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12/05 21:43:19瀏覽57|回應0|推薦0 | |
中庸 講記板書【解題】 (漢語.河洛話.台語)解說 本文:【子程子日:「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解題朱註O1 語譯:朱熹夫子引先儒宗師程頤先生的話說:「不偏左不偏右叫做中,至理永久不變易叫做庸。」 本文解說:「子程子」上面的「子」,是指朱熹夫子。因為這本《中庸》,是朱熹夫子編入《四書》的。以前《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本書都是獨立的,到朱熹夫子之後,認為中國儒家有五個聖人:至聖孔子、宗聖曾子、述聖子思、亞聖孟子,這四個聖人著有四本書,獨獨顏回-復聖,沒有著作書。所以當時朱熹夫子就將孔子的言論《論語》、宗聖曾子所說的《大學》、以及子思所說的《中庸》、孟子所說《孟子》,這四本書合在一起叫做「四書」。「四書」在宋朝最盛行,影響儒家的學者很多。程子比朱熹夫子還早,大多數儒家的學說,程子都有著傳,可說對儒家很了解。所以這裡第一個「子」,是指朱熹夫子,朱熹夫子引程子所說的話,所以才說:「子程子曰」。 朱熹夫子引用程子所說的話:「不偏左不偏右,叫做什麼 ? 叫做中。至理永久不會改變,叫做庸。」 呂純陽祖師:先天大道,不偏不著,三車並行。若云己是人非,則偏而不中。又者執相、著空,亦偏而不中矣。故中者純任自然,無為之法也。先天之至理,雖經萬年,永久不改不變。若有所改變,則非先天至理。如《道德經》、《六祖壇經》、《易經》、《金剛經》等,皆不易之道,《中庸》亦如是。故庸者,常住之道也。解說:我們先天的大道,是不偏斜,不固執,是三車並行的。(「三車」:就是上乘法、中乘法、下乘法。)假使一個人,堅持自己的道理才對,別人的道理錯,這樣就是偏,就不中了!又如果一個人著相或著空,這也是偏,不中!所以中就是什麼?就是純任自然無為之法。先天的至理,雖然經過幾萬年,仍是永久不會改變的。如果經過一個年代道理就改變了,這就不是先天的至理。好比像《道德經》、《六祖壇經》、《易經》、《金剛經》.....等,這些都是不會改變的道理。這些經典的内容,卽使經過好幾千年,道理也不會改變。《中庸》也是一樣啊!所以「庸」可以說是常住的道,永久都不會改變的道! 本文:【「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門傳授心法。-解題朱註O2 語譯:「中啊,是全天下的正道;庸啊,是全天下的定理。」這一篇乃是孔門所傳授的心法。 本文解說:「中」的意義,是天下的正道;「庸」的意義,是天下不變的定理。《中庸》就是孔門所傳授給世間人的心法。(「孔門」,孔子以來所有的學問。) 呂純陽祖師:所謂心法者,見性之法也。學者若不悟此心法,著相外求,則永不見道。解說:心法是什麼 ? 就是要看出人的本性之法。所以學道的人,如果没有悟出心法,只是向外求道,永遠都没辦法看出真道 ! 由此可見萬法是由心所造。今天所說的神、仙、佛、聖人......也是一樣,天堂、西方也是一樣,都在我們的心。這個道理在講「十法界」的時候,就解釋得很清楚了。所以一個人如果不向內求心,只是向外求有形有色有形體的存在物,那麼神在那裡 ? 佛在那裡 ? 觀無量壽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傳心法要:卽心是佛。如今學道人,不悟此心體,便於心上生心,向外求佛,著相修行,皆是惡法。 覺世真經:若是欺心,便是欺神,心則是神。 路加福音:上帝的國,不是眼所能見的。因為上帝的國,就在你們心裏。 達摩血脈論:若知自心是佛,不應心外覓佛,不得將心念佛。佛不誦經,佛不持戒,佛不犯戒。若欲覓佛,須是見性,見性卽是佛。若不見性,念佛、誦經、持齋、持戒亦無益處。念佛得因果,誦經得聰明,持戒得生天,布袘得福報,覓佛終不得也。 本文:【「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孟子。」】-解題朱註O3 語譯:孔子的孫子子思,恐怕時間久了,這《中庸》的心法傳承有所誤失。所以,將它寫在書本上,後來子思之門人傳承給孟子。 本文解說:孔子的孫子子思,怕這本《中庸》的道理,在年代久遠後,口頭錯傳了心法,所以寫成《中庸》這本書。後來子思的門人,傳授給孟子。讀本文「以授孟子」這句話,如果以為孟子就是子思的徒弟,這樣就錯了 ! 要知道子思死後,經過六十年,孟子才出生。所以孟子絕對不是子思的徒弟,是子思的徒弟又傳給孟子。那麼子思的徒弟怎麼没出名 ? 這種情形很多的呀 !「有狀元學生,没有狀元老師。」很多老師不出名,而學生出名。所以孟子並不是子思直接傳授的。我簡單寫一個表做參考: 五聖生卒對照明細 : 孔子生公元前551年-/卒 公元前479年享壽73歲 顏回生公元前513年-/卒 公元前482年享壽32歲,顏回死時孔子70歲。 曾子生公元前505年-/卒 時年不詳史未細明。孔子死時曾子27歲。顏回死時曾子24歲。 子思生公元前492年-/卒 公元前431年享壽62歲。 孟子生公元前372年-/卒 公元前289年享壽84歲。 簡單解釋一下 : 以上所說的歲數是虛歲,出生就算一歲。中國人的算法,和西洋人的算法不一樣,不講實歲。所以,孔子出生於公元前五五一年,逝世於公元前四七九年,壽命七十三歲。顏回出生於公元前五一三年,逝世於公元前四八二年,三十二歲就去世了。顏回死的時候,孔子剛好七十歲。曾子出生於公元前五〇五年,但是曾子哪一年逝世 ? 歷史上沒有寫,到底曾子活了幾歲也不知道。總而言之,孔子逝世的時候,曾子剛好二十七歲,顏回逝世的時候,曾子剛好二十四歲。而子思出生於公元前四九二年,逝世於公元前四三一年,壽命六十二歲。孔子逝世的時候子思十四歲,子思小曾子十三歲。最後,孟子是公元前三七二年出生,公元前二八九年逝世,壽命八十四歲。你想想看子思是公元前四三一年逝世,孟子是公元前三七二年出生,算盤拿來打看看是幾年 ? 所以,子思逝世之後經過六十年,孟子才出生。孟子不可能拜子思為師 ; 說孟子是子思的徒弟,是不可能的 ! 現在說 :「筆之於書,以授孟子」,這句話怎麽解釋 ? 因為子思寫這篇《中庸》傳給他的學生,後來孟子得到了,才成為聖人。子思的學生沒有成為聖人。有些人不知道這緣故,說孟子是子思的徒弟,這樣就不合理了 ! 本文:【「其書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末復合為一理。」】-解題朱註O4 語譯:這本書開始的時候,述說中庸的真理。由此中庸的真理分散到萬事萬物,最終再回復到不偏不倚的中庸真理。 本文解說:這本《中庸》開始只有講一個理字,就是「天命之謂性」;中間將「天命之謂性」分散;「中散」的中就是「天命之謂性」。之後道理分散引證到我們修身養性的法,最後又合起來,卽是一個「理」字---就是課本的最後一句:「德輶如毛,毛猶有倫。上天之載,無聲無臭」---這個無相無為的大道理。這句話將來會詳細解釋,不過為了解釋《中庸》的心法,前後這兩句話還是要解釋。「德輶如毛,毛猶有倫」這句話說 : 用德來教化百姓,要把它當成輕如一根頭髮一樣淡薄的心情。毛雖然很輕,但是還有一個形相可來比擬,這就是相對,不是絕對的。就是說,用德來化民,没有福報的思想,如果有所住心,就還没達到至極之處。 道德經: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解說:上德,是最高的德行,就是功德。「不德」,什麼是不德 ? 為什麼說不德 ? 上德的人,他的心裡不會當成我是在做善事、在行功德,這才是真正有德之人。所以《道德經》的下句才說:「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下德的人,他所做的德行都要說給別人聽,所以不是真的有德行的人。 金剛經: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 慧能六祖:菩薩不為求望自身的快樂而行布施,但為內破慳心,外利益一切衆生,而行布施也。 陳雄居士:凡夫布施,必以為求福,此住相布施,福盡未免輪廻。菩薩布施,一心清淨,利益衆生,此不住相布施也。雖不求福,自然離生死之苦,是所謂無限福德,是名功德也。 呂純陽祖師:德人(注一)心如虛空,名利皆不貪著,儉于自己,利益衆生。凡夫(注二)不肯空心,不捨名利。雖廣施衆生,而有所求。如是布施,不名「利益一切衆生」,亦不名「上德」也。解說:所以呂純陽祖師說,如果是德人,他的心和虛空一樣,不會貪名也不會貪利。節省自己,利益眾生。凡夫就不是這樣,凡夫的心沒辦法放開,沒辦法捨去名利。雖然善事做很多,卻有所求。像這種的布施,不能說利益一切眾生,也不能說是上德的人。所以,這句話可以引證《中庸》的結論:「德輶如毛,毛猶有倫。上天之載,無聲無臭。」前面一句說:「德輶如毛,毛猶有倫。」是說用德來化民,要把它看成輕如一根頭髪,絕對不可以有福報的思想。毛雖然很輕,但是還有一個形相,還有一個比較,還是相對的,不是絕對。那麽要達到絕對,要怎麼辦?下句說:「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說上天在化生萬物,都沒有聲音、也沒有氣味,這才是形容最高的德行。就是說:上德的人啊!像上天在化生萬物一樣,行德做善,無所住,默默地做。不會去想福德、不會著相、也不會著空。因為著空的人,自然而然會顯露於相。所以上德的人純任自然做善。好比釋迦佛祖說:「天下父母皆我父母,天下子女皆我子女。」行善的時候,把年紀比我們還大的人,當成我們的父母應當供養,如果比我們年少的,就當成我們的兒女,應當要去幫助他。不是說只想福報去行善,如果求福報而行善,是有所住的心,這些都沒有用!所以,學道絕對不能有這種要廻向福報的心理。這裡說的是了脫生死的道理,也就是說心法的道理。所以孔子說:至矣!上天對萬物所行所施,沒有聲音沒有氣味,乃是最高的德行了。 (注一)辭海:德人,謂有德之人也。《莊子》(天地) :「德人者,居無思,行無慮,不藏是非美惡。」 (注二)辭海:凡夫,謂未斷些少之惑,未證些少之理者。 本文:【「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解題朱註O5 語譯:這個道理舒展開來可以遍滿整個宇宙,收攝起來可以藏在極小的地方。 本文解說:心法的道理如果要把它放開,可以充滿整個宇宙。(「六合」,就是指宇宙;「彌」,就是滿。) 如果是捲起來呢,可以放在一個很小的地方。比如《中庸》如果要展開來解釋,道理講不完,如果要濃縮起來,只有首句這句話:「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只有這樣而已。將這三句話展開,就滿天下。如果就《大學》來說,只有:「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樣而已。如果是《金剛經》,只有講「三心四相」之外,其它都没講什麼。若是《法華經》呢?只有最後的一句結論「除我」,其它也没什麼。《六祖壇經》只有談到:「無相、無念、無住」而已。這就是捲起來,道理本來只有一點點而已。不過單單這樣一句話,你不能瞭解,所以才將那些話,一直引證、一直展開;一直引證、一直展開········道理就滿山野、滿宇宙。 呂純陽祖師:彌〔 注一〕,充滿〔注二〕也;六合〔注三〕者,指宇宙〔注四〕;密〔注五〕,密集也。言《中庸》之道,放開其義,則充滿於宇宙,言之不盡也。卷之則惟首句之「天命之謂性」,與終句之「上天之載〔注七〕,無聲無臭,至矣」而已。解說:所以呂純陽祖師說:彌,就是充滿;六合,就是指宇宙;密,就是密集。《中庸》的道理如果擴大,可以充滿宇宙,講不完、言不盡,怎麼說也說不完。若是收起來,只有最前面一句「天命之謂性」,和最後一句「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而已。 〔注一〕辭海:彌,滿也。 〔注二〕辭彙:充滿,滿也。 〔注三〕辭海:六合,天地四方也。 〔注四〕辭海:宇宙,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今來曰「宙」,以喻天地。 〔注五〕辭海:密,疏之對也。 〔注六〕國語辭典:密集,集合在一處也。 〔注七〕鄭玄先生:載,讀曰「栽」,等於生物。 本文:【「其味無窮,皆實學也。善讀者玩索而有得焉,則終身用之有不能盡者矣。」】-解題朱註O6 語譯:它的意味無窮無盡,皆是最扎實的學問。善於讀書的人細心玩味、探索而悟得其中的道理,那麼一輩子來運用它,也是使用不盡的啊。 本文解說:《中庸》的道理,意蘊是講也講不盡的。(「無窮」,就是講不盡。)全都是實實在在的學問,是儒家的心法。愛讀書的人如果仔細地想、用心去研究,自然就得到其中的道理。用這個道理去做人、去做事情,一輩子都受用不盡啊! 以上是朱熹夫子在《中庸》經文前面的序文。 呂純陽祖師註解 玉真真人講述中庸 講記板書 正心講堂整理抄寫 連結中庸講記:網址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QP2d9x3sdYaJSuO-AdcUsUFqIPRXPuvW&si=UCobSMqnJnJGl0YM |
|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