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明日的餐桌,靈氣四溢的心聲
2024/05/21 05:29:09瀏覽499|回應2|推薦15
明日的餐桌,靈氣四溢的心聲 @子若 

剛剛讀了幾行《明日的餐桌》裡的文字,感覺到我好像能夠聽到作者的「心聲」,也就是「心裡的聲音」。當然,這只是我的感覺,不是真人的說話聲音。不過,這種現象以前在拜讀子敏文學作品集時也發生過。

那不是精神疾病裏所指的「幻聽」,所以我沒有生病,只是一種好像可以聽到作者在對我說話的感覺而已。也許,這就是一種與作者真正做到了精神層面的交流感應?

這種感覺真的很特別,可以讓我的看書速度變快,更清醒地與作者「感同身受」。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能夠與書本作者感同身受,也就是能夠跟得上他的思緒,走上了他的思路,那不就是作者魂上身了嗎?哈哈,越寫越離奇,好像我被作者魂附身了。

玩笑歸玩笑,這到底是一件嚴肅的事吧!畢竟,書中的思想是有靈氣的。靈氣藉著文字散發,傳達思想,達到了許多人的心靈深處時,可能就演變成了一種心聲,因而讓讀者能感同身受作者的所思所想吧?

今天早上看的書是《明日的餐桌》,書本作者余宛如寫到她到英國倫敦參加咖啡節的情景。英國倫敦我去過,但只在泰晤士河畔拍了張照片留念和參觀了倫敦以西180公里的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小鎮的莎翁故居。當時是因公跟團出差去伯明罕,午後還有一點時間,導遊便帶著我們一行人去倫敦晃一晃。所以,並沒有機會更深層了解英國文化。所幸,藉著捧讀此書,我好像又去了一趟英國。

本書作者余宛如曾在英國上過大學,對於英國飲食文化有獨到的觀察與見解,能透過她的文字書寫對英國飲食文化而有更多瞭解,不必花大筆旅費和時間就能吸收到不同的人生體驗,實在很棒。雖然,吸收到的是二手資訊,但對於經濟能力不足的讀者而言,也聊勝於無吧?

無論如何,一沙一世界,一書也是啊!這本書我已經從圖書館裡反覆借了三次,因為看書速度慢,一直到最近才有機會展讀。沒想到,一碰到書本,就讀出了趣味。今天早上只看了幾行,更是忍不住寫了這篇讀書心得,後面還有更多精彩內容待我去探索,若有所得,容我再上來分享!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mc0017&aid=180635820

 回應文章

安歐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4/05/21 10:26

去過倫敦多次,英國菜世界最差,炸魚薯片滿街都是,

Ale黑啤酒值得品嚐,堪稱英國特色,

英國人愛喝酒世界第一,英航上機直接發給每人兩瓶。

我喜歡英國的城市公園,大片大片草地,一棵棵碩大樹木,

海德公園是其代表,倫敦人的幸福,

曼哈頓中央公園,也是英國人的代表作。

子若(cmc0017) 於 2024-05-21 14:24 回覆:
能夠多次去倫敦,實際感受當地的生活與文化,真是有福氣!

謝謝您的經驗分享。我想,去過倫敦的人,肯定都有屬於他的獨特見解。所謂百聞不如一見,哪天我有機會也要再去英國看看。

只是,在我還沒去英國之前,我還是得好好地在台灣過我的小日子囉!

sallyche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有感
2024/05/21 10:22
書中的思想是有靈氣的。靈氣藉著文字散發,傳達思想,

達到了許多人的心靈深處時,可能就演變成了一種心聲,

因而讓讀者能感同身受作者的所思所想吧?

~~~~~~~~~~~~~~~~~~~~~~~~~~~~~~

妳說的這段話,有點類似〈尼采〉說的:

【讀書給我更多的憩息,引導我散步在別人的知識與靈魂中】。

感受妳在閱讀所獲得的樂趣與心得,也引發相當共鳴。

圖書館借閱,又可省卻不少購書費,源源不絕。

這點妳是比我幸運,我家距離總圖比較遠,又不易借到

想要看的書,妳會耐心等。我可能就轉身去網路訂閱了!

呵呵 ~ 還是佩服妳讀書的毅力。

子若(cmc0017) 於 2024-05-21 14:07 回覆:
嗯,尼采的說法更貼切,感受更深刻。

謝謝妳的共鳴,總是那麼不吝讚美,讓我覺得備受激勵,真多謝!

在我來看,看書不一定要看最新出版品,只要是自己想看的就行。

借書呢,有時就看運氣。借得到就借來看,借不到的也不勉強,只當是與那本書無緣囉!

不否認,出版的書有時效性,也有過時的問題。但,手頭不寬裕,能借到想看的書已滿足。

年少時愛買書,但書本看過後會再看第二遍的只有鳳毛麟角。後來,年長了,看清了這個問題點,就很少買新書,轉而跟圖書館借閱。這樣做,除了省荷包外,也節省了擺放圖書的空間。不亦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