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3/18 21:21:35瀏覽2320|回應9|推薦65 | |
引用文章了解現今俄羅斯以解讀烏克蘭危機–德國著名俄羅斯專家Alexander Rahr的訪談摘錄 文/crystalsun 20140318 攤開俄羅斯地圖一看,你看到什麼? 北方邊界一大片海洋,冬天會結冰,冷颼颼的,零下幾十度,甚至遠東地區的海岸,除了有鮭魚之類的捕魚業以外,還可以駐軍守邊界以外,經濟用途並不多。這樣廣大的領土,要防守起來也真不簡單啊! 只是,一直到最近的北極圈因為地球暖化使得冰山加速融化,才有國際列強開始開船來插旗子佔地盤,為的是蘊藏在凍土底下天然資源與礦產的龐大經濟價值。 我觀察研究俄羅斯的經濟大概也超過20年了,從蘇聯時期的集中計劃經濟開始,一直到資本主義進入的今天,當然,俄羅斯仍保有許多國營與壟斷企業,但他們也學會了如何在西方資本市場裡操作營利。 要談地緣政治,是脫離不了從經濟角度去窺看洞悉。經濟就是民生,很簡單,大道至簡。有經濟實力,可以左右全球市場,就有經濟大國的影響力。反之,光是有一大片土地,卻面臨人民出走與國家破產局面,是人為的咎由自取。烏克蘭目前有60.4萬平方公里,比德國(35.7萬)大得多,從脫離蘇聯獨立到現在25年,今天處於國家即將破產的窘境。要怪俄羅斯嗎? 或是西方國家? 爲什麼烏克蘭100%依靠俄羅斯的天然氣? 答案是貪腐。25年來的獨立主權國家,不像東歐的匈牙利、波蘭,民選政府能夠有效實行政經改革,烏克蘭一直在原地踏步,對俄羅斯的經濟依賴未曾減低。烏克蘭也可以從西方購買天然氣的,如德國的RWE資源大廠曾經表示,如果俄羅斯的Gasprom對烏方提高天然氣價錢,RWE願意供應天然氣,只是,這樣一來,只是換個歐盟的債主,該還的債還是欠著。 烏克蘭之所以無法在這方面進行改革,問題就出在許多的烏克蘭寡頭企業家在與俄羅斯的交易當中也分一杯羹,所以也沒致力於發展替代能源。一來是國土太大,而且一腳都還陷在過去蘇聯體制下養成的思維與工業結構泥沼中,尤其是烏克蘭東部。因此,要轉型成為中歐或東歐型的經濟仍舊很困難重重。其實對俄羅斯經濟倚賴的不只是烏克蘭東部,而整個烏克蘭皆如此,沒有俄羅斯的產業供應,烏克蘭是難以生存的。 烏克蘭假使破產,對四千五百萬的居民而言,是個大災難。國內的分離傾向會加深,權力鬥爭會加劇。烏克蘭急需政治改革,才能促進國會與政府的共同發言權。這個國家在目前的局勢中不需要強人,也不需要寡頭企業領導,以便經濟體制能夠正常運作。從歐盟與美國得到的金援,更不能流進黑色管道。 所有斯拉夫國家在後蘇聯時代都有同樣的一個問題,包括俄羅斯,就是寡頭經濟體制,這些在人為體制下所形成的社會上流份子,擁有龐大財富與政治勢力。要改革這樣的體制,非常困難,但是勢在必行,因為在這些國家少數的自肥鉅富無法讓國家興盛。即使烏克蘭向歐洲大步邁進,仍舊得掌握實質政治槓桿,實施經濟改革,才能跟進20年前就引進改革的中、東歐國家如波蘭與匈牙利的腳步。 現在克里米亞透過公投要回歸俄羅斯,對島上俄國人而言是壓倒性的勝利,若說是因為有俄軍在旁鎮壓才產生這樣的投票結果,應該是說不通。如果看到西方媒體採訪當地的居民或是攝影機所到之處,皆是歡欣鼓舞一片,有不少民眾以俄文說是“回家了“。60年前的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 (我不記得他有什麼豐功偉績,只有印象深刻的畫面是,他在聯合國發言時,越講越火大,氣到脫鞋,拿著鞋子敲打桌子抗議) 把克里米亞島送給烏克蘭,之後克里米亞就變成是烏克蘭的土地,雖然島上俄國人佔60%,烏克蘭人才25%。所以可以想像這些俄國人特別高興能夠行使自決權公投,選擇俄羅斯作為未來的依歸。在過去的烏克蘭政府管轄下,克里米亞並沒能享受到經濟發展的好處,而俄羅斯則是有錢的強國,從此刻起,公民身分的意義當然有相當大的差別。 對普欽而言,或許烏克蘭這樣一會兒討好西方,一會而又來借錢,反而提供他一個好機會,能夠動之以情,揪住人心,提出要保護烏國境內俄國人的藉口或口號。或許是藉口,也可能有事實存在,因為烏克蘭的政治派別並不單純,一旦有極右派的法西斯傾向出現,以境內少數民族俄國人作為攻擊目標,都不是東西方願意見到的。普欽人在索奇的冬季殘奧運上,主持、欣賞高體能的運動競技,一方面也因克里米亞公投事件的發展結果而聲望高漲,俄羅斯人民樂見的強人政治又再次露出光芒。 西方的政治家則似乎黔驢技窮,祭出經濟制裁大禮,卻無實質效果。也不能有實質效果,等於在割自己的肉,美國反正搖控就可以,歐盟才是直接受害者。僅僅是德國就會受不了實質的制裁效果,20多年來的經濟東進,已經創造了許多雙邊的成果。在俄羅斯有6000家德國企業,雙邊貿易額達760億歐元,在德國有30萬個工作是與對俄出口有關。有三分之一的石油與天然氣來自俄羅斯。有一些正在與俄國企業夥伴進行的洽談與企劃也因而暫緩。德國會受影響,其他與俄國有貿易與經濟來往的歐盟國自然也不能倖免於難。(詳見報導 http://www.deutsche-mittelstands-nachrichten.de/2014/03/60409/ ) 普欽的算盤應該打得不錯,這次他對西方的制裁威脅無動於衷,也可能老神在在。對他而言,全民的支持意義重大,他任重道遠,想要打造一個橫跨歐亞的強國,現在他可以說是握有經濟王牌。如果西方不買天然氣,那就把天然氣賣給亞洲的中國、日本或韓國,那怕沒有外匯可以賺?! 中國還巴不得多接收一些西伯利亞的天然氣咧! 基於各種考量,中國這時不表態,也是智舉。或許趁西方腳步一陣混亂時,可以專心研究全球的經濟佈局與策略。(中國在過去十年裡已經在科技創新方面下了功夫,得到不少的成果,收購許多東西歐歐盟企業,也建設或接收了科技研究中心,這是不能忽視的,在智慧財產權方面的註冊發展更是另人刮目相看。這方面已有德國的研究報告出爐。) 這周的新聞重點之一是克里米亞,公投後的克里米亞有什麼前景與希望? 爲什麼島上的公民如此歡欣鼓舞? 不僅是因為回到俄羅斯懷抱,更重要的是經濟發展的前景與期待。自古以來,克里米亞總是與軍事、政治連結在一起,還有一支自1783年以來沙皇時期就派駐的黑海艦隊,俄羅斯的常駐軍可達25000人的部隊,以往的烏克蘭政府都會續約,最近一次是被逼退的亞努柯維奇將駐軍合約延長到2042年,雖說是駐軍,俄羅斯也付港口租金給烏克蘭。普欽當然希望能夠讓黑海艦隊一直駐紮在克里米亞,不然不知要把這支部隊遷到哪裡。 除了位於歐亞交界處的政治、軍事用途以外,以經濟觀點角度來看,克里米亞可以說不可多得的好地方,同樣濱臨黑海,土耳其、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都能善用黑海的地理位置與溫和氣候,創造觀光旅遊工業與工作就業機會,增加國家生產與收入。而烏克蘭似乎沒有經濟與管理能力去共襄盛舉,俄羅斯在包辦索奇的冬季奧運會後,已經對這新興工業有了實質的經驗。索奇位於黑海,是度假勝地,這次的奧運圓滿結束,自然也是作為投資發展克里米亞島上觀光旅遊經濟的範例。普欽可以號召那些寡頭巨富打造第二個索奇,有了俄羅斯的金錢投資,克里米亞的經濟蓬勃發展是指日可待的。 過去這兩三年我到西班牙屬加納利群島、阿酋聯合大公國 (杜拜、阿布達比、拉斯海瑪)度假時,碰到最多的外國遊客大概是德國人與俄國人,俄國人甚至多過德國人。德國人的海岸線很短,只有北邊,俄羅斯能度假的海岸也很少,所以有足夠經濟能力的人就會到有陽光與沙灘的地方度假。從電視上看到索奇,也讓我聯想到這些度假勝地,特別是阿酋大公國的波斯灣海灘。 克里米亞公投後的烏克蘭,情勢更是混亂。普欽已表示他無意前進東烏克蘭,這是可以理解的,東烏克蘭並不會比西烏克蘭富裕,更何況整個國家都已經快破產。烏克蘭需要金援,這也不是西方聯盟能夠單挑的責任,所以最好的解決方法還是心平氣和地坐下來與俄羅斯討論,如何幫助烏克蘭度過難關。烏克蘭的臨時政府更不能逃避責任,賭氣不與這個強大的鄰國合作,畢竟俄羅斯有足夠的金援可以救急,天然氣的輸送更不能夠被關閉。 德國的俄羅斯專家Alexander Rahr 最近一再接受電視台與報章媒體訪問,談論烏克蘭危機。他認為危機發展至此,希望烏克蘭能夠以聯邦方式治國,這樣對東西烏克蘭都有益處,避免投機的分離主義分子趁機得勢,而造成國家分裂,而且要與俄羅斯溝通談判,尋求符合雙方利益的政經合作關係。 普欽這次不用發射一顆子彈,就讓克里米亞回歸祖國,在西方即使再反對普欽的作風,都難以否認民心所向的投票結果(在我趕著寫這篇文章時,克里米亞的代表已經歡歡喜喜到克里姆林宮去晉見新元首)。因不承認公投結果而對俄羅斯施予經濟制裁,似乎失去原來的意義。西方中意延用的20世紀經濟制裁手段,在全球經濟合作互倚交錯21世紀似乎已不再靈光了。而外交能力的精進與運用才是最該努力的方向。 參考、引用德文報導: 德國之音 http://www.dw.de/rahr-die-ukraine-hat-die-letzten-25-jahre-völlig-verschlafen/a-17474463 N24電視台 http://www.n24.de/n24/Mediathek/videos/d/4443752/osteuropa-experte-alexander-rahr.html |
|
( 時事評論|國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