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佛說十法界 菩薩法界講記板書-(3/1)
2024/10/23 13:01:41瀏覽45|回應0|推薦0

佛說十法界 菩薩法界講記板書-(3/1)

【菩薩法界】

佛學大辭典《略記》: 「菩薩」,具名「菩提薩埵」,舊譯為「大道心眾生」「道眾生」等,新譯曰「大覺有情」「覺有情」等。謂是求道之大心人,故曰「大道心眾生」。求道求大覺之人,故曰「大覺有情」。又「薩埵」者勇猛之義,勇猛求菩提(大道),故曰「菩提薩埵」。又譯作「開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義譯也,總名「求佛果之大乘眾」。

佛學大辭典: 「菩薩行」,求「自利利他」,而圓滿佛果之菩薩眾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

(注)佛學大辭典: 「自利利他」,聲聞之行,為「自利」,菩薩之行,為「自利利他」。

佛學大辭典: 「二利」,「自利」與「利他」。上求菩提為「自利」,下化眾生為「利他」。小乘之行,唯為「自利」,菩薩之行,乃兼「利他」。

佛光大辭典: 「菩薩」,「菩提薩埵」之略稱,意譯作「道眾生、覺有情、大覺有情、道心眾生」,意即「求道求大覺之人」,「求道之大心人」。「菩提」,「覺、智、道」之意;「薩埵」,「眾生,有情」之意,為「十界」之一。即指以「智」上求無上菩提,以「悲」下化眾生,修諸「波羅蜜」行,於未來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圓滿,勇猛之心求菩提(大道)者-(以下略)-

(注)佛光大辭典(略記): 「波羅蜜」,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脫之彼岸,意譯「到彼岸、度無極、度」,通常指「菩薩」之修行而言。菩薩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略-乘此大行,能生死之此岸,到達涅槃之彼岸,故稱為「到彼岸」-以下略-

(註)佛光大辭典: 「自行化他」,「自行」與「化他」之並稱。指自己修行正法,並以該正法教化他人修行,又作「自利利他」。

李瑞烈老師述:克人利己者,墮落三惡道。   利己利人者,入三善道。    利人利己者,進聲聞道。    克己利人者,成菩薩道。    捨己利人者,成佛道。

佛光大辭典: 「菩薩道」,菩薩之修行,即修「六度」圓滿「自利利他」,成就「佛果」之道也。菩薩道乃成佛之因,成佛乃菩薩道之結果,欲成「佛」,必先行「菩薩道」。

十法界圖解:   心存利他(自利利他),廣修六度,中道而行,菩薩之心。

(注)佛學常見詞彙: 不偏於空(不著空),也不偏於有(不著相),非空非有,即空即有,不落二邊,圓融無礙,謂之中道。

佛光大辭典: 「中道」,即離開二邊之極端、邪執,為一種不偏於任何一方之「中正大道」。

中國道教大辭典: 不有、不空者,合於中道也。即為有欲念的人主張「有」,無欲的人主張「無」(空),都屬偏執之見,稱之為「二邊」。惟「非有、非無」,才合乎「中道」也。

辭 海: 孟子盡心:「孔子豈不欲中道哉?」注:「中道,中正之大道也。」

(注)孟子盡心章: 孟子曰:「孔子不得中道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孔子豈不欲中道哉?不可必得,故思其次也。」

(註一)孟子集解: 「狂」者,進取於善道。(執相)

(註二)孟子集解: 「狷」者,守節無為。(執空)

【六度】

佛學大辭典: 「六度」,六波羅蜜也,舊稱「波羅蜜」,譯言「度」,新稱「波羅蜜多」,譯言「到彼岸」。「度」為度生死海之義,「到彼岸」為到涅槃岸之義,其意一也,其「波羅蜜」之行法有六:     布施 持戒 忍辱 精進 禪定 智慧也,見「波羅蜜」條。

佛學大辭典: 「波羅蜜」,又作「波羅蜜多」。譯言:「究竟、到彼岸、度無極」,又單譯曰「度」。以名菩薩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名「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涅槃之彼岸,故名「到彼岸」。由此大行能度諸法之廣遠,故名「度無極」。

佛學大辭典: 「六波羅蜜」     (一) 檀波羅蜜,「檀」者,檀那之略,譯曰「布施」。財施、無畏施、法施之大行也。      (二) 尸羅波羅蜜,「尸羅」,譯曰「戒」,在家出家、小乘大乘等之一切戒行也。     (三) 羼提波羅蜜,「羼提」,譯曰「忍辱」,忍受一切有情罵辱擊打等,及非情寒熱飢渴等之大行也。    (四) 毘梨耶波羅蜜,譯曰「精進」,精勵身心,進修前後之「五波羅蜜」也。      (五) 禪波羅蜜,「禪」者,禪那之略,譯曰「惟修」,新譯曰「靜慮」,又名「三昧」,譯作「定」。思惟真理,定止散亂之心之要法也。      (六) 般若波羅蜜,「般若」,譯曰「智慧」,通達諸法之「智」,及斷惑證理之「慧」也。   菩薩修此六法,究竟「自利利他」之大行,到涅槃之彼岸,故稱「六波羅蜜」。

佛光大辭典《名稱多,皆略》: 「六波羅蜜」,譯作「六度」。「波羅蜜」譯為「度」,為到彼岸之意,乃大乘佛教中,菩薩欲成佛道所實踐之六種德目。即:   (一) 布施波羅蜜,有財施、法施、無畏施三種。     (二) 持戒波羅蜜,持守戒律,並常自省,能對治惡業,使身心清涼。     (三) 忍辱波羅蜜,忍耐迫害,能對治瞋恚,使心安住。   (四) 精進波羅蜜,實踐其他五德目時,上進不懈,能對懈怠,生長善法。(五) 禪定波羅蜜,修習禪定,能對治亂意,使心安定。    (六) 智慧波羅蜜,能對治愚癡,開真實之智慧,即可把握生命之真諦。      以上六波羅蜜,始於「布施」,而終於「智慧」,由此可知,大乘菩薩之偉大胸襟。

【布施】

佛學大辭典: 「三種布施」, 財施,捨財濟貧也。 法施,說法度他也。 無畏施,以無畏施於人也。

分別業報經: 常樂修智慧,而不布施者,生處常聰哲,貧窶無財產(修慧不修福)       雖常樂布施,不修智慧者,生處得大財,愚暗無知見(修福不修慧)                     施慧二俱修,生處財俱智(福慧雙修)       二俱不修者,長夜處貧暗(福慧不修)

菩薩處胎經: 世多愚人,守慳不施,積萬億金,稱是我所有。斯臨命終時,眼見惡鬼,刀風解其體,出入息絕,隨貪輕重,受苦辛之報,至受罪處自悔,雖悔何及。

寶積經: 非理求財,不以施人,物不淨故。酒及毒物,不以施人,亂眾生故。音樂美色,不以施人,壞淨心故。

梵天思益所問經: 佛(釋迦)為眾生說:「布施得大福。」

大丈夫論《提波羅菩薩著》: 財施為俗人之所愛,法施為道者之所愛。此二種施,誰不敬重,財施能與現世樂,法施能與天道涅槃樂。

罵意經: 作百佛寺,不如活一人。

涅槃經: 波斯匿王言:「世尊,布施得何等果?」佛告大王:「生人與天,多受快樂。」

修真錄: 曾聞呂純陽祖師云:「修福得福報,世人不究其本,不惜其福,縱欲娛樂。至命終時,福盡業在,招得來生,受種種苦報。」

優婆塞戒經: 無財人,自說無財者,非實,何也?為人非無一水一草者-略-極貧之人,雖無衣服,非真露體者。苟有衣,拔一線,施人繫瘡。善男子、天下之人,雖貧窮,非無其身者。若無物可施,見人作施時,以身往助之,若人無施意,雖國王,亦未必能施。

【清淨布施】

優婆塞戒經: 一、先發多願,修小小與。 二、選擇惡物以施人。 三、既行施已,心生悔恨此三事非淨施。

愛心歌: 愛是奉獻不是施捨,愛是付出不是獲得。

修真錄: 奉獻付出是功德,施捨獲得是福報。

雜譬喻經: 佛言:「淨施之報,種一生十,種十生百。如尼拘阣樹,每歲下數萬斛實,而其核如芥子。」

(注)一智度論: 「淨施」,謂布施時,不求世間之名譽福利等報,以清淨心而布施也。「不淨施」,謂妄心求福報而行布施也。

(注)二辭 海: 「斛」,十斗也,見說文。按古者,十斗為斛。

賢愚經: 舍衛國有貧女難陀,孤獨乞食自活。時諸國王、大臣、長者等,供養佛及眾僧。自念:「我有何罪?生斯貧賤之家,不能供養種此福田。」難陀自咎自悔,一日之間乞施,僅得一錢,即至油家求油,油家問:「一錢之油,少量不足用,以之何為也?」       難陀俱語所願,油主愍之,給與倍油。難陀大喜,持詣祇園精舍,供奉世尊。自願曰:「我今以此小燈供養佛,願以此功德,來世得明智慧,得以除滅一切眾生之闇。」作此誓已,禮佛而去。過中夜後,諸燈悉滅,惟此燈獨不消滅。目犍連三次消之,仍不消,佛見曰:「目犍連,彼女人以菩提心供養之故,以四大海水消之,永不消也。」

(注)佛光大辭典: 「中夜」,為「六時」之一,即今午後十時至翌日午前二時之間。(參閱「三時」)

佛光大辭典: 「三時」,印度分一晝夜為「六時」,即晝三時,夜三時。晨朝,日中,日沒為晝三時,初夜,中夜,後夜為夜三時。晨朝即上午八時頃,日中為正午十二時頃,日沒為下午四時頃,初夜即午後八時頃,中夜為子夜十二時頃,後夜為晨四時頃。

馬太福音《第六章》: 你們要小心,不可將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們看見,若是這樣就不能得你們天父的賞賜。所以你們施捨的時候,不可故意得人榮耀。

馬可福音《第十二章》: 耶穌對銀庫坐著,看眾人怎樣投錢入庫。有好些財主,往裏投了若干的錢。有一個窮寡婦來,往裏投了兩個小錢。耶穌叫門徒來,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窮寡婦投入庫裏的,比眾人所投的更多。因為他們都是自己有餘拿出來投在裏頭,但這寡婦是自己不足,把他一切養生的都投上了。」

古蘭經: 公開施捨固然是好,隱匿的救濟貧窮更好,並不希望報酬與感謝,真主盡知你們的所為。

古蘭經: 為主道施捨,施後不要責備受施的人,也不表功。這等人,可在主處獲得賞賜。與其施捨後,損害受施的人,不如以婉言謝絕他。信道的人呀,不要侮辱受施的人,和損害他,而使你們施捨變為無效,猶如沽名而施捨。

(注)辭 海: 「沽名」,謂釣取聲名如市人之沽物也。

漢 書: 有陰德者,必饗(享)其樂以及子孫。

(注)辭 海: 德惠之不為人知者,曰「陰德」。

洞玄經: 陰功積德,默感神明。

修真錄: 施恩望報非君子,積德陰功大丈夫。

修真錄: 為求名利而說法者,無功德焉,非清淨法施也,佛云「不淨說法」。

修真錄: 欲除業障,須是見性。何謂見性?心無所住。見性是功,以功除業。若無功德,當受其業。其業不除,永受輪迴。

頓悟入道要門論《卷下》: 人問:「一心修道,過去業障,能得滅否?」                     師曰:「不見性人,未得消滅。若見性人,如日照霜雪,霜雪自消滅。」

修真錄: 般若如太陽,故名曰慧日。業障似霜雪,慧日太陽照,業消若霜溶。

(注)佛學大辭典: 「慧日」,佛智能照世之盲冥,故比之於日。無量壽經下曰:「慧日照世間,清除生死雲。」

(註)佛學大辭典: 「佛智」,佛陀之智慧也。梵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舊翻「無上正等正覺」-略-是「佛智」之別號。

景德傳燈錄: 梁武帝問曰:「朕即位已來,造寺、寫經、度僧,不可勝記,有何功德?」 達摩祖師答曰:「並無功德。」 帝曰:「何以無功德?」     師曰:「此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雖有非實。」     帝曰:「如何是功德?」 師曰:「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注一)佛學大辭典: 「景德傳燈錄」,三十卷,宋真宗景德年中,沙門「道原」編,集諸祖之機緣者。

(注二)佛學大辭典: 「度僧」,度人為僧也。「度」者,出也,離也,出離俗也,又出離生死也。

六祖壇經決疑品《一作疑問品》: 韋刺史問曰:「弟子聞達摩初化梁武帝-文與傳燈錄相同,略-弟子未達此理,願和尚為說。」                                                                                         師曰:「實無功德,勿疑先聖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設齋,名為求福,不可將福便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略-功德須自性內現,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也。是以福德與功德別,武帝不識真理,非我祖師有過。」

萬法歸心錄: 問:「既是因果不昧,善惡報應無差,因甚梁武帝奉佛,又有侯景亡國之釁。」       答:「世數之治亂,皆有定數。梁武帝樂小乘,專修有為,過信泥跡,執持無權,侯景之兵至,不設方便禦敵。集眾沙門,搖鈴擊磬,念經求佛退敵,用斯不善之法,豈是佛經之過。」     問:「梁武帝捨身,修寺建塔,印經造像,奉佛度僧。如是之善,豈無功德,感動天地,解冤釋難。」     答:「斯是有為福田,來世自受樂果。若是無心陰德,能與天心合一,可能轉禍為祥。」

(注一)辭 海: 「泥」,謂以 媚之態,強有所求也。

(注二)辭 海: 「權」,變也,變通常法而合於道也。

(注三)辭 海: 「方便」, 猶云權宜, 猶云機會, 俗謂便利於人曰方便,如云「行方便」。

(注四)佛學大辭典: 真心離妄念,謂之「無心」,非云無心識。

(注五)辭 海: 德惠之不為人知者,曰「陰德」也。

金剛經《妙行無住分第四》: 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呂純陽祖師: 何謂無所住行於布施?      何謂不住「色聲香味觸法」布施?                       布施不為人見者,名不住「色」布施。     布施不為人聞者,名不住「聲」布施。         布施不為人揚者,名不住「香」布施。     布施不為人報者,名不住「味」布施。         布施不為利己者,名不住「觸」布施。     布施不為天福者,名不住「法」布施。         如是布施,如不執而行者,名無所住行於布施。

金剛經《依法出生分第八》: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德勝彼。」

(注)金剛經《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金剛經《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惠能六祖《略記》: 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福德雖多,於性上一無利益。依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修行,令自性不墮諸有,是名福德性。心有能所,即非福德性,能所心滅,是名福德性。十二部教,大意盡在四句中,四句偈即是「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三世諸佛,皆依此經修行,方得成佛。般若心經云:「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從師所學曰「受」,解義修行曰「持」。自解自行是自利,為人演說是利他,功德之大,無有邊際。

呂純陽祖師: 「福德性」是名「功德」,亦名「常福德」,是自性上之福德。福德無限,非人天之有限「福德」也。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心有能所,乃住相布施,縱有多福,福盡墮落。四句偈,文雖少,若能受持,直至「無上菩提」,故其福勝彼。四句偈者,金剛經之骨髓,不明四句偈,豈能超凡入聖而成佛。

傅大士: 寶滿三千界,齎持作福田,唯成有漏業,終不離人天。故知「住相布施」,即非「福德性」。若人心無能所,識心見性,方名「福德性」也。

修真錄: 以無所求之心而行布施者,曰「功德」。聖者之行,若以有所求之心而行布施者,曰「福德」,凡夫之行。若以自利貪求之心而行布施者,曰「失德」,是迷人之行也。

六祖壇經《懺悔品第六》: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養福無邊,心中三惡元來造。擬將修福欲滅罪,後世得福罪還在。但向心中除罪緣,各自性中真懺悔。忽悟大乘真懺悔,除邪行正即無罪。

(註)佛光大辭典: 「三惡」,指人之三種惡心,人有此三惡,故甚難加以教化。即:   心性鄙陋,不能接納善言。   器量狹小,常懷嫉妒,畏懼他人優勝於己。                 若知他人勝己,恥而不加諮問。

證道歌《玄覺禪師》: 住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

呂純陽祖祖註解 玉真真人講述十法界講記板書 正心講堂整理抄寫

連結 十法界:網址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QP2d9x3sdYYPp-jhwjxKX-i8vGxDl9Ke&si=om_sR_FcjlpCLFIj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786a319&aid=181209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