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12/08 20:01:41瀏覽2241|回應0|推薦3 | |
前言:這篇文章其實想寫很久了,早先曾就日常杯型寫過些類似文章,不過似乎沒有針對單一杯型實施介紹,另外也缺漏了好些杯型,之後可能會以一款杯型一篇文章方式介紹吧? 一、小玻璃杯及切子 筆者甫接觸日本酒之初所購置之玻璃杯型,有些則是酒會附贈,經歷幾次搬遷、破損,還剩下這幾支。當年買了這些不同杯型,主要是比較杯型間香氣與口感變化度,如今用慣其他杯型,所以這些杯款都束之高閣了。 這些小杯型,各自有其不同表現,如果真要逐一敘述那倒嫌本末倒置了些,簡單一言通論即是前排杯型著重口感表現而後排杯型在香氣表現上較為明顯,缺點則頗為一致,便是酒體複雜度無法呈現。若要說有啥優點,那應該只有容量小,適合台灣式乾杯吧?現下坊間日本料理店多半提供些漂亮切子酒器予客人使用,其杯型亦不脫前排一列,優缺點自是相同,故不贅述。 二、傳統酒器?淺談「枡」 「枡」此一器型早先即為度量衡用具,舊律令時代徵收米糧時用以計量之器具。可以這麼說,這器型設計之初即並非以酒體為出發點,延伸引用為酒器甚或予人這是傳統酒器之概念,則是其所始料未及之處了。 現下常見之器型大抵為一合容量,並可區分為木質、漆器或是塑料幾類,木質部份又可區分杉木、檜木等木料別,暫略。以下謹依質料別區分概述。 木枡:將酒液斟入杯中,混雜著點木質香氣是這類杯型最特殊之處,假若是燗酒那效果將會更加顯著。曾與友人開過玩笑,這器型簡直是救星,綜然酒質再怎麼難入口,燗酒後並以木枡對應,也不會那麼難喝了。此杯型對應問題點在於香氣表現,此杯型不利於於香氣表現外其本身之木質香亦會干擾作品本身之香調,這是杯型選用上必需注意之事項。 漆器枡:主要對應冷酒為主,燗酒則不適合。同前段所述,這杯型並不太適合品飲些著重於香氣之作品,另這款器型本身不具備木質香氣,倒是其外觀質感頗佳,適合用在鏡開き一類場合,樽酒本身即具備木質香氣,除了可以彌補此器型缺點外,另可增添些喜慶味。接下來討論些衍生性議題。 杯角堆鹽:此作法無關乎所謂對錯與流派,純屬個人喜好或是店家習慣問題,酒與鹽自古即為神撰,而鹽本身亦屬酒餚,兩者交乎結合之後那滋味確實迷人! もっきり酒:部份居酒屋上酒時,會在枡裡面另外放上個玻璃杯,將玻璃杯酒液斟滿之後,任其自然溢流至枡內,全斟滿後停手。兩個杯子都是全滿,那~該如何喝這杯酒? 不妨先以口就杯先喝點玻璃杯內的作品,隨後再拿起玻璃杯品飲,以避免酒液灑落。玻璃杯喝了過半之後,可依個人喜好將枡內作品倒入玻璃杯中,或是喝完整杯作品之後,直接去喝枡內作品,其實這並無一定規矩,依個人習慣決定即可。 三、日本酒之ISO杯?淺談蛇の目本きき猪口 要解釋或是介紹這杯型,或許拆成「蛇の目」、「猪口」兩部分來解釋會簡單些。 釋義:首先「猪口」這器型早先同前文述及之「枡」一般,都並非酒器之屬,在猪口屬於「食器」之列,係用於本膳料理之小型器皿,成為酒器則是江戶中期以後之事。蛇の目則指杯底那兩圈用以觀察酒色之靛青同心圓。 這杯型有幾類不同規格與尺寸,如果以「正式」或「專業」用杯型而言,那必定是「一合(180ml)」之容量。這猪口杯復又區分一般用與專業用(業務用)兩類,其差異則在於杯緣厚薄度與杯底下那兩圈蛇目之釉彩,專業杯型杯壁較薄而釉色消光(如附圖那一合杯型),而一般品則反之。 這杯型開發之初即是以評鑑日本酒為主,那兩圈蛇目即是以觀察酒色為目的,而一合容量則是保留讓日本酒香調發揮之空間。然則,真是如此? 以觀察色澤而言,這杯型的確遠勝乎各式器皿,而這亦是傳統鑑評會上評鑑項目之一環。但,如果是一般品飲或是享樂場合是否適用呢? 對於現今無濾過系作品甚或是些古酒而言,與其著重與色澤呈現不如多費些心思於香調陳展上,酒質透徹與否跟質地調性幾乎無涉。 這杯型近來也少用了,至多只在些日本藏人出席之場合上拿出來撐撐局面罷了。雖說是標準杯,不過真能完整呈現作品樣貌?個人對此存疑。不過在那專業度表現上,倒是很有加分效果。 如果是純粹品飲場合而言,自然會有更多高階杯型可供選擇。 衍生性杯型 如附圖那笑臉造型之猪口即是一例,此外另有些針對玻璃器皿所發想、設計之「蛇の目杯墊」一類小物。亦有些玻璃杯型在杯底下燒了蛇の目進去,亦實屬新創意。論其實用性而言,杯型本身似乎往往比那色澤觀察便利度來得重要些,所以就沒特別購入一試了。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