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10/18 16:58:12瀏覽23479|回應4|推薦10 | |
最近看到一個網路論點:
台灣生育率低是因為我們比較開化!
文中表示,因為人開化就會想得多,並且舉出生育率高如非洲、低如歐洲等數據作為佐證,並不是因為台灣不好云云。
嗯,台灣是不是很開化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台灣可是:
【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國家】,以此反推,台灣已經是全世界最先進的國家了呢!
可喜可樂,可喜可賀!
但我還是想說一句。
當然我相信就是因為台灣人有思辨能力,掐指一算,發現養不起小孩,所以才生育力低,這當然是相較於文中所謂特定國度更開化的象徵(姑且不論是否有歧視之嫌);但這個論點的問題在於:相較所謂客觀上的先進國家,卻又顯得生育能力低落,這也是事實。
那根本問題出在哪?排除唯心論,套用入一些實際需求的結論。
台灣生育率低,追根究柢,並不是因為先進或未開發,是否有能力想太多,而是事實上,絕大多數的台灣人,工作僅能『生存』,卻無法『生活』。
什麼叫生存?能夠不死叫生存。什麼叫生活?在工作以外,有能力感受生存以外的意義,並且依然有足夠的空間發展自己的夢想,叫做生活。
最直接的反應其實在受薪與物價上。並不是所謂物價低就好,而是受薪階層的薪資,是否滿足基礎生存,能讓民眾生活。
在所謂公認已開發國度,一如英國與瑞士等,其物價基本上為台灣的三倍,這是第一個事實;但其薪資,往往是台灣的五倍以上,這是第二個事實。
用最傻瓜的方式來算,你在台灣每個月生存要3萬,在英國就要9萬;但你在台灣的薪水,往往就是28~32K,而在英國,你同專業可能是15~20萬。
你問多那6到10萬能幹嘛?當然能用在生活啊!你可以下班的時候,不用為了省錢自燴,而選擇去餐館吃飯;你可以每個周末選擇出國當去基隆;你可以換好一點的車,避免肉包鐵的交通意外;你可以選擇用在專精,讓自己的能力在其他人之上...想要更多錢,有地中海別墅?有專機?那就努力一點吧,多賺點錢。
對他們來說,這並非取捨,而是一種選擇。
在台灣,你想要休閒、感受生活也沒問題,你就需要用超額的工作、或是壓縮自己的生存需求來擠出生活空間。
你想要成功、成為有著好生活品質的人?沒問題,去當老闆吧!
想用專業來換生活?沒門。
台灣幾乎只有成為老闆,才有生活的可能;而成為老闆,其中要經過多少鬥爭與機運才能成功,這就暫且不論。
平心而論,這是健康的生態嗎?並不是。
為什麼專注在技藝與專業上,不能享受良好生活?為什麼要好的生活,必須拿命去搏?這並不是勇氣的問題,而是台灣『沒有選擇權』。
不說什麼下班很累不想煮飯、早上很睏想搭計程車等任性的期待了,光是想要成家立業、安居樂業呢?
也沒門。從來沒人懷疑過,在台灣一個白手起家、正常工作的上班族,沒法讓沒靠爸靠家的正常人能安心的有個家,安心的生小孩嗎?
這正常嗎?
回過來,台灣生育力低,一定是有原因。除了滿足基礎智能判斷生育需求的辨識力,當然就是環境的問題。一個環境無法讓大部分人安居樂業,能稱得上是良好的環境嗎?
這並非藍綠皮球,而是歷史共業。台灣一直以來,所謂自豪的王國產業,一直是代工產業。也因此,資金與量,永遠高過單一專業需求,而需求的最高點,就是在同類商品的價錢上達成國際落差,之後再想辦法於利潤內提高品質。從製鞋王國開始,一直到當下的精密晶圓體,從來都是代工,而非本質上的領域領航者。
所以台灣從根本上就是忽視受薪階層的權益,沒有不可取代的人才,只有能夠運作的齒輪,無論是通識用上班族,還是特定專門的勞工階層,只要你沒膽自己出來當老闆,那就死了活該...不對,應該可以活,只是想生活沒門。
要如何改變呢?
我說最簡單的,趁台灣還有亞太華人優勢的時候,大舉開放海外企業進來搶點搶錢搶人才。當人才需求出來的時候,就會是企業競求人才,而非人才競入企業了,因此人的能力也會被彰顯,需求與階層也會出來,專業因此有價值,老舊企業被淘汰,人們強化自己能力被實質認可,而想生活不必冒險當老闆。
在高專業高人才高需求的狀況下,自然受薪水平能夠提升,在生存之外的生活也有著落,人們會持續提升自己,而不是只有死剩下的老闆,以及等死裝草食的受薪階層了。
那本土傳統產業怎麼辦?給他們輔導,給他們時間改,真正的產業並不應該是靠著層層剝削而獲得生存的。
說簡單不簡單,但說難也不難,原因在於現有的政黨幾乎都受企業的政治獻金而存活。但只要能有任何一黨,從根本上的逆時鐘、轉為順時針,真正以人民為本,那大治之世,不遠矣。
最後,你問我,你怎麼知道國外賺比較多的?
我說,我英國回來的。
你問,為什麼國外那麼好,不待在國外?
我說,為了挽回初戀女友,所以回來了。
然後咧?
...都說是初戀女友了。
※以上純屬事實,如有巧合,請勿意外。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