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12/03 18:35:19瀏覽218|回應0|推薦1 | |
AI與性別中的基督信仰反思 11/27/2024 發表於「教會公報」【特別企畫】AI也有性別議題?(超連結) 王道維 國立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國立清華大學諮商中心主任 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AI應用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一、AI時代的性別挑戰 近年來AI技術的迅速發展已經改變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因其應用遍及金融、醫療、教育、娛樂等各個領域。不但顯著提升了工作效率,並且開拓了許多新產業。特別是2020年後生成式AI的橫空出世,讓機器可以更好的用文字來模擬人類生成圖片的結果,並且用流利的文字作資料的整理或與人類相似的對話能力。這些工程技術上的發展引入了第四次工業革命,也推動台灣教會界對AI技術有更多神學反思[1],並且帶來在應用於牧養上的介紹或分析[2]。 AI之所有這樣擬真的能力,主要是因為其訓練資料中已經有包含大量人類的文字或圖片資訊,只是這些資料本身往往已經就包含許多在性別、種族或各方面的偏見。例如,亞馬遜的AI招聘系統曾偏向男性,將男性履歷排名更高,原因是過去的招聘資料中明顯有更多的男性員工[3]。同樣的,如果根據個人資料來判斷再犯機率時,黑人往往會比白人被AI判斷成有更高的機會[4]。 因此,當這些AI應用於決定職業召聘、教育機會、犯罪偵防、醫療資源或司法判決等等重要領域,其無法避免的偏見可能會加劇社會的不平等,讓一些資源弱勢的族群更難得到公平的對待(因為其訓練資料往往也少)。這些問題已經引起了學術界與社會上對AI應用的質疑[5]。從基督信仰的角度,我們也當然需要藉由重新思考我們在AI技術進步中應秉持的信仰原則與可能的作法[6]。務實地來說,如果基督教會界開發一個屬於自己的AI對話機器人,可以回答許多信仰問題,那麼我們希望它能展現出甚麼樣的性別觀點呢?[7] 二、刻板印象、偏見與歧視:從「現象」滑坡到「規範」? 其實性別相關的刻板印象早就充斥於我們平日的生活,例如男性更適合科技或工程領域但女性則適合教育或服務業;男性喜歡專注於事業打拼,而女性更喜歡照顧家庭;男生長大一定是喜歡女生,不可能愛上男生等等。 筆者個人認為這些「刻板印象」早就鑲嵌在我們的文化與生活中,甚至已經是我們在複雜生活中作出安全決定的參考,只能逐步隨者文化而調整,沒有必要視之為洪水猛獸。舉例來說,某位男性夜晚走在四下無人的路上,看到前方有個夜歸女性(根據其頭髮與穿著的刻板印象),選擇拉開距離或繞路,免得讓她以為被跟蹤而害怕(也是刻板印象)。這種判斷雖然粗略也可能有錯(說不定對方只是男扮女裝,又是跆拳道高手),但是在雙方沒有信任關係時,以社會多數同意的刻板印象行事,會減少許多不必要的誤解。 但是真正會帶來問題的是,我們是否明知有這樣的「刻板印象」卻允許它被刻意放大或加強?以至於把原來只是「統計上的現象」變成了「價值上的規範」?那樣就會成為一種先入為主的挾制,壓縮當事人自由表意的空間,也間接限縮了其他的性別運作模式在社會上所可能帶來的多元價值。例如,丈夫認為自己因為專注於事業就可以不管家務分工或孩子照料;兒子向父母表達自己同性性傾向後,父母還堅持認為他結婚後就會改變等等。這種粗暴否定他人主觀意願,執意堅持自己錯誤的刻板印象,就形成了「偏見」。 更嚴重的是,當以上的個人偏見進入到社會制度,以至於對特定的性別、種族或弱勢族群產生「制度性的排斥」,減少其所應得的福祉,那就成為一種「歧視」。例如以前沒有育嬰假或生理假的時候,職業婦女即使有同樣的學歷與能力,還是需要用自己的休假來換取工作機會,無法得到與其男性同事相同的待遇。這類歧視很多時候只是在保護既得利益者,把反對這種制度的人當作社會秩序的破壞者。 而21世紀AI技術的出現,其驚人的準確性往往建立在AI所學習到的刻板印象上,也讓我們對性別平等的期待出現了更嚴重的挑戰。 三、上帝的形象與創造秩序的反思 基督教的《聖經》教導我們不論男女都是照著上帝的形象與樣式而造的(創1:26-27),也都一樣不分男女種族而可以被基督耶穌所拯救(加3:28)。這代表所有人都具有平等的尊嚴和價值,甚至將來復活後也不再有婚姻關係(太22:30)。可見從起初的創造到終末的救贖,基督信仰是毫無保留的強調每個人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 但是聖經也讓我們知道,在亞當墮落以後與基督再來之前,我們因為人性的軟弱與罪性的影響,很難在現世實踐完全的性別或種族平等。事實上,不可否認的,連教會內部對於如何實踐男女兩性在上帝前的平等,都至少有兩種不同的看法[8]:「互補論」認為男女雖然平等,但是其生理與心理的差異足以有合理的分工,特別是在家庭與教會中。而「平等論」則強調男女兩性既然共同都以上帝的形象而造,就不該有預設的差異,應該以個別的情況作考量。兩者在實踐上最大的差異莫過於教會中女性是否可以作牧養或講道等領導工作[9]。雖然筆者相信兩者都有一定的聖經經文支持,但是隨著婦女在社會上的教育程度與經濟地位提高,前者在實踐上顯然也將越來越困難,很難不與社會脫節。 此外,如何面對當今社會中越來越有空間表達自己的性少數族群,更是教會在傳統兩性之外的嚴峻挑戰。即使2019年台灣通過的「司法院釋字748號施行法」,成為亞洲第一個正式承認同性伴侶法律地位的國家(此法內容上屬於伴侶法而非婚姻法,但民間皆簡稱為同婚法案),但是所引發教會內外對於基督信仰與同志議題的關係還方興未艾[10]。也有越來越多同志基督徒的屬靈經驗被報導與介紹[11],甚至轉化出教會界對「公共神學」[12]的關注。 四、凝聚最大共識來面對AI時代的挑戰 經由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即便AI時代可能會透過強化性別的刻板印象而讓性別平等的期待更為嚴峻,但是基督教會內部對於人人在上帝面前皆平等的信仰理念,卻因為不同的解經傳統而對於性別平權的推動有相當大的差異,並非毫無條件的支持或反對。 但即使如此,筆者認為還是有一些部分可以尋求最大的共識交集,藉此促進教會對於AI和性別間的衝突,可以有更為積極正向的參與。 1. AI系統應降低性別刻板印象:不管對於傳統兩性平權或多元性別的態度如何,筆者相信沒有牧者或基督徒希望看到弱勢性別(女性或性少數)會在AI應用於信仰領域時受到更大的傷害。因此,在政策制度層面,教會應該提醒當權者或技術開發者,要拒絕AI資料或演算法設計上的系統性歧視。舉例來說,筆者所開發的「AI輔助親權裁判預測系統」,就是在AI訓練階段抹去性別資訊,單純使用「聲請方」與「相對方」的原始裁判書文字來訓練[13]。並且交換雙方的理據內容來提升AI的準確度,可以有效避免讓AI因為過往多數聲請方為母親,且得到獨任親權的比例較多,而造成隱性的偏見或歧視。 2. 提供更多AI性別角色的選擇:為了讓AI對話機器人更能發揮服務的效能,開發者有時會以「角色扮演」的方式來讓AI有某種特定的性別角色(如語音)。不可否認的,這往往會先以社會上大多數人習慣的性別刻板印象作為開始,本無可厚非。但是教會可以提醒開發者,這性別角色的設定不該僅有單一的選項,而應該提供更多的選擇,避免性別刻板印象的強化。舉例來說,筆者為清華大學普通物理課程所開發的AI虛擬助教「小TAI」[14],是以大三學姐的方式來設計。面對8成為男同學的理工科系,絕大部分的助教也都是男性學長的事實,開發團隊先以女性學姊角色設計AI虛擬助教本是合理的性別角色補充。但是在基礎功能穩定後,就應該繼續加入其他更多元的性別角色讓學生可以選擇。也就是說,AI應用的性別平等不是靜態僵化的規則,而是需要因應現實處境的需求,可以容許有不同的彈性做法,逐漸往更理想的目標調整。 3. 鼓勵更多性別投入開發與使用:一般的刻板印象是科技產品的開發者與重度使用者多為生理男性,也因此很容易忽略女性或其他性少數的需求[15]。但是AI系統的開發還涉及資料來源、資料篩選、應用領域、使用者回饋等等重要面向,才能讓AI技術有落地善用的可能。因此女性在參與相關的資料蒐集或使用者回饋方面,其實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更加積極的鼓勵。教會界可以鼓勵會友對此有更多嘗試,並且將相關經驗當作信仰反省,推動不同性別(包括性少數)對於這類AI工具的使用有好的意見交流,成為社會上性別與AI議題的參考。以本人的經驗為例,可以發現即使是同樣於資工領域的優秀學生,女同學比起男同學對於畢業後的發展比較不會因為薪資期待而自我限制,反而對於如何應用AI於人文領域或社會服務有更多的關懷。這對於AI的落地應用於少數族群或信仰領域當然是值得重視的人力資源。 五、結語:邁向性別平等的AI時代 雖然教會往往不被認為是屬於善用科技能力的群體,內部對於性別議題也有不小的爭議。但是面對近年來快速變化的社會,我們或許需要一些跳脫同溫層的思考方式,學習如何透過AI技術來協助來面對過往無法處理好的性別議題。例如,可以與AI對話學習了解不同性別的需求來參考。而教會內部對於性別平權的不同解經方式與實踐差異,筆者認為可以先暫時求同存異,一方面藉由AI工具共同應用的過程,尋求彼此的了解與妥協,但另一方面卻可以共同參與這個過程,要求AI可以有更好的性別平等(如上)。至少在目前AI還在剛開始發展的階段,我們或許還來得及作好預防,減少未來性別平等進一步的惡化,讓基督信仰中所特別重視的愛與公義,可以在AI時代成為推動負責任的AI (Responsible AI)的力量。這些價值觀的實踐也可以更提醒當代社會,我們人類仍然可以善用上帝所賜的智慧來控管AI技術,使其成為促進性別公義、人類福祉與榮耀上帝的工具。
[1] 王道維,「道可道,非神道?──從基督信仰看能言善道的ChatGPT與其對教會的挑戰」,舉目雜誌(3/12/2023)。參考網址:https://blog.udn.com/dawweiwang/178590221。 [3] 「亞馬遜發現招聘用人工智慧系統歧視女性,決定棄用」,科技新報(10/15/2018)。參考網址:https://technews.tw/2018/10/15/amazon-scraps-secret-ai-recruiting-tool-that-showed-bias-against-women/。 [4] 「矽谷超夯臉部辨識AI,竟對黑人歧視更嚴重!」,遠見雜誌(6/16/2020)。參考網址:https://www.gvm.com.tw/article/73235。 [5] 「人工智慧複製人類偏見,AI 與性別議題間的拉扯——高醫大性別所余貞誼專訪」,科技大觀園(2/26/2021)。參考網址: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386e5d7f-bd9c-406c-a3fd-f84313443fb9。 [6] 王道維,「AI時代的教會 ── 從神學反思、信仰實踐 到公共參與(投影片與影片)」。濟南長老教會(2024/10/26)。參考網址:https://blog.udn.com/dawweiwang/181218752。 [7] 王道維,「關於「ChatGPT與基督信仰」常見的問題與回應」。參考網址:https://blog.udn.com/dawweiwang/179259856。 [8] 趙炳林,「馬鞍峰教會被逐之女牧師風波」,舉目雜誌(5/16/2023),參考網址:https://behold.oc.org/?p=59615。李浩,「互補論和平等論的結晶原則與前提:基於詮釋學的分析」,福音與當代中國(4/26/2023)。參考網址:https://www.chinesebible.org.tw/?p=15666。 [9] 邱淑嬪,「一趟未竟的旅程——女性神學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校園》雜誌2022年9-10月號。參考網址:https://shop.campus.org.tw/cm/ebooks/EVAL/20220910/202210Eval3.htm。 [12] 鄭仰恩,「公共神學的興起及其對台灣處境的關連性」,《台灣神學論刊》37期 (2013/12) pp. 71-98。「何謂公共神學?」座談會,教會公報(6/7/2018)。參考網址:https://tcnn.org.tw/archives/37396。 [13] 王道維,「當AI科技應用於司法審判 Part III: 以民刑事見解資料庫與家事親權調解為例 (投影片)」,9/2/2024。參考網址:https://blog.udn.com/dawweiwang/180983056。另,「AI輔助親權裁判預測系統」公開測試網址:https://hssai-custodiai.phys.nthu.edu.tw/。 [14] 「開學了,清華大學AI虛擬助教上線了(新聞稿附國內外媒體報導)」。參考網址:https://blog.udn.com/dawweiwang/179869656。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