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8/17 02:23:43瀏覽2079|回應1|推薦12 | |
前幾天跟朋友去吃一家新開幕的麻辣火鍋店,這家店在金華街,標榜絕不放味精,不放雞粉,專賣麻辣火鍋跟台灣少見,五斤以上大頭鰱新鮮活魚做的垮燉魚頭豆腐鍋。可惜我們今日的目的是麻辣鍋,魚頭鍋只好等下一次再來吃。鍋端上來是一紅一白的鴛鴦鍋,依例店家提供了香油、醬油、白醋、香菜、蔥花、蒜花、辣椒、蒜泥、沙茶醬、雞蛋等讓你自己調制沾醬。 席間友人一男一女據說常吃麻辣鍋,X王、太X殿、橋X、老X川、X老鍋、X旺、滿X紅、詹X等等有名沒名的麻辣鍋都吃遍了。 「你覺得這家麻辣鍋口味如何?」有人問。 兩位麻辣火鍋專家的評語差不多,食材OK,鍋底的鴨血跟豆腐也OK,有香,比起別家夠麻也夠辣,簡單說他們給的評價還不錯,但都異口同聲提出一個問題:「這湯頭好像少了一味。」 男子說:「一般吃鴛鴦鍋,沾醬是給白鍋用的。紅鍋在涮肉吃的時候,應該不沾醬就吃,這個紅鍋涮肉後如果不沾醬就吃,似乎少了點兒味道。」 「是鹹味嗎?」 「不夠鹹,也不夠鮮。」 女子拿起湯匙勺了一匙紅鍋的湯來喝,她說:「是的,沒錯,這個湯頭夠香、夠麻、夠辣,但就是少了一個鮮味。」 我說,其實答案就是味精。 雞粉、海鮮粉、大骨粉、高湯粉等等都是類似的東西,其實就是味精。 他們兩位不同意,開始提出許多建議,例如店老闆可以加蕃茄蘿蔔去熬湯頭、在湯頭裡加蛤蜊、加大量的蒜頭等等。但是光靠這樣就可以提出那個「鮮味」嗎?當然沒那麼容易。 我做過一些研究,味精的成份叫做麩胺酸鈉,它本來就存在於天然的蔬菜堅果豆類肉類中,只是含量很少。二次大戰後,日本人發明了用澱粉、甜菜、甘蔗或糖蜜培養基發酵,低成本大量生產味精的技術,從此以後,一小茶匙的味精,就可以產生用一大鍋蔬菜蒸煮濃縮出來的同等鮮味。 換句話說,一碗陽春麵的湯頭裡,如果不放那一小匙味精,想要同樣的好喝,那就必須用一大鍋的蔬菜豆類跟大骨熬煮再濃縮成一碗湯頭,才能達到同樣的效果。試問,哪一家餐廳或麵店做得到? 這是所有餐廳老闆不能說的秘密。 曾幾何時,味精不只全面攻佔中餐館的炒菜、湯頭與各式火鍋料,西式食物漢堡、炸雞塊、濃湯、義大利麵等等也都採用味精來調味。 大家都知道味精吃多對人身體不好,吃了含味精過量的食物,人會口乾舌燥,一直想喝水、喝飲料。麩胺酸鈉有含鈉,因此會口渴,有的人甚至會頭暈噁心。可是,你不放味精,客人喝湯的時候就說你少了一味兒。水餃的內餡如果不放味精,其實吃起來也ok,但某一家水餃店放了味精,大家就都說他的水餃很好吃,很入味,很鮮美。劣幣逐良幣,沒放味精的店家就漸漸被淘汰。 對台灣人而言,外食已經不是有沒有含味精的問題,而是店家放的少或放過量的問題了。 要如何知道這一家店的味精有沒有過量?有一個很簡單的測試方法,交給自己的身體去判斷就對了。人的味覺記憶是很奧妙的,如果你吃了一家牛肉麵,2個星期之後你會想再去吃,那很可能是它放了味精的鮮味讓你覺得印象深刻,下回還想再去吃。但如果你中午吃了一家牛肉麵,晚餐時朋友又找你去吃同一家,你拒絕了,你想到就膩。那就代表它味精放得很多,多到讓你的味蕾無法短時間內忘掉那個口乾舌燥感。相反的,如果有一家麵店或一家火鍋店,你可以天天去吃而不覺得膩,那麼肯定他的味精放得很少,或者可能沒有放。 切仔麵、牛肉麵、日式豚骨拉麵,大家吃的時候都一匙一匙的勺湯來喝,為什麼?因為它的湯頭很好喝,很鮮美。從麵店走出來之後,你是不是第一時間就想去便利商店買一罐飲料來喝?很多上班族天天都在做這事兒,不但吃了過量味精,還喝了一堆含糖含抗氧化劑的飲料,對身體的傷害可想而知。 所幸,人體是神奇的,我們還有解救的機會。如果你試著連續幾餐都不吃含味精的食物,例如只吃白飯或稀飯,配上用蔥、薑、蒜、鹽等天然調味料烹煮的肉或菜。連吃幾餐或幾天之後,你的味蕾會自動調整它的敏感度,原來要有味精才覺得味道鮮美,現在沒有了味精竟可以漸漸吃出食物的天然滋味!若能持之以恆,某一天不小心喝到有放味精的湯頭時,你反而會說出「這湯裡面多了一股噁心的味精味兒!」 所以,去外面吃火鍋時,你到底希望它的湯頭是多一味?或是少一味呢? |
|
( 休閒生活|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