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影響大陸是可能的
2014/12/15 13:16:37瀏覽2115|回應11|推薦10

2014.05.08 旺報

前不久發生的大規模「反服貿」學運,其實質是「反中」,是「拒絕中國」,但這肯定不是解決辦法。「服貿」如果不簽,臺灣經濟會受創,這是不爭事實,也是反服貿者心知肚明卻嘴上不說的事。否則,他們一定振振有詞地強調,只有不簽「服貿」,臺灣經濟才有希望。

也許,反服貿者覺得,簽了「服貿」,引來「中國入侵」,臺灣等於「立即自殺」,「兩害相權取其輕」,他們寧可選擇臺灣經濟慢慢下滑,也不要「中國入侵」。但是,不簽「服貿」,惡化臺灣的國際經濟環境,這不等於臺灣「慢性自殺」?簽服貿迎中國」,是「快死」,廢服貿拒中國」,是「慢死」,「慢死」不也是死?這該是臺灣的出路嗎?

有沒有比「拒絕中國」更好出路?當然有,那就是一邊與對岸交往(簽「服貿」、「貨貿」……),一邊運用臺灣對大陸巨大的潛在影響力「影響中國」,讓對岸變得可親可愛。這是臺灣必須認清的現實﹕面對「中國」,我們無法躲開他,不能消滅他,只能影響改變,繼而接納他。

俗話說﹕「進攻是最好的防御」。「反服貿」的「拒絕中國」,是下策的「消極防御」,只會讓臺灣步上「慢性自殺」,「影響中國」才是「積極進攻」的「最好防御」,給臺灣帶來生機。

有人或會說,「影響中國」過程漫長,對解決臺灣眼下的危機緩不濟急。不,恰恰相反。既然「反服貿」的核心訴求是「反中」,對臺灣不啻是「慢性自殺」,解決方案如果是「影響中國」,就與「反服貿」的「反中」訴求有了交集,還另開一扇免於「反中自殺」的大門。捨此,恐終將無法化解「反服貿」者的心結。而且,長遠來看,「影響中國」是臺灣唯一「活路」,且惟其「過程漫長」,才需立即開始,這是始自大陸「改革開放」臺灣就應做而未做的事,拖延三十多年了!

「影響中國」,做起來容易嗎?一開始恐怕會有困難。

臺灣圍繞著「服貿」分成兩派﹕「反服貿」和「擁服貿」。

「反服貿」者大多懷有「反中」情意結,排斥大陸,對大陸不甚瞭解,也沒有興趣瞭解。要他們「影響中國」,首先就要他們去學習、瞭解對岸,還必須和對方直接打交道,他們會本能抗拒做這些事。

而且,「影響中國」從未成為臺灣社會共識,現在要這麼做,很多人會有「疏離感」,也不知道具體怎麼去做。

「擁服貿」有人「中國情」深厚,有人與「服貿」有利益糾葛,他們或注重與對岸的「關係」,不願做可能惹對岸不快的事,或懷疑臺灣還有否資格「影響中國」。但這些應該都是誤思。臺灣的「經典」雜誌曾報道過臺灣人在對岸做公益,幫助他們恢復「仁義禮智」等的「傳統價值」,甚至協助地方政府成立民間團體;「愛與和平基金會」致力對岸的民主事業,這些都是「影響中國」的好例子。這種努力,不該僅僅是臺灣民間個別人、個別團體的行為,而應該是政府兩岸政策的重要一環 ── 將對岸充分肯定的、「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背後的臺灣人文價值注入對岸的「中國夢」。

「反服貿」危機清楚揭示,臺灣過去忽略的「影響中國」,該登上舞台了。具體怎麼做,如果沒有現成經驗可參考,臺灣可以像大陸「改革開放」那樣,「摸著石頭過河」,摸出一條「影響中國」的路來。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zhl2005&aid=19661291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noon
2015/04/23 14:08
麼叫 大陸 ? 世人所認 “大陸” 之 定義 : 既 地球上 某一相連之陸地, 其面積 大到 一定數值以上時, 世人既共稱 該片陸地 為 ”大陸”,意既 廣大陸地。 今之地球 世人共認有 亞洲、美洲、歐洲、非洲、澳洲、南極洲等 幾個 ”大陸”。 其中 “亞洲大陸” 包含了 蘇俄、韓國、中國、印度、伊朗 … 等,幾十個國家。 “中國” 不過是 亞洲大陸內 的一國,連 中國人 都自稱是 ”中國”,不叫 ”大陸”。 某些 人、媒體 所稱 "大陸" 是指 非洲 或 美洲 大陸 ? "兩岸" 是 淡水河 或 恆河 兩岸 ? 只有 白癡、腦殘的 媒體、人,才會用 “大陸” 稱 中國,用 ”兩岸” 指 臺、中 關係 ! 如今 貫用這兩詞 的 人、媒體,不是 早已 作古、關門,就是 人 越來越少、事業 越做越小。 版主 也想步其後塵 ?!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2/17 11:05

1.與大陸沒簽貿易協定就是一定沒前途?...這我不同意!

若臺灣有發達的產業能力與工業技術,簽不簽貿易協定影響不大.

知道嗎,台積電產品銷往全世界是免關稅的!因為他是國際半導體協會的成員.

2.若要影響大陸,應與大陸直接進入政治談判.以"一個中國"為交換條件,國民黨成為大陸的合法政黨. 公告全中國週知,並可吸收中國黨員與參與競選,成為真正的"中國"國民黨.一但成形,....想必風起雲湧,一發不可收拾.這才是國民黨真正出路.(實現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呵呵).

不過可想而知, 老共嚇都嚇死?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4-12-17 13:10 回覆:

經濟我不懂,但我想你的話應該是有道理的。

至於政治,哈,我們想的一樣。當然現在不可能,不過可以「退而求其次」。

這麼好的球,不理解為什麼臺灣拿在手上不發?捧著金碗要飯吃。

 


天涯比鄰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2/17 07:38

何必這麼麻煩。乾脆不要跟中國有任何來往不就結了嗎?也把小三通取消掉,拒絕所有大陸採購團、觀光團。二百年前的台灣也不需要大陸的來往,是不?只要大家萬眾一心、甘之如飴,草根也味如魚刺。茶葉蛋賣不去可以做咸蛋,台大生更可以推三輪車載日本遊客,是不?

日韓也成立過慰安所招待美軍。台灣也可以號召台女賣身救國。噢,現代人比50年前重口味,咱也要設立慰安男喔。到時候美日韓澳軍都駐守在台,大陸不敢攻擊台灣了。咪驚!可以宣佈獨立了。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4-12-17 13:04 回覆:

有向有關方面反映過你的建議嗎?

我這裡不屬於有關方面


草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2/15 22:13
3樓.版主回覆:『這就是因為腦子裡沒有「影響中國」的概念。如果有,想做「中國」的榜樣去影響大陸,「動機」不同,臺灣社會的很多亂象,甚至包括族群衝突,都是可以改進的。』

以前很少想過這個問題。

不過立志要遠,如果整天都覺得自己無法影響大陸,又不喜歡大陸的制度,就會走上「臺灣人不是中國人」這條路,關閉自守,格局只會越來越小。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4-12-15 22:39 回覆:
是,立志要遠」,「影響中國」就包含了好幾層立志遠」的內涵,慢慢寫來。

BlueGreenRed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2/15 17:38

有關版主在1樓的回復:
臺灣人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臺灣也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但臺灣人就是中國人,這個「中國」,是超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也是臺灣要向對岸提醒、爭取的。

我想說的是:其實在法理上,兩岸是對等的:中華民國的法理領土涵蓋中國大陸,中華民國政府至今未正式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大陸公民至今是以「中華民國大陸地區人民」的身份到訪臺灣的。
很多臺灣人說「事實並非如此」,沒錯,事實是事實,但請註意我說的是「法理」,因為國際外交關系是重法理不重事實。比如賽普勒斯實際上是兩個「國家」,但連中華民國政府都只承認其中的南賽普勒斯政府是代表整個賽普勒斯的唯一合法政府(我相信北賽普勒斯人也很希望告訴臺灣人他們不是「賽普勒斯共和國」公民,呵呵)

問題的根源在於在當今的國家定義中,一個國家只能有一個代表這個國家的合法政府(此外當然可以有一到多個非合法政府),目前還找不出哪一個國家是有兩個合法政府的。這套遊戲規則不是對岸定的,所以如果在這個問題上其實對岸也沒法輕易讓步。

因此對岸在法理上堅持未經談判不讓步(臺灣到目前為止,法理上也沒有讓步),這其中緣由是可以理解的。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雙方進行政治談判。現在不是大陸不想談,是臺灣不願談,如果既不想談判又想讓對岸讓步,其難度可想而知。

最後,這些法理上的爭論其實和臺灣人是不是中國人的確沒啥關系,對岸一直認為臺灣人就是中國人,在對岸看來,這道理就像蔣中正和孔子是中國人那麽簡單(對岸從來沒說過蔣中正和孔子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是臺灣某些人把對岸「一個中國」的原則不斷地扭曲、醜化、偷換概念,才最終把臺灣人是不是中國人變成了一個問題。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4-12-15 18:56 回覆:

是,在「中國人」的「身份」問題上,對岸是沒有問題的,問題在臺灣。

有問題的是「民主vs專制」的「價值」問題,臺灣和大陸都有問題。大陸是回避,臺灣呢,綠營扭曲,藍營糊塗。

「價值vs身份」,這永遠是大課題,請參考價值與身份﹕柯文哲迷思

qaz
等級:3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2/15 17:15
版主 請看後文 : 一個 把“鹿茸”當成 “鹿耳朵裡 的 毛” 的人。 一個 一心只想 為自己追求 在 中國“賣台 歷史定位”的人。 牠 馬英九 所 主導、決定 的事 你能相信嗎 ? 看看 後貼 牠,馬的 無能、說謊 記錄 吧 !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4-12-15 18:44 回覆:

老實說,我對「服貿」也是很有疑慮的,見(http://classic-blog.udn.com/gzhl2005/11904102)。

臺灣和日、新、韓……的所有國家的區別是,中共和他們關係是單純的貿易關係,不存在「吃掉你這個國家」的問題,但和臺灣,就存在著這個重大現實危機。中共「以商圍政」,快則立即進入「政治談判」,慢則慢慢用經濟「消化」掉臺灣。臺灣的主流民意都清晰感覺到這些了,馬政府好像毫無知覺,不知是極度遲鈍,還是像李登輝暗助民進黨那樣地暗助中共?所以我說,馬英九到底是「綠骨」,還是「紅骨」,我也搞不清。大概連他自己也搞不清。慘敗,不是沒有道理的,稀裡糊塗到這種程度!

qaz
等級:3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2/15 17:13
版主 請看後文 : 自己無能 就怪 無 ”FTA, 服貿”。  臺灣 60 - 90年代 有“FTA, 服貿” ? 現時 新、 韓 有“服貿” ? 新、韓、日 目前對外 所簽 全是 ”貨貿”,非 ”服貿”。 而 中、韓 的 ”貨貿” 協議 已談九年,仍 困難重重、幾近中止 近才勉強草簽。 韓 堅守 國家、人民 利益,不輕退讓。 何如 牠,馬的,當 龜孫 跪叩 中國,棄 國安、損 民利 !

qaz
等級:3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2/15 17:12
 學生、多數人民 反的 不是 "服貿" 本身,是 服貿的 " 黑箱作業 " 與 " 不敢公開的內容 " ( 內容 如對 臺灣、多數、基層人民有利,何不敢公開 ? )。反的 不是 能否 " 審查 ", 而是 " 審了 不能改 "。 反的 不是 應否 " 退回 委員會 逐條審 ",是 應先 ” 作廢 ”,待 相關 “人民監督條例 ” 完成立法後,再 重新談判。 就如 美、韓 FTA,雖雙方已簽,但在 國會 審查時,發現 違背 國家利益, 既行 擱置 重談 一樣 ! 何有不可 ? 何損 國家 信用 ?
版主 請看後文 :

阿龍
2014/12/15 17:10

台灣一定會對中國大陸產生影響,但是好的影響或壞的影響??

台灣的理盲濫情民粹、數十次的違法霸占主席台等亂象,恐怕只會讓對岸的民眾認為民主是壞事,沒辦法,我們真的不是好榜樣~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4-12-15 18:42 回覆:

這就是因為腦子裡沒有「影響中國」的概念。如果有,想做「中國」的榜樣去影響大陸,「動機」不同,臺灣社會的很多亂象,甚至包括族群衝突,都是可以改進的。

我說的「自我提升」,就是這個意思。

臺灣人普遍抵制中共政權,但不抵制陸客,而且對陸客非常友善。為什麼?除了臺灣人天性的「人情味」,另一個「動機」是,要讓陸客佩服臺灣人,臺灣人可以此維持在有「強大」國家作背景的大陸人前的優越感。善待大陸人,這是「自我尊嚴」的最低,最淺的體現。

如此,一到國家政治的層面,大陸人就無法否認﹕臺灣最醜的風景是政治。而「政治」是人實踐的。「最美風景」的人,做出了「最醜風景」的政治,這是臺灣人的矛盾,是「影響中國」意識之沒有,或極少的結果。

草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2/15 16:56
國政論兄:

   剛剛我在您訪客簿留言,請您上去看。因為我是在舊版留言,新版可能要反白才能看到。

   若您無法看到,可以刪除,我新版重貼一次就是。

                  草山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4-12-15 17:53 回覆:
好,謝謝,我看了,遲些再回覆。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