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3/10/24 00:47:09瀏覽1216|回應0|推薦14 | |
筍按:看到這次混帳廠商的混油暴利事件,讓人油然興起這個國家可以稱為失敗國家了。因為,連每天吃的都保不住,實在悲哀。人民養了一堆整日不知做何事的廢柴。馬江政府到現在還搞不清楚狀況之嚴重及人民之憤怒,只是以不斷開會來暫時做公關式的止血。他們根本不知道問題發生的源頭及解決問題的方法。 我現轉載一位資深工程顧問的看法。閱後即知台灣的落後不是隨便講的,它是與其自傲的第三世界的民主水準可以相互輝映,揚名立萬的。讀後自可舉一反三,做為這次食品事件的參考。作者曾任島內某大型工程顧問公司高幹多年,並曾在國外主持大型工程之設計、監工。理論、實戰經驗豐富。 「島內檢驗環境的第一手經驗」,作者 詹姆士.沈。原文如下: 在工程材料界打混近廾多年,對國內的所謂檢驗環境,可說有第一手經驗。總之就是"湯湯水水,一戮就破"。 首先是先天不良。所謂CNS國家標準可說是混帳玩意,中央標準局可說是個盲腸。聾子耳朵,完全是個擺設。它(指標準)是全盤由廠商擺佈,被牽著鼻子走(如PVC管的檢驗標準完全由台X捉刀。國外分普通級、電纜保護管級、低壓力管級(如灌溉管用)及真空用等四級。但在島內僅只有一種。另如空中纜車的標準,一字不改,抄自JIS的工業用纜車標準 (由台X公司提供)。所以踫到猫空載人纜車,就當場破功。另在檢驗地工織物時,硬套用消費用紡織品的標準,所以在驗破壞拉力強度時,测力儀的夾頭,一拉就断,根本作不出結果來。 我曾到新加玻的國家材料實驗室訪問,詢及他們是否有自已的國家標準。回答是他們承認自已没有足夠的工業能力來發展自已的國家標準,所以借力使力,選用其他先進國家的规格,規範及標準。如混凝土用 BS,結構用鋼材用 JIS,地工織物中的物理及機械性質用德國的 DIN,排水性質用荷蘭 NEN,而高分子化纖的耐候性 (Weatherability)則採用NEN。 簡言之,CNS根本是個屁,誤國害人,應趁早將他丟棄。改用ASTM、DN、EN或國際標準(ISO)。或參考國際機構之標準資料。機構名稱如下: 國際計量局(BIPM) /國際人造纖維標準化局(BISFA) /食品法典委員會(CAC) 時空系統咨詢委員會(CCSDS) / 國際建築研究實驗與文獻委員會(CIB) / 國際照明委員會(CIE) / 國際內燃機會議(CIMAC) / 國際牙科聯盟會(FDI)/ 國際信息與文獻聯合會(FID) /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 /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 /國際民航組織(ICAO) /國際穀類加工食品科學技術協會(ICC)/國際排灌研究委員會(ICID)/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ICRP) / 國際輻射單位和測試委員會(ICRU)/國際制酪業聯合會(IDF) / 萬維網工程特別工作組(IETF) /國際圖書館協會與學會聯合會(IFTA) /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合會(IFOAM)/國際煤氣工業聯合會(IGU) /國際製冷學會(IIR)/ 國際勞工組織(ILO)/國際海事組織(IMO)/ 國際種子檢驗協會(ISTA) /國際電信聯盟(ITU) / 國際理論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 /國際毛紡組織(IWTO) /國際動物流行病學局(OIE)/ 國際法制計量組織(OIML) /國際葡萄與葡萄酒局(OIV) /材料與結構研究實驗所國際聯合會(RILEM) / 貿易信息交流促進委員會(TarFIX)/ 國際鐵路聯盟(UIC) / 經營交易和運輸程式和實施促進中心(UN/CEFACT)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 國際海關組織(WCO)/ 國際衛生組織(WHO) /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 / 世界氣象組織(WMO)。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