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形式理性的欠缺與知識分子的分裂
2013/03/11 22:27:34瀏覽279|回應4|推薦12

經濟學者馬凱310日在聯合報名人堂撰寫〈分裂的「知識分子」是分裂國家的禍根〉一文,文中說:「分裂的國家,只問立場,不問是非,將一切國家大事化意識形態對抗,端賴民粹解決,這個國家百廢難興,一切力量投入相互對抗而相互抵消。這樣的國家捨淪亡之外別無可能」;他並認為,禍根就是「分裂的知識分子」。知識分子分裂,各說各話,使社會大眾「找不到絲毫可倚恃的主張;不得不各尋立場,分邊對抗」,卒致國家分裂。

 

我並不總是同意馬凱的意見,但是上述這段話頗能讓我動容。我覺得他指出了當前的一個重大危機,值得我們大家深思、檢討。

 

不過,基於我平常的關注層面,我還希望補充一些意見。

 

我以即使是知識分子也還是常欠缺講究「形式理性」的精神,這可能是更根本的問題,是源於文化的問題,也是促成知識分子分裂的基本成因。

知識分子中有些人好像表現出很的社會責任意識與參與精神,但是,他們的責任意識往往讓他們介入了他們知識專業以外的事務,而在這個領域,他們卻仍然常表現出知識上的驕傲,往往過度自以是而少了自我節制。例來說,柯文哲醫師公開討論阿扁的精神狀況,或是李遠哲介入台灣育改革,不是不可,但是如果他們仍然高度自以是,依據自己的判斷、並運用自己的影響力,烈介入實際事務。這樣做,難免會出問題。

 

好比台灣的教育改革,目前面對一個非常大的難題,就是由於少子化,許多學校面對著關閉的危機。雖然有些人很冷酷的表示,該關閉就關閉,但是,學校忽興忽閉,難免造成資源浪費;而且,無論如何,這也攸關許多人的工作機會,甚至家庭生活。茲事體大,不可不慎。但是,當初410教改聯盟主張「廣設高中大學」的人,現在沒有一個人出來表示歉意。李遠哲作為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的撰寫召集人,現在也參與中研院最近的聲明,指出台灣的大學太多。但是,當初諮議報告書中建議「鬆綁民間辦學」及「增加大學容量」,難道不是促使教育部容許設立眾多私校的主要原因嗎?而現在的問題後果,卻要由誰來承擔?

 

知識分子有社會責任意識與參與熱情是好事,但是過度自以為是,太過堅持一己的意見,尤其即使跨越自己的專業知識範圍以外,還仍然高度武斷,聽不進他人異見,就不免有危險。而如果他們又擁有很大的社會影響力,危險性就會更大。


我所謂「形式理性」精神是指:對行動的抽象規則與程序的邏輯嚴謹性與一致性的講究。或許是由於我們的文化傳統,我們普遍欠缺講究形式理性的精神。即使是知識分子也往往太快就生「實質理性」判斷(較近乎一般人常說的「大是大非」之辨,也就是優先考慮將具體行動與終極價值相連結),而忽略「形式理性」問題,也就是說忽略決策(或提出主張)程序的邏輯嚴謹性。這也有點像是康納曼所討論的「快思慢想」的思考方式的問題。即使是知識分子,在許多專業以外的具體事務上,也常忘掉形式理性的精神,忘掉要「慢想」、「邏輯嚴謹地想」。

近代中國知識分子內部所起的爭議,其實往往連結著近代中國的政治分裂,甚至戰爭悲劇。譬如五四運動時期的中國知識分子,旋即發展為各種不同思想路線與派別,主要的有自由主義派、社會主義派與國粹派等,且互難相容。最後,中國也陷入了與此相關的共產革命的內戰漩渦之中(中國共產黨始於民國10年,也就是五四運動兩年後。而首任領導人陳獨秀也就是五四的大將)。

 

台灣現在的知識分子也明顯分成統派、獨派,與此刻的廢核、反廢核等各種不同派別,也是彼此互難相容。這種局面的確很糟糕,對國家統合與發展極為不利。但是,各方似乎就是難以互相容忍、互相包容,而總要堅持著自己所認定的一套「大是與大非」。

 

知識分子其實要對許多歷史悲劇負責,但是知識分子常忽略因為自己的行動欠缺形式理性精神所導致的問題,也常未能充分意識到:由於知識分子各自的狹隘堅持,可能促成歷史悲劇的發生。當今後起的知識分子是否也還是態度有欠謹慎呢?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ag&aid=7380693

 回應文章

joycelinlin愷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還有的是那情緒障礙,即使高學歴者
2013/03/15 01:54

民主社會各有觀點衆議滔滔是常情,但是情緒化的對立心態使思辨欠清醒,使言語毒辣,是可悲的。因為除了洩憤,並不能尋出可協議處,遑論各有妥協或形成共識了。彼此都塞耳不聞對方的願望和觀點啊,都費心思去挫對方的漏洞和認定的無知啊!橫梗在對立者之間的本是價值觀的差異,國際視野的差異,私心成分的差異等。這些都屬大差異,原本就不容易討論,若是情緒化的拒絕,永遠只有爭個你死我活,和恨之入骨的灰心。


泥土‧‧‧郭譽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可能全是認同的歷史問題‧‧‧
2013/03/14 13:57

失去了認同,也就失去了信任

失去了信任,對方都是別有居心,都是包藏禍心

認同問題起在哪裡?以民主化,社會開放的過程為例

當年最熱門的社會學議題是公民社會與政治文化,由懂一點的到專任教授級的,吵得震天價響,結果好像沒有半點作用‧‧‧原因何在

個人看來,就在於所有社會關懷者對於社會的史的背景,缺乏深度的理解與認知

不過,憑著一點傳言為基礎,就把西方那一套高論,披掛上陣

以為從此公主與王子就可以子孫萬代幸福美滿了‧‧‧唉唉

泥人有感

 

 

 



野鶴
對「你們」來說,是否與自己意見不同就是民粹?
2013/03/14 10:04

任何事情,總有正反兩面論述。為什麼你們這些人要把異己意見貼上一個民粹的標籤?

所有的公共政策,都會有支持和反對的立場,「環保」、「墮胎」、「同性婚姻」、「經濟自由化」、「稅賦」.....在學術知識的殿堂,永遠有不同的聲音發表意見,也就在這些意見交流中,雙方才能找到一個平衡點。

但是在你們這些保守派的眼中,發表與自己不同意見的人就是「鬧事」,「公共政策」是「任何人」都能發表意見的,但是你們卻質疑他們不夠專業,無權發言。

你們不喜歡看到跟自己意見不同的人掌握主導權,希望讓這個社會變成一言堂,所有的言論都控管在當權者手中。

我對這篇文章的解讀就是如此。

 

 


古非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台灣的知識分子遭民粹綁架!
2013/03/12 04:50
台灣的知識分子遭民粹的情形尤其嚴重!李遠哲涉入政治後的不堪歷史就是明證。歸根究底,『民粹』,它是台灣身上仍在滴滴答答作響的一顆定時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