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反服貿聲勢為何大於反ECFA
2014/03/22 16:13:57瀏覽3029|回應8|推薦7

2013.11.07 旺報(刊出時有所刪減)

反「服貿」聲勢大於反「ECFA」是毋庸質疑的。當初反「ECFA」的,僅僅是綠營,藍營從政府、民意代表、名嘴,到產業各界,幾乎是「傾巢出動」為「ECFA」護航。但今天的「服貿」,豈止綠營照反不誤,連藍營內部也雜音不斷。

有一點可以肯定﹕所有反「ECFA」的人都反「服貿」,反對理由實質上一樣。因此,有必要先釐清一個被藍營長期錯讀的要點﹕綠營究竟為什麼反「ECFA」(和「服貿」)?

按藍營理解,似乎是綠營不懂得「ECFA」在經濟上對臺灣的好處,所以藍營幾乎只從經濟角度宣傳「ECFA」,反復強調,簽了 ECFA」有什麼經濟意義,不簽,臺灣又會如何被「邊緣化」,壞處有多少。今天推「服貿」,藍營依然如此。

然而,這完全是對綠營的錯估,理由有二﹕首先,綠營一貫反對藍營「傾中賣臺」,這也是他們貼給「ECFA」的標簽之一。「ECFA」會使臺灣更靠向「中國」,綠營當然萬難接受;其次,綠營向來有一思維﹕「肚子扁扁也要挺阿扁」,即,只要支持阿扁搞臺獨,即便經濟垮了餓肚子,也在所不惜。綜合這兩點即可知,綠營真正的反「ECFA」(以及反「服貿」)理由,絕非經濟,而是政治﹕反對兩岸因簽定「ECFA」而更融合。因此,藍營批評綠營「鎖國」,也是錯的,綠營並不「鎖國」,只是「反中」。

至於當初的「ECFA」支持者今天為何反「服貿」,原因之一是因為「服貿」和「ECFA」有個重大差別,讓很多人下意識直覺難以接受﹕向大陸打開臺灣大門,「ECFA」進來的,是大陸商品,服貿進來的,是長住的大陸商人。「商人」和「商品」,差別後果巨大。

一、在過去,可說只有臺商到大陸做生意,大陸人來臺長住經商的幾乎沒有。大陸的經商環境充滿「潛規則」,臺商經常被坑,即便是和大陸官方關係良好的大企業也難逃此運,如「太平洋百貨」在成都、「神旺」在上海,對此,臺商常常只能啞巴吃黃連,抹抹嘴認了。但現在如果「陸商」能像臺商大批登陸那樣地成群來台,會立即凸顯兩岸經商環境的差異﹕陸商能在臺灣享受遠比大陸公正的經商待遇,但臺商在大陸還得繼續忍受「潛規則」。這種不公平差異,臺灣人還能處之泰然嗎?

二、其實,過去多年也一直有相當數量的大陸人持續來臺,但她們主要是「陸配」,是弱勢一族,到臺灣就像是小雨珠滴入大池塘,對臺灣社會幾乎沒有影響,故臺灣人對「陸配」的存在並不很介意。但隨「服貿」而來的,會是有錢有勢有能力的大陸「老闆」,臺灣人會成為他們的雇員、手下,「在自己土地上看大陸人臉色行事」,這對臺灣人的自尊,會形成何種微妙的不適感?

三、這會是最嚴重情況,臺灣社會必須為其的可能出現未雨綢繆﹕某些大陸老闆在臺灣享受相對公正的經商環境也罷了,就怕他們還有意無意地帶來大陸的「潛規則」,「文化污染」臺灣。這絕非杞人憂天,這種「文化污染」事例,已經出現在大陸移民眾多的溫哥華。

在溫哥華,對華人新移民來說,考一張牌照,成為一名房地產仲介,服務同是新移民的華人客戶,是最易進入和立足的創業╱就業行業之一。因此,最初在八○年代,隨著眾多香港移民到來,出現了香港人的房地產仲介,而後是九○年代的臺灣移民潮,出現了臺灣人仲介。無論是香港人,還是臺灣人,從仲介到客戶,都很好遵守了加拿大行之多年的房地產買賣佣金制度。但大陸新移民大批到來後,短短數年,已將這個佣金制度破壞殆盡,而且當局無從管制,因為一切都在暗中進行,根本抓不到違法者,無論是仲介還是客戶。

加拿大對華人是異文異種,很多領域是華人進不去的,所以大陸「潛規則」的「文化污染」,還算程度有限。但在同文同種的臺灣,如果沒有預作防範,就算是少數大陸人不規矩,「向善如登高,作惡似滑坡」,這種「文化污染」可能會像瘟疫般蔓延,如果達到溫哥華房地產業的程度,臺灣經過幾十年才辛苦建立起來的相對清明、公正、溫馨、和諧的社會人文環境會面臨嚴重威脅,這會是臺灣的「文化災難」,一如「蘋果」毒化了臺灣的媒體環境,只是後果之糟,遠超「蘋果」。

因此,太多的臺灣人,即便缺乏以上一條條清晰的認識,但在潛意識裡,他們能直覺隱藏在「服貿」背後的巨大「文化陰影」,因而起身反對,盡管他們列出的反對理由,仍然是經濟的。

力推「服貿」的國民黨政府,認識和思考應付過以上問題嗎?

-------------

另外,請參考「藍綠在捉什麼ECFA迷藏」。從ECFA到「服貿」,不理解國民黨和藍營為什麼總是在迴避這兩個議題的文化和政治面,這民間反對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zhl2005&aid=11904102

 回應文章

陽明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23 14:09
其實做生意怕的是官商勾結, 這會損害老百姓的利益.  商人為了搶生意削價競爭, 老百姓不需擔憂, 因為對老百姓有利.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4-03-23 14:14 回覆:

老實說,如果您是指我舉的溫哥華例子,那麼在此當下,我是不知道如何回應您的,聽起來您也是有道理的。

可是我的朋友是客戶,他應該是樂於看到他能少付佣金的,為什麼也不接受?這後面還有我不瞭解的理由吧。


SS
2014/03/23 12:48
有人不滿馬推稅制改革加重房地稅,它們手上還屯一堆地呢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4-03-23 14:11 回覆:
不太理解這和「服貿」的關係。

ctt750
等級:3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23 00:37
請問加拿大房地產買賣佣金制度比例是法律嗎?
仲介公司或是仲介決定收取不同佣金比例是犯法嗎?
一切都在暗中進行了甚麼事情,使得當局無從管制?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4-03-23 11:26 回覆:

是不是「法律」,我不確定,應該是吧。

「暗中」進行的,就是為了搶生意,大陸人仲介向客戶退還佣金。白人仲介不做這事,香港人和臺灣人仲介基本上也不做這事,但大陸人仲介普遍如此做。於是,「傻乎乎」不明就裡的白人仲介最先被逐出市場。但搞到後來,是這個仲介行業的利潤集體下降,所有的仲介都吃虧。短期搶到生意,長期是害了全行業,包括當初「搶到生意」的大陸人仲介自己。

我有位在溫哥華的臺灣人朋友,每次回臺灣見到我都提這事,可見他有多麼耿耿於懷。他說他們幾乎全家移民溫哥華,全家族的十多次房屋買賣都是他操辦,所以對這行業非常瞭解。他的臺灣人仲介從來沒有「退還佣金」,他也從來沒有要求「退還佣金」。這朋友本人,是對大陸和大陸人非常友善的「藍營」人。


寧可檬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22 21:14

我們應該認清,

大多數反服貿的人都是國民黨的。

媒體把反服貿的人污衊她們是民進黨,是很糟糕的。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4-03-23 11:06 回覆:
相當程度,是如此。

過客
2014/03/22 20:30
版主,說的OK,但是經濟歸經濟,政治歸政治,如果政治牽涉到經濟,就無解了(民進黨薛姓委員及管姓委員的家族,早就利用ECFA到對岸卡位),台灣自從加入WTO開始,就已面對全球化了,邊陲國家想在全球化中生存,就必須開放國內市場,講白一點,ECFA、服貿,只不過是加入RCEP、TPP與FTA的敲門磚與跟其他國家談判的籌碼(新加坡、紐西蘭跟我們簽FTA就是看我們與對岸簽ECFA),全世界大多國家都遵守「一個中國」,你想加入這些經貿組織,對方都會說,你台灣跟你西邊的鄰居搞好再來吧,貿易協定簽訂的效果,需要2至3年才會顯現,到時新加坡的石化產品、紐西蘭的牛乳就會進入台灣,看誰又要上街頭了,因對雙方幾乎是100%開放,跟老美談,看看南韓的例子,幾乎是全開放了,南韓農業幾乎快被KO了,但其政府補助這些產業損失,以換取到銷往美國產品0關稅(如襪子),造成台灣彰化社頭的襪子工廠因轉單效應,倒很多家,服貿的爭議是政府沒有針對受影響單位附加損失補助提出政策行銷(WTO編列1000億元,只用200多億,ECFA編列980幾億,沒人知道),立法院那些豬公也沒有認真去要求召開公聽會,針對條例實施附加法案,只會幹些空轉的事,媒體也喪失第四權角色,跟起鬨,小心被邊緣化(台灣電子、平面媒體的廣告量已經萎縮很多了,記者還不知道,就只會去標政府的廣告,到時政府沒錢,也沒了),鎖國效應不是短時間可看見,清朝的鎖國政策從康熙到道光,結果鴉片戰爭,就外國KO了,同樣地貿易協定也是,大家恐中的心裡,可知,但是小國跟大國之間的相處之道(大國要面子,小國要裡子)戰國策寫得很清楚,新加坡VS馬來西亞就是好例子。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4-03-23 10:46 回覆:

您寫這麼多文字,辛苦了,但也白寫了,這是國民黨馬政府和藍營挺服貿者說了又說的東西,國人早就知道,只是「無感」而已。

非要把政治和經濟分開,這是一廂情願。經濟、體育、文化、科技… … …從來都是和政治連在一起的,這是現實。人民幣匯率是「經濟」議題吧?美國一談這議題,大陸輿論就說這是美國的「金融霸權」,不就「政治化」了?西方領導人抵制前不久的俄羅斯冬季奧運,不也是把體育「政治化」了?

就臺灣經濟而言,服貿絕對有必要。問題是有錢、有頭腦、有人脈、有勢力、有辦法的「陸商」成群來臺,成為一個「陸商社團」,因為同文同種,可全面參與滲透影響臺灣社會,這才是臺灣人最憂心的。這才是問題核心。

反服貿者的基本思維是,沒有服貿,臺灣經濟下滑,是「害」,「陸商入侵」,也是「害」,「兩害相權取其輕」,寧可經濟下滑,也不要「陸商入侵」。這是很多人心裡有此感覺,但嘴上沒說的事。

類似的協議,和其他國家簽都沒事,只有和大陸簽了,就會有事。


happy james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22 18:00

服貿是ECFA的架構之1.

通過ECFA卻反服貿..

邏輯不通..

其目的還是反ECFA..

這樣ECFA等於沒簽.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4-03-23 10:32 回覆:
純就是論事,就經濟看經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