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8/27 11:13:16瀏覽1201|回應14|推薦6 | |
臺灣看透透 10-5(舊文新貼) 10.05.19 環球華報 (此文連結上文的 思考兩岸關係的三個層次) 先看最末端的「法律架構」層次﹕「統派」有臺灣大學張亞中教授的「一中三憲」等理論學說;獨派比統派準備更充分,甚至連《臺灣國憲法》都寫好了。 中間的「社會意願」層次﹕最近二十年來,民間「統」的意願一路衰萎,臺獨影響力穩固增加,目前雖然民意主流是「不統不獨」,「獨」卻依然聒噪,唯有「統」,幾乎鴉雀無聲。 最基礎的「基本倫理」是最值得關注的層次,因為統或獨的「意願」,就是由這個層次的狀況來決定。先來看「統」的「基本倫理」狀況。 國民黨在九十年代初曾制定過「國統綱領」, 不但將「中華民國」的主權涵蓋全中國,也將統一列為終極目標。從那以來,將近二十年過去,統、獨客觀環境變化極巨,但統派不但沒有因應新形勢,發展出新的統一「基本倫理」論述,這種思想與理論的貧乏,甚至導致他們連「國統綱領」的舊立場也放棄了,乃至馬政府上台近兩年,至今擱置《國統綱領》,言必稱「尊重兩千三百萬人對台灣前途的決定」。二 ○○ 七年初,當陳水扁悍然廢除《國統綱領》時,國民黨除了用「惡化兩岸關係、帶來戰爭」的恐嚇來抗議之外,在捍衛《國統綱領》的「基本倫理」論述上毫無作為,甚至表面的悻倖然,都無意掩蓋他們認輸的內心,馬政府首任國安會秘書長蘇起當時在電視節目「文茜小妹大」中面對「廢統」話題時,就是一派「那我們還能怎麼樣」的認命失敗態度。更糟的是,國民黨還要模仿民進黨論述,如「臺灣主體意識」實際上是「臺獨」同義詞,國民黨(還有聯合報)卻照喊不誤。 一句話,作為統派思想工具的「統一基本倫理」論述,實際上處於極度衰敗殘破的狀態,這與臺獨的「基本倫理」現狀作比較,可看得更清楚。 相較於統派過去二十年對於「統一基本倫理」的不作為,獨派卻是極為積極地構架其「臺獨理論」,並付諸實踐,形成包括政黨、議會、公民、街頭等所有實際操作層面的全面「臺獨運動」。 臺獨的總體策略是「族群為體、民主為用、仇恨為動能,推進『去中國化』」。族群訴求 ---- 臺灣人不是中國人 ---- 是臺獨理論核心,而「民主」則是操作族群議題的手段。這個策略從臺獨角度是順理成章的,因為所有的其他理由都構不成臺獨的「終極理由」,只有宣揚「臺灣人不是中國人」的族群意識,才能凝聚「民族向心力」,追求新國家。如果核心議題是「民主」,則按推理,只要大陸民主化,臺獨不就應放棄,兩岸就要統一嗎?所以,「民主」只能是「用」,是手段,而不能是「體」,不能成為核心訴求。 從「族群為體」出發,臺獨陣營對歷史事件提出了一系列族群主義的詮釋和族群主義口號,如「國民黨是外來政權」、「二二八事件是族群衝突」、「臺灣人出頭天」等。 「民主」之為「用」,是指臺獨陣營把臺獨巧妙轉化為「臺灣前途由臺灣人民決定」,臺獨成了臺灣人民的「民主選項」,而這確實夠唬人,連很多藍營人都信了。 「仇恨為動能」是臺獨最醒目特點,從他們對「甲午戰爭」割讓臺灣的歷史詮釋「清廷拋棄台灣」,到污名化「 ECFA 」,一切目的,就是為挑起「臺灣人」對「中國」,包括「中國國民黨」的仇恨。 其他如「本土化」、「臺灣主體意識」、「臺灣主權」、「終極統一有罪」等一系列的「去『中國化』」論述,「族繁不及備載」。 統、獨各自的「基本倫理」現狀差別如此懸殊,統的「社會意願」怎能不萎縮,獨的意願怎能不壯大? 行文至此,結論應很清楚﹕在目前,「統一事業」的當務之急是建立創新、立論牢固、臺灣人民能夠接受的「統一基本倫理」論述,這是在臺灣「復興」統一事業的起點。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