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2/26 09:43:43瀏覽911|回應4|推薦3 | |
核四議題延宕多年,終究是將推上公投的舞台。對於核四,限於專業知識不足,我沒有辦法決定該反核還是擁核。如同前一篇文章,我是個在旁插花看熱鬧的中立份子。請各位反核或擁核人士別批判我的立場,我只不過有些自知之明罷了。然而,雖然對於國家能源政策這種高深的學問我沒辦法表達立場。但對核四(核能)公投,我絲毫不覺得這是個可以解決問題的手段。 雖然在前一篇文章有略為提到,但我再進一步解釋一下反對公投的理由好了。 首先是公投題目的設定。應該設定為「是否支持續建核四?」還是「是否支持廢核?」。光這兩個問題去公投就會有不同的結果。對反核來說,第二個題目應該比較合胃口吧!但第二個題目肯定比第一個難過(這是數學問題,不是假設結果)。因此,我們要先決定哪個題目比較適合。而題目的種類肯定複雜許多。「是否支持在核安優先的前提下,續建核四?」「是否支持在安全優先的考量下,停建核四?」「是否支持在電價不變的前提下,廢止核能發展?」「是否支持電價上漲,我們也應廢止核能發展?」不曉得大家有沒發現,問題的癥結在哪?不同的題目,不同的問法,會得到不同的結果。換句話說,透過不同問題的問法,不論你是反核也好擁核也罷,公投結果是可以被「人為操作」的。當然,公投流局也是可以被操作出來的。 其次是資訊不足與不信任。而問題是兩邊都很有道理。反核人士自有一套理論與說詞,合理嗎?合理。擁核人士也有一套理論與說詞,合理嗎?也合理。誰對?都對。這種情況下豈能用一個單純的公投是非題來得到答案。一個人真的能夠準確衡量未來嗎?能夠針對個人未來效用的評估決定今天的方向嗎?姑且不論能源政策走向。以大學選系來舉例,當時選的科系跟現在的職業配合嗎?一個人連短短四五年的未來都沒辦法掌握了,還要用公投決定國家未來至少一個世代的能源政策?荒唐。再者,反核與擁核之間的互不信任已毫無交集。倘若一天擁核的跟你說,沒核能,台灣電價貴四成。反核的會說不要用電價恐嚇人民。結論是什麼?這種溝通是毫無結論的。真要「理性溝通」,就會演變成貴四成與不漲之間的殺價戰。有助於我們在公投上的判斷嗎?最終只會流於,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的結果。 最後,公投結果出來了又怎樣?若反核的獲勝,未來電價上漲我們可以拿當初反核人士開刀嗎?若擁核的獲勝,未來核電廠出事,我們可以指責當初的擁核人士嗎?都不行。因為公投結果是大家要一同承擔。然而大家真這麼有氣度,包容反對立場的人嗎?看看當年的總統大選,比對現在有多少人在指責政府不就知道了。別說包容反對立場的其他人,就連包容自己當初的決定都有困難了。結論是,沒有人會實際承擔公投的結果。真要說誰來扛,大概也只有未來被迫下台的某位官員了吧!我已經可以想見到時政論節目灑狗血的批判場面了。 就我看來,公投不過是主政者的便宜行事。不管公投結果如何,執政者自然可以賴到公投身上,省得搞到一身腥。然而,能源政策是公共財,豈能是個人可以決定的事情。個人的最佳解不見得是總體的最適解。主政者這種把責任推給人民,還說得一副理所當然、冠冕堂皇。套句華妃的名句,也剛好而已。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