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結界與文明
2024/06/26 23:01:40瀏覽913|回應1|推薦21

無界限

2024年5月號 新加坡 / 馬來西亞 【 品雜誌 | 無界限 】(Prestige Chinese)

大馬版連結:

 https://www.pinprestige.com/my

新加坡版連結 :

https://www.pinprestige.com/sg/

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hongkiath71

 

 

攝影.文字:方傑 (更多畫作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chongkiathong



也許是工業時代的人們活得太無聊了,生活一成不變的人,總是響往自由自在的生活。因此,現代電影中常會販賣美麗的幻想給生活過得匱乏的人們,仿佛人要到處探險,生活才是甜美的。

我記得小說《Life of Pi》裡有這麼一段:人類常會想像在野外生活的動物是自由自在的,事實上生活在自然中的動物並不喜歡自由,甚至稱得上反動。牠們有着明確的地域意識,任何最輕微的變動都會讓牠們不安。

許多詩人與流行歌曲也常把童年比喻成快樂天堂,那時我們無憂無慮。然而細思極恐,快樂天堂不過是文明為我們設計的帷幕,好讓初生的孩子不被真相衝擊,安然渡過童年。倘若我們是生活在非洲大草原的動物,在出生後的幾個小時,我們就得趕快學會站立、走路,否則很有可能就會成了獵食者的午餐。

人類的幼兒先天上比其他物種都要脆弱,很容易受到驚嚇。近日在新聞看見一則新聞:以色列連日空襲加薩,許多兒童都出現抽搐、尿床等嚴重的心理創傷。因此,這也是何以孩子需要美好的童話故事,想像的魔法,來讓自己安然渡過夜晚的夢魘與童年期。 

尼采曾一針見血的說:人靠幻覺才得以活下去。人類得以在這個殘酷的世界活下來,往往需要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屏障護體,好讓身與心都得到保護。

結界與文明

我年輕時喜歡看鬼片,日本鬼片最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大概是一種叫結界的界線(西遊記裡,孫悟空也會為唐僧畫結界),在電影中,一旦結界被破壞了,邪靈就會入侵,後來讀了一些書才知道,在古代的日本,劃定結界的人叫陰陽師。 

說到結界,看漫畫的人可能都會想到日本漫畫《陰陽師》,漫畫裡的安倍晴明確有其人。據說京都曾經是一個魔都,他把結界術發揚光大,當時的陰陽師設立了許多結界,好阻擋惡靈的入侵。

人類最早的結界也許可以溯自原始人學會了駕馭火,火兼具了有形與無形的保護力,火光觸及處,可以阻嚇野獸不敢靠近,也驅逐了讓人恐懼的黑暗,自那時起,人不再夜不成眠,可以好整以暇地思考,製作出精良的武器與藝術品,文明於焉展開。

這種心理需求一直延續到文明世界中,人類的文明依然保留了史前時代的思維模式,一樣需要像火那樣有形與無形,帶來安全感的結界。

圖:古代日本陰陽師會設下結界來封印威力強大的神明與邪靈。

圖:西遊記裡的孫悟空為唐僧設下結界。

圖:結界觀念可能與百萬年前人類學會控制火有關。 

人需要魔法

世界各地古老的城市通常都是由中心的城牆與神殿構成,城牆保護實質的財產與生命安全,而城市中心通常都是當地人精神支柱:各式各樣的神殿。神殿裡幾乎都點燃聖火,火依然保留史前時代的特質,散發無形的魔法,澤被生活在它神力範圍內的人們,讓棲居於文明中的人們,身與心都得以安頓。

文明生活發展出各式各樣的結界,這些結界提供了生命與心理層面的保護,保護人們得以安住在黑暗無垠的宇宙中。

這些看來荒謬的民俗信仰,實則出自人類的心理需求, 與現代心理學的觀點不謀而合。

追根究柢,我們生活的世界其實是讓人恐懼的,脆弱的人類比動物需要花費更多時間來渡過童年期,我們大多數人得以活下來,而不陷入恐慌,源自童年期父母的保護。父母在我們心裡內化了一個安全的結界。

許多人在長大之後,還是會隨身攜帶一些仿佛具有魔法的宗教信物,從心理學的角度看,這些物件都是父母安全感的延續。

即使是再理性的人,內心都需要這種魔法。我搭飛機時,都會隨身帶着第一次出國媽媽給我的佛珠,至於會不會因此免於空難?不得而知,但這種帶有魔力的物件,似乎可以帶來安定的作用

如此一來,我們才得以面對這個稍為比茹毛飲血進步一點,但依然弱肉強食的文明、充滿天災人禍的世界。 

怕生又怕死

四月初,台灣發生了二十幾年來最大的地震,地震來襲時,我還賴在床上,留在原地不動,因為也不知道要逃到哪才安全?沒多久後,接到許多朋友關心的問候。

朋友免不了這樣問,你為什麼會選擇住在明知有危險的地方?

我自己從未想過會因為這個原因而逃離,你問我不怕嗎?我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畢竟地震不是每天都有,在這裡落地生根三十年,家早就成了我安全的結界,或許是身心早已與這片土地盤根錯結在一起了。

我想起偉大的哲人說過,人往往既怕生又怕死,你要他盡情生活,他怕死,因為怕死又讓自己沒有真正活過。

有時想想,因為無法預測的天災,無時無刻提醒我死亡是無法預警的,這種憂患意識,反倒激發了義無反顧,大膽一搏的勇氣。每回天災,我仿佛都聽到尼采在我耳邊叮嚀:「對於生命,你不妨大膽冒險一點,因為終究你會失去它。」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ongkiath&aid=180696922

 回應文章

中子(東籬居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4/10/15 16:06

畢竟,奇幻冒險的人生經歷,永遠是一般凡夫俗子欽羨、嚮往,可望又不可及的境界,因此,永遠是吸引人的題材和故事啊!

<旅遊見聞>去台北木柵動物園-1.緣起:少年PI電影元素的聯想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1977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