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社會學讓簡單事情複雜化?說社會學的實踐意義
2016/07/23 14:46:49瀏覽12152|回應8|推薦16

我是一名社會學者,也是一名不成功的教師。我的授課很少能讓學生感覺有收穫。雖然我很少獲得學生具體的批評意見,但是大概勉強可猜知,是因為學生不知我所云。作為社會學者,似乎面對著一些額外的情境困難,因為它提供一種與日常不同的思考模式。

最近,台灣大學博士班招生,據說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都是零錄取,報考人數也極少。這種情況對於培養相關專業人才來說,當然不會是喜事。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境呢?

當然,最直接的理由與就業有關。整個就業市場都情況不佳,而社會學這種非就業取向的科系顯然更是首當其衝。不過,我猜,還有另一層理由。

在太陽花學運以後,我曾在媒體上看到某位參與座談的人士以不以為然的口吻表示,如果他是企業主,就不聘社會學系的畢業生(太能惹事了)。這種說法,我也從周遭的人當中聽過。也就是說,社運似乎已經與社會學掛了勾。而這在徵人的事業單位來說,暗藏危機,最好是敬而遠之。

事實上,台灣早年曾經長期禁止設立社會學系,理由是社會學與社會主義有牽連,而後者又與共產黨密切相關。所以,光復後,台灣的社會學界都在理論立場上力求與社會主義撇清關係,使當時台灣的社會學理論發展少了左派一支。

在中國大陸,中共建政以後則又以不同的理由也壓抑了社會學的發展。他們的理由據說是:既有了馬克思主義,哪還需要社會學?

總之,戰後,兩岸以各種不同的理由而壓抑、輕忽社會學。只是,台灣在解嚴以後,左派社會學忽然得到開展的機會,並且帶著一種心理反彈的意味而聲勢遠壓過右派的理論。即使左派社會學理論未必真是最多數社會學者的基本持論立場,它仍然明顯成為顯學。

左派理論在當今台灣成為顯學,很可能還有一個實際的理由,就是左派理論適合用來批判國民黨長期執政的現況。台灣社會本來就醞釀著對國民黨長期(外來)執政的反彈力道,社會學左派理論(大體以馬克思思想為宗)正好被用來嚴厲批判國民黨執政的諸多弊端。它提供了很有力的、極具針對性的批判理論框架。

不管是近期間的太陽花學運,或是較早的野百合,乃至其他各種工運、農運、環運、住運…,都有許多社會學系的師生身影。因為他們學到了批判,特別是批判既存社會制度與結構的「不公義」。

上述系列的社會運動成功地把國民黨拉下台,讓民進黨成為完全執政的政黨。這也顯示,這些社會運動的訴求大體是得民心的。不過,話說回來,社會上很可能同時也形成了對社會學系師生的一般印象:他們喜歡鬧事。也許還包括另一項:他們缺少做實事的專業能力。簡單說,當社會學成功表達社會上某些不滿情緒的同時,他們也同時失去企業主或用人機構對他們的工作信賴。所以,他們的潛在工作出路就變得更加狹窄。也因此,願意修讀社會學這個專業的人也就變得更少。

曾經有個朋友,因為孩子指考分數接近某社會工作系,考慮究竟是否填寫這個志願,知道我所學相近,就問我這種科系的專業內容。我花了半小時向他說明後,他最後對我明白表示,決定不讓孩子填這個科系。這讓我有點啼笑皆非。

比較值得再檢討的一點是,心理學其實與社會學、人類學都可視為行為科學。但是,人們對心理學就比較沒有這種所學「不切實際」的感覺。舉例來說,我所曾隸屬的機構,在媒體屢屢報導自殺事件以後,就決定找位心理學者來演講,說明自殺的成因與預防。人民直覺認為心理學可以解釋這些行為。但是,社會學者也曾嘗試解釋自殺,並且提出過很有解釋力的理論。那麼,為什麼人們的直覺卻不會想到社會學的這種作用呢?再者,為什麼心理學系的師生們在社會運動中相對缺席呢?至少在一般人們的印象中似乎是如此。

讓我再陳述一種曾經歷的狀況。譬如,我用了比較長篇的文字討論中國人與日本人的道德水準,結論是說:台灣人沒有充分理由對中國大陸的人感覺道德優越,而對日本人覺得道德自卑。

這樣的結論顯然並不太被一般台灣大眾接受(台灣網友們的反應顯然是覺得我錯了:中國人的道德水準當然不如日本人)。

姑且不去申論以上的比較結果的真假究竟。與本文主題有關的是,有朋友的反應是說:為什麼要把簡單的事情講得那麼複雜?

其實,身為學者,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反應,就是認為我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了。

話說回來。社會學以外科系的學者會不會也遇到類似的質問呢?譬如說,心理學者會不會也被認為把簡單的行為解釋得複雜無比。這不無可能。不過,說複雜化其實還可能有一層潛意,就是暗示那不必要,因為:我可以用簡單的思考就已經能得到正確或充分有用的結論,你幹嘛要把事情講得那麼複雜?。

你們的複雜學理沒有用(或者沒有實際的好處)。這是對社會學理論與經驗分析的一種普遍認知。

社會學有沒有實踐意義?從我的觀點看,當然有。只是,它的實踐意義很可能是在多數人所不太在意的層面上:它著重批判體制(system)本身,關注體制的不合理、不公義的問題,並試圖改革體制。

但多數人是在體制內行動。即使他們對體制也並不滿意,但從現實觀點來想,最好還是(暫時)先順應體制,在現有體制中求活。去批判體制、呼籲改革,可能常不能成事,甚至可能遭到體制反噬(被處罰)。而且大家優先關心的問題是:如果我不能做好人家期望我做的事情,自己當下要怎麼活下去?

總之,社會學的訓練好像無助於適應現實生活,無助於提供建設性的專業工作能力。那幹什麼要去學這樣的學科?

說真的,作為社會學者,如果面對上述的質疑,我也很難提出有力的反駁。幸好,現在的學制比較有彈性。主修社會學,還可以有其他雙主修,或者輔修其他學科。社會學與其他專業結合,從就業的角度來說,問題可能就小了一些。

不過,讓我們再試著檢討一下社會學的實踐意義。

據說達摩東來,為的是:尋一個不受人惑之人。「不受人惑」為什麼能成為他萬里蹈海而來到一個陌生土地尋人的動力?我想,這暗示的是不受人惑很難。幾乎每個人都在受人惑的狀態下活著。譬如說,現在大家都流行說當年國民黨如何欺騙台灣人民,說什麼台灣是中華民族的復興基地,說什麼拯救大陸同胞,其實只是要維護兩蔣政權。

許多宗教信仰,其實也都可能是讓人受惑的根源。但是,又有多少人能不受其惑?又有多少人能不受那些靈異之說的影響?

社會學能使人免於受人惑嗎?它本身是否就是一種迷惑人心的言論?我不知道。但是,作為一門科學,它確實試圖尋找真知,也就是一種不迷惑人的知識。再者,社會學強調「結構」的作用。我以為這是一種解惑的關鍵程序。結構是看不見的,但是它卻深深影響我們,包括我們的自我意識的構成,以及各種觀念、思考模式與利益立場的形成等。社會學嘗試將結構顯化,讓人們能意識到結構對我們的作用。從而,我們也比較可能從中解脫。

事實上,一般人如此在乎社會學的實用價值,這種態度本身就已經是我們的社會文化結構作用的部分結果。華人的「重實用」的價值態度就是結構作用的一部分。但是,一般人並不會反省這一點,而是繼續成為這種價值態度的代言人。

那麼,「重實用」的態度不好嗎?

我們不能簡單說「重實用」不好,問題是過度。太重實用的態度有兩面問題。一是這個社會就可能缺少突破性、創新性思考的習慣。所以,具顛覆性意義的新發明或發現就很難出現。整體而言,這樣的社會可能創造力不足。

再者,我們的重實用態度很可能偏於短視,而使我們很難從世俗的煩擾中脫身。我們不自覺地選擇陷身於世俗煩擾。我們無法把問題客觀化、相對化,因為我們把所置身的情境理所當然化看待。

基於不同的生命意義的追求,所謂的「實踐」也就會有不同的指涉。從較狹隘的觀點看,社會學是沒有什麼實踐意義的。但那並不等於它真沒有實踐意義。只要我們想到我們的生活中如此多煩憂,有可能幫助使我們解脫煩憂的思維方式還是沒有實用意義的事嗎?

社會學讓我們意識到結構及其對我們所起的種種作用。這些作用很多其實是無謂的限制,或因此帶來各種煩憂。意識到這些,未必就能免除煩憂的根源結構因素,但是,我們的感覺反應卻可以因此而有不同。就好比我們有憂鬱症精神病,我們如果能把這個病當做是客觀的事物來看,處理上就會有更多的選擇可能。反之,我們也可能將之視為宿命,大概就只能陷入絕望。

對於結構作用的分析,意義當然不僅是面對消極事物時的反應。即使我們是從事公共行政或管理事務,結構分析也能幫助我們做出更好的決策。社會學者韋伯關於「科層體制」(bureaucracy)的討論,就成為管理學上的重要議題。

簡單說,社會學的確使人思考變得更複雜,因為它不斷提醒人在行動時擴大考慮層面,特別是要及於結構(也可說是有結構性的情境)。這不是浪費力氣,而比較像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康納曼在「快思慢想」一書裡的建議:請多些慢想、深慮。那樣做,可能幫助我們跳脫困境或免於陷入困境,應該值得。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ag&aid=67331549

 回應文章

打倒支那
2022/11/08 08:59
社會學其實是左派為了迷惑人心而打出的煙霧彈,只要用數理logic推理這個照妖鏡,就1眼看穿伎倆,把自己的的失敗(包括前世造的罪惡)完全歸咎社會結構,看印度窮小子拉馬努金,1人之力推進數學數百年,社會學無法解釋,只會替黑人辯解,黑人不笨,只是環境限制

打倒支那
2022/10/04 14:25
不只社會學系,整個文法學院都應整併成1個人文社會學系,授課內容應包含文.史.哲.政治.法律.社會.經濟.甚至數學.物理,鍛鍊logic推理能力,全方位看問題,而不是只從單1角度切入

打倒支那
2022/03/28 15:16
社會學強調結構影響結果,卻故意忽視個人及族群的差異,把這種差異解釋成結構對他們歧視,例如黑人沒有數學家及物理學家,即使有也是混血又不頂尖,這是純黑人智商在70左右,造成收入偏低,左派再用金錢補貼收買選票,社會學難怪成為左派護身符

狐禪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2016/07/24 20:47

我倒是認為硬要將社會學當成科學才是問題。社會現象原因非唯一,描述有地區相對性,難以一概而論,不是科學。

既然不是科學,就見招拆招,個案求特殊解而非企圖找個通解,為不存在的東西傷神,這是上了宣傳的當。

出岫閒雲(chiag) 於 2016-07-31 09:05 回覆:

社會學強調其科學性,本是為了突破某些思想障礙(早期西方把關於人的一切,歸屬於神的意志的範疇,所以甚至不宜窺測;稍後又強調人不屬於自然秩序,所以也不適合科學研究)。這樣做的確產生一些積極作用。不過,的確也產生一些侷限。特別是過度強調量化,卻相對忽略深入質的層面的思考。反對把所能見的窄化了。這應該正是狐禪兄的想法。

當然,什麼是科學,對科學的定義也有不同。德文中,常用的字是wissenschaft,意思與英文中的science並不完全相同。德文意思比較寬廣。我們不妨以德文的科學為準。它比較是強調這種知識領域的系統性與嚴謹性。


好老師難找好徒弟
2016/07/24 18:56

我願意成為您的學生,原來您就是我在此階段需要、且正在尋覓的老師。

您說的東西,如果人生歷練經驗不足,是很難成為養分。至少也要年逾不惑,才能由您的啟發導引,而獲得較佳悟解,轉化為自己的前驅探索力,更好的為善化人類社會而實踐理想。

另外,您提到有人因重視實用性而輕疏您所研討的社會學,那應該與個人的靈性成熟度也有關。幼稚的靈魂或許剛成為人類,還卡在慾望及求生,那是他們正值的生命課題。可能必須要脈輪發展到喉輪之上的人,比較適合讓您培養成該研究領域的先進。

脈輪發展若在心輪之下,充其量還只是畜牲,在慾望、溫飽中汲營打滾到搞不清自己是誰,還不能真正成為人類,尚未具有人的高度,關心的層面,類似動物的慾望溫飽鬥爭,當然智慧只侷限在實用性。基於傲慢,自然輕視自己無知(尚無能力良好理知運用)的領域。

已經從慾望、溫飽、鬥爭的需求枷鎖中解脫的人,並對人類及社會仍懷著愛心、責任感、始命,希望注入更多覺性,鮮活化腐滯,改變既有因循的結構~這樣的人,眾人皆睡我獨醒,人數自然稀少。

我很感謝您很有耐心的把一般人以為好簡單的事,分很多層次慢慢抽絲剝繭演繹導引見聞者的思索理解力。那需要的智慧與定功、慈心與包容度,其實類似釋迦牟尼佛在說法渡眾,那樣不厭其煩、旁徵博引、引人入勝,祈能令眾生心領神會,開心眼、破心牆、撥雲見日,看到自己與眾生的個別及共同迷路與處境,然後覺照清明。

當中的自我反思功夫必不可少。我猜想良好的社會學者,應來自於具有良好的自覺及省察功夫。從徹底自我覺照,再延伸向社會。敬愛的格主,您說是嗎?

或許別人常認為您多餘的部分,正是我認為極其珍貴、具有養分、打著燈籠難覓、不可省略的部分。

就像教畫圖的老師,為了把學生栽培成畫家,先磨基礎工,教明度、彩度、色彩學、練筆觸、學構圖、從靜物寫生、再人體寫生。為了讓學生把人體畫得惟妙惟肖,而再教學生接觸人體解剖學,期能了解骨骼、肌理構造、血管分佈、人體力度工學。甚至在畫肖像前,讓學生先了解模特兒的生平、思想、喜惡,更能於畫作中捕捉其神韻。這些看在許多平常即興作畫的人眼中,可能覺得好麻煩何必這麼累,可能覺得,筆一拿就可以隨手塗鴉,很簡單的事,不必要如此複雜。

可能隨手畫出呆型人的眾生,都會對自己簡單幾筆速成感到自滿得意,欣賞得不得了,腦子都被自己填滿了,分不出多餘心思虛心領受其他,當然自然覺得,何必搞那麼複雜,講那麼多,學那麼多,想那麼多,都沒有我這樣任意撇一撇來得爽,來得迷人優秀。

謝謝您富有定力耐心的表達,才有助於我較容易吸收理解,奠定基礎,逐漸能稍微參與您後面要討論較困難的部分。
出岫閒雲(chiag) 於 2016-07-31 09:12 回覆:

非常感謝你的回應。但是,我自己也只是在摸索中,想找出一些重要問題的答案,希望我們能一起來尋找答案,並終能有進境。

我有個有關的感想,我們的社會中其實有些極優秀的人才,他們能很快地掌握問題並給出有啟發意義的回應。但是,不少的天才型人物卻好像少了些執著,或者太快就已經得到答案,而實際上問題卻還有未解的部分。最後,眾生中的我們仍然困於迷霧之中。



2016/07/24 08:58
社會學 就是 名嘴化 嘴砲化 什麼都管什麼都批 出來選總統算了 ( 按 幾位知名媒體名嘴 學歷本科正是 社會學系 )
出岫閒雲(chiag) 於 2016-07-31 09:13 回覆:
我想,社會學者中的確是有你所說的這種人。社會學界的某些風氣也應該有所調整。不過,還是宜盡量避免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黃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07/24 06:01

任何學科是否有用,在於是否得其精髓。

台灣的社會科系學生,和教授,除了會社會運動,還會什麼?

太陽花學運是否成功,就像非核家園一樣,都是政治口號而已。

台灣整天說22K。同樣的學生,資訊工程的研究生,現在,一年所得接近四百萬新台幣,而工專的,也拿到將近一百萬了。理由就是實用。


驅逐低端人口,這樣對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07/24 02:39
不論是重視六親不認,大義滅親,
或是為祖先隱,百善孝先,
都是呢~
結構,
不過只緣身在此山中~
出岫閒雲(chiag) 於 2016-07-31 09:14 回覆:
我們一路爭吵。不過,你的這句話我是同意的,而且認為頗具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