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2/22 23:04:19瀏覽1583|回應14|推薦61 | |
文/crystalsun
如果不是這次歐債危機,我還真的看不出媒體報導相互之間,以及媒體與我們所謂“當局者“認知的落差有這麼大,就像不吃麵的人拼命喊麵燙。 危機不就是轉機嗎? 幸好有個危機,把那些缺點都暴露出來,才好想辦法解救。有人說沒解,有解或沒解不就是一念之差罷了,就看如何解釋。世界上哪件事真的有完美的解決辦法? 也不過就是取得共識或恐怖平衡? 歐洲的風土人情幾千年來都是南北迥異,不同的民族性情風格自然造就不同的政經國情。要成立歐盟也只是想多化解一些思想的歧異,歐洲飽受戰爭蹂躪摧殘,所以各國有共識成立一個聯盟組織,期許維持境內永久和平,取消邊境對人與物流通的障礙,甚至進一步創造流通的財經貨幣。雖然有很多國家仍然懷念原有本國的貨幣,但是也常忽略了歐元帶來的很多好處。歐元通行後,成為世界上的主要貨幣之一,目前有歐盟專家指出歐元已成為世界第二主要貨幣。不僅是在貿易商業方面,對於常常要跑歐洲各國出差的人而言,歐元實在方便使用。不然,就像我一樣,一大包各種歐洲錢幣,到各國旅遊都超麻煩的,又要找出對的外國錢,多換少換都傷腦筋。 歐元本身出發點沒有錯,只是貨幣持有國是否有強壯的經濟體質承受貨幣升值的作用,或是懂得運用歐元的好處。歐元剛進入國際市場時,一塊錢對換不到一個美元,我記得有一陣子是八角歐元兌換一美元。這樣的行情的卻有助於產品外銷,不過要比起中國的製造外銷強處,自然差一截。歐元價值在過去十年間的漲跌可見,並非是一直在上漲的趨勢。德國一直是名列前茅的出口強國之一,並沒有因為歐元大漲而出口嚴重受損,主要的原因在於德國企業中堅為中小型企業,而這些企業所生產外銷的產品多半不是容易取代的民生消費品,而是因為技術創新或是品質勝出而難以取代的工業投資產品,這也就是所謂“隱型冠軍“所採取的產品策略。德國的上市大型企業體質並沒有號稱“隱形冠軍“(Hidden Champions)的中小型企業來得穩固扎實,而且大型企業又容易受到禿鷹投資人的惡意攻擊。 其實,人性才是整個歐債危機的起因。南歐各國大部分人民個性比較樂天慵懶,過一天算一天,享樂的享樂,逃稅的逃稅,貪腐的貪腐,寅吃卯糧,哪會花精神去作長期規劃。北方的國家就不同了,天然環境條件比較差,冬天又長,老天不給飯吃,自然就得從長計議如何生存下去。就像秋冬天一到,菜市場都得靠南歐各國的蔬果供給。南歐國家也抱怨德法等經濟體質較好的國家,說為什麼要把貨物銷到他們國家。另外,貪婪的投機人性可說是2008年的延續,在此就不多說了。 那為什麼南歐各國想加入歐盟或歐元區,也是因為有好處可得。就像希臘喊窮,北方的高所得國家就得經費援助,希臘早在2009年就破產了,都是舉債度日,可是為什麼那些信評公司沒有在當時就把這消息揭發出來。 最近看了幾次茜姑的財經報導,實在好笑,不知那些戲劇化的論調是哪裡冒出來的? 是參考英美新聞報紙嗎? 英美的華爾街禿鷹就恨不得把歐洲一較踹到陰溝裡,有心操縱者志在於從中獲利,再者,歐元非得要受嚴格審判才會甘心。英國屬於歐洲嗎? 好像比較與美國同心吧?! 再者,梅氏所主張的解決方式並非個人喜好,與其他國家一樣,她的背後也都有專家智囊團加持,也必須考慮本國的立場,德國與法國的政經關係良好,梅氏與沙氏兩方相安無事,茜姑也能繪聲繪影描述一串令人覺得莫名其妙的權勢爭奪戲碼,尤其是茜姑似乎對沙氏特別褒許。許多她所提到的事情加油加醋,至少我沒在德國報紙上看到,也沒有感覺到有那麼一點狀況。梅氏的處理過程慢條斯理也不為過,多方考慮,取得各國共識,也是解決方法之一。梅氏做事的風格一項如此,一點也不奇怪。她在歐洲也沒有像茜姑描述的那樣猶豫不決或與眾為敵,相反地,她為歐盟團結共識所付出努力可見,而且德國的政經界對她的表現也表達肯定,尤其是她嚴正拒絕發行歐洲債券的決定替她贏得本國人民的贊同。其實這債券只對體質虛弱的國家短期有益,長期無效,對經濟模範生國家而言是更沉重的負擔罷了。 歐洲這次的高峰會議,雖被茜姑看衰,但是若身在歐洲,實在沒有必要擔心,因為一定會會議成功的,不成功的話,就沒戲唱了,會議成功並不代表危機解決,而只是在危機途中想出一些方式來應付,取得各會員國同意,之後還得靠多方努力。只是,本來討論希臘要不要退出歐元區,結果卻拱出了一個大不列顛國理直氣壯拂袖而去。這也不意外,英國的金融業是重要經濟支柱之一,哪能受到太多管束? 但是回頭想,金融風暴就是這麼來的,金融投資不受約束管理,到處竄流廝殺,歐洲哪還能經得起這樣的投機炒作?! 看看西班牙就是因為多年來建商投機泡沫,造成後來建築市場的崩潰,以至於上百萬的年輕人口驟然失業,一整片的空屋多處可見,或已完工,或未完工,都不見買主或住戶遷入,實有如鬼城。 說實在,英國不合作,一點也不奇怪,還是保有小島型作風,跟歐陸有別。 說到空中巴士,雖說是屬於法國的企業,但是最重要的合作夥伴是德國,空中巴士在德國的最大裝配廠就在漢堡,相信空中巴士會選在德國設廠其來有自,應該也是受益於德國的高效率工作方式吧?! 德國自戰後以來對歐洲各國的補償與友善努力是不容忽略的,再者,應該要提醒,兩德合併以來,西德扛著以前的一千多萬人口東德已經扛了21年,我們到現在都還在繳東德復建稅,首都柏林都還在靠幾個稅收良好的邦省資助--中南德三省,再加上漢堡。 21年來目睹整個過程,只想問有哪一個國家能有這樣能耐?! 背著一個德東重負,還要讓經濟成長茁壯,實在不簡單。這是那些討論歐債又歸咎於德國的媒體專家們會提到的嗎? 人家努力辛勤工作,賣受歡迎的高檔產品,就要責怪對方受益於歐元。事在人為,就算樹上掉下來果子,也得花力氣找來吃,總不能就呆坐在原位不動,就希望果子直接掉進嘴巴吧?! |
|
( 時事評論|國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