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12/11 18:01:34瀏覽17|回應0|推薦0 | |
中庸 講記板書【第一章】 (漢語.河洛話.台語)解說 經文:【「天命之謂性」】-001-1 經文解說:第一章第一句開頭說 :「天命之謂性。」就是說 : 上天給我們的這個命,叫做本性。 朱熹夫子:天命,謂天所命生人者也。 解說:天命是什麼 ? 就是上天命令我們做人。所以每個人都有天命。有人喜歡說 :「我擔天命。」每個人都有天命呀 ! 如果不擔天命,就出生為畜生了。所以,天命,就是上天命令我們做人。 王鳳儀善人:性和天命合,道義就是天命。 讀經示要:天命者,本體具萬善至美者。 禮記 樂記篇:人生而靜,天之性也 ; 感於物而動,性之欲也。 新唯識論:夫天命者,以其無聲無臭,而為吾人與萬物所同具之本體。 傳習錄:何者為天命 ? 日 : 去得人欲,便識天命。 呂純陽祖師:上天所給與人者「天命」,是謂本性,則吾人之靈魂也。從地氣所稟者日「稟命」,是謂習性,則吾人之覺魂。由父精母血所結者曰「生命」,是謂秉性,則吾人之生魂也。 解說:上天所賜給我們人的,這就是天命,也是我們人的本性,就是我們的靈魂。若從地方習氣所稟受,叫做「稟命」,也可以叫做習性,就是我們人的覺魂。若從我們的父精母血所結,叫做「生命」,也可以叫做秉性,就是我們人的生魂。這個就可以說是:三命、三性、三魂。本來名字不同,道理是一樣的。 經文:【「率性之謂道」】-001-2 經文解說:「率」就是照這條路,「率性」就是照我們本性這條路去走,這就是道。 朱熹夫子:率,循也,道也,路也。 解說:率,可以解釋成依循,照著這條路;也可以解釋成道,也可以解釋成路。 呂純陽祖師:上智之人,不受後天純惡秉〔注〕性染污,能依順天性而行,是謂回歸上天之道,故曰「率性之謂道」也。若不率性而行,則難回上天矣。 解說:呂純陽祖師說:有智慧的人,不會被後天純惡的秉性染污,染到污穢。他能夠依順天性來走,這就是要回歸上天的道,所以才說:「率性之謂道。」假使不率性來走,就没辦法上天這條路。 〔注〕辭海:秉,執也。秉就是執。秉性,就是固執的性。 經文:【「修道之謂教」】-001-3 經文解說:修這個率性之道,就叫做什麼?這就叫做教化。 呂純陽祖師:上天所給與人之至善天性,受後天之純惡秉性所染污。習性為物欲所誘,為情思所率。只重物質之享受,不知回歸上天之道。聖人得天之道,體天之心,創立教門,教之修之明之。使人人咸能化其私欲,走向率性之道,故曰「修道之謂教」。 解說:上天所賜給我們人這個至善的天性,受到後天純惡的秉性所染污,染上污穢。習性被物欲所誘拐,被人的情思所牽連。只重視物質的享受,不知道要回歸上天這路。聖人得到天之道,體諒天的心,創立這個教門,來我們人、叫我們修、叫我們明白。讓每個人都能夠化除私欲,走向率性這條路,所以才說:「修道之謂教。」 經文:【「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002 經文解說:率性的道,一會兒的時間也不能離開我們人的身和心,能夠離開我們身體的這個道,就不是率性之道了! 呂純陽祖師:佛本在衷何處求 ? 凡夫學道望天庥。菩薩只向内心覓,作聖作仙勿外修。率性而行達彼岸,須臾離道奈河遊。世人若識此中理,棄假尋真逆水流。 解說:佛本來就是在我們的内心,你往那裏找啊 ? (「衷」,就是内心。) 凡夫學道都希望上天保佑他。(「庥」,就是保佑、庇佑。) 道只要向你的内心去找,(「菩提」,就是道。) 作聖人、成仙,不要向外面去修。照著本性去走,就到佛祖那一的岸上。短暫的時間都不可以離道,如果離道,就到地獄去了 ! (「奈何」,就是地獄。) 世間的人若知道這此道理,就要棄假尋真,要逆俗來走 ! (「逆水」,就是逆世俗來走。) 六祖壇經: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自若無道心,闇行不見道。 六祖壇經: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 羅馬書:這道離你不遠,正在你口裏,在你心裡。 路加福音:你們為什麼稱呼我「主啊!主啊 !」卻不遵我的話行呢 ? 凡到我這裏來,聽見我的話就去行的。 經文:【「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003 經文解說:現在我們看全文的解釋。是故,就是說修行的人,自己要警戒要謹慎。在眾人所看不到的地方,再加一層,不管在什麼時候,要注意別人聽不到的地方。因為愈隱暗的地方,也是容易被人發現;雖然仔細去計畫的事情,別人還是會知道。所以在日本有一句俗語,翻譯成國語就是:「牆壁雖然很細密,但是牆壁有耳朵~就是窗户。窗户雖然關著,不過窗户外有眼睛看著你。」所以一個人愈想隱密,人家愈想知道。修行的人,要特別謹慎自己一個人在計畫事情的時候。 大學:所謂誠意者,毋自欺也,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朱熹夫子:慎獨者,慎其獨居之所為。 靖江語要:獨者,人所不知而已所獨知之地也。 呂純陽祖師:看不見,聽不到,無跡象,無聲響。而念之動,人雖不見不聞,而己已知。己之性卽天之性,亦卽天知之。故君子不以為隱微而忽視之。 解說:没看見,没聽到,連一點痕跡也没有,連一個聲音也没有。但是一個人的念頭若一動。念頭如果動了,沒人看見啊!念頭動了,也没人聽到啊!我們的念頭在動,也没有一點痕跡。外人雖然没看到、沒聽到,不過自己已經知道。你的念頭在想,你自己已經知道。我們自己的本性,就是天之性,也可以說天已經知道了。你心動,天就已經知道。(所以我常常說,拜神明都不用開口,三柱香拿來,單單心裡想,祂就知道。一個人的心思一動,天就已經看透你的心。若依佛家說是:「他心通!」天已經知道了。) 所以一個君子,不會因為這樣就疏忽了自己的行為。你不要以為這樣沒人知道,這是小事情,卽使小事情,天就已經知道了。 昔時賢文:暗室虧心,神目如電。人間細語,天聞若雷。 漢書:欲人不見,莫若勿為。欲人不聞,莫若勿言。 覺世真經:勿謂暗室〔注一〕可欺,屋漏〔注二〕可愧。 〔注一〕辭海:暗室,謂隱密不為他人所窺見之處。 〔注二〕詩經:相在爾室,尚不愧于屋漏。 詩經注疏:屋漏者,室內處所之名,可以施小帳而漏隱之處。 呂純陽祖師:相,視也;兩,你也。「相在爾室」,言視你獨處於自室之中也。屋漏,室內廁所漏隱之處,非人所居。「尚不愧屋漏」者,心中有神明在暗中察之。謂獨處作事,雖在屋漏之處,而不可有愧於良心也。言良心者,卽心中之神,是道家所謂之元神也。心與神通,人意起惡,雖處屋漏,無人見之,無人聞之,而心已知。心旣知其惡,神卽遠之,鬼卽近之,禍卽臨矣。 解說:相,就是看。要看新娘、要看女婿叫「相親」。什麼叫做相親 ? 相親,就是要看女婿、要看新娘。所以,相就是看。爾,就是你的意思。「相在爾室」就是說 : 看你自己獨處在家裡面。屋漏,就是家裡的廁所,大小便的地方,不是人在住的。要知道古時候的廁所跟現在不一樣。現在的廁所很舒適,如果整理乾淨裡面放一張床,有些人躺下去就睡了。古時候不行,古時候門簾遮住,床邊的廁所是很臭的。不信的話你尿在尿盆裡,兩三天之後,那個味道很不好的。所以,臭死人的地方怎麼能住人。如果是勤勞的人,尿桶還會每天拿去倒。如果懶惰只要兩天不倒,打開門簾進去裡面,那個臭尿味實在不能聞。没有人會去的啦!除非要大小便,不然没有人會掀開門簾進去。要知道以前的環境和現在的環境不一樣。文句要能體會,不然有人會說 :「廁所這麼乾淨,怎麼不能住 !」現代的人就不能體會。說「尚不愧屋漏」這句話,是因為我們的心裡有神明暗中在監察我們。有人會問說:「一個人做壞事,死後閻羅王每樣都知道。現在世界人口幾十億萬,衪怎麼會知道 ?」人的心就好比像一台電腦,你若去到閻羅王那裡,把你心中的電腦拿來解碼,你心裡想什麼祂都知道。不相信嗎?現在比如像銀行,以一張卡來說,雖然我錢存在宜蘭,你要來高雄領也可以,全島所有的電腦都可以輸入密碼。人的心,好比像一台電腦,有的說是三尸神。去.到閻羅王那裡,電腦拿來解碼,馬上知道你心裡在想好、想壞。祂馬上知道啊!讓你躲也躲不掉。所以我們心中有三尸神暗中在監察我們,三尸神就好比像電腦。所以我們自己一個人靜靜做壞事,雖然是在廁所屋漏的地方,也不要有愧我們的良心。現在說的良心,就是我們心中的神啊!就是道家所說的元神。心和神是相通的。一個人的意若起惡心,雖然你是在廁所裡、在屋漏的地方,没人看到沒人聽到,但是你的心已經知道。心旣然知道你的惡,神就離開了。(「遠」就是離開。) 神若離開,鬼就靠近過來,你的禍端就到了 ! 看你一個人怎樣做虧心事 ? 卽使做得再隱密也不行 ! 經文:【「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004 經文解說:首先有兩個字要注意:「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中」就是中間的中。「發而皆中節。」現在這個「中」不能讀成第一聲,要讀成第四聲。「中」就是合理,合天理人情這叫做中,中就是「知道」。喜就是高興、怒就是忿怒、哀就是悲哀、樂就是快樂,這四種的情感還没發出,(「未發」就'是還没發出來,還没生氣、還没高興的時候。)就是一點都不偏的本性,叫做中。發出之後如果有適當没有遍斜,雖然你高興發出來、生氣發出來,但是你没有讓它偏斜,這個叫做和。 程子:中也者,言「寂然不動」者也;和也者,言「感而遂通」者也。 朱熹夫子:喜怒哀樂,情也。其未發,則性也。無所偏倚,故謂之中。發皆中節,情之正也,無所乖戾,故謂之和。 續近思錄:喜怒哀樂之未發,當此之時,卽是此心寂然不動之體。而天命之性全體具焉,不偏不倚,故謂之中。喜怒哀樂之情發焉,以其無不中節,無所乖戾,故謂之和。此則人心之正,而情性之德然也。 呂純陽祖師:喜怒哀樂者,情也。其未發前是中正不偏之本性,故謂之中,則天命之性也。發而皆中節:當喜而喜,喜而不過;當怒而怒,怒而不憤:當哀而哀,哀而不傷;當樂而樂,樂而不淫。故謂之和,則率性之道也。 解說:高興、生氣、悲哀、快樂,這就是我們人的情。情還没發出來之前,就是中正不偏的本性,所以才叫做中,就是《中庸》第一句說的:「天命之謂性。.」情發出來都中節 : 應該高興,要高興。一個人應該高興卻不高興,那豈不變成木頭人?我娶媳婦也會高興啊!家裡有個喜事也會高興啊!我做生日也會高興啊!但是喜不要超過。比如說:來請脱衣舞團唱歌跳舞,或是移奢浪費,這就是超過。高興不要超過,我就是高興啊!辦個宴會,請一些親戚朋友,但是不會太過浪費,這個叫做:「喜而不過。」應該生氣,要生氣。比如說兒子不爭氣,你難道不會罵他嗎?比如一個人為非作歹,我們做朋友的也會罵人他。應當生氣,你就生氣!好比上面說的憤怒菩薩,連菩薩都會生氣。但是要:「怒而不憤。」什麼叫「憤」?憤就是記恨。生氣有兩種,有的是為了你好的生氣,有的是怨恨你而生氣,所以才說:「怒而不憤。」孔子稱讚顏回說:「不遷怒。」不遷怒就是「怒而不憤」。比如我生氣某個人,我罵了他,這樣還没關係,有一個第三者,你心情不好就連他一起罵。你心情不好罵人抵帳,這都是超過!所以可以生氣,但是不能有那個恨心。應該悲哀時,要悲哀。我父親死了,我怎麼不悲哀?我母親死了,我怎麼不悲哀?但是要:「哀而不傷」….哀但是不能傷心。怎樣叫做傷心?一煩惱起來,整個人軟趴趴的,也不吃、也不睡,反而叫醫生來看病,這就已經傷到了。好比當時我太太去世,我也會悲哀啊!不過一些師兄弟問我說:「老師你會煩惱?」我說:「不會啊!」我說:「如果煩惱之後她會復活,我就煩惱!煩惱下去,她也不會復活,只是捨不得而已。」不能去傷到心。所以我太太不在的時候,我也照樣做事情。不會躺在床上叫醫生打針,不會這樣啦!這叫做:「哀而不傷。」應該快樂就要快樂,怎樣快樂?比如一個聚會,像辦個會議,或是互相邀集去爬山啦!互相邀請一起做些事,那是一種娛樂、快樂。應當快樂的時候,也要快樂,但是要:「樂而不淫。」這個淫的意思不是男女之間的淫。《辭海》裡面就有寫:淫就是亂。就好比:「樂而不亂來。」怎樣叫做亂?好比年青人要找刺激、要快樂,來飆車,那就是樂而淫。有些人酒一喝下去,不考慮到別人,在那邊吆喝、大聲划拳,這就是淫。過去很多師兄弟,酒一喝也會划拳,後來我都會制止他們,要喝就安靜地喝,講話沒關係。在那邊大小聲嚷,我們快樂,卻會傷害別人呀!鄰居隔壁家裡的人會被打擾到,所以到別人家才要特別注意。到別人家裡大小聲的嚷,有没有考慮到,人家的小孩在睡?有没考慮到,老人家會失眠?有沒考慮到病人?不能只考慮自己,你要考慮到別人!單獨住宅没關係,如果有鄰居,卻大小聲嚷,鄰居會很討厭的。這些就是,。真正的快樂,就是要給別人快樂,給人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所以叫做和,就是《中庸》說的率性之道,照我們本性去走的這條路。呂純陽祖師說的這個「中庸」的喜、怒、哀、樂這是講四情。另外有七情:「喜、怒、哀、懼、愛、惡、欲。」 修真錄:道家云「大道無情」者,非無情感之謂也。人無情感則如木石之類,是執空也。道家云「大道無情」者何?當喜而喜,喜而不過其常度;當怒而怒,以慈愛之心言之苦切;當哀而哀,哀而不傷其心;當懼而懼,常存戒懼心而無有恐懼心;當愛〔注一〕而愛,吝嗇於奢侈而不吝嗇於善;當惡而惡,惡而發四無量心〔注二〕憐憫感化他;當欲而欲,欲功果而不欲名利也。 解說:所以《修真錄》這樣跟我們說說:道家有一句話:「大道無情。」所謂「大道無情」,有人會誤會是「無情無義」。不是!「大道無情」,並不是没情感的意思。一個人如果没有情感,就好比像木頭、石頭一樣,這變成執空。道家所說的「大道無情」是什麼 ? 應該高興要高興,高興不能超過;應該生氣要生氣,以慈愛的心來勸告人家 ;應該悲哀要悲哀,但是悲哀不能傷我們的心。對於「喜」、「怒」、「哀」這三樣前面說過了,不再重複詳細解釋。接下去第四種,就是我們應當怕時要怕。(懼,就是怕、畏懼。)怕什麼 ? 就是要存一個戒懼的心。什麼叫做戒懼心?「我不知有没做錯 ? 我講話不知有没得罪人 ?」這就是戒懼心。小心做事,講話也要小心,謹言慎行,這就是成懼心。但是你不能有恐懼心!好比說走路時擔心鬼有沒有跟在後面……不用怕那些啦!要有戒懼心,不可有恐懼心。應該要小氣的時候要小氣,愛就是小氣嘛!小氣什麼?要小氣「侈奢浪費」。別人請客一桌花一萬,我們花一萬五可不可以?不可以!別人如果辦一萬,我們辦五千就好:別人辦五千,我們辦三干就可以!節省一點,這就是小氣於侈奢浪費。但是不要小氣於行善!人家拿五千我拿三千就好了?人家拿五千,如果我們做得到,拿一萬也沒關係嘛!不要小氣於行善!應該討厭的,你要討厭!(「惡」,就是「討厭」,不是「罪惡」。)討厭什麼?雖然討厭那個人做壞事但是要發「四無量心」,要可憐他、感化他。是討厭那個人做惡,是討厭那個惡,不是討厭那個人!反而要發憐憫的心去感化他。應該希望要希望。(「欲」,就是「希望」。)我們希望什麼?希望造功造果,不要希望要名要利。這個就是中和的道理。 〔注一〕辭海:愛,嗇也。 〔注二〕辭海:嗇,愛濇也。按:愛濇卽慳吝。〔方言〕:「凡貪而不施,或謂之嗇。」 佛學辭典:四無量心,一.慈無量心,能與樂之心也;二.悲無量心,能拔苦之心也;三.喜無量心,見人離苦得樂,生慶悦之心也;四.捨無量心,如上三心捨之而心不存著也。 經文:【「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005 經文解說:中是什麼?就是天下萬物的本性;若是和呢?和就是天底下的人,共同要走的路。 朱熹夫子:大本者,天命之性。達道者,循性之謂也。天下古今之所共由,道之用也。 呂純陽祖師:喜怒哀樂之未發,則寂然不動之本性,此謂之中。乃第九識,心之本體,故曰「天下之大本」。感而遂通,行純善軌道,無所乖戾,此謂之和。乃第八識,心之正,故日「天下之達道」。動而偏右亦偏左,善惡摇摇不定,脫離常軌,此謂之念。乃第六識,心之邪,可曰「天下之末流」。 解說:高興、生氣、悲哀、快樂等情緒還没發出來的時候,就是人寂然不動的本性,這個叫做「中」。是人的第九識,也是我們心的本體,所以才叫做:「天下之大本。」等到對外境有所感,我們的心就動了。走著純善的軌道,一點也没有違背,叫做「和」。也是人的第八識,是「正心」,所以才說:「天下之達道。」假使一個人的心動了,不是偏右就是偏左。一下善、一下惡摇擺不定,脫離了經常的軌道,這就是「妄念」,也是人的第六識,是我們的邪心,這可以說是「天下的末流」,走到末路去了。 經文:【「致中和,天地位處,萬物育焉。」】-006 經文解說:如果能夠做到中和的地步...…推及到天地中和,一年四季不亂;推及到萬物的中和,萬物都會順利發育生長。 經文:【「子思述所傳之意以立言,首明道之本原出於天而不可易,其實體備於己而不可離;次言存養省察之要;終言聖神功化之極。」】經文解說:這章是子思傳述孔子傳授的意旨說的。首先說明道的本源是出自天命,不能去改變的,就是「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這三句。實際上道體又是具備於自己的身上,不能分離的。道本來就在我們的身上,就是《中庸》說的:「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這兩句。接下去說明存心養性和檢點研究的重要,就是:「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等五句。最後再說明聖人化育的功效與最高的境界,就是:「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這句。以上這句話不是子思說的,是朱熹夫子註解《中庸》的時候所補充說的話。 經文:【「蓋欲學者於此,反求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誘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楊氏所謂「一篇之體要」是也。」】 經文解說:第一章的用意就是要求學道的人在「中庸」上面用功,返回來用功,不是向外面,是回頭求於自己。而且讓自己所得、所悟出的道理,求抛棄由外面所引誘而起的私心。堷養充實本來就有的善性,好像《三字經》所說的,「人之初,性本善。」本來的善性,就是人的本性。楊時所說的《中庸》全篇的綱要,就是指第一章。楊氏就是指楊時,是我們過去的前賢。朱熹的學問起源出於楊時。楊時享壽八十三歲,卽公元一千零五十三年到公元一千一百三十五年的中間。朱熹夫子享壽七十一歲,從公元一千一百三十年到公元一千二百年。楊時死的時候,朱熹剛好六歲。楊時是儒家一個大學者,曾對《中庸》有所評論,朱熹夫子重新注解《中庸》時也有參照過。 中國人名大辭典:楊時,將樂人,字中立,學於程顥。顥死,復學於程頤。高宗時,官至龍圖閣直學士致仕。以著書講學為事,東南學者推為程氏正宗。朱熹之學,其源皆出於楊時。學者稱龜山先生,著書有《二程粹言》及《龜山集》。 朱子語錄:游酢〔注一〕、楊時初見伊川〔注二〕,伊川瞑目〔注三〕而坐,二子侍。旣覺曰:「尚在此乎,且休矣。」出門,門外雪深一尺。 〔注一〕辭海:游酢,宋建陽人,字定夫,學者稱廌山先生,與楊時同師二程〔註〕。元豐間登進士第,累官太學博士。 〔註〕辭海:二程,謂宋儒程顥、程頤兄弟也。 〔注二〕辭海:程頤,宋洛陽人,字正叔,世稱伊川先生。與兄顥同受學於周敦頤。 〔注三〕辭海:暝目,謂閉目也。 歷代名人勝跡大辭典:楊時,將樂人,字中立。北宋寧進士,於晚年隱居龜山,故人稱龜山先生。師事於程顥、程頤,歷知瀏陽、蕭山和荊州教授,後以龍圖閣直學士退居故鄉龜山。其哲學主張致知必先於格物〔注〕,被東南後學奉為程氏正宗,著有《龜山集》。 〔注〕呂純陽祖師:致者,運用之義;知者,良知也。吾心本有不假外求,則智慧也。格者,正也。正者,正其不正也。物者,物欲也。故格物是去欲心之不正。意念所在,皆清淨而無貪欲。意念所起,以全其能阻止物欲者也。故人若欲開智慧,必先去欲心之不正。此乃程氏正宗之哲學主張,「致知必先於格物」之謂也。 解說:「致」是什麽?致就是運用。「知」是什麼?知就是良知。儒家講「良知」,就好比像「佛教」說的智慧,就是我們人本來就有的。智慧並不是從外面求來的,知識才是從外面得來的。我們在外面所學的是知識,智慧是本來在我們心中就有的,就是我們的智慧。格,就是正。什么叫做正?正就是要糾正。現在這個正,就是糾正,糾正我們人的不正。物,就是我們人的物欲。所以呢?格物就是要去這個欲心之不正,就是要去除貪欲。我們意念所在全都清淨沒有貪欲。意念所生,全部都能夠來阻止我們人的物欲。(起,就是生,意念所生。)所以一個人想要開智慧,首先要去除欲心的不正。大家說:「我的智慧怎麼不開?」要開智慧就要去除欲心的不正。一個人如果有貪欲的心,智慧就不會開。這就是程氏的正宗哲學的主張:「致知必先格物」的道理。 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注〕知至。 〔注〕辭海:后,通「後」。《禮》〈大學〉:「知止而后有定。」 司馬光先生:「致知」二字,是千古聖學之秘,此是孔門正法眼藏〔注一〕,從前儒者多不曾悟到。格為扞〔注二〕;「格物」,為謂「扦物欲」也。 〔注一〕修真錄:正法眼藏者,不偏不曲曰「正」。眼見一切法門之智慧,曰「法眼」。其眼非一般肉眼見,乃以心悟,無形無狀,藏於第八識之藏識,故名「藏」也。 〔注二〕辭海:扦,禦也,衛也,止也。 佛光大辭典:正法眼藏,又作清淨法眼。卽依徹見真理之智慧眼,正法眼透見萬德秘藏之法,亦卽佛內心之悟境。 佛學大辭典:正法眼藏又曰「清淨法眼」..…..「正」為佛心之德名。此心眼徹見正法,故曰:「正法眼。」深廣而萬德含藏,故曰:「藏。」《法華經》所謂:「佛知見〔注〕」也。 〔注〕佛學大辭典:佛知見。了知照見諸法實相之佛智慧也。 王陽明先生:致知者,非若後儒所謂充廣其知識也,致吾心之良知〔注一〕焉耳。良知者,孟子所謂:「是非〔洼二〕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得,是故謂「良知」。良知是「天命之性」也。吾心之本體,自然靈照明覺者也。凡意之所發,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謂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之謂也。正其不正者,去惡之謂也。歸以正者,為善之謂也,夫是謂格也。 〔注一〕孟子:{盡心}章句上: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注二〕辭海:是非,分別是與非也。《孟子》{公孫丑}:「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經文:【「其下十章,蓋子思引夫子之言,以終此章之義。」】 經文解說:這是經的第一章,是子思把孔子說的話發揚出來。以下還有十章,這十章就不是孔子說的話,就是子思引孔子的話徹底把它闡揚出來。 呂純陽祖師註解 玉真真人講述中庸 講記板書 正心講堂整理抄寫 連結中庸講記:網址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QP2d9x3sdYaJSuO-AdcUsUFqIPRXPuvW&si=UCobSMqnJnJGl0YM |
|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