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2/26 13:34:11瀏覽627|回應3|推薦6 | |
沒想到過了兩年,廢死的議題依舊引發關注。原因不外乎日前男童割喉案、執行槍決與國際人權學者即將來台的新聞。那些支持廢除死刑者的邏輯倒也不難理解,姑且不論是否同意國家殺人與廢死及犯罪率的關係(那些都只是些似是而非的說法與主觀的信仰罷了),唯一在理論上可以解釋得通的說法,槍決一個人等同於否定了一個死刑犯未來的可能性。以經濟學來解釋,對那些支持廢死的人來說,已經死的被害者只不過是沉沒成本(Sunk cost),已經無法回復,而死刑犯只要有一絲可能,社會應該給予其回饋社會的機會。 當然,我絕對支持那些主張廢死者的言論與信仰自由,在這裡我也不想討論何謂「正義」。但我質疑的是,號稱百分之八十,那些支持死刑的聲音在哪?我們是不是刻意放大了廢除死刑的主張,而忽視大多數人支持的觀點? 事實上我到今天才赫然發現,原來法務部的「逐步廢除死刑研究推動小組」仍然存在。這個小組是兩年多前,由前法務部長王清峰成立的。法務部在99年3月23日發佈的第一次「逐步廢除死刑研究推動小組」會議結論第二項中寫得明明白白,「廢除死刑為我國死刑政策的終極目標」。當王清峰因強烈廢死立場而下台,這個廢死小組卻依然在法務部中運作。我真不曉得一個曾幹過法務部長的馬總統有甚麼資格說他從未說「廢除死刑是終極目標」。若當這會議結論是廢言,當王清峰卸任時,這小組就該解散,結論也該作廢。如今在我看來比較像是,對於「廢除死刑」,明著換一個部長以平民怨,暗著持續推動以滿足個人理念。 在一個民主社會,荒謬的莫過於,連一個有七成以上民意支持的政策,都會讓政府承受壓力。對於那些兩成支持廢死的群眾,我只能表達尊重並在行有餘力之時給予一些道德關懷,但請務必理解,你們是絕對少數,沒有對政策執行造成實質影響的權力。然而,當法務部中仍有廢死小組時,我不禁懷疑,那些主張廢死的真是弱勢族群嗎? 最後其實該替法務部的「逐步廢除死刑研究推廣小組」說句公道話。該小組成員25人,其中包括支持與反對廢死的雙方意見。第一次開會時,王清峰已然下台,且光為這小組名稱就難達共識(我也實在佩服這樣的小組開會居然能提出結論)。個人認為,並非「廢死」這議題不該被討論,而是希望請法務部稍為「尊重」一下多數人的意見。既然府方沒說「廢除死刑是終極目標」,這個「逐步廢除死刑研究推廣小組」也該重組正名為「死刑存廢研究小組」。至少讓絕大多數支持死刑存置的群眾不用光為這小組名稱,而去質疑法務部立場。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