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詩歌〈愛是不保留〉有感
2009/10/18 14:02:01瀏覽9222|回應1|推薦1

愛是不保留

作詞:盧永亨 作曲:盧永亨 編曲:Aubrey Suwito

 

 

常聽說世界愛沒長久,哪裡會有愛無盡頭?
塵俗的愛只在乎曾擁有,一刻燦爛便要走!

而我卻確信愛是恆久,碰到了你已無別求:
無從解釋、不可說明的愛,千秋過後仍長存不朽!

誰人受痛苦被懸掛在木頭?至高的愛盡見於刺穿的手;
看!血在流反映愛沒保留,持續不死的愛到萬世不休!

惟求奉上生命全歸主所有,要將一切盡獻於我主的手;
我已決定今生再沒所求,惟望得主稱讚已足夠!

 

 

        一般流行曲風的福音詩歌多能以平易近人的文字表達豐富的情感,但也因為如此,常不免有令人覺得過於矯情的感覺。畢竟大多數聽者雖然可以理智上明白但並不一定能對作者在寫歌當下的景觸與思緒有同感。直接的表白有時反不如含蓄的迂迴來得令人貼心。

 

               這首歌很特別的是開始於用一種非常口語的方式自問自答一個所有人都不陌生的問題:哪裡會有愛無盡頭?」,自然就恰到好處並能立刻引人進入一個似曾熟悉的想像時空。作者並未馬上霸道地給出一個的非此即彼的答案,反倒是用一個較緩慢的調子來引導聽者思索,令自己彷彿回憶起上一次夜深人靜獨坐窗前時的寂寥。用「常聽說」來起頭是刻意含蓄地點出這個的問題的普遍性。對照於此問題的重要性,作者反而把此處的音階壓得平鋪單調,巧妙地烘托出人心中自我質問到幾乎不再帶著盼望的一種無奈感。但由於無法知道有何出路,我們也就只能勉強地以只在乎曾擁有」來接受世俗之愛。

 

               這裡作者又把「塵俗之愛」與「一刻燦爛」的拍子縮短來表現出其急促而不停留的特性,使得後面加長拍的「便要走」更帶出一種說不出的遺憾與盼望的失落。令人讚嘆的是作者竟然能在幾句話之間就利用文字與曲調間的互補而引出一般人對世俗之愛勉強可接受但又不滿足之感覺。這種低調但又精細的差異化過程加上對真愛尋求的普遍性帶來了連非基督徒都能有深深共鳴的感動能力。就我所知,教會詩歌裡能有這麼深入一般人的經驗卻又表達的夠細膩體貼的詩歌似乎不多。

 

        接著而我卻確信…..長存不朽」把作者的信仰經驗引入,以強調「恆久」、「無別求」、「長存不朽」來反稱前段的遺憾。可惜這樣的引入有點太過突兀,太多的名詞來描述「恆久」反而有一些八股的味道。畢竟無限時間的慨念比較抽象,常只是放在歌詞最後來帶出餘韻猶存之感。而且直接提到「碰到了你已無別求」讓人一時不知所指為何人,好像把原來對自己內心的歌唱突然變成對另一個人唱。與前一段歌詞相比,曲調與歌詞間的互搭也有點勉強,使得歌曲的感染力與精采度失色不少,殊為可惜。還好前一段歌曲已深深奪得到普遍的認同而使多數聽者在此尚可接收此路線的扭轉,但此時多數聽者的心靈開始迷惑,也不再能被詞曲抓住。但是若基督徒把此歌當成一種見證性的方式回憶自己的過去與今日景況的比較,可以站在對自己曾經歷也身處兩種世界的角色來回應,衝突就比較沒那麼大。

 

            另外,這段詞中的「無從解釋、不可說明的愛」也埋下一個思緒的斷點,必須藉著下一段精彩生動的描寫而提供一種超越理性的紓解。但為了令人體會(雖不能了解且無法說明)這份愛的真實性,在下一段作者必須用一種極為寫實的方法來刻畫耶穌的受難,把整首歌的情境重新拉回到現實所發生過的事並以此展開整首歌真正的高潮。

 

            因此,在這裡我建議在此作了一些修改,把「碰到了你已無別求」換為「一旦遇見即無別求」來表達類似的意義而且更順,但可以讓歌唱者的角色更明確被地位在:雖然尚未尋得,但卻仍是認真且願意付代價的認真尋求。這可以為後面提到奉獻一切給主時的精神埋下一個引子:如果不是真心願意付代價來尋求的人(不管是不是基督徒),唱到此處應會有一些不小的掙扎與反省。

 

             此外,我覺得「千秋過後仍長存不朽!此處仍然出現太早了,雖然對基督徒的影響比較不大,但對慕道友而言就有一點唱不下去;因為到目前為止,他無法體會這愛的內容到底是甚麼。所以應該仍保持中性的立場但可以更帶著信心表達他對真愛的渴望與信心。我建議變成「無從解釋、不可說明的愛,何處才能得見你面容?」以真誠的問句表示其認真之心,且可以用「何處」來作一個暗樁,使得下面的「盡見」與「」可以有著力點,反映這真愛的確可以遇得到、找得到、且看得到。

 

             我們可以說作者在這裡可能想在此作一個大膽的試驗,讓聽者在前段的空虛遺憾之情與後段十字架上的寫實震憾之間為自己取得一個立場來接納,而非由作者來引導,雖然他所期待的方向是很清楚的。也就是說作者在這裡並不想說服聽者他所得到的真的是「永久之愛」,反而把兩種看起來完全無關的事實(人心對真愛的渴望與耶穌受難的過程)並列,要求聽者自己找出關係。畢竟在後現代的世界中,想要以八股的論述來說服人心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作者乾脆放棄,就在這裡直接講述他的結論。但是我來是覺得若能再改得更順一點就更棒了。

 

                他以一句「誰人受痛苦被懸掛在木頭?」把聽者的思緒由一時間的迷惘成功地轉向耶穌的十字架。注意,作者這裡刻意地不提耶穌的名字,而只是用「誰人」來暗示,且用「木頭」而非十架來營造一種非常樸素的氣氛(不只是押韻的緣故)。因為他認為聽者一定知道這裡所指的是誰只是並未正視過他,但鑑於此人對於正在為世俗之愛遺憾與迷惘中的聽者非常重要,所以聽者有責任自己回想並重新思索這位掛在木頭上的人的身分與對自己的意義。這種以謙虛的態度挑戰聽者(而非單向的灌輸或一味的討好)的方式在這裡可說是用的相當漂亮,既不輕挑也不強迫,可以讓讀者一時之間自覺心虛而更想要一探究竟。

 

                 作者於是就順勢下去大剌剌的說出整首詩歌裡最重要的一句歌詞:「至高的愛盡見於刺穿的手」,彷彿是要在微聲提醒聽者轉頭過來但又尚未完全理解前就用擴音器大喊著說:看,就在這裡!而且要仔細看,因為至高的愛「盡見」於此,就在那手上的釘子所穿過的洞,就在那淌淌流出的紅色鮮血裡!作者不是只是抽象的說「奇妙十架」、「寶血遮蓋」或「耶穌為我而死」等基督徒專門用語,反而是非常寫實地、樸素地、且用現在式的語氣描述:「血在流」!還不明白嗎?沒有什麼比這更多的了,這就是一切!

 

                 此時聽者在此處內心會有一陣混亂而不知所措,因為他還不太確定怎麼會這樣,心中會有一大堆問題:為何要看耶穌?他為什麼要死?與我有何干?我該做甚麼?這種驚慌感不是曾經聽過福音或是老基督徒就可以避免的,因為不管頭腦有多少知識,沒有人能在正視到一個人正在痛苦地流血死亡而無動於衷的。歌曲到這裡時應適度地放慢一些,讓人無法迴避這份衝擊。

 

                       為要緩和這樣的張力,作者提出「血在流」正在因為「愛沒保留」!讓人有彷彿耶穌的鮮血不但正在流,而且還會一直流,毫無保留至死的感受。作者在此運用他的權柄說,這就是真正的愛,就是那「至高者」的愛,也是那到萬世不朽的愛。也許聽者此時會閃過一個以前聽過的古老故事,說一個叫耶穌的,為人的罪而死,使人得赦免與神和好。因這首詩歌他終於覺悟到原來這是真的!?就在我眼前!?正在發生!?我不能眼睜睜的看著耶穌為我流血,我該做甚麼?

 

                       於是在接下去的句子裡,作者引導我們向主奉獻(不是只是舉手決志而已),因為他若毫不保留的為我而死,我毫不保留的為他而活豈不也是應該。歌詞的最後以「惟望得主稱讚已足夠」結尾也是蠻有意思的。一方面呼應了一開始對永恆之愛的渴求,但又點出這滿足並不是隨著接受耶穌為我受死就可以得到的。一般的福音詩歌或信息比較強調好像信主耶穌就立刻可以得到真愛並享受之,因為這不是我們自己可以做到甚麼而完全是主耶穌為我們作的。這樣的內容雖然不算有誤,只是很不完全,誤導了許多人也在教會裡製造了許多表裡不一的信徒。

 

                        當然,十字架上的愛是完全的,是沒有條件的,但這只是從我們作「罪人」的角度來看神的恩典,但這並不是福音的全貌。從上帝創造的角度來看,他救贖我們不是只是為了讓我們免去將來的刑罰,更要把我們當一個新造的人來侍奉祂、來愛祂。聖經說我們不配這恩典,但卻從來沒說我們不配愛祂!「愛」不從來就是雙方的事嗎?如果一個人一直被他人寵愛但從來不知以愛來回應,他豈真體會到兩人之間的愛的甜蜜與幸福?上帝的愛雖然我們可以免費支取,但那仍是極為重價的,是祂毫不保留的付出。這重價的恩典與不保留的愛是不可能用世上的東西換取,但是必需用我們奉獻的生命來回應。也唯有在此回應中我們才能完全地享受到這份愛,得到真正的飽足。所以保羅才說「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121) 沒能適當回應上帝的愛的人,也許也領受到這份禮物,但並沒有得到真正的滿足。但我個人覺得為了把這對愛的回應更正確的表達,避免讓人以為是為了求取一種膚淺的利益,如果把「惟望得主稱讚」改成「惟望討主喜悅」可能更妥貼。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是在描述我們曾有的徬徨失望與親身經歷似地正視耶穌受苦後而提出這奉獻的呼召,不但不會讓人有想要逃避的壓力,更正確地引導我們體會到唯有如此才是適當地回應這永恆之愛的最佳方式。這也是為何連唱過許多類似詩歌的老基督徒仍能因這詩歌而內心激盪不已的原因。「耶穌為我受苦而死,我們多久未再仔細思想了?」

 

                 寫至此處,我更深自覺得愧疚與不配,但主的恩典不能因我的不配而不被宣揚。這也是為什麼教會不但應教導耶穌為何為誰而死,因何而死,更應教導他的受苦,就向電影「受難記」一樣完全不用避諱。因為前者是神學性的題目,雖然對基要信仰有必要性,但只有親身面對耶穌的受苦才能激發我們內心裡因聖靈所重生的生命,進而願意效法祂的腳蹤而活,更多享受與祂的同在。所以耶穌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太16:24可8:34路9:23)

 

愛是不保留 (修改版)

 

常聽說世界愛沒長久,哪裡會有愛無盡頭?
塵俗的愛只在乎曾擁有,一刻燦爛便要走!

而我卻確信愛是恆久,一旦遇見即無別求:
無從解釋、不可說明的愛,何處才能得見你面容?

誰人受痛苦被懸掛在木頭?至高的愛盡見於刺穿的手;
看!血在流反映愛沒保留,持續不死的愛到萬世不休!

惟求奉上生命全歸主所有,要將一切盡獻於我主的手;
我已決定今生再沒所求,惟望討主喜悅已足夠!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