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德國的親子觀念 - 讀友的經驗心得分享
2011/05/06 14:43:57瀏覽2636|回應10|推薦75

引用文章國際新聞在哪裡?

crystalsun 20110506

2009年3 月我寫了一篇有關"國際新聞"的文章,標題如上,很高興得到了許多部落格朋友的迴響與意見交流。事隔兩年,這幾天在整理文章,想把一些不太喜歡的文章過濾掉,留一些較深入分析的文章時,才發現了有一位也住在德國的讀友Dominique寫了一篇非常令我深感認同的留言,雖然不曾相識,不知如何尋求她的同意,但是基於好文共享,還是決定把她的留言貼出來。

我們夫妻雖然沒有小孩,但是都很關心下一代的教育,因為同輩的親戚朋友大部分都養兒育女,也都與我們分享他們為人父母的喜悅與擔憂。我父系的表堂姊妹有很多都出生或住在美國,母系方面則多住在台灣。見聞歐、亞、美,不,應該說是東西方親子教育觀念真是有大大不同。我個人比較傾向自由發展,不喜歡揠苗助長的教育方式。為人子女,我們都是過來人,活到這一把年紀,深深的感認人生不是一兩百公尺的短距離賽跑,而是一場非常長距離的馬拉松。

我從來不認同所謂"害怕輸在起跑點",自己國一時候也作過智力測驗,後來被分到放牛班,那一年過得可輕鬆,有自信,後來從新能力分班,就很痛苦了,功課老是趕不上。但是現在回想起來,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此時此刻與未來。

以下就是 Dominique 女士的留言:

感覺上臺灣人思想依舊保守

2011/02/09 02:02

我在德國住了十幾年了,但也是臺灣土生土長大的。

德國人與臺灣人本就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民性,德國相當系統化制度下長大的孩子, 過了十八歲大部份都已相當有自我思想與獨立性,處事態度以自我想法為主, 認為做錯事也要自己負責,父母一般也只是給予建議而非命令的態度。

很多年輕人到了十八歲自己有錢沒錢會想到國外去工作讀書,大不了最後在外生根, 父母對孩子從小教育也是獨立對自己負責,自己有了能力再去想如何幫助他人, 但是不要養成依賴過日子,父母老了也要對自己負責,不需孩子們來養老。

反關臺灣,從小教育孝順是對的,大的照顧小的,小的照顧更小的,年輕人長大後 要對父母孝順,懂得照顧老的,這些都合乎情理,但無形中造成多少人無力對自己 負責,多少人最後顧不了他人而逃避事實,多少家庭因為一老生病成為全家 重擔,如今臺灣社會老年人過多,年輕人自顧不暇,家庭最終破裂,甚至於許多 年輕人不敢結婚,一旦結婚就進入接受家庭重擔的壓力。

從小家庭到折衷家庭甚至於大家庭之間的溝心鬥角就已忙不完了,往往就沒人會真正 去關心社會,甚至於遠於國外的事件!

多年後的我再度踏入家鄉,親朋好友很少真正有興趣我在國外發生的點點滴滴及 我對國內的許多不同關點,大家很有興趣與我們夫妻倆吃飯愛熱鬧,但聊天話題 不外呼生意經或是些客套話題。

許多家長把孩子送到國外讀書,就是能省盡量省,目的是只要學位拿到再說, 所以許多到國外讀書的孩子讀完學位,依舊很難與老外打成一片,真正深入去了解 當地文化傳統,學位一拿到就是回家或找工作賺錢,寄錢回家給家人或未開始工作 已經有養家的生活壓力!確很少抱著讓孩子到國外看看,學習當地人民習性與文化 交流,找出自我生活方向,做些對自己生命有意義的事。

德國學生在外留完學會深入研究或考慮些對自己有興趣的工作或較客觀性的選擇 最後做記錄,甚至於以自我母語承現出來回給社會,許多德國人相當享受這種表現 自我研究與思考的記錄總結,因為這是表現出他們一生的真正結晶,若成功之後會 懂得去享受渡假補償自我,因為這是他們辛苦得來的,所以許多德國老年人特別愛 去渡假,德國人本身也熱愛旅遊!

他們從小父母的教育也是若學到了是給自己的。

相比之下臺灣很多年輕一代都是生長在家庭壓力之下! 為何在德國讀書時總是需要什麼資料都能查的到,在家也可以自我做研究,但是 在臺灣想學什麼都要花錢去某某補習班學,運氣好遇到肯教的老師就學的好,不好 的老師,錢白繳了不說,還不敢抱怨!德國要查資料容易,甚至於完整的記錄片 也找的到,德國老師更愛學生發問,因為他們會很有耐心去解決你的答覆,這是 身為曾經不同國度的學生的我感受大最大的不同。

如今的我在德國也能當個快樂的家庭主婦,在家也可以自己摸索學自己愛的事務 不用花錢或低聲下氣求人發問,因為隨手可取資料很容易,為何德國女人很多只 要不懶惰,一樣可以處理許多所謂只有男人才能處理的事。

Dominique

(Dominique, 非常感謝妳見解精闢的觀察與留言分享!!)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rystalsun&aid=5178653

 回應文章

KittiO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2/02/26 01:30
美國人也是這樣的﹐老公10歲開始送報紙﹐18歲就搬出來打工上學﹐之後都沒有靠父母。父母也是非常獨立﹐我們過節回去看看他們﹐相愛但是不親昵﹐我個人很喜歡這種相處方式。
crystalsun (crystalsun) 於 2012-02-27 01:10 回覆:
Yes, I totally agree.

尋夢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發人深省,感謝分享
2011/06/10 03:26

已逾半百,我尚年輕仍有夢;做個永遠的「尋夢人」﹗
crystalsun (crystalsun) 於 2011-06-10 13:59 回覆:
Hi 你好! 好久不見了!

Sien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值得省思
2011/05/29 20:28
Very informative sharing.  
crystalsun (crystalsun) 於 2011-05-30 14:08 回覆:
Yes!

Das Reich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看過一些討論
2011/05/09 22:44
國府當初建立教育體系時,是在抗戰之前,學習對象一個為當時最密切往來的德國,另一個則是鄰居日本,而日本又是學習普魯士-德國體系,所以我們的學制到十年前其實都是升學/技職分流的。

但是在二戰後尤其是三四十年前開始學者紛紛自美國回來,美國的體系不用多說,一切就是資本主義和自由競爭,所以那些學者就越來越瞧不起這德日混血的教育體系。於是等到時機成熟就展開一切向美國看齊的教改,說真的說啥教育亂象比照美國這幾十年來的樣子,只是剛好而已。

美國體系,就是有錢的就越有錢,因為他們會往白人/猶太人或者亞裔人多的學區去擠,再不然就花大錢去私立貴族學校,順便培養人脈。至於技職教育在美國根本不太被重視,因為高中之後不想唸書的或者沒錢繼續唸書就直接去工作了.....

crystalsun (crystalsun) 於 2011-05-30 14:08 回覆:
學術與技職教育並重還是比較實在,而且技職的重要性常被忽略,假使職技教育做得好,就可以打破"唯有讀書高"的觀念。

台灣就是什麼都像美國看齊,連一些缺點都照單全收。

blue phoenix屬於辜仲諒的十二強棒球冠軍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怎麼沒有補習班?
2011/05/09 00:50

本地就有好幾個數學補習班

功文kumon數學就是啊

多半是華人和印度人去補


blue phoenix

crystalsun (crystalsun) 於 2011-05-09 12:37 回覆:
原來是華人與印度人帶來的競爭風氣呀! 聽說印度人一切以文憑為重。

我們這兒有私人的補習老師,補習班倒是沒聽說,還沒成氣候。

B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怎麼獨立?
2011/05/08 16:15
文中提到一個關鍵點:
B已經生活在瑞士超過20年了,但每次回台灣極少人會好奇有關瑞士的一切;反而是B會關心家鄉的所有改變!多數的台灣人好忙好忙。。。忙著賺錢,忙著逼小孩讀書,忙著鬧婆媳關係,忙著察外遇,忙著政治口水。。。卻忙忘了“該如何安頓自己,過好品質的日子”!

旅人世界 & B's 心眼 -
遊賞世間美的人、事、物...究境一探,是否真的"物以類聚"?
crystalsun (crystalsun) 於 2011-05-09 12:34 回覆:
哈哈,我和你的經驗完全都一樣,我常想不通為什麼在台灣就要這麼忙。大家都有接不完的電話,吃飯趕場的也很多。我們在德國有人會"假裝很忙碌",不知道台灣人會不會這樣? 我覺得可能跟時間安排也有關係,我自己的經驗是,在台灣跟人相約時,老是得改來改去,因為突發事件很多,一個人改,其他的人也要跟著改。

還有,那些芝麻綠豆大的八卦事都要能出來討論半天,那些名人的婚嫁、小三事件,非親非故,與老百姓何干? 浪費時間與金錢!

behappy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根深地固的觀念改變並不容易
2011/05/08 00:08
在人生又一個轉捩點,這篇回應剛好讓我可以好好思考.
crystalsun (crystalsun) 於 2011-05-08 15:46 回覆:
是的,在部落格裏有正面的意見交流就是最可貴之處。

Where繪兒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念好書未必是唯一選擇
2011/05/07 12:44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一則新聞,台灣一位做到飯店總裁的經理人嚴長壽出一本書提出他對教育的看法,嚴長壽一直認為台灣對技職教育的忽視,我也非常認同這一點。

但是我不知道台灣社會大眾是否會正視這個問題,雖然嚴長壽也算是有成就的企業家,他的大聲疾呼對很多人來說也許還不夠力,因為大家會說嚴長壽只是高中畢業,他不知道高等教育的重要,也不知道高等教育到底在訓練什麼~~~嚴長壽根本就是酸葡萄心態~~~

當然,如果有一個唸完博士出來的人說高等教育不重要,大家又會說,這個博士不知民間疾苦,自己念到博士卻不准大家去念博士等等~~~

住在台灣的民眾應該更思考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對各種行業應該有更多的尊重和更高的要求期待,不要一昧認為只有唸書才是將來唯一的出入和選擇,否則教改再怎麼改,還是教育不出人才,也教育不出社會基層的中堅份子。十多年來台灣教改改到這樣,說要減輕孩子的讀書壓力,其實感覺壓力越來越重了哩!

crystalsun (crystalsun) 於 2011-05-08 15:44 回覆:
説得甚是,德國就是有很好的職技教育支撐,才會創造一個這各行各業平衡發展的環境。學歷越高就可能學得更專精,甚至進入象牙塔。而大部分工作都是重實務,光會一套理論也不成。

我看過嚴先生的書,很佩服他的成就與品味,只是在台灣這樣有遠見的人似乎是少數。

blue phoenix屬於辜仲諒的十二強棒球冠軍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有些美國好學區
2011/05/07 11:05

拼得跟什麼一樣

此地附近就是如此

朋友女兒在standardized test一個月之前

老師就把一本一本測驗送回家讓學生讀

天啊和台灣有什麼不一样?

祝妳母親節快樂


blue phoenix

crystalsun (crystalsun) 於 2011-05-08 15:37 回覆:
還是有差,至少在美國不用上補習班。

母親節快樂!!

甜水窩蜂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符合人性
2011/05/07 09:11

尊重個人性向,順性教育,是符合人性與自然規律的教育方式.

我上周末聽尖子名校北京四中校長邱濟隆演講,他提到,這是適合中國教改的方向.

在美國,有些地區放牛吃草、有些地區學業掛帥獨尊考學的程度則不輸東亞.

似乎只有在歐洲如芬蘭、德國,才能呼吸到真正自由、為學習而學習的教育空氣.


crystalsun (crystalsun) 於 2011-05-08 13:51 回覆:
美國似乎呈現教育兩極的現象。在德國是學術與職技教育並重,很多行業如銀行職員、企業秘書,空服人員、商業職員等等,都不需要大學文憑,照樣可以按步就班工作。上大學的人大致只有高中畢業生的三分之一。因為公立大學不用繳學費,或是繳很低的學費,一學期幾百歐元而已,所以經費有限,要申請到學校也不見得容易。有些學生就是要put on the waiting list. 上了大學又輟學的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