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6/17 17:09:12瀏覽1172|回應10|推薦50 | |
去年夏天開始,為了擴展商業人際關係,我參加了德國一個國際性的 business networking 組織,這個組織創辦人很年輕,在漢堡發跡,如果 記得沒錯的話,他只到大學上了一天企管課,就自己創業,前面兩次都失敗,但是第三個公司就揚名國際了,股票也於去年底在德國正式上市。
我在這個人際網中不但接觸了法、商業人士,以前的幾個德國同事也找到我,包括一位在法國公司當高階經理的老同事。最有意思的是,我還找到那位在台北認識、十多年來失聯的德語家教,以前是很年輕有點靦靦的中文系大學生,現在已經駐在上海,當德國公司投資大陸的商業顧問。 最近幾個月我比較活躍一點,參加了一些網路社區的討論,多半是有關大中華經濟圈的主題,感觸良多,因為經常參加討論的會員都是德國或歐洲人士,包括住在台灣的外國人,和大陸、香港與新加坡籍的華人,其中有一部份跟我一樣是長年旅居在歐洲的華人。很遺憾的是,我幾乎沒看到台灣人上來發表意見。當然,在這個圈子裡都使用英文和德文,再不然就是大陸的簡體字。我最鍾愛的傳統漢字竟然很少看到,有些學中文的外國人還指出,學傳統漢字反而比學寫簡體字容易,因為有系統可循。我經常默默祈禱,希望傳統漢字能永遠保留下去,甚至發揚光大,我們的老祖先,包括孔夫子,一定會贊成這樣的發展的。 這中間也有台灣校友會,可是我每次上去看,幾乎都是有同樣一個人貼一個主題,其他人沒有任何反應,我心想,在台灣明明有很多人有很多意見,為什麼在國際商業交流網路上卻看不到蹤影?寫中文也可以啊!只是,瀏覽的人會比較少,如果會寫英文就更好了。所以,要談外交,從小處可以看出來,民間不參與的話,光期待政府是沒太多效用的。要與外籍人士溝通,最重要的是要學好外語,才有可能,如果要期待對方講中文,那就困難了。雖然中文呱呱叫的外國人還是有,但畢竟是少數。 這個週末我和一位對台灣商業與文化有興趣的德國網友發起一次在漢堡的聚會,到場參加的竟然比報名的多,總共有十一位台灣與德國人士,大家來自不同行業,就是聚餐聊聊,互相認識。這樣的網聚在台灣也有,因為這個人脈組織也擴展到台灣,幾個住在台灣的歐洲籍網友今年在台北也辦過聚會。 其實我知道在德國有許多台灣同胞的組織,如台商聯誼會、同鄉會、、婦聯會與學生組織等等,只是我過去一直在德國公司做事很忙,本來就較少與他們聯絡,有時候還會發現有對立的黨派支持,對我而言,大家都是台灣人,實在沒有必要因為政治理念差異而不合,能和諧共處是最好的了。再加上很長一段時間是單身,休閒時間碰到的多是全家福活動,就自動閃一邊了。現在夫婿是德國人,也是常要顧忌到如果是一群純台灣人聚會,吱吱喳喳講中文,老公怎麼辦?他會很無聊的,所以啊!我比較喜歡中德合壁的聚會,這樣他可以去找「同病相憐」的德國人聊天。 這次聚會的德國人都對台灣和大陸有深層認識,有兩位還是中文講得非常好,實在令人驚訝、佩服。即使不講中文,也與台灣和中國企業有長久的合作關係。與他們交換心得意見與真實體驗,真是收獲不少,不論如何,我們就是不能自暴自棄,要別人看得起,就是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兩千三百萬人口比歐洲很多小國人口都要大上幾倍,台灣很多企業在國際上已打出一片天地,大家更要加把勁多元化發展,不單只靠電腦業,其他行業還有很多發展空間,更何況台灣有那麼多科技人才。至於各行業的國際管理人才似乎還要增加才行,各位知道嗎?德國不但出產高科技產品,國際旅館經理也是輸出的人才,不管是在陸地上或是在海上郵輪,都有他們的蹤跡。 這幾年來全球化經濟發展蓬勃,常常是我們難以想像的快速,只有在工廠關閉或是轉移時才會感受到嚴重性或激烈程度。商業組織一直在變化,教育的普遍化造就了很多高程度教育人士,求職競爭白熱化,找工作不再只是憑學歷。工作經驗和人脈關係更為重要,所以要未雨綢繆的話,除了要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增加知識與工作經驗,就是要盡早投資開發人脈,因為世界已經慢慢成為爭取 access 的社會,有了通行證,才會暢行無阻,不然就會被摒棄在門外,就像窮人很難進入富人的社會一樣 — sad but true。台灣和許多國家一樣,或許只是一個基地, 從這個基地向全世界發展,結合各方力量,才能保有 一席之地。 |
|
( 在地生活|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