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二的時候參加學校的吉他社,那時老師在教一首歌的和弦,記得我那時還有點不屑的說:『這已經是老歌了吧』!
猶記當時的老師,約莫二十六歲,把大學當醫學院唸,其實我已經想不起他的長相,但卻記得他跟我說的一句話:以後妳也會覺得老歌比較好聽呢。
我是從國小就開始聽廣播的人,接觸音樂的時間應該是更小了,可以說是打從娘胎就開始聽我爸放所謂的『老人文化』,舉凡白光、周璇、姚蘇蓉還是什麼青山、靜婷的,我無一不熟,這些歌到現在都依舊可以朗朗上口。但當我到了小學時,就開始瞧不起這些音樂,吵著要爸爸去買張清芳、蔡幸娟的專輯,不久後,迷上小虎隊、草蜢,也開始聽林憶蓮,王菲。然後呢,下課回來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打開收音機聽張小燕的小燕有約,那時是在中廣流行網,晚上八點會有流行榜,等到十一點就是光宇時段。說到了光宇,本來是在交通廣播電台,後來改到飛碟(可見我真的是忠實聽眾吧),我的廣播習慣也從中廣、台北之音以及飛碟電台之間周旋,猶記高中總是用音響自動開啟當做鬧鐘,都會固定在台北之音的節目,就這樣餵養了我不少無論古典、流行、中英文甚至是日文的音樂資訊。
國中誇下海口的嘲笑當時的吉他老師,因為我自覺我的音樂流行感還算敏銳,凡是出過專輯超過一年以上的歌曲,都是老歌,所以那時的我也非常喜歡買譜,想要買最新的專輯的吉他譜或是鋼琴譜,總覺得可以追的上廣播的速度,就是可以追的上音樂的遞嬗,可以迎合所有人的胃口。那時,我不過十四五歲,幼稚的可以。
上了大學後,也曾經對於每一首天后或是天王的歌曲都可以隨便來上幾首,可以熟到背起歌詞,每次去唱KTV幾乎是每一首都可以搭個腔,即使是樂團或是英文歌曲,都照單全收,也照單輸出。我承認那個時候的我,對於音樂沒有什麼鑑賞能力,只要是新歌,只要是這個人唱的還算可以,我都稱那些都是實力派,那些歌曲都是經典。唉,似乎我的二十一二歲與十四五歲差距不大,頂多胃口變得更好了,東洋西洋甚至是西班牙歌曲,什麼都聽一點,但卻開始排斥起古典、民謠與爵士,總認為那個跟爸爸的『老人文化』屬於同一種等級的音樂。
自以為的在搖滾與流行打轉了這些年,到了出社會後,整個台灣的流行音樂開始顯得進步遲緩,歌手的品質也大不如前後,竟開始懷念起十幾年前的那些歌。不誆你,殷正洋、陳淑樺又或者是蔡琴、鄧麗君,他們的歌一出我又幾乎都可以哼上幾句,反而是現在的台灣流行音樂,我已經懶了再去追尋。一來,沒了聽廣播的習慣,二來,就算真的有機會戴上耳機聽廣播,也鮮少有那種突然想要去查現在DJ放的這首歌是什麼的那種熱情與衝動了。沒了那個吸引的點,又回到了老人文化、我也開始聽起台北愛樂(我開始會想要知道作曲人、旋律以及曲名乃至於演奏的團體)、ICRT取代了台灣流行音樂,有時聽聽道地的英文廣播節目,也趁機練習英文聽力,有時聽到年輕時代的那些英文流行音樂,也會慧心一笑。
小王沒有這種經歷,他的成長史大概可以用遊戲的演進史代替,不過同樣的我們都有種感受,小時候的歌曲,就像那晚我們一起聽到的『哭砂』,過了二十年,我們也還是可以輕易哼唱。
欸,為何會寫到這樣的音樂心得歷程呢?
因為,我們也要開始選屬於我們的婚禮音樂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