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靜山的作品分享
2011/06/03 10:42:34瀏覽576|回應0|推薦8

       前天無意間看到格友中幾幅用電腦合成的集錦相片,令我想起了郎靜山這位中國攝影藝術大師。關於他的生平,我想大家都可以很容易地在網路上找到,我就不多說了。雖然出生於十九世紀末動盪中的中國大陸,經歷過國破家亡、顛沛流離的一生,但是郎靜山的作品裡幾乎找不到一點戰爭、淚水、或甚至苦難的記號。這真是非常奇特的事情。

 

        我相信這是與郎靜山整個生命的藝術理念相關的。他是近代中國第一個攝影記者,應該是使用的是最寫實的機器來記錄人世間最真實的事件。但是他深受中國傳統水墨畫的影響,認為相機只是一種工具,但組織與構圖仍然是可以按照中國傳統畫面的處理方式。這樣的中西合璧,造就了他轟動全世界攝影界的「集錦攝影」,也就是把不同相片的不同部分在暗房顯影的時候作加工,最後剪接成一幅看似單一的寫實攝影作品卻又充滿圖像之外的無限想像空間。這樣的加工在現在的電腦合成技術上可以說不算甚麼,但是所製造出的藝術效果卻會因為藝術家的創意與心靈生命而有極顯著的高下之別。

 

小鳥枝頭亦朋友 (1957)

 

        其中的原因是:一般的攝影是要抓住一瞬間的真實與美感,就算現代的藝術攝影也有許多在構圖燈光上匠心獨具的地方,但那終究只是一個短暫的組合,然後藉由相機記錄下來。如果用一般的畫筆作畫,這樣的藝術靈感很容易地在手下把人物景色變形扭曲以直接呈現創作者的心意。與此二者相較之下,集錦攝影所用的材料都是「具象的」相片,但卻要剪接出一個「抽象的」卻仍然真情流露的作品。所以這本質上是一個昇華的過程,必須要有更超越的心靈成熟度與驚人的耐心毅力。而用這樣的方式表現中國繪畫更是效果驚人,因為中國傳統繪畫,即便是工筆畫,也不是完全的寫實。甚至文人畫的傳統還是以寫意為主。這樣的虛實相生在郎靜山的集錦攝影裡達到最大的反差,所以他的作品才能這樣地攝人心魂,令人感動。

     以下就挑幾幅我很喜歡的作品與大家欣賞。

晨汲錦江水  (1933)

 

中國式大學 (1972)

靜觀自得 (1931)

美人胡為隔秋水 (1972)

 

楓橋夜泊 (1990)



虎視眈眈 (1938)

寒林映遠岫 (1934)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wweiwang&aid=5284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