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佛說十法界 緣覺法界講記板書
2024/10/14 22:41:50瀏覽12|回應0|推薦0

佛說十法界 緣覺法界講記板書

【緣覺法界】

佛光大辭典《略記》: 「緣覺」,梵語。音譯「辟支佛」,又作「獨覺」,指獨自悟道之修行者,即於現在身中,不稟(不皈依)佛教,無師自悟。

佛學大辭典《略記》: 「緣覺」者,觀「十二因緣」之理,而斷惑,證理。

佛學大辭典《略記》: 「獨覺」者,即「辟支佛」。常樂寂靜,獨自修行,修行功成,於無佛之世,自己覺悟而離生死者,謂之「獨覺」-中略-是不依「佛」之聲教,故勝於「聲聞」。

大乘義章: 言「緣覺」者,外國正音名「辟支佛」。此翻「辟支」,名曰「因緣」,「佛」名為「覺」-略-「緣」是其十二因緣法,觀斯悟解,從緣得覺,故號「緣覺」。

大智度論: 「緣覺」有二種, 獨覺, 因緣覺-略-能獨出智慧,不從他聞,以智慧得道,故名「獨覺」-中略-「因緣覺」者,因聞十二因緣覺悟,成「辟支佛」。

大薩遮尼犍子所說經王論品《大正藏第九冊》: 有五種罪名為根本,何等為五?-略-若謗辟支佛法,及大乘法(皈依自性),毀呰留難,是名第二根本重罪。

(注一)六祖壇經(懺悔品第六): 歸依自性三寶,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略-若修此行,是自歸依。凡夫不會,從日至夜,受三歸戒。若言歸依佛,佛在何處,若不見「佛」,憑何所歸?言卻成妄。

(注二)辭 海: 「呰」,音紫,口毀曰「呰」。

(注三)辭 海: 涅槃經:「云何知天魔為眾作畱(留)難。」言邪魔來 止人之善事,為修行之障難也,今謂人於事,故意作梗,曰「畱難」。

菩薩瓔珞經: 善男子善女子,吾入涅槃後,多有眾生,著法服,貪利養,詐發道心,缺損正法,無有清淨心。如是之人,雖在我眾中,去我甚遠,百千萬由旬。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不貪利養,雖不在我眾中,其心堅固,不捨道心,離我極近矣。

十法界圖解: 悟「十二緣」(十二因緣),樂獨善寂。體念入空,緣覺之心。

(注)六祖壇經(般若品第二): 善知識,莫聞吾說空,便即著空。

華嚴經: 非空之空,是大乘至極之真空。

六祖壇經《付囑品第十》: 執空之人,有謗經,直言「不用文字」。既云「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語言,只此語言,便是文字之相。又云「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兩字,亦是文字。見人所說,便即謗他言著文字,汝等須知,自迷猶可,又謗佛經,不要謗經,罪障無數。

【十二因緣】

佛學大辭典: 「十二因緣」,是為「辟支佛」之觀門,說眾生涉三世而輪迴六道之次第緣起也。

(注)佛學大辭典: 「觀門」,謂觀法也。

十二因緣論: 「十二因緣」者,惑與業與苦三法迭共因緣而言也。由「惑」生「業」,因「業」生「苦」,再由「苦」生「惑」。此「惑」與「業」與「苦」,三種互相生而不住,如輪之轉也。

【過去二因:無明、行】

佛學大辭典: 「無明」,過去世無始之煩惱也。

(注)佛學大辭典: 今生從前世之因緣而有,前世亦從前世而有,如是展轉推究,故眾生之原始不可得也,故云「無始」。

佛光大辭典: 就十二因緣起中「無明」支解之,「無明」乃對於佛教真理(四諦)之錯誤認知,即無智。

本業經: 「無明」者,不了一切法。

增一阿含經: 何者名為「無明」?不知苦(苦諦),不知集(集諦),不知滅(滅諦),不知道(道諦),是名「無明」。

佛學大辭典: 「行」,依過去世煩惱(無明)而作之善惡行業也。

佛光大辭典: 「行」,造作之義,義同於「業」,十二緣起中第二支「行」即屬此類,指能招感現世果報之過去世三業(身業、口業、意業),亦即人的一切身心活動。

增一阿含經: 何者名為「行」?身口意,三種行為,是名「行」。

【現在五果:識、名色、六處、觸、受】

佛學大辭典: 「識」,依過去世之「業」而受現世受胎之一念也。

佛光大辭典: 「識」,依過去世之二因,心識始託生母胎之一剎那,其有情之分位為「識」。

增一阿含經: 何者名為「識」?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識,名為「識」。

佛學大辭典: 「名色」,在胎中,心身漸發育之位也。

佛光大辭典: 託生之第二剎那以後,六根未備之分位為「名色」。

增一阿含經: 何者名為「名色」?於思想分別名為「名」,如四大附名者為「色」,故曰「名色」。

呂純陽祖師: 心識有名無實體,故曰「名」,色身有實體,故曰「色」,心身合一,故曰「名色」。

佛學大辭典: 「六處」,即六根,為六根具足將出胎之位也。

佛光大辭典: 胎內六根具足之分位為「六處」。

增一阿含經: 何者名為「六處」?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識(六識)之入處,故名「六處」。

呂純陽祖師: 「處」,為所依之義,六根為生六識之所依,故名為「六處」。

佛學大辭典: 「觸」,二三歲間,對於事物,未識別苦樂,但欲觸物之位也。

佛光大辭典: 出胎後,但有接觸感覺,以至二、三歲為止,其分位為「觸」。

增一阿含經: 何者名為「觸」?「識」依「根」而觸知「境」,此三和合,名「觸」。

呂純陽祖師: 「觸」者,出母胎後,身根接觸外境而生六識之感覺也。

佛學大辭典: 「受」,六、七歲以後,漸對事物識別苦樂而感受之位也。

佛光大辭典: 四、五歲至十四、五歲間,感受性極勝,分位為「受」。以上從「識、名色、六處、觸、受」,稱為「現在世之五果」。

增一阿含經: 何者名為「受」﹖對境感苦痛與悅樂,為之「受」。

【現在三因:愛、取、有】

佛學大辭典: 「愛」,十四、五歲以後,生種種強盛愛欲之位也。

佛光大辭典: 愛欲強烈之十六、七歲以後為「愛」。

增一阿含經: 何者名為「愛」?起欲愛,有愛、無愛之三,而愛著其身,名「愛」。

佛學大辭典: 「取」,成人已後,愛欲愈盛,馳驅諸境,取求所欲之位也。

佛光大辭典: 貪著心勝之,三十歲以後為「取」。

增一阿含經: 何者名為「取」?深愛著、慳取而不放,名「取」。

佛學大辭典: 「有」,依「愛」「取」之煩惱,作種種之業,定當來之果之位也。「有」者「業」也,而「業」能有當來之果,故名為「有」。

佛光大辭典: 如此(愛、取)造業之分位為「有」,以上三者(愛、取、有),稱為「現在世之三因」。

增一阿含經: 何者名為「有」?愛欲界(造業)之生,名「有」。

【未來二果:生,老死】

佛學大辭典: 「生」,即依現在業,於未來受生之位也。

佛光大辭典: 由此因(愛、取、有)感生未來世之分位為「生」。

增一阿含經: 何者名為「生」?感業報,生五陰(五蘊)身(色受想行識),名「生」。

佛學大辭典: 「老死」,於來世「老死」之位也。

佛光大辭典: 此後(來世出生之後,再由「惑」造「業」)至死為「老死」,以上二者(生、老死),是屬於「未來世之二果」。

增一阿含經: 何者名為「老」?眾生身,齒落髮白,氣力劣,壽命日衰,是名「老」。何者名為「死」?一切眾生,變易無常,六親相分,五蔭身受斷滅,是名「死」。

佛學大辭典: 「無明」與「行」二者,即「惑」「業」之二,屬過去世之因。「識、名色、六處、觸、受」五者,屬緣於過去「惑」「業」之因而受之現在果,是「過、現」一重之因果也。又「愛、取」二者為現在之「惑」,「有」則為現在之「業」。緣於此惑、業現在之因,而感未來之「生」,與「老死」之果。是「現、未」一重之因果也,此為三世兩重之因果,以此兩重之因果,而知輪迴之無極(無始無終)也。

三世因果經: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佛學教本《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即是「四聖諦」中的「苦諦」與「集諦」。過去的「無明」「行」二因,與現在的「愛」「取」「有」三因,是四聖諦中的「集諦」。現在的「識」「名色」「六處」「觸」「受」五果,與未來的「生」「老死」二果,皆是「苦諦」。若行者感於「苦集」而修道,以智慧破「生死」之源,及出於「無明」,這便是「道諦」。逮至「無明」滅故,而「老死」滅,這便是「滅諦」了。

呂純陽祖祖註解 玉真真人講述十法界講記板書 正心講堂整理抄寫

連結 十法界:網址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QP2d9x3sdYYPp-jhwjxKX-i8vGxDl9Ke&si=om_sR_FcjlpCLFIj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786a319&aid=181172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