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Bumbler」到底該怎麼翻?
2012/11/21 10:04:05瀏覽149|回應0|推薦1

怎麼也想不到,一期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居然讓大家仔仔細細地學了個單字,就算是早已認識這個單字的人也不由得再去翻翻字典。更有趣的是,一堆名嘴突然變成英文大師爭相翻譯,而當媒體拿著這個單字去問問英文老師,也出現許多不同程度的解釋。Bumbler到底該怎麼翻呢?從笨蛋、笨拙、無能到憨慢、猶豫不決、能力不足,各式各樣的翻譯都有。突然覺得咱們中文真是博大精深啊!說句實在話,不同語言間本來就有隔閡,再怎麼精準的翻譯,在英國人與在台灣人的心中也會有理解上的差異。姑且不論不同語言與文字,就算是都用大家熟悉的中文,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解讀。同樣一篇文章,每個讀者的感受也會有所不同。與其去鑽Bumbler翻譯的牛角尖,還不如好好看看到底經濟學人是如何得出「Ma the bumbler」的結論。

不知有多少人看了這篇「榮登」本期經濟學人推薦榜榜首的文章,我在這裡對文章稍微解釋一下好了。跳過第一段對馬總統當選的期待部分,文章第二段由TVBS的民調結果(13%的滿意度)破題,「Ma the bumbler」。以英文寫作來說,接下來的幾段自然是解釋,為何經濟學人會得出「bumbler」的結論。而基本上就是總結過去幾個月,馬總統的施政「成果」。文章中提到的幾點其實大家都十分熟悉,從出口衰退、薪資停滯、高房價、勞團抗議以及12月將來臨的電價調漲,到最近的勞退給付缺口與軍公教年終慰問金議題。無庸置疑,這些客觀事實造成了台灣人民對政府施政的反感,更是帶來了馬政府的信任危機(文中最後一段)

所以,從經濟學人的角度觀察,馬政府的政策其實一直都在推動,然而卻產生人民強烈的不滿。因此,不論bumbler如何翻譯,要是一個人做到要死卻也被嫌到要死,以「經濟學人的翻譯」這就是「bumbler」。而且可以確定的是「bumbler」絕非正面的讚揚,而是負面的諷刺。

不論這單字在大家眼中的理解是啥,問題的核心應該是馬總統是否知道為何會被評價成一個「bumbler」?做事不夠努力?執政團隊成員不夠認真?還是做事不得其法,推動政務卻失去方向?馬總統一日不徹底理解成為「bumbler」的理由,就一日無法擺脫經濟學人對他的評價。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300e100&aid=706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