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美食魂:全世界都是我的餐桌,咖啡、米其林、花
2024/05/10 09:39:05瀏覽494|回應2|推薦13
美食魂:全世界都是我的餐桌,咖啡、米其林、花 @子若

今天捧讀《美食魂》,總共讀了四篇。進度落在第75頁,完讀了第一單元<美食魂:是對食物沒有偏見的人>,留下了幾個我個人的讀書感言。

首先,是我在第46頁看到的一段話,茲摘錄如下:

咖啡要好喝,最需要的,原來是愛。從此以後,我心目中的好喝咖啡的標準,是從真心真意喜歡咖啡的人手上,種植、烘焙、研磨、現煮出來的一杯新鮮咖啡。至於產地、品種、土壤等咖啡專家們講究的種種細節,其實對我而言,反而沒那麼重要。

這些話震懾了我,不禁也認真地思索起我有沒有喝過最好喝的咖啡。答案在半晌後才出現。有喔!

其實,我不愛喝咖啡,自然不懂咖啡的好壞,除非是難喝到極點,不然是無力辨別的。

曾經,我喝過一杯號稱要價500元新台幣的黑咖啡,口感略酸,香味很濃。好喝是好喝,但是太奢侈,喝了覺得不是很開心。

在家裡還沒有咖啡機之前,我都喝全家便利商店的美式咖啡,覺得味道還行。有了侄子贈送的咖啡機和咖啡豆後,外子幾乎天天用它煮咖啡,百喝不厭,堪稱是目前為止我們喝得最滿意的咖啡。看來,褚士瑩的這段話真是寫得太中肯啦!

再來,第52頁看到的一段話:

美食評論家,規定什麼樣的味道、比例、擺盤、環境,才能叫做「好吃」,用自己的偏見來評斷別人的食物,叫做《米其林指南》。畢竟,為什麼沒事要聽一個法國輪胎公司,告訴我什麼好吃、什麼不好吃呢?我連對攸關生命的輪胎,都沒有那麼關心啊!所以如果我們接受「好吃」是一種充滿主觀的偏見,那麼《米其林指南》,就是對食物終極的偏見。既然絕對的「好吃」並不存在,為「好吃」設定標準,自然也沒那麼重要。...當然是有愛比較重要啊!

這段話真是當頭棒喝,看到的讀者,不知道會不會像我一樣,有一語驚醒夢中人之嘆?


那些無所不用其極想要贏得《米其林指南》認證的高級餐廳,看了這段話會怎麼想呢?

那些爭取要在《米其林指南》認證的高級餐廳內享用食物的富人們,又會怎麼看呢?

要我呢,就是跟褚士瑩站在同一邊的。 

最後一個感言是關於吃花這件事。

褚士瑩有個好友雪倫,她在美國波士頓有座很棒的花園。每年春末夏初,雪倫就會邀請褚士瑩去吃花花草草。我覺得這件事挺浪漫的,不由得也搜尋起自己吃花的經驗到底有多少。 

我發覺,吃過的有玫瑰花、金針花、蝶豆花,還有一個長得很像綠色玫瑰花的多肉植物(綠蓮花?)。吃花,要吃得安全健康,必須對植物有正確的認識才行。

最近我家盆栽和牆角長出了野人蔘,有人告訴我可食用,我卻不敢輕易嘗試。但經與花友們詢問討論後,竟然多數認為它是個好吃的寶物!不過,菜市場沒賣的菜,我還是沒有勇氣嘗試。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mc0017&aid=180594863

 回應文章

sallyche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優質的閱讀
2024/05/11 10:37
我喜歡從字裡行間去了解作者的性情與生活型態,並從中窺見人生百態。

褚士瑩的文章內容多元,一篇文章所包含的資訊量頗多,作為一篇小品文,
看似負載太多,內容駁雜,卻能不離題,這點實在厲害啊!

可見,生活經驗豐富,確實是可以在寫作上信手捻來。
~~~~~~~~~~~~~~~~~~~~~~~~~~~~~~~~~~~~~

妳這篇回覆,實在太精闢!忍不住擊掌讚嘆!))))))

感覺妳看書,都【看入了精髓】,實在該向妳學習。

我或許【寫得多,看得少】,要再精進充實。

我們相互提攜吧!難得的讀書朋友,此生難逢。

子若(cmc0017) 於 2024-05-12 07:14 回覆:
謝謝莎莉。讀書寫作是我喜歡的生活型態,很幸運地也能這樣過日子。再說,投契的讀書朋友難逢,自當珍惜這份難得的緣分。謝謝莎莉,總是不吝給我讚美與鼓勵。我會繼續努力,也祝你讀書寫作愉快!

sallyche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興致正濃
2024/05/10 22:03


中年時 (30-45歲),我比較講究烹飪,會按食譜來做菜。

儘管那時還在上班很忙,晚餐仍會親自下廚。

所有的食材,都在假日買齊,家裡有兩大台冰箱備用。

年過50以後,我逐漸將正餐簡單化,以營養為主,

不再強調色香味俱全。家人有特別愛吃的食物,才另外煮。

每每看格友出國旅遊,都拍了許多令人羨慕的美食,

我覺得可取之處是 ~「逛完正累,坐下來就有現成的可吃」。

妳現在還如此有興致談美食(津津樂道),可見心境還很年輕。

這是值得慶賀的事啊!

子若(cmc0017) 於 2024-05-11 07:26 回覆:
看書,是種心靈饗宴。常言道:你吃的食物就代表你是怎樣的人。

偶爾在餐廳吃大餐還行,但是大部分時候我還是喜歡自己烹煮食物。

我幾乎天天煮三餐,為了精進廚藝,曾經去上了社區大學的烹飪課。

近來我準備餐點也是力求食材新鮮、煮法簡單的方式,儘量省時省事,但不隨便。

捧讀飲食書,其實醉翁之意不在酒,想看的是書本作者怎麼想,怎麼吃,怎麼寫,不是真的想吃他們介紹的食物哦!

我喜歡從字裡行間去了解作者的性情與生活型態,並從中窺見人生百態。

褚士瑩的文章內容多元,一篇文章所包含的資訊量頗多,作為一篇小品文,看似負載太多,內容駁雜,卻能不離題,這點實在厲害啊!

可見,生活經驗豐富,確實是可以在寫作上信手捻來。

再說,能保持年輕的心態,的確是件值得慶賀的事。畢竟,中年以後要面對的人事物多,想東想西的,容易起煩惱心。要保持年輕的心態,的確是種人生挑戰吧!

小太陽作家林良先生說過:「今天的你永遠比明天的你年輕。」我很服膺這句至理名言,並且時常自勉要珍惜生命,好好生活。我把它寫在這裡分享給妳。咱們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