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来福 純米大吟醸 山田穗 ~ 和光限定
2014/07/22 18:36:31瀏覽2829|回應4|推薦4

前言:南下探班,於台中暫宿,久聞某代理商之名,故抽空前往拜訪。雖是初次乍到之路過客,但店家亦是熱情招呼,試了店內好些作品。與大、小老闆盡情暢談交流,不小心擔誤了店家休息時間,著實失禮了。充滿人情味之店家,是少見了些,頗有受寵若驚之感。

有關日本酒造與台灣代理商所洽談之專屬限定品甚或P.B.以筆者個人認知而言,最早應可追溯至北雪酒造之「 信 」。此作為酒造代表作YK-35外銷台灣用之包裝,其後陸續有Rendez - vous(海外販售限定)及伊予賀儀屋‧純米酒(改代理商酒標)等作。至於在日本僅標示為純米吟釀之作品,外銷台灣時,立馬變身為純米大吟釀這類作品,則不列入引述範圍之內。

經查酒造於日本國內所販售山田穗系作品僅出荷至純米吟釀,且兩者精米步合亦為不同(45% / 50%)。日本另有姊妹品流通,素材替換為新山田穗,餘型制相同,此作確實為代理商與来福酒造洽談之專屬限定無誤。

調性:来福酒造現行以花酵母及高精米(8%)著稱。約莫四年前,筆者曾品飲過一回来福酒造之作品【 一割磨 】,印象為是款調性堅實,辛口耐飲之作,而今再會亦復如是。瓜果香調為主體,初始調性表現頗封閉而內斂。香瓜、芭蕉一類香氣為最初之印像,略搖晃幾圈,杯中帶出些香蕉水味,調性至此表現尚顯青澀。

略置於杯中些時間待其轉醒,逐漸散發些木質香,逐漸予人些躍動感,而此律動感個人認為應與其仕込み水有一定程度相關性。口感厚實略辛口,中後段回饋些純米系特有之甜潤感,尾韻持續力佳而長。

褪去瓶栓在瓶內醒上約莫四十分鐘,口感表現柔順許多,亦更為易飲。為佐餐酒之用,應是頗為合宜,自魚生起而至中後段口味稍重之熟食料理,均可從容應對。飲盡杯中殘酒,杯底帶些水羊羹味,倒頗為有趣。

後記:店內品項頗豐,日後南下時,自可不必特意從台北調酒,現下多處據點可就近支援了!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reamfis&aid=15227171

 回應文章

DAI
2014/09/07 20:21
不好意思,可以冒昧請問,此店家位於台中何處? 謝謝!
Dreamfis(dreamfis) 於 2014-09-08 10:18 回覆:

https://www.facebook.com/HeGuangTWJewelrySake?ref=br_rs
店家臉書專頁。

店內部份作品與台北代理商重疊,但是報價卻便宜些,順路可一訪。


Sega
2014/07/24 22:35
那解作什麼?獺祭 磨き その先へ 不就是大大你介紹的酒?還是其他含意?
Dreamfis(dreamfis) 於 2014-07-25 12:29 回覆:
附和那句純米大吟釀磨到沒米香了。日本現下也對於這類動輒10%內的步合精米提出反思。

日文原句大意是:這風潮到最後,把米磨光光了,應該也很有趣吧?屆時可創作出一支作品叫【 精米 過了頭 】(命名方式如同獺祭 磨き(精米)二割三分般,取名為磨き過ぎ)磨到最後,剩下的究竟是米糠殘渣還是米芯也分不清了。

Sega
2014/07/23 21:26
近年的確標榜高精米度的酒藏相對少了,可能潮流改變,反而多了追捧酒的口感,如而今的微碳酸口感、九平次的酸調口感。精米步合到了這個地步我覺得已是樽頸位,再增加也分別不大。沒理由純米的大吟釀磨到沒有米香吧?
Dreamfis(dreamfis) 於 2014-07-24 19:00 回覆:
一度、全部削っても面白いですね。品名「磨き過ぎ」とか。米だか糠だか分からなくなりますね。

上面那段是關於精米步合風潮,日本Facebook社團上出現的一句經典回應。喔~對了,我決不會說這是在酸 獺祭 磨き その先へ 。
Dreamfis(dreamfis) 於 2014-07-24 12:18 回覆:
我猜…………最終數字將停留在五分磨吧?
幾家酒造銘柄數據附后:
来福、伯樂星、寿亀、楯野川:8%
梵:7%(試作,非賣品)
其中伯樂星(1年)及楯野川(3年)是熟成酒,熟成主因來自於過度精米,調性無法充分發揮,所以視熟成情況後出荷。

Sega
2014/07/22 21:49
來福這支作品比較難入手,反而8%小弟有幸飲過。總覺得有種走火入魔感覺,可能磨米太多,有幻得幻失之感,到喉唔到肺。可能近年追求好酒,漸漸沒有去追求精米合步。但話雖如此,來福也是我其中一個喜歡品牌呢,天吹也是。
Dreamfis(dreamfis) 於 2014-07-23 06:41 回覆:
精米步合一向不是作品關鍵,酵母、米種亦非是關鍵,以現今技術而言,關鍵的反而是人(藏元或杜氏,因為他們是決定作品調性的關鍵)
這波持續一貫的精米風潮,與其說來自於獺祭,不如說是來自於業界簡單行銷手法,眾家皆是山田錦,酵母也是協會酵母,與其費心思去研究出一套介紹作品香氣、口感那般較為虛無縹緲的形容詞,不如簡單就精米來作為立論。數字高低一看皆知。
06、07年時應是這風氣之高峰,由此時起逐年下探甚而突破了一割而至八分,喝過幾款作品(亀の甲 寿亀、来福)調性雖好,但與其他酒造同級作品比較而言,並沒有何獨到之處。
Dreamfis(dreamfis) 於 2014-07-23 07:13 回覆:
沒有所謂大吟釀一定是好酒,金賞受賞紀錄也是參考用,從早期就頗愛之《村祐》起而至《山間》及《十九》等作,脫離了特定名稱規範後,反而走出自己一片天,各項數據或是非公開,或是平凡到沒有何特別之處,純粹釀造出自己心目中的作品,以精米,以等級論,上不了檯面,但實際品飲後,卻有種脫離以往槽廄之感,不也頗好!(笑)
天吹我也頗愛,裏大吟釀可是便宜又好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