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5/22 09:50:07瀏覽5855|回應26|推薦70 | |
我很奇怪,為什麼在臉書上虛構「餐館老板拒賣便當給菲勞,還罵菲勞是狗」的董姓女子,不敢對臺北市警方表示這是她的「言論自由」? 同樣的,為什麼《臺灣立報》的那位鄭姓記者,也只是在臉書貼出同一造謠性質的文章,何以不向主管表明,這純屬他的「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為什麼前者遭到警方函送法辦,後者又因此被《立報》開除,掉了工作? 更奇怪的是,董女並未要求臺灣所有媒體轉載她在臉書撰寫的內容,鄭姓記者也沒有同意各報和電視新聞臺披露自己揭發的種族岐視事件,那為什麼事情會鬧到如此轟轟烈烈,讓臺灣人的國際形象因此顏面大傷? 讓我告訴你,不管是歐美或日本,不會有哪家主流傳媒會認真看待網路散布的信息,更不可能發之為新聞報導。即便是好來塢明星或NBA球員所寫推特的重要內容,他們也會先行查證真偽,但一般都不會以新聞的形式刊載,只有不入流的八卦小報才會這麼幹。 這麼一對照,「便當門」一案就格外明顯了,除了主動自清門戶的《立報》和《四方報》之外,臺灣所有大報,所有電子媒體,通通都是董女和鄭姓記者的造謠共犯。 可別以為《蘋果日報》、《中國時報》和《聯合報》等宣稱「便當門」水落石出、真相大白了,他們就很清高。不是的,臺灣媒體都有罪,恰好證實我昨天所寫的文章〈臺媒含劇毒,腐化民眾心智〉,絕非含血噴人。 然則,這件事給我們的教訓是,利用臉書造謠,利用大眾傳播工具散布謠言,不在「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的範疇內。這種行為是犯法的,絕不可能藉口「我是聽人說的」,就可免除法律責任。 但請想想看,臺灣媒體在過去若干年來,利用新聞報導造了多少謠了?那位鄭姓記者找朋友冒充「便當店老板」,不都是在向自己的學長學姐們有樣學樣,隨便找個自己人冒充「路人甲」嗎? 正是在兩天前,一向親綠的《非凡新聞臺》就在報導股市新聞時,鏡頭特別找上了號子裡的一位胖大嬸,只見她侃侃而談。 「大盤過去跌這麼慘,害我賠了很多錢,我只給馬英九20分!」 你說,這新聞是真是假?讓我告訴你,這是《非凡》自導自演的假新聞,論其用意無非拿馬總統當箭靶,企圖製造股民不滿馬政府的假象。 可這種「以一為眾」,把某個藍營立委的個人意見,擴大成為所有藍委的共同心聲,不都是臺灣傳媒每天都在炮製的假新聞嗎?什麼人民對經濟無甦無感,什麼馬英九施政無感,說到底其實都是臺灣媒體閉門造車的天大謊言和謠言。 而溯其原因,不過在有的無法順利併購其他媒體,有的包不到政府招標的文化演展活動,或者臺面下你想都想不到的文創生意,甚至連拉個政府廣告,都遭到馬英九義正辭嚴的拒絕而已。 然則如果你批判臺灣媒體,或者政論名嘴的如是造謠抹黑惡行時,這幫無恥知識分子立刻就會拋出「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的護身符,彷彿他們有多麼捍衛臺灣的民主生活,只有人民才是蠢蛋,膽敢有眼不識「民主眾先知」。 對他們而言,無不鄭重其事的宣稱,所有的消息來源,要不是「我今天打了幾通電話」,就絕對是「我聽行政院某個高層、部會某個高層、總統府高層說的」。請問哪一家媒體記者、哪一個政論名嘴不是如此在幹的?這不和「便當門」事件的兩個涉案人之造謠行為,如出一轍嗎? 再請問,拿今天大登特登這樁新聞的臺灣媒體來講,有哪一個檢討過自家記者不經查證,就照章轉載這兩條謠言內容的?通通都沒有,不是如此嗎? 這其實恰恰反映出臺灣媒體的共同心態,報導有錯都是別人的錯,都是馬英九的嚴重過失。他們是無辜的,因為他們代表第四權,擁有憲法保障的「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上帝允許他們說謊和造謠。 這就是我在過去許多文章中一再告訴大家的,臺灣媒體和貪腐的民進黨,論本質都是一丘之貉──臺灣的傳媒根本沒有藍綠、統獨之分,無一不是爭權奪利、以權謀私的貪婪野心家和拜金主義者。臺灣媒體才不關心人民的死活,只在乎自己年報和月報的赤字和綠字數目,而這正是資本主義必然產生的極大化負作用。 如果還有人執迷不悟,讓我告訴諸位,別以為澄清「便當文風波」就沒事了,當知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可就隨之而來了── 此即如果我們的民眾真的有虐待菲勞、岐視外勞的情況,則臺灣社會絕對很野蠻。可反過來講,事實指出「便當門事件」是假的,又不啻證明臺灣媒體的自甘下流和墮落日甚,則你我一樣都活在既不文明、又很野蠻的社會中。 這就是當前臺灣以之為傲的虛幻民主真相,你想逃也逃不掉。除非你願意正視它,才有機會擺脫它的束縛。否則,你只是被媒體和政論名嘴、無恥文化人共同綁架的糊塗蛋而已。
● 註:「便當文」風波新聞,詳見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4/7913452.shtml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