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6/28 23:58:20瀏覽14810|回應1|推薦9 | |
我的老妹名叫彤,是我同母異父所生的妹妹,年紀差我15歲,照理來說應該是頗有隔閡,但不知道是因為我的幼稚,還是她的老成,我們在許多話題上頗聊得來...不,應該說無話不聊,從男人到女人,從政治到音樂等,然後妳坳我,我虧妳的,其樂融融。
我的老妹的專業是戲劇路線,就是來自於她父母的家族事業。因為能力與專業類型的關係,一畢業就被劇組找去北京拍片,在那邂逅了她的另一半:來自山東的攝影師,凱。
聽說凱是個開明的青年,有著獨立與合理的思考,並認同自主自由的理念,後來他們決定拋棄傳統嫁娶觀念,到我老妹的老家,也就是台灣,一起發展,但這必須是婚後才能做到的事情,也獲得雙方家長的認可。
這不是久遠的回憶,而是一兩年內發生的事情,所以當然會與時事重疊:在論及婚嫁時,碰到了最大的考驗:武漢肺炎,或要叫什麼番號都隨便,反正與故事都沒關係。
總之,正常的兩岸婚嫁過程,是先在對岸結婚登記,台灣這邊的再回台申請「團聚」,對面那位就可以過來「團聚」的時候辦理這一邊的結婚登記。好巧不巧,當她去對面結婚的時候,疫情就爆發了,老妹就回不來了--或說是無法拋下凱獨自回來,她就打算等到疫情稍緩時再回來申請「團聚」。
然而等啊等的,台灣政府採取相對於其他國家有效多的謹慎鎖國,確實隔絕了病毒,但也讓老妹等不到邊,這時絕對人道主義者的老媽火了,突然挑上議題的浪頭,就是對姻親而無國籍的親屬不能開放來台表示憤怒,甚至提到老妹以後可能的子女等。
恰老妹同時與我討論,覺得怎樣的親屬關係來台是合理的,而我們的結論其實一致:在有意也能選擇的狀況下,選擇不成為中華民國國籍者,被視為外籍、緊急時不能入台,是非常合理的事情。就像是保險,都不願意承擔與付出,那為何遇到事情還要為你保障呢?
而老妹看到老媽的文章後,非常的不能接受被牽扯個人政治意志,她表示,我的子女一定是中華民國國籍,而不會是國籍選擇投機分子云云,並用似乎超過老媽對政府的怒火對老媽表示憤怒。
我頓時感到欣慰,老妹已經是一個能排除主觀、客觀就事論事,來討論並理解國家原則的青年,想想也是台灣的環境,才能造就這樣獨立的思考邏輯。
數周後,老妹PO了一篇新聞給我。
新聞中的資訊,主要是表示,台灣政府擬開放包含各國,包含歐美等國的姻親來台--但中國大陸的姻親除外。
我看了笑到流眼淚。
一個人民都能體諒政府,排除自身利益角度,以合理的國家角度思考並接受自身因此遭受的損失,然而執政者卻用民粹與自身主觀思考,來決定國策?
眾所皆知,台灣綠營所追求的,無非是政權的獨立化,也因此影響到越來越多人民。先前因ECFA而引發的太陽花運動,即是以兩岸事務不是國內行政、而是國際事務應當受民意機構如立法院所監督的角度為核心出發。
這一波抗爭,引發了無數的骨牌效應,也讓藍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潰敗,進而讓綠營取得超過八年的國家主導權。也就是說,兩岸等於國際事務,是這一波政黨交替的關鍵觀念。
然而,先不論政黨輪替後,新任主政者並未將兩岸事務放權給民意機構監督,這一波防疫工作的鬆綁,更沒有把中國視為國際,而是視為特例。
非常有趣的是,姑且不論中國大陸公佈的數據是否準確,但一方面開放字面數據比中國嚴重多的美日歐等國來台依親,一方面又單獨把中國視為特例排除,這部分的邏輯,不是主觀民粹是什麼?
我能接受包含兩岸選擇中國身分證不選台灣的,就不視為台灣人民的邏輯,也能接受非中華民國國籍者一律不能依親的道理,但中國除外?
這是哪門子邏輯?對於人民的理解,就可以進一步消費自身主觀價值嗎?
老妹接著娓娓的說,她滿腹疑慮,問了陸委會,陸委會要她問移民署,移民署要她問疫情指揮部,疫情指揮部要她問陸委會...。
『幹』,老妹幹了一句。
我深深的感慨,我一直認為台灣民眾過於二元化,應該要客觀與多樣思考什麼最適合台灣;但現狀則是,有時候政治現實會逼人選邊站,不是因為個人,而是因為政客們的邏輯或腦袋有問題。
我一直無法接受國X黨不倒不會好、民X黨不死不會好的說法,但如果政府只給自己與人民這兩條路,那要人民如何是好呢?
看著理性的老妹開始蠢蠢欲動的邁向毀滅之路,心中不由有這樣的感慨。
『操X巴,我還獲得移民署頭號粉絲,幹X娘的諷刺,誰要這種屌絲頭銜...。』
不斷的叮咚聲,配著老妹源源不絕傳來的粗口,不禁想到要崩壞一個人,讓她理解政治根本就好。
|
|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