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2/16 10:38:55瀏覽4230|回應28|推薦50 | |
大年初三看報,竟是看到中國時報專訪劉君祖,用易卦來預卜今年中華民國的國運,一方面看得搖頭,一方面氣不打一處來,幾乎要破口罵人了。都什麼時代了,還在搞迷信這一套,而且是出諸堂堂一家大報? 這種風氣,怎麼了得! 儘管劉君祖在專訪中,強調要「釐清時勢掌控變因,不要迷信」,可你卦都卜了,還講得「頭頭是道」,似乎「言之成理」,還能輕易叫人不相信,不迷信?這不是扯淡,不是自欺欺人嗎? 我不知道打從李登輝執政末期,劉君祖到他家中上過易學這門課後,此人何時儼然搖身一變成為中時稱譽有加的「易經大師」的 。但這麼多年下來,我記憶所及,但凡他所卜過的國運,從來就沒有準確過。 舉個最近的例子,劉君祖就未能卜出美國因次房貸災難造成骨牌效應,所掀起的金融海嘯,乃至台灣都被掃到颱風尾。再講具體一點,他都沒能算出馬英九會當選總統! 如此劉君祖,能稱之為「易經大師」? 中時的無知和墮落,乃至不惜替劉君祖造神,簡直叫人匪夷所思,怎麼會時至科技發達的今日,還有亟亟於倡導迷信而恬不知恥的主流媒體? 事實上,劉君祖之為人所知,不在他的宣揚「易理」,而在他以之為卜筮的「易數」。前者講究的是「理」,是探究宇宙、人生運行變化的一門學問;後者是「術」,是非關宏旨,乃至末流到等而下之的江湖術士在賣弄的。 讓我告訴大家,劉君祖的用易數卜國運為什麼會屢算不準的原因,道理就在卜者,非其人也。 這話,怎麼講? 當知易之緣起,根據《史記》的記載,最早始自伏羲氏的畫八卦。可彼時還是神話傳說的年代,我們可考的,只是有「伏羲」這個部落,至於「氏」者是否真有其人,大有可疑。因此八卦的出現,我們勉強只能確定,是伏羲這一部落的集體發明。 到了殷商年間,從「甲骨文」和「鐘鼎文」的近人解讀,我們始知,哪怕是這個半農耕半游牧的王朝,但凡有征伐之戰,事先都必須經由王室稟告上蒼,燒烤龜甲始足以成事。後來我們讀到的《尚書》,就是這麼逐一拼湊起來的,也因此歷代都有學者認為《尚書》壓根兒就是一本偽經,是後人偽託之作。 雖如此,我們從西周的演變可以發現,卜算國運得靠專人才行。這個「專人」,就是所謂的「天官」。因此《史紀‧天官書》載,周王室設六天官,分別是天、地、春、夏、秋、冬,各部長官稱之為「太史」。 清代的欽天監,就是從周朝一路隨著朝代的更迭,演變而成。 要言之,你不是天官,不使用「周禮」所規定的隆重儀軌,你就不能預卜國運。否則,非禮也,以法度而言,謂之「僭越」,怎麼卜都卜不準的。這也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句話的最早出處。 此所以,哪怕是至聖先師孔子,學問高明到為《易經》寫出整套〈繫辭〉,即便是在晚年也只能感嘆「加我以數年,可以學易矣」,他老人家是連以此來算國運,都不敢算的。 道理就在這裡,孔子自己也是「非其人也」──沒有天官的身份,就不可越禮的胡作非為。 回到易理來講,每卦六爻,上二者為「天」位,中二者代表「人」位,底下的兩畫,就是「地」氣之所蘊。中間的人一變,則天地隨之變化。試想,如果只是稍知易數之皮毛,人人就可輕率卜之,那就能產生 384 種卜算國運的結果,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何況推算《易經》,還必須有嚴謹的基礎科學態度,此即必須經過觀察、演繹、歸納、類比的階段,始足以有可靠的依據方可宣說,否則就會淪為江湖術士的荒誕不經之野狐禪了。 而這就是劉君祖的輕率之處,更是中國時報在亂搞迷信的原因,焉能不嚴加譴責? 中華文化不是這樣在倡導的!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