筯來探求"互利"與"管理"。如何在這之間取得平衡,我想是地球要教導人們的重要的課題。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1-01-08 11:16 回覆:
現代人消費過度、太過度了。所以,有「智者」說,科技延長了人類個體的壽命,但縮短了人類整體的壽命。「消費文化」是西方文化最糟的問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