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公允評價共產黨
2017/01/02 16:56:32瀏覽578|回應7|推薦6

 

我是在一個極度反共的氣氛下成長的世代。而在對岸,情形恰好相反,對岸同一世代的人則是成長在左派共產主義達到顛峰的時期。至今,這個世代的兩岸人,在意識型態上很可能仍然難以真正相容。不過,兩岸間還是可能有所別。

台灣這邊的反共氣氛漸漸散去。但是,在意識型態上,台灣的四年級生還是對共產主義與共產黨有著極深的疑慮。基本上,反共的意識型態只是淡化,但是並未曾消除。

大陸同世代的人呢?我估計有比較大的轉變。

共產黨強調的首先是「平等」原則,再是「計畫經濟」與「宏觀調控」。此刻,再看看中國大陸上的「平等」狀態,不能不說,這個平等原則遠遠未能獲得實踐。台灣的吉尼係數約是.36,但是大陸的吉尼係數約是.46,也就是說,大陸的貧富懸殊程度遠超過台灣。極端講究平等原則的共產黨在平等實踐上竟然還不如沒有那麼極端講究平等原則的國民黨政府。

說到計畫經濟,其實兩岸的實踐情形差不多。台灣方面,在早期經濟成長快速階段,其實也幾乎是計畫經濟體制。當然,台灣方面是一種比較鬆動的宏觀計畫經濟體制,而中國大陸在改革開放以後,也在慢慢放鬆這樣的體制。從某種意義來說,兩岸的政治經濟體制差別其實有限。如果還要強調指出兩岸間體制的差別,可能是台灣率先走向了民主化、自由化的路,而共產黨則繼續堅持一黨專政。而能維護其一黨專政正當性的,應該是中國大陸的民族主義思潮,而不是其平等原則。

中共必須持續強調共黨是比當年的國民黨更戮力維護民族尊嚴與命脈者,所以,大陸的抗戰電影多年來會不斷推陳出新。不外是要坐實是共產黨抗日,而不是國民黨。儘管台灣的民眾都知道,松滬戰役、台兒庄會戰、湖南長沙與衡陽會戰、豫西鄂西會戰、廣西崑崙關戰役、滇緬戰役...等大型正面會戰,都是由國民政府所主導。但是,不可諱言,共產黨在一些游擊戰場,確實也有些貢獻。

就抗戰而言,國共都出了力。當然,如果由我來評定,國府才是抗戰主力。只是共產黨作為後來的內戰勝利者,極力抹消國府的抗戰貢獻;國府被描繪成腐敗、落後、欺壓百姓、不抗日(甚至媚日)的一方。失去了大陸統治權的國府,無力改變這種宣傳。所以,在大陸十幾億人的心目中,國府的負面形象大概很難扭轉。

不過,對於中共,人們的印象卻也未必真美好。海外地區暫不論,就是在大陸上,一般人對中共的印象也在大躍進與文革之後一落千丈。隨著改革開放政策,或許印象又有扭轉,但是,事情或許很弔詭,改革開放所帶來的經濟進步很可能並沒有為共黨形象帶來多少美化效果。這可能與「相對被剝奪感」有關。也就是說,重要的是與什麼做對比。即使經濟改善了,但是當人們發現別人遠比自己過得好的時候,人們的失望、不滿感只會更強;也在獲得多些的自由時,人們反而更覺得缺乏自由,因為他們開始期待享有自由。所以,此刻的中國大陸上,民眾對共黨的怨怒很可能猶甚於早前。(不過,話說回來,欲推翻這個體制的心卻可能不強)而共黨高層對失去統治權的憂懼恐怕也遠勝於早期。

長期來看,共黨的路線應該是遠比國民黨的路線更背離傳統中國的社會文化結構。這意味著從傳統結構的觀點出發,更難正面評價共產黨。這或許會是共黨的長期歷史宿命。簡單說,它們更可能背負歷史罵名。中共的文革與大躍進,將來在中國歷史上就可能會長期得到負面評價,這也將是戴在中共頭上難以脫掉的帽子。

當然,這只是我的大膽推測。而我是假定傳統結構仍會持續主導主流歷史評價標準。這個假定是否成立,或在多大程度上能成立,其實是個問號。

那麼,如果我們不再抱持傳統的歷史評價標準,又該如何評價中共?

我想,這個問題會很難回答。因為標準本身還未定,還在隨著歷史演變而有待成形。

不過,我其實想建議,那些仍然極度否定中共的人試著改變思維,嘗試從不同的觀點來評價中共。

我當然不是要諂媚老共。這個動作不會有什麼積極意義。我是想從綜合性的、宏觀的思維提出這樣的思考。這也不是在主張合理犧牲某些部分來成全整體。如果非要定性,那是在尋求最大程度的圓融。

從悲觀角度說,我認為整體結構間存在著不可融合的內在矛盾。當初的國共鬥爭,很多人可能會歸咎於老蔣的心胸狹仄,但是,我認為主要問題在於不可調節的結構矛盾,衝突是當時中國社會結構的內在矛盾的反映,是無產階級大眾與中產階級間難以調和的結構矛盾。國民黨的路線較近於中產階級利益,而共黨則較近無產階級利益(當然都不足以絕對代表)。而既有的階級關係規範與可分配之物質條件卻無從調和兩方,雙方都由衷難以苟同對方的政策路線。最後只有兵戎相見。

雙方都難以諒解對方,這並不意外,也不表示這樣的主觀評價完全偏頗。

譬如以我的父母雙方家族來說,雙方家族都受過共黨的迫害,包括財產與生命的損失。從我的家族成員來看,這種迫害行徑當然難以忍受。當年會主動隨國府來台灣,這種生活經驗是重要的背景原因。不過,話說回來,那些鬥爭我父母家族的共黨群眾很可能都是無產階級,是曾經長期被剝奪而過著極度困苦生活的一群。他們在共黨的改造下,意識到鬥爭資產階級或中產階級的合理性。不管他們是否因此長期得利,至少他們可能覺得不鬥爭就再難存活。他們做了存活的鬥爭。從另外一邊的立場看,這樣的行徑卻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我想強調的是,共黨革命可能是一種特定社會結構條件下的行動選擇,這種選擇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只是,它反映的是一種結構矛盾,而這種行動帶給部分人不合理的悲劇遭遇。

我們必須看到這種行動合理性,考慮特定結構條件下的合理性。從而,我們能同情理解這樣的行動。

同情理解不等於全面正當化該行動,而是在當某些人傾向全面否定這種行動時,能知所節制,而不會造成另一場悲劇。

互相全盤否定,這就是「零和」。進步社會之所以進步,最關鍵的因素就在於能免於零和遊戲。而落後社會之所以落後,關鍵就在於持續的零和遊戲。所有人行動的加總,是彼此抵銷對方的努力成果。社會從而停滯,甚至退步。如果我們想要讓社會進步,就必須免於零和遊戲,也就必須在意識層面認識到全面否定異議者、異己者的行動意義的不當。

現在,兩岸間似乎再度陷入一種零和遊戲狀態。這對誰都不利。但是,我們為什麼會陷入這種尷尬局面呢?因為雙方都不能或不願意真正認識、諒解對方。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ag&aid=87290004

 回應文章

格主的情报也太过时了
2017/02/06 11:01

格主父母惨遭迫害,故而认为共产党远离传统,一定倒台。但我一点都不同情你们,因为您的父母当时甚至还能逃亡台湾,这表明您的父母受到的迫害相当有限。并且当时有能力逃亡的人在中国大陆属于最顶层的阶级,当时的绝大多数中国人要比他们更惨。

格主应该没读过金庸先生的《月云》,以下为节选:

 后来宜官慢慢大了,读了更多的巴金先生的小说,他没有像《家》中的觉慧那样,和家里的丫头鸣凤发生恋爱,因为他觉得月云生得丑,毫不可爱,但懂得了巴金先生书中的教导,要平等待人,对人要温柔亲善。他永远不会打月云、骂月云,有时还讲小说中的故事给她听。他讲故事的本领很好,同学们个个爱听他讲。月云却毫不欣赏,通常不信。“猴子只会爬树,怎么会飞上天翻筋斗?猴子不会说话的,也不会用棍子打人。”“猪猡蠢死了,不会拿钉耙。钉耙用来耙地,不是打人的。”宜官心里想:“你才蠢死了。”从此就没了给她讲故事的兴趣。 
  宜官上了中学。日本兵占领了这个江南小镇,家中长工和丫头们星散了,全家逃难逃过钱塘江去。妈妈在逃难时生病,没有医药而死了,宜官两个亲爱的弟弟也死了。宜官上了大学,抗战胜利,宜官给派到香港工作。月云没有跟着少爷、少奶奶过江。宜官不再听到她的消息,不知道她后来怎样,乱世中很多人死了,也有很多人失了踪,不知去向。宜官跟家里写信时,不曾问起月云,家里兄弟姐妹们的信中,也不会有人提起这个小丫头。 
  从山东来的军队打进了宜官的家乡,宜官的爸爸被判定是地主,欺压农民,处了死刑。宜官在香港哭了三天三晚,伤心了大半年,但他没有痛恨杀了他爸爸的军队。因为全中国处死的地主有上千、上万,这是天翻地覆的大变乱。在宜官心底,他常常想到全嫂与月云在井栏边分别的那晚情景,全中国的地主几千年来不断迫得穷人家骨肉分离、妻离子散,千千万万的月云偶然吃到一条糖年糕就感激不尽,她常常吃不饱饭,挨饿挨得面黄肌瘦,在地主家里战战兢兢,经常担惊受怕,那时她还只十岁不到,她说宁可不吃饭,也要睡在爸爸妈妈脚边,然而没有可能。宜官想到时常常会掉眼泪,这样的生活必须改变。他爸爸的田地是祖上传下来的,他爸爸、妈妈自己没有做坏事,没有欺压旁人,然而不自觉的依照祖上传下来的制度和方式做事,自己过得很舒服,忍令别人挨饿吃苦,而无动于衷。 
  宜官姓查,“宜官”是家里的小名,是祖父取的,全名叫做宜孙,因为他排行第二,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宜官的学名叫良镛,“良”是排行,他这一辈兄弟的名字中全有一个“良”字。后来他写小说,把“镛”字拆开来,笔名叫做“金庸”。 

…………


格主情报很过时,真的
2017/02/06 10:43

3. 國民黨的路線較近於中產階級利益,而共黨則較近無產階級利益

国民政府在中国37年,直到1945年文盲率还有超过80%(出自毛泽东《论联合政府》,另有斯诺的《西行漫记》数据记为95%,并需扣除伪满与台湾,故认为实际较80%为高)。1911年人口3.4亿,1949年人口4.5亿,人均寿命最高35岁最低27岁(出自中国经济年鉴,然而民国期间人口普查一次没做,故只能用外部材料估算人均寿命)。这样的国家能有几个“中产阶级”?而蒋介石在412政变,把共党杀得只剩1万人,把自家国民党左派杀得没有人,基层全部毁完,于是才有了国民党的宁汉分流与共党的武昌起义。请问蒋介石这是在代表中产的利益行事?还是在代表资本家(买办)和地主(军阀)?

4.中共必須持續強調共黨是比當年的國民黨更戮力維護民族尊嚴與命脈者,所以,大陸的抗戰電影多年來會不斷推陳出新。不外是要坐實是共產黨抗日,而不是國民黨。

格主一定没看过近几年最火的抗日剧“亮剑”,自然也没有看过中国大陆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上面有长城抗战,台儿庄,武汉会战。自然也有蒋委员长的“攘外必先安内”,直到西安事变才通电全国抗日。而且明确指出,前期国军自然是抗战主力,而在后期蒋介石开始保存实力避不出战,此时共军的敌后战场才是主要战场。结论是国民党领导了抗战,共产党是抗战的中流砥柱,前期国民党是抗战主力,在后期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主战场


格主情报很过时,真的
2017/02/06 10:25

格主的情报也太过时了。

1. 大陸的貧富懸殊程度遠超過台灣。極端講究平等原則的共產黨在平等實踐上竟然還不如沒有那麼極端講究平等原則的國民黨政府。

恕我直言,现在的台湾执政党是民进党,国民党已经是死尸一条。格主应该拿民进党和中共比,而不是国民党。并且如果一定要比较国共的执政成就,请记住,在国民党接受台湾时,台湾的经济基础远好于大陆,其发电量甚至打平整个大陆,而国民党又裹挟了半个中国的人才与整个中国的黄金储备来到台湾,更不要说还有世界第一强权的经济支援。这样的条件,发展了几十年,怎么样都该比大陆要好。


2. 台灣率先走向了民主化、自由化的路,而共產黨則繼續堅持一黨專政。而能維護其一黨專政正當性的,應該是中國大陸的民族主義思潮,而不是其平等原則。

格主应该从未听说过中国的基层民主选举,从中共延安时期就开始了。当时的平民既不认字又畏惧地主,于是便让地主蒙眼,贫民投豌豆入盆以作选票。只是现在的基层民主选举完全被当地的大族,有钱人所把持,这便不如革命时了。

支持中共当政的首先是政治的稳定,然后是经济的发展,与任何国家都一样,不知道格主怎么得出“民族主义给中共合法性”这一结论的。况且,中国政府目前并未实行有利于汉族的民族政策,而是更多倾向于少数民族,因此中国即使有大汉民族主义思潮也不会赋予中共执政合法性。

中国的贫富差距确实在拉大,但是穷人的生活也在不断改善中,指望中共合法性动摇,格主想多了。


三樓的人完全是以中國的思維在看台灣
2017/01/15 15:56
中國從來不知道台灣人的真正想法 , 也不想要去了解 。

乱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1/09 18:06

台灣人對對岸的一切都是反共思維根深蒂固的自我想像。

80、90年代,中国大陆逐步与西方国家交往的过程中,西方的政治领袖知道自己搞不懂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于是关于中国问题总是要请教华人身份的李光耀,但是从来不会咨询台湾的领导人,因为他们知道台湾人只会给出完全负面的同时是荒谬的答案。台湾人是在自己心中画了个魔鬼,然后把这个魔鬼套在对岸身上,越看越害怕。


狐禪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1/08 14:09

老共出毛病的地方是在極權,根本還望不上共產。共產絕無可能長久,不管在家中或國中。

中國累積出的洞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即是定論。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第一段話錯了
2017/01/03 09:18

台灣人對對岸的一切都是反共思維根深蒂固的自我想像。

對岸反共的不在少數,但是共產黨的確憑著實質的成就贏得今日的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