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國統綱領」為「共識」,實現「馬習會」
2013/06/29 12:21:48瀏覽963|回應6|推薦4

2013.06.10 旺報

(節錄後收刊於「馬習會」的「宏評」中)

曾復生日前來文提到利用明年大陸主辦APEC的契機,實現「馬習會」,這是一個開創性建議。

要在APEC的場合「馬習會」,首先得讓中共正式承認中華民國才行,有無此可能?有。此前不是已有中共重要智囊人員倡議中華民國以蘇聯模式加入聯合國嗎?中共的立場怎不會更鬆動呢?

中共的終極目標是兩岸統一,但並無「釘死」在一個僵硬的統一模式上,如此,就和「國統綱領」有了連結。「國統綱領」實際上是「民主統一」,如果中共並不斷然拒絕未來沒有時間表的、但兩岸確定會融合在一起的「民主統一」,將「國統綱領」作為未來的「兩岸共識」,臺灣是可以爭取的。

臺灣民意會接受「國統綱領」為「兩岸共識」嗎?當然。前不久有個民調顯示,在「血緣關係、語言文字、歷史文化、宗教民俗」方面,高比例的臺灣人認為兩岸非常接近(介於6071%)、但覺得兩岸在「社會生活和價值觀、意識形態和制度」方面很疏遠(僅1117%認為接近)。換言之,大部分臺灣人同意,兩岸的差異在「價值」,而非「族群身份」。這個民意趨向,和追求兩岸「價值趨同」,不炒作不扭曲兩岸「族群身份」的「國統綱領」,基本精神一致。

再進一步,兩岸可以學習以色列的「土地換和平」,來個「終極統一換取國際地位」﹕臺灣同意沒有時間表的、終極的「民主統一」,在這個統一到來之前,大陸正式承認「中華民國」,雙方關係一如統一前的「兩德」,但比「兩德」更友好、更密切,且有一前提﹕為避免立場太遠影響雙邊關係,兩岸就國際事務立場建立特殊協商機制,原則上,應是臺灣採低姿態,儘量不在國際事務上為難大陸。

至於「沒有時間表」,也就是不給大陸民主化壓力,不挑戰中共現有統治,等待大陸自身進步導向「價值觀」上與臺灣趨近,這是臺灣的善意。

這個「統一換國際地位」雖然是「交換」,但符合「國統綱領」,也伸張中華民國參與國際的「天賦國權」,在「價值」上完全正確。

而且,這個「交換」照顧到雙方的「底線利益」,給雙方以動力,最終也都強化雙方的「底線利益」﹕中共只有釋出承認中華民國的善意作「誘因」,才能換來臺灣民意的「終極統一」意願;臺灣也只有接受「終極統一」,才能打消中共對「終極臺獨」或「兩個中國永久化」顧慮,換來中共樂見臺灣走向國際。

這套設想,就是「以終極統一為目標的暫時性兩個中國」機制,可簡稱「兩中暫制」,可以說,是最兼顧兩岸「價值與利益」的安排。到了這個「互相承認」境地,APEC上「馬習會」的法律障礙,就一掃而空了。

馬英九民調長期低迷,「拼經濟」也沒有用,他需要一個新的政治目標來振奮人心。活化「國統綱領」為「兩岸共識」、讓中華民國國家地位正常化、以總統身份走進APEC「馬習會」,這是讓馬英九脫離「民調醬缸」的一貼良藥。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zhl2005&aid=7842343

 回應文章

redsun
2013/06/30 13:42

本不想回应楼主,但看到楼主动不动就秀道德优越感,实在是觉得不回应不合适。
楼主谈到“真誠”,确实好笑!共产党给大陆人宣传台湾的美好,让不了解台湾的大陆人对台湾有无限的真诚和善意。我自从了解了在上海的很多台湾人同事,上级下级都有,在美国也认识了一些台湾人,加上看看台湾的媒体、网络,我觉得蒋中正说的真对:台湾人畏威不怀德。日本人的殖民统治,换来韩国人的反日。同样曾被日本殖民过的台湾呢?日本大地震,台湾人从总统到艺人纷纷募捐,捐款高居世界第一,并且引以为荣。真是世界奇观!
反观大陆给台湾的经济让利换来了什么?要求更多的国际空间,要求加入联合国。经济上的领先只会继续加强台湾人的优越感而抗拒统一!让利造成统一更不可能。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换个思路? 反正就算绿营上台,也不敢独立。封锁台湾10年,等大陆沿海经济超过台湾的时候,以台湾人的性格,会有一堆人求着统一。那时候再来对台湾经济让利,保证统一立即实现。

太多的台湾人被美国洗脑而不自知,以为美国人说的做的就是普世价值。最近史诺灯揭露的美国对网络的监控说明美国和专制国家没有什么区别。不知道楼主这样的人是否也认为这是普世价值,因为这是美国人做的。
民主只是美国打压后进国家的工具,因为民主会造成后进国家力量的分散,从而无法追赶先进国家。100多年来,有因为民主而从穷到富的国家没有?一个都没有。相反,实现由穷到富的都是专制国家或地区,集中国家力量实现了追赶目标。韩国的朴正熙时代,两蒋的台湾,新加坡的威权模式,港英政府的半民主化,四小龙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基本上都是专制独裁时期。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就是强国了,而天皇实权到1945年二战结束才被废除。
我年青时曾经对共产党大肆批判。但当我来到美国,对美国越来越了解时,我越来越支持共产党。当然,我不是说中国的制度没有问题。共产党的制度最大的问题是带来贪腐,但是,中国从上到下都知道,都在找解决办法。起码,网络上被揭露的案件都被处理了。这样就造成明目张胆的贪腐越来越少了。和以前比起来,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了。再过10-20年,我相信共产党会建立比现在有效的多的监督体系,就像他们以前解决领导人独裁问题一样,从毛、邓的个人独裁,到现在的7人常委集体领导。对中国来说,这种制度会比民主制度好的多。


joycelinlin愷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分享少少觀想
2013/06/30 01:43
網友提出"法制化",大概指法制的落實吧?不徒有空文的,不是挫折在某些權力者手中的。現代法有權力分立在立法、行政、司法,讓權力不會過度集中,大概就是防這人性權力慾所生的弊病吧。現代法又有開放個人基本的自由:如不觸法的人身、出版、言論等。。所有基本大法契約在憲法中,人人遵守。若不守,自有司法部門警戒國民。。這些內容,是現代用了幾百年的時間逐漸摸索成這個樣子的。大家覺得合理就去模仿。只是有些人民理性習慣和公德精神未夠,學起來頗亂。(如民國建國以來我們就在亂中求進。)。。最好有政治系的網友進來談話。我只能有這點大概觀念啊。(若有誤會不恰當處請寬恕。誠意的。)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3-06-30 10:58 回覆:
「法制」也是一門專業,進到「專業」,我就不太懂了。

redsun
2013/06/29 23:09

都让你加入联合国了,还统一?台湾政治好处、经济好处全拿,大陆拿到一个没有时间表的统一承诺。与此同时,还让美国人在台湾设情报监听设施,与大陆为敌?真是把大陆人当傻瓜。

大陆不需要动用军事力量。只要与台湾断绝往来,政治经济全部封杀,台湾民不聊生,内斗不止,不出20年自动统一。

顺便说一下,台湾人不要动不动就民主阿普世价值阿,哪来的莫须有的道德优越感?民主只是美国打压他国的工具而已。中国缺的是法制化,不是民主。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3-06-30 10:56 回覆:

和你說直話﹕自己評估一下﹕心裡還有多少「真誠」?還是,已經沒有「真誠」了,只有偏見和邪惡 ---- 當然,你自己是認識不到這是「偏見和邪惡」的。

「只要与台湾断绝往来,政治经济全部封杀,台湾民不聊生,内斗不止,不出20年自动统一。」,就是非常邪惡的想法,為了「統一」,就要臺灣「民不聊生」?

況且,大陸如真的「與臺灣斷絕往來」,那就正中獨派下懷,他們求之不得。他們本來就是「肚子扁扁也要挺阿扁」的,經濟不好?有什麼關係?

如果你自認還有一絲「真誠」,告訴你,你對美國的看法全是誤解、誤會。美國是全世界最被誤會的國家。


joycelinlin愷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抱歉,在舊版為什麽看不見呢?試改方式再貼一次:
2013/06/29 23:00
國政先生看到打破兩岸僵局一個好契機,關鍵處應同時在兩岸彼此的[誠意]與[信任] 啊;還有,前題則分別是:

[大陸方面]:

1.能明白經濟的改革開放已然帶動社會變遷,例如更多的社會流動和更多的自由要求,公義要求,國民實質平權渴望,有法律上的公平性落實等。這些,都是走向開放式民主的步伐。換言之,現代民主遲早要到來的。

2.能看清開放經濟的自由競爭和允許自由資本,要運作得公開才不會被私心者貪者鑽政治權力的漏洞,把錢財私藏甚至藏出國外。這樣,開放經濟和開放式民主便自然是孿生關係。

3.能清楚臺灣正在行走開放式民主。雖有不少缺點,但逐漸進步中。阻礙進步的地方有很大原因在大陸對臺灣的不可估威脅造成外交困境直接影響貿易經濟牽連民眾對政府不滿內境分裂的氛圍。

[臺灣方面]:

1.民眾能共識兩岸同宗同文,和睦比分歧生存得好,亳無敵意也較活得愉悅。

2.民眾都能明白兩岸往來密切,日漸相互依附,一家人的感覺會日漸明顯。

3.開放式民主是現在進行式,但尚淺,公民社會也未成熟,大家要同心同志,走好走穩這開放式民主路,給佔世界六分一人口的大陸同胞信心與盼望。

.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3-06-30 10:49 回覆:

愷悅小姐所言甚是。

大陸的進步,歸根結底是靠他們自己的步伐,但臺灣可以給他們正面善意的壓力,讓他們進步得更有方向一些、更快一些。

至於臺灣自己,根本問題在「族群」,臺灣社會最大的分裂是藍綠,就是「族群」造成的,一半綠營人口「叛國」,也是「族群」原因。可惜,臺灣社會並不重視「族群」,看不到。

馬英九的民調長期走低,根本原因也在「族群」,我想,到時候了,該來分析一下為什麼馬英九民調低落的原因了。雖然這個議題很多人關心,但我覺得結論都不對。最常見的是「笨蛋,問題在經濟」,是最偏的。說這話的人,明顯地忘了,或甚至不知什麼叫做「肚子扁扁也要挺阿扁」。「肚子扁扁」就是經濟搞不好。為什麼經濟搞不好還要支持阿扁?可見經濟好不好並不重要。

馬英九的民調低落之「迷」,幾乎就在「肚子扁扁也要挺阿扁」裡。


joycelinlin愷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06/29 22:50
國政先生看到打破兩岸僵局一個好契機,關鍵處應同時在兩岸彼此的[誠意]與[信任] 啊;還有,前題則分別是:

[大陸方面]:

1.能明白經濟的改革開放已然帶動社會變遷,例如更多的社會流動和更多的自由要求,公義要求,國民實質平權渴望,有法律上的公平性落實等。這些,都是走向開放式民主的步伐。換言之,現代民主遲早要到來的。

2.能看清開放經濟的自由競爭和允許自由資本,要運作得公開才不會被私心者貪者鑽政治權力的漏洞,把錢財私藏甚至藏出國外。這樣,開放經濟和開放式民主便自然是孿生關係。

3.能清楚臺灣正在行走開放式民主。雖有不少缺點,但逐漸進步中。阻礙進步的地方有很大原因在大陸對臺灣的不可估威脅造成外交困境直接影響貿易經濟牽連民眾對政府不滿內境分裂的氛圍。

[臺灣方面]:

1.民眾能共識兩岸同宗同文,和睦比分歧生存得好,亳無敵意也較活得愉悅。

2.民眾都能明白兩岸往來密切,日漸相互依附,一家人的感覺會日漸明顯。

3.開放式民主是現在進行式,但尚淺,公民社會也未成熟,大家要同心同志,走好走穩這開放式民主路,給佔世界六分一人口的大陸同胞信心與盼望。

台灣人
2013/06/29 13:24

中國不肯民主化

海峽兩國如何關係正常化??

海峽兩國如何建交?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3-06-29 14:51 回覆:

我想您沒讀懂我的意思。

對岸民主化了,兩岸就統一。沒民主化,才要有「暫時性的兩個中國」。至於海峽兩岸如何建交,那就要「想像」,去「想」一套方法、規則出來。

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搞科學需要「想像」,搞政治也一樣。我們現在學西方的什麼「三權鼎力」、什麼「人權」、什麼「法制」……,都是人家「想像」出來的。

覺得臺灣人在兩岸關係上極端缺乏想像力。聽「名嘴」談兩岸,都只有眼皮低下的「下一步」,完全沒有「願景」,真可謂「鼠目寸光」。臺灣人的「政治想像力」怎麼啦?如此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