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9/06 16:38:27瀏覽1675|回應7|推薦37 | |
引用文章為什麼要到國外打工? 文/crystalsun 20130906 爲什麼要到國外打工? 因為趕流行? 台灣的確有這種風氣,流行都是爆發出來的一窩蜂,不管是那一方面。媒體報導更是當中最重要的角色,少了媒體,就難形成流行文化。 我個人對國外打工的看法是,要看目的何在。出國遊學不錯,但是效果如何,個人依照自己所訂標準來評斷。打工也是,我認為既然要走這麼一遭,離開熟悉的環境,出去走看世界,應該是值得鼓勵的。如果是為了賺第一桶金,那就有些離譜,這不是每個人都辦得到的,甚至是極少數人能達到的理想。賺進口袋的,日常生活總是得有進有出,即使非常節儉,也得花費在衣食住行上,先進國家的生活費高是不爭的事實。再者,談到育樂,既然要學外文,就得與講外文的人士溝通,聚會來往交際,少不了要花錢。年輕的時候多投資自己,多學習,要比年長時來得容易,尤其是在語言方面。 當初在台灣唸大三時,我已經在準備考GRE,大四則考托福,因為計畫大學畢業後馬上到美國念研究所,辛勤努力的結果,果然如願,畢業後那一年秋天我就來到嚮往的美國學府開始修課。非常感謝父母鼓勵與支持,我就一個人來到陌生的環境求學,初生之犢不怕虎,真的沒有任何恐懼感。新生報到時,就開始認識來自各國的學生們,每天都很開心可以看到很多同學。因為不知能在美國待多久,是否學業完成就離開,所以我真恨不得每天24小時都講英文,倘若作夢也能溜英文,那就高竿了。因我的的主修之一是俄文,所以還得騰出一部分時間學習俄文。 外國學生在美國唸書,是很少有打工機會,除非是系上的工作。有的台灣同學好像會到麥叔叔店裡或是到中國餐廳打黑工。母親總是提醒我,如果父母有錢供我讀書,就要好好把握機會專心學習,所以我也沒讓他們失望。父親還問我要不要繼續唸博士,我想都不想,只覺得唸夠了,想要去社會打拼去,畢竟學園裡不是真正的社會,光是讀理論,不去印證一番,不好玩。將來如果年老退休後沒事做,再來回頭唸博士也不嫌晚,反正到時有時間來磨,這一直是我的想法。 我在學生宿舍的餐廳裡仔細觀察,發覺那些英文講得不好的人多半是有空就跟本國人揪在一塊的人,如韓國人、台灣人。日本人倒不會,不少日本人在攻讀博士學位,英文也頂呱呱。歐洲人不用說,仗著西方語系的優勢,他們的英語程度也很高。我那時候除了與美國學生來往以外,就是喜歡跟德國、荷蘭來的學生一起吃飯,他們讓我看到與地主國不同的人文風情,非常有新鮮感。那時我第一次看到有個德國女孩帶來父母寄來的黑麵包,她說她太想念黑麵包了。 後來我第一次踏上歐洲時是在美國唸書放暑假的時候,荷蘭的朋友邀請我住在她家整整三個禮拜,她的家人把我當自己人一樣,我也分擔家務。另外一個讓我心儀的荷蘭學生帥哥還招待我兩天,還到他父母家住一晚,雖然我們出遊時,他的女朋友也會隨行,我還是擁有一段非常愉快的回憶,那時候已經萌發到歐洲的念頭了。認識的那些德國學生多半幽默有趣,每天跟他們打屁聊天,也加深我這個想法,何況本來在台灣就想念德文系,只是大學聯考成績不夠好。 最近我在LinkedIn找到到一位在美國認識卻失聯很久的紐西蘭學生,他現在在澳洲北部的野生動物園區工作。聯絡到他時,他非常高興,還說每天工作都跟一些蜥蜴和蛇在一起,他興致勃勃地邀請我們去找他。這些回憶與友誼都是錢買不到的,那是我與這些朋友在同一時空的交集而產生的美好記憶,學生時代大家都單純以求學為目的,那時交的朋友總是與後來出社會的不太一樣。 三年前我們也一起去比利時拜訪當初在美國認識的一位德國學生,他現任職於布魯塞爾的歐盟組織,見面時他老早準備好一本相簿一起欣賞,老朋友20年沒見面,那種歡欣驚喜的場面可想而知。他的身邊也多了個太太和女兒,那個長得很漂亮可愛的小女孩一點都不怕生,坐在沙發上時,不是扒在我身上,就是在我身邊磨蹭,問東問西的。我親愛的老公雖初次見面,也是聊得非常開心,反正都是德國人,我就不用多介紹了。本來到他們家只是說要喝個咖啡、吃個蛋糕,結果一直留到晚飯後閒聊意猶未盡,來不及去接恰好到比利時參展兼演講我那設計師弟弟,他就自己回旅館去了。 在此分享我在國外的點滴回憶,人生的抉擇很難剛開始就下好壞定論,但是金錢通常不會是第一前提(除非是到海外工作為目的),錢可以先賺、後賺,它是一種提供生活的工具,不是目的。台灣是一個小島,照理說應該要積極向外發展,擴大影響力。台灣有絕佳的研發創新能力,有奇特的小強精神,但是需要能夠表達運用出來,而不是閉門造車,或是像無頭蒼蠅趕流行。如果想當一個農夫或屠夫,在台灣本地絕對可以做到,可能還可以學到非常不錯的職業技術,既然是要到國外加強外語,也不妨先在家多讀外文,再出國工作呢?! 如果在國外唸外語,又何必老是跟老中與老台窩在一起?! 我若在德國以外的地方看到德國人,告訴身旁的德國人,“ㄟ,那裏有德國人耶!“ 他們通常會回答: „那又怎樣?!“ 是啊! 頂多打個招呼吧?! |
|
( 時事評論|國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