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價值與身份﹕柯文哲迷思
2014/04/21 00:01:08瀏覽1451|回應0|推薦10

說明﹕眾所周知,諾貝爾科學獎的對象,都不是「應用科學」,而是「基礎科學」。「基礎科學」不能立即變成產品,不能立即有市場效應,但「基礎科學」的進展能帶動一系列「應用科學」進步,作用遠比單項的「應用科學」大得多,也重要得多。

自然科學有此「基礎」與「應用」的差別,社會科學也一樣,有些論述,雖然不接觸日常時事,但所說的道理卻是「基礎」的、根本fundamental,時事,乃至個體、群體、政黨,甚至國家的行為,都會受這些fundamental「基礎理論」的影響,跟著這些「基礎理論」走,雖然人有時並不明確意識到如此。

本文所言的,就是如此的 fundamental「基礎理論」,對社會首要政爭是「國家認同」議題的臺灣來說,非常重要,但藍營現在不談這些道理,陣地都讓位給綠營了。這是「綠盛藍衰」的 fundamental原因

-------------------------------

2013.08.23 旺報(刊出時有刪節)

「認同」是島內和兩岸政治的重大議題。日前柯文哲到北京參加研討會,倡言「文化認同比國家認同更優先」、「『價值認同』未必要落在『國家認同』之後」,旺報對此的新聞標題是「價值PK國家……」,這個提法,就是對「認同」議題的一個歸納。龍應台以前也有過類似提法,但她的用詞是「家國認同」。

「價值」就是「普世價值」,毋需再多解釋。但作為「價值」的對立面,無論是柯的「國家」,還是龍的「家國」,概念都稍嫌狹隘,因為與「國家」平行的,還有「民族」、「族群」(華裔、非裔、亞裔、客家人、外省人……)、地域(臺灣vs大陸),乃至「X洲」(亞洲、歐洲……)、「X方」(東方、西方)……。因此,應該使用一個可以包含所有這些國、族、裔、洲、方……的詞,來與「價值」匹配。這個詞,就是「身份」,與「價值」構成「價值認同vs身份認同」。「價值vs身份」也是國際和國內政治的普遍核心議題。

柯文哲和龍應台都認為「價值認同」高於「身份認同」,這是對的,這看法在島內也有相當共識。但他們兩人,以及很多臺灣人的「認同觀」都有一個嚴重缺陷﹕扭曲自己「身份」。正確的觀念應該是,「價值認同」固然不能缺位,但本真的「身份認同」也不能扭曲 ──「中國人」就是「中國人」,「臺灣人」也是「中國人」,至少,「中華民國」不就簡稱「中國」嗎?柯的綠營鼓吹「臺灣人不是中國人」,龍身在的藍營和國民黨迎合綠營,避提「我們中國人」,兩者都是「身份扭曲」。

以「價值、身份,兩者不可缺一」的標準來觀察兩岸三黨,可以撥清層層政治迷霧。

先看共產黨。只因自己是專制體制,便抵制、避提民主「價值」,甚至詆毀「普世價值」,只談「血濃於水」的「身份認同」,只搞「都是中國人」的民族主義,讓極為珍視「民主自由」之「價值」的臺灣社會無法接受。這是大陸在「價值情感」層面日益驅離臺灣民意的根本原因,但中共至今不肯正視。

再談民進黨。說的是柯文哲高唱的「價值認同重於身份認同」,做的卻是「臺獨烈士」鄭南榕信奉的「臺灣獨立是目標,言論自由、政治民主只是手段」,在實質上將「身份」凌駕「價值」,以「民主選項」為名,頑固堅持「臺灣人不是中國人(臺灣因此要獨立)」的「身份扭曲」。民進黨本應以「民主價值」區隔共產黨,到頭來卻棄「價值」、擁「身份」,只以「臺灣人」杯葛「中國人」,陷入「臺獨民族主義」,並因此拒絕「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此黨用「價值」服務「扭曲的身份」,本質上和重「身份」輕「價值」的共產黨沒有兩樣,都是用民族主義的「身份」壓倒「價值」。這種政治現象,可稱作「族治」,這種黨,是「族黨」。

三論國民黨﹕以「中華民國」為根本,已經民主化的「中國國民黨」,本來在兩岸三黨中最有條件同時堅持民主價值和守住「中國」身份的,卻將這兩者都拋棄。對共產黨,他不敢堅持「價值」,無意敦促、協助對岸走向民主,逃避對「中國」的「民主責任」;對民進黨,他心態「媚綠」,不敢理直氣壯喊出「我們中國人」。結果,國民黨丟了黨魂,「中華民國」變成「外中內臺」的政治空殼,國家也沒了方向。這不僅負面影響「中國」的民主前途,更重傷其自身﹕對內,讓堅定認同「中國」的「忠貞黨員」失望,疏離核心支持者,「泛藍減半」;對外,「不統不獨」讓他的「中國」和「統一」之「身份標記」變成「原罪」政治包袱,阻卻新支持者。如此「舊離新拒、內傷外損」,直接影響其治國執行力,馬政府長期施政無力、民調低落,深沉的根本原因就在他同時放棄了「兩個認同」。

兩岸三黨如此離心離德,怎麼辦?找到「價值」與「身份」的病症,解藥就有了﹕只有國民黨重拾和堅守「兩個認同」,建立強有力論述,迫使民進黨告別「身份扭曲」,回歸「中(華民)國認同」,臺灣內部才能有是非正確的「價值共識」。而共產黨只要盡速展開已拖延許久的民主政改,這「共識」就會擴展到兩岸。如此,昔有「科學」和「民主」,今有「價值」與「身份」,兩輪俱備,「兩岸一中」就會真正駛出一條民主富強的光明道。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zhl2005&aid=12668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