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用易卦卜國運,媒體亂搞迷信!
2010/02/16 10:38:55瀏覽4226|回應28|推薦50

大年初三看報,竟是看到中國時報專訪劉君祖,用易卦來預卜今年中華民國的國運,一方面看得搖頭,一方面氣不打一處來,幾乎要破口罵人了。都什麼時代了,還在搞迷信這一套,而且是出諸堂堂一家大報?

這種風氣,怎麼了得!

儘管劉君祖在專訪中,強調要「釐清時勢掌控變因,不要迷信」,可你卦都卜了,還講得「頭頭是道」,似乎「言之成理」,還能輕易叫人不相信,不迷信?這不是扯淡,不是自欺欺人嗎?

我不知道打從李登輝執政末期,劉君祖到他家中上過易學這門課後,此人何時儼然搖身一變成為中時稱譽有加的「易經大師」的 。但這麼多年下來,我記憶所及,但凡他所卜過的國運,從來就沒有準確過。

舉個最近的例子,劉君祖就未能卜出美國因次房貸災難造成骨牌效應,所掀起的金融海嘯,乃至台灣都被掃到颱風尾。再講具體一點,他都沒能算出馬英九會當選總統!

如此劉君祖,能稱之為「易經大師」?

中時的無知和墮落,乃至不惜替劉君祖造神,簡直叫人匪夷所思,怎麼會時至科技發達的今日,還有亟亟於倡導迷信而恬不知恥的主流媒體?

事實上,劉君祖之為人所知,不在他的宣揚「易理」,而在他以之為卜筮的「易數」。前者講究的是「理」,是探究宇宙、人生運行變化的一門學問;後者是「術」,是非關宏旨,乃至末流到等而下之的江湖術士在賣弄的。

讓我告訴大家,劉君祖的用易數卜國運為什麼會屢算不準的原因,道理就在卜者,非其人也。

這話,怎麼講?

當知易之緣起,根據《史記》的記載,最早始自伏羲氏的畫八卦。可彼時還是神話傳說的年代,我們可考的,只是有「伏羲」這個部落,至於「氏」者是否真有其人,大有可疑。因此八卦的出現,我們勉強只能確定,是伏羲這一部落的集體發明。

到了殷商年間,從「甲骨文」和「鐘鼎文」的近人解讀,我們始知,哪怕是這個半農耕半游牧的王朝,但凡有征伐之戰,事先都必須經由王室稟告上蒼,燒烤龜甲始足以成事。後來我們讀到的《尚書》,就是這麼逐一拼湊起來的,也因此歷代都有學者認為《尚書》壓根兒就是一本偽經,是後人偽託之作。

雖如此,我們從西周的演變可以發現,卜算國運得靠專人才行。這個「專人」,就是所謂的「天官」。因此《史紀‧天官書》載,周王室設六天官,分別是天、地、春、夏、秋、冬,各部長官稱之為「太史」。

清代的欽天監,就是從周朝一路隨著朝代的更迭,演變而成。

要言之,你不是天官,不使用「周禮」所規定的隆重儀軌,你就不能預卜國運。否則,非禮也,以法度而言,謂之「僭越」,怎麼卜都卜不準的。這也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句話的最早出處。

此所以,哪怕是至聖先師孔子,學問高明到為《易經》寫出整套〈繫辭〉,即便是在晚年也只能感嘆「加我以數年,可以學易矣」,他老人家是連以此來算國運,都不敢算的。

道理就在這裡,孔子自己也是「非其人也」──沒有天官的身份,就不可越禮的胡作非為。

回到易理來講,每卦六爻,上二者為「天」位,中二者代表「人」位,底下的兩畫,就是「地」氣之所蘊。中間的人一變,則天地隨之變化。試想,如果只是稍知易數之皮毛,人人就可輕率卜之,那就能產生 384 種卜算國運的結果,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何況推算《易經》,還必須有嚴謹的基礎科學態度,此即必須經過觀察、演繹、歸納、類比的階段,始足以有可靠的依據方可宣說,否則就會淪為江湖術士的荒誕不經之野狐禪了。

而這就是劉君祖的輕率之處,更是中國時報在亂搞迷信的原因,焉能不嚴加譴責?

中華文化不是這樣在倡導的!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anghu999&aid=3780780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Bloghost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個人個人命
2010/02/19 11:07
只要別說迷信, 都是可以接受的.
不喜歡拘束, 喜歡自由自在
So I am Bloghost.

我是博格幽魂
銀正雄(ganghu999) 於 2010-02-19 17:04 回覆:

算命有個特色──算過去,都說準;可算未來,一旦兌現時,每人都閉嘴了。

另一個特色,從來沒有人認真照著卜者的指示去執行。


GW Charles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只能嘆氣!
2010/02/18 10:38
媒體這麼墮落 , 可能是因為出去採訪比較費力 , 在家卦卜比較容易 , 悲哀 !
To fight for the truth you believe and to pray for the
persons you have ever loved.
銀正雄(ganghu999) 於 2010-02-18 12:08 回覆:
墮落來自於懶,只想撿現成。

桢之干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鯉魚、鯽魚和金魚
2010/02/17 16:44

唉,鯉魚的祖宗,我估計各位多半沒有見過,但是鄙人有幸見過。

現在還可以見到的鯉魚的1.0版本,叫巖鯉。巖鯉産於長江及其支流,很少的啦。前年春節,我在長江邊上遇見一位漁人,捕得一尾,重約5斤,叫價1000元。我給他講價,明說我要放了這條魚。漁人也給面子,600元這個吉利數字賣給我。那條魚,漂亮呀,圍觀的人都說該放。我就把它放在嘉陵江去了。送我去江邊的的士司機看我放這樣的一條魚,連車錢都給我免了。

放生前,的士司機用我的手機給我和那漂亮魚兒合影一張,然後就讓它和我相忘於江湖了。

鯉魚,最好的吃法還是干燒。鯉魚是底層水的魚,而且雜食性,肉有泥土腥味。清蒸、做湯都不是很好。

鯉魚,黃河及其支流的叫黃河大鯉魚,必須幹燒。西湖做鯉魚,做醋魚。鯉魚還可做一魚兩吃,也很好。

金魚是鯽魚的變種,不是鯉魚的變種。鯉魚的變種是錦鯉。


認同中華 理性救台灣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2010/02/17 11:38

有機會去台北故宮博物院看一看

史上三大名帖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顏魯公祭姪文稿

蘇軾寒食帖

銀正雄(ganghu999) 於 2010-02-17 11:42 回覆:

是,快慰平生。


啥啊?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啊哈哈
2010/02/17 11:25
如果我沒記錯,江戶的蒲燒鰻是在一兩百年內發展出來的。最早是有老百姓在水邊抓鰻魚,烤熟以後給建築工人吃。江戶是個新都市。蒲燒鰻也是新發明。

關西的鰻魚不剖腹,是從背後切開。因為武士忌諱切腹。關西的鰻魚是不是從關東再傳過去的,我就不知道了。

江戶前壽司是美國南北戰爭前後才發明的。根本就是給人帶著去看歌舞伎的快餐食物。幕之內便當也許歷史更久一點,但也不會太久。在中日戰爭爆發前,東京的壽司多半是攤販在賣(屋台),後來政府禁止,才變成壽司店。196x 年發明火車壽司,壽司店的編制又再度改變。在二戰開始前不久,日本開始有營業用的電冰箱,工廠也可以製冰。有了冰箱或冰塊以後,純粹的生魚壽司才普遍。不然最早的江戶前壽司就是煮熟的貝類+煮熟的星鰻+用醬油醃漬的鮪魚瘦肉。鮪魚肥肉直到戰後才慢慢受歡迎。當時沒有鮭魚,也沒有鮭魚卵。因為鮭魚不是江戶灣的產物。而且沒冷凍過的鮭魚可能有寄生蟲。

最早的壽司是魚跟米飯發酵後的一團怪物,後來還有關西的箱壽司。因為江戶人偷懶,不想醃漬一年魚類,所以才發明握壽司。我一直認為醃漬壽司是因為魚類產期不穩定,運輸不方便發明的。握壽司不過就是因應江戶灣地區魚類產銷發明的東西。魚類怎樣生產,壽司就怎麼製造。

在戰敗之前,空手道在日本的地位就像是壞人一樣。因為空手道是琉球人反抗日本的武術。日本的傳統武術是相撲,把相撲傳統發揚光大的是柔術跟後來的講道館柔道(又是南北戰爭以後)。誰曉得現在空手道居然能代表日本?

文化當然一直在變。如果你把文化定義成這種玩物喪志的東西。。。。。

還有中國的生魚片文化遠早於日本。但是在人口爆增、河流慘遭污染以後,中國人就不敢吃生的河魚了。既然大半個中國不靠海,中國就再也沒有生魚片文化。

難道這樣就算是文化沒了?

啥啊?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鯉"文化從此失傳
2010/02/17 10:56
蛤?

金魚是鯉魚育種出來的耶。如果我沒記錯,北京狗跟金魚都是中國人亂搞 DNA 做出來的新產品。錦鯉也是中國人先搞的。但是中國的強項應該是金魚,錦鯉比不過日本人。

那這叫「鯉文化從此失傳」嗎?

養鯉魚不過就是種玩物喪志的文化罷了。一個時代不玩鯉魚,還有其他動物可以玩。鬥蛐蛐的文化沒失傳吧?你看過唐魯孫講過的鬥蛐蛐嗎?文化當然要失傳。不失傳的話,怎麼會有新文化?怎麼淘汰垃圾?重點不是失傳,也不是禁止。而是在失傳、禁止以後,下一代是否發展出 (1) 更有趣的玩法。

或者是 (2) 可以賺錢的玩法,以及 (3) 可以攻打敵人的玩法。

中國就是在西方文藝復興以後,在 (2), (3) 兩項吃了大虧。日本也沒做到啊。日本是在黑船入侵以後,才意識到 (3) 的重要,在二戰亡國之後,才突然開始瘋狂玩 (2)。

我真的不知道鯉魚跟茶的文化有多重要。鼻煙很重要嗎?鼻煙也失傳了耶。

不要老是講這些枝枝節節的雕蟲小技。這些東西不是文化。野蠻人唱歌跳舞不是文化。文明人玩物喪志也不是文化。文化是 F = ma。文化是 a2 = b2 + c2(如果是直角三角形的三個邊)。中國一直都有發展文化的實力,但是如何使用文化消滅敵人、征服弱者,中國人還有得好學。

你看過龍應台寫的一篇「請用文明征服我」的千古絕世好文嗎?

很抱歉,好像龍應台沒寫過這樣的文章。

因為這種照耀萬世的文章全天下只有一個絕頂天才寫得出來。

而我要去照鏡子了。
銀正雄(ganghu999) 於 2010-02-17 11:17 回覆:
又抬槓了。哈哈。

東耳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補一打油詩
2010/02/17 10:41
擲一骰子出現某數的機率為1/6,若有64卦,出現其一之機率1/64,如是而已。信則有,不信則無。
銀正雄(ganghu999) 於 2010-02-17 11:16 回覆:
呵呵,權當新年笑話吧。

東耳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補一打油詩
2010/02/17 10:32
先生慣說空,指南指北指西東,倘真若有龍虎地,何不當年葬乃翁。
銀正雄(ganghu999) 於 2010-02-17 11:12 回覆:
謝謝,大快人心。

Bloghost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如此解釋
2010/02/17 03:51

本來已把自以為是刪除.

如此解釋真是自以為是.

卦詞的使用並非如你所言, 如此膚淺. 吉與凶並非如凡人之眼所見.

六合一定為好? 六沖一定為凶?

不然, 須知大道無情, 大仁不仁.

卦只是現象, 需靜心體會, 此人不會解卦, 並不能就此認定為迷信.

此乃微言大義. SKEPTIC


不喜歡拘束, 喜歡自由自在
So I am Bloghost.

我是博格幽魂
銀正雄(ganghu999) 於 2010-02-17 07:02 回覆:

我是就事論事,可沒說易經不好。

「微言大義」是要別人講的,哪有老王賣瓜,自賣自誇的?

他不會解卦,可媒體一掀染,就有人會信之不疑,迷信風氣不都是如此出來的?何況他那卦是如何卜出來的?這真是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我還聽說不少企業老板找他卜卦呢,這不是以盲引盲在害人嗎?最糟的是,對易經誤解得更厲害了。


啥啊?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改行不容易啊
2010/02/16 22:52
當年大夫不能改行當產婆。要是能改行當產婆,母子全都搞死,小兒科就沒生意了。

欲當產婆,必先自宮。。。。。
銀正雄(ganghu999) 於 2010-02-17 06:52 回覆:
一絕也。
頁/共 3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