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12/02 12:58:49瀏覽283|回應0|推薦0 | |
歷史文物和古蹟是人類精神財富的瑰寶。 古稱長安,地處關中平原中部,素有“金城千里”、 “天府之國”的美譽,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都城是全國的政令中心,有完整的統治機構,王室貴族是城市的主宰。 三秦 關中一帶在春秋戰國時為秦國發源地。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嬰降於劉邦,後被項羽殺,焚秦宮室。項羽自立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背約“先入關中者王”,更立劉邦為漢王,封巴、蜀、漢中四十一縣,都南鄭,繼而三分關中,立秦三將:章邯為雍王、董翳為翟王、司馬欣為塞王。劉邦統一中國建立漢朝後,關中被分為三個郡:京兆、左馮(ping)翊、右扶風-治理長安京畿地區的三位官員; 同時指這三位官員管轄的地區京兆、左馮翊、右扶風三個地方,相當於今日首都的市長。 秦宮 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建築了「冀闕」-希望之門,定都咸陽,並開始了第二次商鞅變法。同時,以「冀闕」為開端的咸陽都城建設逐次展開,形成為功能齊全的配套建築,統稱之為「冀闕宮廷」。經過歷次的修建,咸陽已經形成「自雍門以東至涇渭,殿屋復道,周閣相屬」的規模。 在咸陽作為秦國都城的144年之間,其早期的政治重心在渭河之北,圍繞「冀闕宮廷」展開。持續時間也長,自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開始,約到秦武王四年(公元前307年);昭王時期(公元前306年~前251年),政治重心有了向渭河南岸廣闊地域轉移的傾向。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公元前221年),開始還想在咸陽宮的基礎上對咸陽城市重新規劃,也曾「因北陵營殿,端門四達,以則紫宮,象帝居」,以便形成「渭水貫都,以象天漢;橫橋南渡,以法牽牛」(《三輔黃圖》)的格局。但在隨後的時間裡,處理政務就轉到了渭河南岸的信宮和南宮。而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按照天象重新規劃首都的布局,以便確立「神界」與「人界」的統治權威。開始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開始營造「朝宮」,即阿房宮,就是政治重心徹底南移的實施。 咸陽城位於今陝西省咸陽市東北二十里,是秦國及秦朝的政務中心。渭城區發掘出規模巨大的秦咸陽宮一號宮殿遺址等秦代遺蹟。今咸陽宮一號宮殿遺址即「冀闕」遺址。秦朝之後的中國歷代都城除宮城外,會在城市周圍修建城郭,作於軍事防禦。現代考古至今未發現咸陽城郭遺蹟。咸陽城是否修建城郭,有各種不同的說法。 漢長安城 位於西安市未央區,是漢朝初年在秦代離宮興樂宮的基礎上經漢高帝及後世擴展興建的都城,因位於原秦代杜縣長安鄉而得名。漢惠帝時起築長安城墻,城周圍63里,總面積約36平方公里,設置城門12座。城內主要為長樂宮、未央宮等宮殿區和少量居民區,貯藏兵器的武庫亦設於城內。城外北部及東部為郭區,以居民區為主,南側為九廟及圜丘等祭祀場所為主,西側則以御苑為主。漢長安城自建成以降,直至隋文帝時,因長安城環境的惡劣,而於其東南方營建新的都城大興城,此後漢長安城逐漸廢棄,目前僅存遺址。 咸陽原 西漢王朝 皇家陵園(節錄自百度) 咸陽原 漢陵 陵邑始於秦,中國歷代朝廷在帝陵旁為供奉和守護帝陵而專門設置建造的縣城或城池,其位置通常在陵區外圍。在五陵周邊形成了居民區,名為“五陵原”。 咸陽原又名五陵原,因長陵、安陵、陽陵、茂陵、平陵建有陵邑而得名。 西漢前期,為了使死後的皇帝靈魂不致冷清寂寞,在為皇帝建造陵墓的同時,照例在陵旁設置陵邑,也就是要在每座陵園旁邊建造一座城市。從全國各地遷移富豪望族到陵邑居住,遷居陵邑成為當時的一種榮耀和時髦,被視為地位和財富的象徵。 號稱“五陵之冠”的茂陵邑人口達27.7萬。咸陽原上形成一個人口十分稠密、財富高度集中的城市羣。 西漢時期,人們篤信靈魂不死,厚葬之風愈演愈烈。漢景帝的兄弟梁孝王死後竟埋下幾萬斤黃金。在這種人文風俗和地理背景下,咸陽原成為人類歷史上埋藏寶藏最多的神秘之土。 據《舊唐書》記載“漢室之法,人君在位,三分天下貢賦,以一分入山陵”。也就是説,埋入皇帝陵墓中的財富佔國家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按照這一比例計算,西漢王朝歷時210年,埋入皇帝陵墓中的財富便相當於70年的國家財政收入。 皇親國戚王侯將相及陵邑鉅富豪強門,比不上皇帝們般闊氣,但人羣數量卻逐級遞增。埋藏在咸陽原上的財富無疑是“世界之最”。儘管西漢末年和魏晉南北朝時漢陵曾被盜掘,咸陽原依然是一座巨大無比、神秘莫測的文物寶庫。建造咸陽機場時,小心翼翼的避開陵園附近區域,但機場東側公路穿過陽陵附近時,仍發現巨大的陪葬俑坑。 咸陽原西起武功漆水河(渭河支流)畔,東至涇渭交匯處,中間的黃土台塬地區。 公元前200年,西漢王朝的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選定咸陽原作為皇家陵園。 位於今咸陽機場東側的漢高祖陵(長陵)與當年漢長安城中心的安門大街恰好處於同一南北軸線。 此後200多年間,西漢王朝的11位皇帝中,有9位皇帝的陵墓建在咸陽原上。 他們的排列位置自東向西依次為:陽陵、長陵、安陵、義陵、渭陵、康陵、延陵、平陵和茂陵。 按照西漢王朝陵園制度,皇帝與皇后“同陵異穴”,每座陵園都有皇帝和皇后兩座陵冢,並且有大批皇親國戚、王侯將相陪葬墓,形成咸陽原上芳草萋萋,古冢累累,東西綿延近百里的獨特景觀。 西安博物院 博物院有兩個主要入口: 北門地址:西安市碑林區友誼西路72號。地鐵:乘坐西安地鐵2/5號線至南稍門站(F出口),出地鐵步行50米到達北門入口-小雁塔。 西門地址:西安市碑林區朱雀大街中段。 西安博物院 西入口。 玉器 中華歷史 玉 石之美者為玉; 大地的舍利 先民從打磨石器的經驗中,認識了美玉堅韌不朽的特質; 古玉為古代美石之泛稱,具有質地細膩、色澤濕潤、瑩和光潔、冬不冰手、夏無激感等優點,為世人所喜愛並逐步成為封建禮制的重要表徵。一般漢代以前的玉器為"古玉"。 玉石用之製作器物,佩戴執拿以表彰 身份地位,更用以祭祀祈禱神祇祖先,發展了禮制意義。隨著社會複雜化,玉器在不同階段發展出不同的面貌。在陝西地區出土的北朝至元代的玉器中不難發現,在貫通中西的絲綢之路影響下,古代玉器的質地、工藝、造型、紋飾等方面也在悄悄地發生變化; 隋代大一統及唐代開明的民族政策奠定了休閒文化基礎;此時玉器的製作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和制約,產量極少、種類單一,作為玉器主要品類的禮儀用玉日漸式微,以裝飾、鑒賞為主要功能的用玉理念產生。 周代 祭祀禮儀;據《詩經·周禮》等典籍記載,祭祀禮儀用圭、璋、琮、璧、 璜、琥等玉器;喪葬-含玉。 漢代 佩玉及刀柄、劍鞘的裝飾。 唐、宋以後 玉器的品種範圍更大; 《遵生八箋- 明 高濂著》有文: “上古用玉,珍貴似不敢褻……後失古用玉意矣。 自唐宋以下,所制不一,如笛管、鳳釵、乳絡、帽頂、提攜、 袋掛、燈板、人物、神像、瓶、鉤、鈕、文具、器皿、杖頭、 玉冠、刀把、猿、馬、牛、羊、犬、貓、龜、魚、樹、花朵, 種種玩物,碾法如刻,細入絲發,工至極矣。 ” 由於玉器蘊含人們精神文化內涵,古代社會,玉器不僅被用於裝飾,而且是財富、權利的象徵。同時也是祭祀天地鬼神的法物,八千多年的發展歷程中,組合華貴材質、精湛工藝、典雅審美情趣和崇高道德,融合一體的玉文化。它冰清玉潔溫婉爾雅,集天地之靈氣,聚日月之精華,蘊含了中國傳統的思想,道德和文化。 玉文化起源於非常原始的時期,至少能追溯到距今9000年前。早期的玉器和石器同樣是人們在生產生活中加工的“產品”,但由於數量稀少和加工難度大,被用在了當時人們認為最重要的場合,最珍貴的地方。 禮玉-祭祀禮儀玉器 商周時期,祭祀自然之神的玉器稱之為六器: 圭、璋、璧、璜、琮、琥。 禮玉是中國古代用於祭祀、朝享("朝饗"。古代天子祭祀宗廟。)、交聘、軍旅等禮儀活動的玉器。器物被賦予特殊意義,成為禮制的體現,即“藏禮於器”。 眾多禮器中,知名的是天子為禮祭天地四方所使用的“六器”。《周禮·春官·大宗伯》曰:“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古人將玉器的顏色和造型相結合,並配合陰陽五行之說,從而產生了祭祀天地四方的六種禮器。 玉石作為六器分別指:壁、琮、圭、璋、琥、璜。從歷史文獻看,六器的製作過程和用途都是非常複雜的。 玉璧 玉璧的造型按古代天圓地方宇宙觀念用以象徵太陽和天宇,主要為祭天的禮器。 《爾雅·釋器》曰:“肉倍好,謂之璧”。即玉璧為中間有圓孔的圓形板狀體,邊寬孔小。中間的孔叫做“好”,周邊的實體部分稱為“肉”。根據說文解字和一些古籍的說法,如果好小肉大,就是璧。好肉相間差不多等距,那就是環。好大肉小,那就是瑗( ㄩㄢˋ-臂飾,再演變為玉鐲。)。有窄窄的一道裂縫(缺口),是玦; 玉製的耳飾,多呈圓環形而有缺口。因「玦」與「決」同音,故古人常以 玉玦 寓決絕之意。 玉璧是用來祭天的;玉環寓意修好、和好;玉玦表示決斷、決絕。《荀子·大略》注:“古者,臣有罪,待放於境,三年不敢去,與之環則還,與之玦則絕。”古代帝王常用環與玦來表示對放逐的罪臣表示召還或永不召還。而近侍、重要的大臣、封君和天子之間,在參加重要活動時,可以手持瑗來引領,以避免因直接接觸而不合乎禮制。 玉琮 黃琮禮地; 筒形玉器。外方柱形,中間有一大圓孔。 《周禮》: “外八方像地之形,中虛圓以應無窮,像地之德, 故以祭地” 。 圭 形狀;細長形,一端有孔,長短不一。圭由有孔石斧 演變而來。 龍山文化時期的三孔玉刀。三個孔打的不是一條直線,有高有低,孔徑也是不一樣的,證明所用的工具不是“標準尺寸”,但刃部打磨非常精細。可見早期石器加工中的細節技術也移植在玉器加工上。 《周禮·儀禮·禮記》中,各個層面的玉器尺寸都有嚴格規定,玉器原本的用途以及能在什麼等級使用。玉斧早期就和石斧有緊密的聯繫,只是級別等級更高。而斧和鉞相比,早期的鉞比斧的體量更大,是軍權的象徵。 註 :龍山文化時期 山東龍山文化屬新石器晚期,主要分佈在山東省中部、東部和江蘇省的淮北地區。 年代約當西元前2500年~前2000年。 用途;上古重要的禮器。 “朝覲禮見”標明等級身份及祭祀盟誓。 古代帝王諸侯朝聘、祭祀、喪葬等舉行隆重儀式時所用的玉制禮器。長條形,上尖下方。其名稱、大小因爵位及用途不同而異。 中國古代用來祭祀之玉器;上尖下方。瑞器、禮器,為官位最高者所執。在玉器中,主祭東方。皇帝的圭稱為鎮圭,正面刻有描金四山紋,分上下左右排列,象徵東南西北四鎮之山,表示「江山在握,安定四方」之意。 璋 形狀;相似圭,呈扁平長方體狀,一端斜刃,另一端有穿孔。由有孔的石劍、石刀演變而來。 用途;為天子巡狩時祭祀山川的器物。 玉璋是和玉圭相似,呈扁平長方體狀,一端斜刃(也有叉形刃),另一端有穿孔。玉璋的形狀,東漢許慎在《説文解字》中説:“半圭為璋。”也就是説,玉璋是玉圭從上端尖鋒處垂直切下之一半者物,這種形式與出土遺物及古籍和古碑刻紋圖中所稱為“璋”者也是符合的。值得注意的是玉璋出土的地域範圍在各種禮制性玉器中是最廣泛的,以中原地區為中心,東起山東,北至陝北,西南達四川,南及香港、越南等地,都有這種樣式的玉璋出土,在各地的用途是否完全相同,待研考。 玉璜 形狀;似璧僅有一半為璜。 《周禮》: “璜象冬半藏,唯天半見” 。 用途;為祭天的器物。 新石器時期,玉璜出現是作為火鐮(火鐮擊石取火),被先祖立為禮器,直到漢代,都有著重要的用途,多用作朝聘、祭祀和喪葬。六器中,玄璜禮祭北方,有秋收冬藏的意思。每個朝代的玉璜形制變化非常大,從出土的玉璜可以看出,體形只有玉璧三分之一大小,多用於佩戴,因此有「佩璜」之稱。 “璜之形,是模仿“虹”的。用玉或石,模仿彩虹之形,便是“璜”。 “以玄璜禮北方”,即用來祭祀北方之神玄武。玄武是一種龜蛇相纏之形的神,璜的形狀似將其高度抽象化後的結果。璜的更廣泛的用途是作佩飾之用,從古代遺址和墓葬出土的文物中可以得到證明,而這種用途的璜已從禮儀玉器演變成裝飾玉了。一般説來,大型璜作禮儀玉,中小型璜為佩飾玉。 璜的紋飾,一般兩端各雕成獸頭形,以龍頭、虎頭為多;也有一端為頭、一端為尾的,有龍形、魚形等。璜的表面則有雕成鱗紋、雲紋、鳥紋、三角紋等。沒有紋飾的璜也不少,從出土實物來看,新石器時代和西周時代的璜較多沒有紋飾,但也不是絕對的。 玉琥 最後加入瑞玉的玉器,據文獻記載,琥是以白虎的身份來禮西方;以虎符的身份來發兵的。但從現在出土發掘情況來看,並未見到發揮此作用的玉琥實物。 春水秋山玉-金元時期一種獨特的玉器 北方遊牧民族的契丹人,向以狩獵、遊牧為生,逐水草而居。建立遼王朝之後,帝王們仍沿舊習﹐隨著季節、氣候和水草的變化四季遊徙,進行以狩獵為主要表現形式的巡守制度和遊幸活動,這就是所謂的四時捺缽制度,包括「春水」、「 夏涼」、「 秋山」、「 坐冬」,合稱「春水秋山,冬夏捺缽」。 春水玉、秋山玉是遼金元的代表,帶有明顯的北方遊牧民族的特徵。春水秋山玉是當時期最重要的玉器作品,反映了北方民族獨特的民族風情,體現出中國玉雕技術新工藝、新題材、新風尚,在中國玉器藝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遼金元春水、秋山玉玉料產地大多來自新疆和田地區,玉器製作工藝精湛。春水、秋山玉器的使用者多為皇室成員及貴族,是身份的重要標誌。 金人玉工精雕細縷的青白玉《春水》飾物,寬約八公分,藏故宮博物院。上方一隻吐鶻鷹,正俯衝飛雁穿荷蓮的大雁攻擊,姿態生動;荷梗錯綜盤旋交纏,通體透雕,加飾陰線,富立體感。 秋山 秋季遼金皇室貴族在北方的山林中狩獵熊、虎、鹿等猛獸。每年初秋,皇帝都要入山納涼,也是皇帝帶領群臣和兵士參加的大型狩獵活動和儀式,獵殺的第一個動物要進行祭禮。秋山活動還有一個重要意義是操兵軍演。 註: 四時捺缽 遼帝在一年之中所從事的與契丹遊牧習俗相關的營地遷徙和遊牧射獵等活動。 遼帝保持著先人在遊牧生活中養成的習慣,居處無常,四時轉徙。 因此,皇帝四時各有行在之所,謂之捺缽,又稱四時捺缽。 秋山玉繁、簡、粗、細表現,是獸畜共處山林,相安無事,一副世外桃源的北國秋景。反映了金代女真族厭惡連年戰爭,嚮往太平生活的民族心聲良好願望。 葬玉 玉器有防腐效果,所以早期玉器也作為葬玉來使用以保護死者的屍身,求神靈保護其靈魂,庇佑墓葬的安全。專門製作用於斂屍、隨葬的玉器稱為葬玉。兩漢時期是葬玉發展的高峰期。 西周以來,貴族下葬時,都十分重視對面部竅穴的保護。當時的貴族下葬時,要“綴玉覆面”,墓主的頭部要覆蓋79件形制各異的玉件。到了春秋中晚期,綴玉覆面漸漸消失,同時出現了耳塞、鼻塞和肛塞等竅塞作為替代。這種葬俗隨著歷史的發展,逐漸形成了新的組合關係。 漢代完整的葬玉組合包括玉覆面、玉握、九竅塞、玉璧等。在斂葬時,死者面上覆蓋綴有眼蓋等玉片的黑綢「瞑目」,口中含有象徵輪回再生的玉蟬,雙手握著代表財富的玉豬,眼、耳、鼻等填塞封閉孔竅的玉塞,身上身下覆蓋斂屍用的玉璧,躺於鑲嵌玉飾的漆棺之內,葬入墓中。 玉器打磨得非常精緻,用小玉片把去世的人全身包裹起來。金縷玉衣多的有幾千片,少的也有一千多片。帝王下葬會用金縷玉衣,如果是封王了的就用銀縷玉衣。此外,還有銅縷玉衣、絲縷玉衣等。 西安地區出土過大量疑似玉衣的玉片,但沒有完整的玉衣。古代盜墓之風盛行,在漢武帝時期就已有盜墓的了,盜墓者盜取的主要東西就是金和玉,所以很多墓葬不幸被盜擾過,能找到的完整的相對較少。 從新石器時期的仰紹文化開始,先人們就有了在死者口中含以物品下葬的習俗。這種死者口中所含的物品名叫“飯含”,“飯”主要指穀物,“含”則指珠、玉、骨、貝等物品,其最初意義可能與事死如事生,不希望死者空口無食的觀念有關。作為葬玉的一種,玉蟬通常不會單獨出現在漢代墓葬中,而是與眼罩、耳塞、鼻塞、肛塞等形成組合,是古代葬儀中”竅塞’的一種。 商周時期的玉質口含並沒有特定的形制,那時的玉蟬與其他動物形象的玉器並無本質的區別,還沒有具備漢代作為葬玉的意義。 物隨著時代的發展,從兩周時期開始,這種口含物品類越來越繁多,出現了玉環、玉玦、玉珠、玉管、玉石塊等不同形狀,甚至出現了魚、蠶、蟬等各種動物造型。安陽大司空村商代晚期墓葬出土過四件玉蟬,說明在商代將裝飾用的帶孔玉蟬用作口含,是貴族葬禮中比較常見的現象。 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在漢代思想界佔據統治地位,"仁、義、禮、智、信"均為儒家的"君子"標準要求。在古人的心目中蟬向來被視為純潔、清高、通靈的代名詞,同時也是一種高貴的禮器和尊貴身份的象徵,地位極高。蟬作為一種傳統裝飾母題早在夏商周三代的青銅器上就已出現,因為古人認為蟬有五德:文、清、廉、儉、信。 蟬要蛹經過蛻變方可成蟬,特有的生長規律,符合古人對重生的嚮往和追求。蟬無口不食,只是吸風飲露。蟬的一生只飲露水,非常的高潔,所以用蟬陪伴死者,可以讓死者“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後世的著名書法家虞世南用"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喻指高潔的人品,正是這種思想的延續。《莊子·逍遙遊》中提到的神仙正是“不食五穀,吸風飲露”。都足以使當時人將蟬作為死而復生、屍解成仙的榜樣。因此古人認為把蟬形玉珞放入死者口中,死者的靈魂可以如蟬蛹蛻變成蟬一樣得到重生,寄託著古人對死者死後靈魂不滅,有一天能像蟬一樣破土而出、獲得重生的願望。 東漢以後,社會推行薄葬,同時人們對蟬的認識隨著社會觀念的變化也發生了改變,人們已經認識到,蟬不僅不能死而復生,反而生命短促,只有一年的壽命,蟬也從神話的寶座上跌落人間。因此,玉蟬的在漢代以後就基本絕跡了。 玉飾 中國古代的玉器絕大多數屬於裝飾品,飾品自新石器時代出現以來一直盛行不衰,大體可分為冠飾、髮飾、項飾、身飾、腰飾和嵌飾。 兩周時期,隨著“君子比德于玉”思想的深入,佩玉之風日盛,玉的造型和紋飾也多樣化,在此發展中,逐漸形成了隋唐時期繁榮的局面,明清時期,吉祥寓意的玉佩飾豐富多彩,琢玉工藝精湛,令人歎為觀止。 周代貴族的佩玉是以玉璜、玉管和玉珠等串聯在一起的,身分愈高,璜數愈多,玉佩愈長,邁步愈不方便,行走也愈遲緩。《禮記·玉藻》中還對行走時玉佩所發“玉聲”提出了要求,諸玉件因自擊而鏘鳴時,尚須合乎音律,形成和聲,且須在不同的步伐下與不同的樂曲相諧。 玉珩 “玉禁步”為婚配喜慶之物,或為御賜。珩; 佩上玉也。所以節行止也。從玉行聲。 古代玉飾會有很多組件構成,以開展拓寬附加各種玉墜,開展拓寬橫玉構架,就謂之“珩”, 玉珩與玉璜的功能不同。玉璜是一種禮器,按照《周禮》規定玄璜具有禮北方的功能,也就是說用黑色的玉璜祭祀北方之神。此外,玉璜也是一種佩飾,有的玉璜兩端帶穿孔,這樣的玉璜可以穿繫佩戴。而玉珩則主要是一種佩飾,尤其在周代玉珩更是成為組玉佩的一個重要的構件,起著承上啟下、使組玉佩保持平衡的作用。 玉珩與玉璜起源不同。玉璜和玉珩起源時間都很早。良渚文化玉璜與後人定義的“斗璧為璜”十分接近,良渚文化玉璜多精美,刻飾神人獸面紋或獸面紋,兩端有穿孔,可以佩戴。紅山文化既有少量玉珩出土,同時還有許多勾雲形玉器,既可以單獨佩,又有許多穿孔可以掛佩其它飾品。實際上,紅山文化玉器十分講究對稱與平衡,就連C形龍從穿孔處繫掛起來都是水準的。 玉珩與玉璜穿孔不同。用於祭祀的玉璜,通常不鑽穿孔;用於佩戴的玉璜,通常為兩端穿孔。用於祭祀的玉璜,通常尺寸相對較大,用於佩戴的玉璜,通常相對小巧。尤其到了周代有的組玉佩上僅玉璜就有八九件,所以這種玉璜尺寸不能太大。玉珩通常在中部和兩端有穿孔用以系佩或連接別的玉飾。戰國和漢代玉珩,造型十分豐富,有的與玉璜造型相去甚遠。 玉組配 古代玉器藝術發展至隋唐五代時期,逐漸向世俗化邁進。西安西郊隋代貴族李靜訓墓中出土的鑲寶珠金玉項鍊、金口白玉盞、白玉小獸等器物,域外藝術風格明顯,質地精良、造型輕巧,與前朝玉雕相比亦有新意。 玉帶、玉帶鉤和齋戒牌-隋唐到清代 隋大業四年姬威墓所出玉帶具和唐代所出土的玉帶具中除了部分玉帶雕琢紋飾之外,其基本形制和結構均與若干雲墓出土的玉帶相同,明示玉帶在北周時已經趨於成熟,又證實了隋唐文化中許多因素是對北周文化的直接繼承和發展。 玉帶由鞓(音, ㄊㄧㄥ. 皮帶。)、帶銙、鉈尾和帶扣(鉤)四部分組成。它是佩戴人官階高低及富貴的象徵,是歷代帝王和達官貴人們專用的裝飾品。唐代有嚴格的用銙(帶板)制度,以玉銙為最貴,只有皇帝、親王及三品以上官員才能佩戴。佩戴的銙數從 7 到 13 不等,等級越高銙數越多。 唐代梁帶(繫帶)制度規定:“三品以上服紫,金玉帶銙十三”。玉帶由扣、銙、鉈尾組成。扣為玦形,玦口嵌扣針;銙是玉帶主體(裝飾件),鑲金縫於絲帶之上,或背面鑽隧孔,縫於帶上,形狀一般為方,圓首方或半圓;鉈尾,又稱“帶首”、“扣柄”,圓首矩形。帶具之名皆取諸馬鞍具。 玉帶鉤是古人束腰、鉤掛衣領或隨身小飾品的用具,也有的與佩飾成組使用.帶鉤多作琵琶型,帶扣呈兩個方板,以鉤、環相連。帶鉤多為長體造型,前有鉤首,背後的中尾部有圓形的紐,鉤和紐是連接腰帶兩端的接點。帶鉤 ,是古代一種束帶的鉤掛用具,後來又有新物件取代了它,束帶的方式改變了。 玉梁金筐真珠裝蹀躞帶 唐代 竇皦墓出土 唐代 竇皦墓出土玉梁金筐真珠裝蹀躞帶 新石器時代玉帶鉤就已出現,春秋戰國至漢代最為流行。魏晉南北朝時,玉帶鉤數量明顯減少。宋人好古,以戰國、漢代帶鉤為擬古物件的作品時有出現。明清兩代,帶鉤製作回升,數量激增,但此時的玉帶鉤已失去了實用價值,主要作為官宦貴族、文人雅士的把玩之物。 玉帶鉤的造型,在春秋戰國還能看到龜式、盾式、猴式、獸式、龍式,到了元明清的時候還能看到琵琶形、水滴形的。「元代玉帶鉤,側面明顯呈S形,龍頭回首非常深,頭比較扁長,而中部偏右位置上有一個大鈕,用於插皮帶,這也跟蒙元時期人們的穿著打扮有極其密切的關聯。 唐玉梁金筐寶鈿真珠裝蹀躞帶 1992年2月出土於陝西省長安縣南裡王村唐代竇皦墓 玉帶由三件圓首矩形帶銙、八件圓形帶銙,以及圓首矩形鉈尾、圓形偏心孔環、忍冬形蹀躞帶飾、玉帶扣各一件組成。玉表框在唐代文獻中稱為“玉梁”。 金筐寶鈿真珠裝 金片上制出花卉圖案,並鑲彩色玻璃“寶石”,稱為“金筐寶鈿真珠裝” 。原長度 1.5 米,厚 1.2 釐米,材質為青白玉,部 分泛淺綠。此玉帶借用傳統的金銀 錯技術,將黃金鑲嵌在和田白玉內。 唐玉梁金筐寶鈿真珠裝蹀躞帶 1992年2月出土於陝西省長安縣南裡王村唐代竇皦墓 玉帶由三件圓首矩形帶銙、八件圓形帶銙,以及圓首矩形鉈尾、圓形偏心孔環、忍冬形蹀躞帶飾、玉帶扣各一件組成。玉表框在唐代文獻中稱為“玉梁”。 金筐寶鈿真珠裝 金片上制出花卉圖案,並鑲彩色玻璃“寶石”,稱為“金筐寶鈿真珠裝” 。原長度 1.5 米,厚 1.2 釐米,材質為青白玉,部 分泛淺綠。此玉帶借用傳統的金銀 錯技術,將黃金鑲嵌在和田白玉內。 盛唐時期,從皇室宮廷到普通達官顯貴,均以配用玉帶為榮。從玉帶的底色還能將其官階體現出來。據兩唐書的記載,最高等級的玉帶底色為紫色,整條玉帶由十三塊組成。而在每塊玉帶板的下方,帶有能掛載小物品的小勾的玉帶便被稱呼為"蹀躞帶"。“蹀躞”(dié xiè)一詞,其本意是小步疾走的意思。 註: 蹀躞(音跌謝)帶 古代革帶的一大分類。鞓由皮革製成,起束腰作用,裝有掛帶或帶具有明顯的可掛物品功能的腰帶,革帶上面裝飾玉的同時又加上環形之物,用以鉤掛小型器具或佩飾。皆為蹀躞帶,就算拆掉了掛帶銀囊,依然是蹀躞帶。蹀躞腰帶始於戰國,興于唐宋,終於明代。 蹀躞帶原為北方遊牧民族的裝飾,通過帶子把常用生活物品都系在腰間。其制本采自馬上的秋根(操控的細繩),為適應馬上需要。蹀躞帶,是古代的一種腰帶。“蹀躞”(diéxiè)一詞,本來是小步行走的意思。後來指腰帶上的飾物,繫在有孔的帶板上,用來佩帶各種物件。蹀躞帶在魏晉時傳入中原。到了唐代,曾一度定為文武官員必佩之物,上面懸掛算袋、刀子等七件物品,俗稱“蹀躞七事”, 蹀躞帶的帶銙帶環是分佈在腰部側後的,一般不放在身體前方,肚皮前面掛東西不雅,兵器雜物也都是掛在腰後腰側的。開元以後,朝廷有新的規定,一般官吏不再佩掛。但在民間,特別在婦女中間,卻更為流行,只是省去了原來的“七事”,改成了狹窄的皮條,僅存裝飾意義,已無實用價值。蹀躞帶在北周宣政元年(578)若干雲墓、隋大業六年(610)姬威墓都曾出土。 明朝 帶板形制 帶銙形制也固定為長方形、桃形、小長條形及弧首長方形等幾種組合。具體排列正如明代文獻所記“明制:革帶前合口處曰三台,左右排三圓桃。排方左右曰魚尾,有輔弼二小方。後七枚,前大小十三枚”。即玉帶由前後兩條組配而成,前帶有大小13塊帶銙,正中的“三台”由1塊長方形帶銙及其兩旁各1塊小長條形帶銙組成,“三台”的兩側,依次各有3塊桃形帶銙(“三桃”)、1塊小長條形帶銙(“輔弼”)和1塊弧首長方形帶銙(“鉈尾”)﹔後帶則排列7塊長方形帶銙(“排方”)。 齋戒牌 玉珮 早期的玉飾是掛在脖子上的,後來太重了沒辦法掛脖子就佩在腰上,做一個鉤,鉤飾垂下去,成為衣服的重要配飾。比如宋元明清文學作品中寫的文生公子,通常就是身上佩一塊玉佩,下邊有個漂亮的流蘇。 唐代金鑲玉佩 1976 年出土於大明宮遺址,玉佩呈三角形,底邊長4.8釐米、寬4.5釐米、厚0.3釐米,玉質溫潤雪白,整體為近似三角形的扁平狀,兩腰斜邊各有一組對稱的三連弧,頂端作三角形,其上鑽一圓孔。單面雕琢,正面錯(鑲嵌)金飾變形雙鳳紋塗顏料, 背面光素無紋。紋飾與傳統紋飾中的勾雲紋相近,又像是具葉脈的花卉草葉彼此相連,工藝技法似與伊斯蘭玉器中 “嵌金絲磨平法”存在著一定聯繫,別具異國風情。玉錯金銀工藝始於春秋時代,戰國至唐代最為流行。在晶瑩潤白的玉件上飾以錯金的紋飾,顯得格外華貴富麗。 玉環 玉臂環1970年出土于西安南郊何家村唐代窖藏,外徑約7釐米、孔徑6釐米,厚1.7釐米。由三節等長的凸弦紋弧形玉所組成,兩節之間以鎏金銅片固定在一起。外緣部分被設計成花朵狀,中鑲嵌有紫色寶石一顆以示花蕾,寶石四周飾以花葉形框,其內原有鑲嵌物,佚失。花蕾四角各鑲嵌料珠一顆。開合處以鎏金鉸鏈式合頁軸相連,連接軸可以取出,以便臂環開合使用。合頁兩側被製作成鎏金獸面以包鑲連結弧形玉,獸面雙眼以料珠鑲嵌,額頭正中又鑲嵌紫色寶石一顆。治玉工藝、金屬工藝、珠寶鑲嵌技藝寓於一件器物。 裝飾、鑒賞、玩物 功能的用玉 玉蟾 金蟾能招財聚財,還能鎮宅避邪。與麒麟、貔貅、錦鯉一樣,是十分常見的祥瑞之物。 道教祖師劉海是呂洞賓的弟子,民間信奉的財神之一。曾收服了一隻修煉幾百年的金蟾精,還打斷了它的一條腿,只剩下三條腿;皈依正道後,金蟾受命吐出金銀財寶,接濟苦難,造福世人,因此被奉為了招財的神物。 唐 忍冬紋 玉杯 1970年出土于西安南郊何家村唐代窖藏,長10.2釐米、寬5.5釐米、高3.8釐米、厚0.15釐米。白玉質地,造型為八曲橢圓形狀,深腹下承以矮圈足,整體線條起伏有致,外壁口沿處磨薄,下方裝飾以尖葉忍冬卷草紋,內壁兩側可見弧形凸起線,中間兩道弧形凸起線自口沿至腹底部。 玉杯質地潔白,造型特殊,加工時雕琢出對稱的八曲造型以及打磨出通體晶瑩剔透的玻璃光澤,雕琢難度在完成厚度僅有0.15釐米。從器物形制、加工方式及裝飾紋樣分析,杯之形制多見於同時代或稍早的波斯薩珊王朝金銀器中,將杯盤等器物琢治得比較輕薄、打磨的具玻璃光澤亦是西域多地的傳統風格,而忍冬紋的流行也是隨著南北朝時期的民族融合及多元文化的碰撞傳播流行,其為文化碰撞、交流之下的產物。 鴛鴦花卉紋玉盒 玉盒1969年出土于西安唐宮城遺址內,長4.5釐米、寬3.5釐米、高1.4釐米,青玉質地,受沁成灰褐色,盒蓋與盒身被琢制為對稱的方形委角,內有子母口相合。 器表以減地浮雕(圖像造型浮突於材料表面)的方法琢出花卉及枝葉,盒身、盒蓋的側面陰刻出卷草紋。器物的突出部分以鏤雕的方法製作出方向相向且大小對稱的鴛鴦,眼部、喙部、翅膀、尾羽均用細陰刻線來表示,既達到了裝飾效果,將鏤空部位作為玉盒的穿孔佩帶使用。在與鴛鴦對側的器壁上下各鑽一圓孔,並以金質鉸構件嵌入,以供使用者開合。器物的造型前朝未見,且在一件器物上分別使用了減地凸起、細密陰刻線、鏤空雕刻及委角等多種方法來達到裝飾效果,展現唐代玉工兼收並蓄的創作理念及嫺熟靈活治玉技巧。唐代此類小盒多用作盛放口脂香膏,並且常常是朝廷賜物。 玉具劍 飾玉的劍稱作玉具劍; 稱之為玉劍飾。一柄完整的玉具劍由4個玉飾物組成,它們分別是劍首、劍格、劍璏、劍珌。 玉劍首 玉劍首的底面正中常有一圓形的溝槽,以利和握把相互嵌合,兩側多有斜鑽的小孔穿透溝槽,利用卯榫方式強化固定玉劍首。 劍鐔 器側視呈菱形,中心有橢圓形穿孔,以納劍柄。白色玉質,局部受沁呈褐黑色。觀察獸身細節,可見管具和桯具的製作痕跡。劍鐔,是區隔柄與刃的配件,故又常稱「劍格」。劍鐔一面浮雕動物面紋:一面浮雕螭虎紋,其頭部特別的突顯,身軀盤繞扭轉,甚為生動有勁。劍鐔同玉劍首、玉劍璏及玉劍摽為玉具劍完整的組件之一,是彰顯貴族身分地位的禮儀用具。 玉劍璏 劍璏由其平整底面和劍鞘貼合綁縛,是彰顯貴族身分地位的禮儀用具。 劍摽 劍鞘末端的包尾,一般作成梯形,長邊平整,短邊作出一較深的凹槽,便於將鞘末端嵌入。 玉器為文化交流的載體,承載著悠久燦爛的中華文明,廣泛吸收了外來文化的精華,不僅豐富了古代人的日常生活,也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的美好願景。駝鈴清脆悠遠,承載著中西方民族交融、藝術文化交流的商貿之路上,玉文化悄然綻放一朵花。 北朝至元代,在絲路文化的影響下,古代玉器在質地、器型及紋飾等方面不斷發展和演變。隨著多元文化交流的深入,中國古代玉器的功能逐漸由禮儀用玉、喪葬用玉占主導地位向裝飾用玉、實用玉器的方向發展,如佩飾、珠管、首飾以及杯、盤、盒等。同時,某些玉器在紋飾、造型上也逐漸發生變化,如玉帶飾上的紋飾,從傳統的龍紋、素面變為更加生動、更加貼近生活的人物、動物、花卉等紋飾題材,且胡人、獅紋等外來題材亦不在少數。獸首杯、八曲杯、花果形器皿的出現,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多元文化的影響。 同時,受絲路佛教文化的影響,佛教玉器逐漸盛行。唐代法門寺地宮、五代雷峰塔地宮、遼代朝陽北塔天宮、以及宋元時期的嘉定法華塔地宮等佛教遺跡均發現了一定數量的佛教玉器,從質地、工藝、造型、紋飾等方面均有較高的研究價值玉。 玉的信仰 玉的溫潤色澤象徵仁慈,堅硬質地象徵智慧,不傷人的稜角表示公平正義。民間相信玉能護身、驅邪,代表著正氣和靈性。對於古玉,可以工精、質優、色巧、形奇為標準欣賞。一般說來,新玉的鑑定側重於真假玉材、質地優劣與雕工的精細;而舊玉的鑑定,則要識別玉器的製作時代、歷史上的作用和佔有者的身份等等。古玉一般刀法比較精美,紋飾比較古樸,鑑賞古玉,更應重視的是其文化內涵和歷史價值。 (1)水鑑別法: 將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果成露珠狀,久不散者是真玉。 (2)手觸摸法: 若是真玉,用手摸有冰涼潤滑之感。 (3)觀察法: 將玉對著光亮處觀察,顏色剔透、綠色均勻分佈的是真玉。 (4)舌尖鑑別法: 舌尖舐真玉有澀的感覺,而假玉則無。 此外,還可以用放大鏡觀察,主要看有無裂痕,有裂痕的其價值大減。 鑑定玉的品質,有六條標準,即“色、透、勻、形、敲、照”。 (1)色 玉以綠色為最佳,紅、紫二色玉石的價值僅為綠色玉石的1/5。玉當中若含紅、紫、綠、白四色,稱為“福祿壽喜”;若只含紅、綠、白三色,則為“福祿壽”。色澤暗淡、微黃色的為下品。如果是單色玉,以色澤均勻的為好。 (2)透 透明晶瑩如玻璃,沒有髒雜斑點,不發糠、不發澀的為上品。半透明、不透明的玉,則分別稱為中級玉和普通玉。在清朝和清朝以前,帶有紅、綠、白三種顏色的玉才稱為翡翠玉。到了現代,翡翠玉泛指一般透明的玉。翡翠玉以透明並帶綠色的適當悠散。 (3)勻 玉的色澤重在均勻,雖含白、綠但色澤不均勻的,則價值很低。 (4)形 玉石的形狀可根據不同的審美要求,加工成不同的樣式,無特殊標準。一般地説,玉石的個頭愈大愈好。 (5)敲 玉當中常有斷裂、割紋,一般不易觀察到,如果用金屬棒敲一敲,或者把玉輕輕拋在台板上,可以從聲音的清濁辨出裂紋存在與否。聲音越清脆越好。 (6)照 玉當中有肉眼不易發現的黑點、瑕疵,只要用10倍放大鏡照一照,便可一覽無餘。 天然玉石的特點是略呈淺色,而不帶有淺藍色(俗稱邪色)。另外還有一種合成玉,以玉粉、水晶加塩水製成,外觀頗似深色“老坑玉”。玉器鑑定的方法很簡單,因其同天然玉石比重不同,可用手掂掂輕重,或用天平稱量,重者為真玉。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