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9/09 09:56:58瀏覽1467|回應6|推薦10 | |
臺灣看透透10-7(舊文新貼) 環球華報10.06.18 臺灣人向以自己社會的「多元包容」為傲,外人也信之,到臺灣走馬觀花的大陸遊客尤其認同。 其實,真正的「多元包容」,必須包括「平等、參與」,這個道理,加拿大華人應能特別體會。設想如果加拿大「主流社會」不能「平等」對待華裔,以「不投華人票」的默契方式阻攔華人「參與」政治,加拿大還能標榜其「多元文化」嗎? 憑此道理,看看臺灣社會對東南亞外勞、外傭、外配(三外)普遍、廣泛的種族歧視虐待及後文所述對大陸配偶(陸配)的「阻攔參與」,就可知,臺灣人敢自誇「多元包容」,簡直有點「厚顏」。 東南亞「三外」來臺的唯一目的就是賺錢討生活。由於異種異文異語,他們連在生活層面「融入」臺灣社會都不易,更何談「參與」,可以說,他們對此既無興趣,亦乏能力。「陸配」嫁臺,大部分也是經濟因素,少部分是自由戀愛,為愛而來。但不管何者,「陸配」到臺後,因為同文同種,不但「融入」臺灣社會障礙甚少,且在能力上立即就可與臺灣人「平等參與」,用加拿大華人的語言來說,就是能立即「融入主流社會」。這是「陸配」與東南亞「三外」作為「外來族群」的最主要差別。 「陸配」在臺灣的「平等參與」狀況如何?警覺到這個問題,始於新聞閱讀。 2009年3月下旬,「聯合報」做了一個「陸配專題」的系列報道,光是簡短描述,就勾勒出臺灣社會對「陸配」觸目驚心的歧視,如「整體瀰漫敵視陸配的周遭環境,更讓她們心寒」、「許多大陸配偶在臺灣,有如驚弓之鳥,經常要面對含有敵意的周遭人事物」、「尤其在中南部農村,陸配的處境更糟糕」、「有些村落陸配多,大家相互通氣、彼此監視陸配的行動,把陸配視為禁臠,侵犯她們的人格權」……。 報道也列舉眾多歧視案例,其中兩例特別典型,都發生在臺中。一名北大外語學院畢業的「陸配」經人介紹到補習班教英文,有家長知道後極力反對,放話「若要聘大 兩個案例清楚表明,臺灣人對於陸配的「參與」抵制到何等程度,而這都還只是普通工作,離開更敏感的「管理」和「權力」層次差很遠。 系列報道最後介紹兩例「陸配」的「成功」故事,一個是在高雄賣「上海生煎包」,一個是在嘉義賣「海峽餅」,都是靠小吃擺攤的「邊緣行業」起家的。為什麼不介紹在政、經、文、科、藝等「主流社會」的成功故事,一如美國和加拿大華人的成就﹕總督、州長、內閣部長、(從中央到地方的)三級議員、大學校長、科學家、企業家……?很簡單,沒有。為什麼沒有?是「陸配」素質太差,只配在「下層」擺攤嗎?不,「陸配」成分近年已「多元化」,佼佼人才不乏其眾。「主流社會」中「陸配」身影絕跡,原因只有一個﹕臺灣人不接納,「陸配」融不入「主流社會」,只能融入「邊緣社會」。 說到這裡,問題其實已不限於「陸配」,而是所有在臺大陸人。以電視政論節目為例,綠營且不論,藍營各臺即便是談兩岸關係,也從來不見大陸背景評論員,以至對大陸的評論經常錯位。是請不到大陸背景「名嘴」嗎?當然不,是不要。這種「單元壟斷」,與溫哥華的「兩岸三地加國情」(註)形成鮮明對比。 構成「鮮明對比」的還有中國大陸﹕以林毅夫(體制內)和郎咸平(體制外)為代表的臺灣人,活躍在大陸政、經、文、科、藝的各「主流」行業,名單可列出一長串,其「平等參與」程度,能不讓自詡「民主自由、多元包容」的臺灣汗顏嗎? 從「逼吃豬肉」到「排斥參與」,一切根源,就在中國/臺灣人根深蒂固的族群/種族主義。如果說虐待外勞還只是一部分臺灣人行為,則排斥大陸人幾乎是絕大多數臺灣人「共識」。再進一步,否認自己的「中國人」身份,宣揚「臺灣人不是中國人」,用扭曲的「族群認同」來解決國家認同與統獨之爭的政治議題,這不是「政治形態」的族群/種族主義,又是什麼? 另參考 何止是強迫吃豬肉而已 --------------- 註﹕「兩岸三地加國情」是溫哥華的國語「城市電視」的政論節目,議題廣泛涉及兩岸三地和加拿大的本地政治。該節目的特點是真正的多元﹕幾乎每一集的節目都視議題不同而包括臺灣的藍綠兩方、大陸的不同意見(官方論調、反對的異議,乃至海外民運看法),參加者有臺灣人、大陸人、香港人,以及能說流利國語的本地西人。 10.09.09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