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憂鬱夏日論新疆事
2009/07/12 11:02:09瀏覽1636|回應16|推薦13

我是個政治外行人,偏又關心政治,而我一些想法卻又常頗為另類。結果,這常讓我體會到什麼叫「滿肚子的不合時宜」。

我在論壇上貼過一些短文,結果有人說讀我的貼文,「累啊!」、「繞啊!」。結局可能就是,我的貼文很少人願意耐心讀完它。對這種情形,我也不知道該怎麼為自己辯護。如果我說我的文字顯得「繞」是因為我認為事情本身就有複雜的辯證性質,所以不易用單一、直白的邏輯說清楚,也不知道這樣是不是能讓人更願意讀完我的貼文?

跟著去年的藏人抗爭,最近又有新疆的暴亂。同樣引起了國際的注目。論壇上也當然出現各種不同的議論。簡單來分,議論大體可分兩種,一種是批評中共/漢人為主,一種是為中共/漢人辯護。後一種,可能還夾雜對維吾爾人的詈罵,甚至對中共領導者的責備。

對於上述兩種議論,我都有不同意見。但是,正因為我對他們都不盡同意,最後的結果很可能是我的意見也都不被(這兩種主流意見者)同意。

論壇上的大陸網友多數較偏向批維、批外,而其他人則偏向批共、批漢。

剛才看了「台灣國師」李鴻禧先生的議論,他當然是批共、批漢的一員。不過,他的批判似乎不只如此,他顯然試圖論證,中國從來就是個野蠻、落後的國度,中國的政府也從來就是專制、腐敗的政府,而不只中共為然。他顯然是要暗示一個邏輯結論:兩岸的「統一」沒有正當性。

我不談兩岸統獨的問題,還是談談新疆吧。就事件的短期過程來看,我認為是維吾爾人的錯比較大。但是長期來看則未必。(我承認,這裡有我的主觀觀點。)

我可以理解,一些漢人覺得維人在攸關個人權益的制度上獲得較多的優惠(包括生育數的限制、高考的錄取分數、稅負的多寡等),而在行為上卻又蠻悍、無禮,甚至對漢人充滿敵意。而且,這次的事件,首先是維人欺侮漢人女性;後來在新疆,又先是維人燒殺、搶掠漢人。從這個角度來說,漢人甚至有人怒罵中共政府對維人太軟弱、太卑怯。

對於上面的情形我能理解。但是,我也會設想另一面:維人對漢人,或是對中國,有更多的憤怒。

維人對漢人的不滿大致有兩面,一是他們中有許多人可能並不認同中國作為他們的國家。他們認為中國是外國,甚至是敵國,而他們是被中國殖民的國度。殖民,也就意味著被宰制、被剝削、被歧視。這是整體性的,不是個人權益所能彌補的。

多數維人顯然是希望獨立建國的。但是中國不可能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即使在清末中國積弱的時候,中國也不能允許新疆獨立,何況是現在。這是個基本的矛盾。中國政府為了維護這個統一,才不惜長期提供維人各種優惠。(只是這種優惠可能實際上被減少了水分。)而維人不會輕易放棄追求獨立。且國外有些勢力則或明或暗要煽動獨立運動。

除了獨立議題之外,維人很可能也覺得工作權被剝奪,經濟處於嚴重弱勢。一些故事描寫,有維人大學畢業生要考公職,怎麼也不被錄取,最後只好學非所用的做其他工作,如小販、農工之類。

個人找工作不順,其實漢人中何嘗沒有遇到這種困難。很難從個案就看出哪個族群比較吃虧。這只是個別的人累積其情緒、感覺的一環。不過,這樣感覺的人累積到某個程度以後,就可能產生質變。

最重要的,還是整體族群間的差異。目前,漢人裡有不少人富裕起來了。但是,相對的,維人中的富者顯然遠少於漢人。(這種比較,還是有主觀性。漢人中的富者其實比例仍低。但是我們現在卻常看到關於漢人富翁的報導,感覺好像漢人已經很富裕。)總之,最後難免形成維人的普遍不滿。

在被漢人為主流的政府統治的情形下,即使維人一般更富於漢人,他們還未必覺得滿意,不要說實際上卻又明顯貧於漢人。維人在中國,明顯是一群邊緣人。這樣的感覺不好過。這點,漢人需要有更多的同理心去體會。

同理心不足,我以為這是人類共同的問題。而在中國,由於長期的匱乏經驗,同理心也未能充分開展。族群間的衝突問題也就難免。何況,漢維之間還曾有戰爭。要化解衝突、對立,實在需要很大的智慧、非常的毅力。

中共政府對問題處理得好不好呢?我覺得很難說。長期以來,中共對少數民族議題是很重視的,而且也一直強調平等對待的原則。甚至有些保障弱勢的措施還引來漢人的不滿。從我來看,在大原則的層次上,中共的民族政策並沒有大問題,尤其從我這個中國民族主義者的立場來看。(這裡還沒有進行關於多元文化政策的終極省思,但從實務面上說,大體合理。)

但是,我估計有許多實際做法上還是有問題。漢人為主的統治者在有意無意間,還是會護著漢人多些,壓抑維人多些。對維人的壓抑,連結著憂慮維人的獨立運動。所以,終極的問題仍然是:可否讓維人建立獨立國家?答案如果是否,就很難沒有壓抑。

西方國家,以及台灣的獨立運動者,當然可以輕鬆地說,何妨讓維人獨立建國;或是說:讓他們有更高的自治權。前者不可能,後者有風險,都不是中國政府能輕易鬆口的事。因為這事涉中國長期的安危、穩定。

我曾思考過有關多元文化政策的問題。我非常重視其中強調「平等」與「尊重他者」的精神。但是,我也承認,多元文化政策在實踐上還有諸多疑難。最簡單的問題還在於:它或許在長期後能帶來多元共榮的結果,但是短期內未必能化解衝突、矛盾。而敵對的雙方或一方可能利用這樣的政策,先行奪取更多的利益,或甚至從事毀滅對方的動作。

我不是政治學者,無從對疆事提出真正建議。但是,我希望我們這些網路上的日常生活中人能藉此培養尊重、寬容的精神。而不是去參與一個互相毀滅的事業。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ag&aid=3126094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2009/07/15 11:54

     多數維族人願意獨立建國,不知道是從哪個方面得出的結論。不是所有人都和台灣一樣,天天喊獨立。不是所有人都和台灣人一樣,不認同中國人身份,儘管台灣目前執政黨叫做中國國民黨,中華民國憲法也是包括了台灣和大陸兩個地區,可是就有人不尊憲法,但卻又不敢修改憲法。

      維族人不認同中國這個觀念不知道是從哪裡聽到的,很滑稽可笑,熱比婭也伸出右手對著阿拉真主用生命起誓,無論去到哪裡自己都是中國人,中國就是自己的母親。可惜她很快就跟了美國母親。

     雖然不敢說完全瞭解,但是在新疆幾十年的生活經驗,和維族人幾十年的交往,我想我更清楚他們的國家定位吧。

     如果幾百萬維族人大部份願意獨立,新疆絕對不會是這個樣子,那是近半個新疆都要暴亂,會是只有幾千人的事情嗎???

     關鍵是很多維族人也討厭這些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傢伙,這個形容是他們自己說的,可不是我說的。這些傢伙讓原本好好賺錢養家的百姓惶恐,誰會喜歡他們,誰會喜歡自己的國家變成耶路撒冷,伊拉克一樣的地方。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人工采棉是一種傳統的農田工作
2009/07/15 09:08

4)南疆棉花產業像奴工般的工作只有四川, 湖南漢人工人做,維族不做,能否說明資料出處

================================

人工采棉是一種傳統的農田工作,但不是所謂的“奴工般的工作”,人工采棉延續了幾百上千年了,只有近年有美國領頭研發機械采棉機才開始改變人工采棉作業,如今除了歐美發達國家外其余的開發中國家基本還是人工采棉,新疆同樣有機械采棉不過比例還不高還需要大量的人工采棉就是了。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回應:
2009/07/15 09:01
能否說明資料出處
2009/07/15 01:35
你說的(3)維族找工作有政府幫忙,漢人要自己找(4)南疆棉花產業像奴工般的工作只有四川, 湖南漢人工人做,維族不做,能否說明資料出處

=======================================

回應:

(3)維族找工作有政府幫忙,漢人要自己找? 這些都是多年來在大陸媒體有很多的報道,新疆的地方政府出面組織聯系沿海的用企業招用維族青年員工, 沿海的地方政府配合明文規定所有故用維族員工的企業,一律要替維族員工提供穆斯林清真食品的報道在大陸主流媒體和各個網站聊天室隨時可見。漢人農民進城當農民工從來都是自己四處找工自我奮鬥,今年也有的勞力輸出大省分的政府機構爲本省的農民工提供一些用工市場信息等等,比起對維族青年到沿海打工的無微不至的關懷,差的還是太遠了。

(4)每年新疆的棉花收集季節,大陸媒體都報道鐵道部會特意安排專門列車,從四川河南等地運載大批漢人入疆當收棉工,幾個禮拜以後又安排專列把這些漢人送回原居住低,這些新聞每年在新華社中新社等國家級媒體都有很多的報道。


Curious
能否說明資料出處
2009/07/15 01:35
你說的(3)維族找工作有政府幫忙,漢人要自己找(4)南疆棉花產業像奴工般的工作只有四川, 湖南漢人工人做,維族不做,能否說明資料出處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幾個例子探索維族青年爲何高失業?
2009/07/14 12:16
無論是曆史或是現實的原因,維族在今天經濟高速發展的大陸社會裏不斷地被邊緣化的確是一個擺在眼前的事實。社會上任何族群的跟不上總體社會的前進步伐,作爲政府總是有相當的責任的。多年前就看到過大陸中央民族學院的維族經濟學者就寫過很多這方面的學術論文,大陸政府也不能說是對此無動于衷,也在不斷做努力可是見效不大,以下舉幾個具體的例子。

例子之一:大陸各地的名牌中學都開設新疆班,把經過挑選的維族中學生送到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名牌中學讀書以提高他們的高考競爭力,費用全部由政府支付。除了名牌中學的“新疆班”,北大清華和各省市的名牌大學也都設有新疆班,大幅降入學低分數接受來自新疆的少數民族學生,這些被媒體稱之爲“民心工程”的措施現在看來對新疆維族的幫助從其量只是治標不治本。

例子之二:在新疆如果維族准備自創生意,一個電話就會有相關的官員親自來到家裏指導如果辦理所有的手續,並且一切的手續都免費,還會提供相關的官員電話以防以後生意有需求。這些都是對維族自創生意的優惠,漢人就必須到政府各個部門排隊自辦一切手續交付所需費用。但是新疆總體而言人少地廣消費市場有限,到新疆做生意的漢人多爲江浙一帶如溫州商人,把沿海那些小商品、服裝鞋帽、家具等等利用新疆做中專轉運到到中亞各國,這些江浙商人駕輕步熟的生意,維族商人不是因爲由于有政府開生意戶頭的優惠就能打贏浙商的。所以政府對維族的優惠政策對于維族商人的實際幫助不大。

例子之三:不知爲何,新疆豐富的汽油資源例如克拉瑪依大油田,石子河氣田等全部都在北疆,今天的南疆不但土地貧瘠自然資源也貧乏,只有衆多教育水准低下高失業率的維族人口,是典型的人多地少土地貧瘠的國家級的貧困地區。 大陸政府爲了減緩該地失業率,由政府組織大批的維族失業青年到沿海地區打工,漢人的民工都是自己四處找工作的,維族青年是政府出面和用人單位聯系好了政府還贈送單程火車票,一個月還有專門官員帶領家人和在沿海打工的維族青年做視頻會面,真可謂服務到家了。但是結果如何?據廣東省的統計,維族青年到廣東打工一年以後就有85%的比例不願意繼續打工(說辭是不習慣)而主動回到新疆,而具有此種情形的其他省市的各族裔民工的比例只有約占5%。

例子之四:新疆的地理氣候很適合種植棉花是亞洲最大的産棉區,由于棉花種植的季節性強也由于大陸種棉的機械化水准不高,新疆每年都需要大量的季節性的采棉工。這本來是南疆高失業的維族青年的一個好機會,但是維族人認爲采棉勤苦工錢少不願幹,結果我們看到每年大陸的四川和河南等地都會開出專列,把大量漢人運到新疆當季節性的采棉工,幾個星期後又乘專列回到原地。

維族青年到沿海打工說不能適應,在新疆本地當采棉工又說勤苦錢少,不少人留在南疆無所事事就把偷竊當作謀生的便利手段了。

綜上所述,大陸政府對待減緩維族的失業率扶貧幫助弱勢等方面不是沒有作爲只是至今的效果不彰罷了。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疆獨最大的障礙不是漢人而是新疆原住民哈薩克族塔吉克族!
2009/07/14 12:13
 

疆獨最大的障礙不是漢人而是新疆原住民哈薩克族塔吉克族!

新疆的地理以天山爲界分南疆和北疆,維族所在的南疆是新疆自然資源較爲惡劣的地區,北疆有北冰洋和大西洋的暖流不斷流入,這裏有大量的土質優良的農田牧場和森林,可這些都屬于人口不多的哈薩克塔吉克人所有。

哈薩克塔吉克是原主民世代居住在新疆當然選好地方居住,維族是後來移民只能到當時條件不好人煙稀少的南疆定居。台灣曆史上發生過占人口絕對優勢的漢人把原住民平鋪族等趕到山上占據了台灣最好的耕地的曆史在新疆並沒有出現,因爲移民時代的維族人口並不是多數無法驅趕哈薩克塔吉克等原住民,唯有靠著一千多年來不間斷的多生孩子,少則生7、8個孩子多則10多個的民族習俗,進入近代以來的維族逐漸成爲了新疆人口最大的族裔,但是卻總擠在南疆的窮地方,越窮越生得多,生得越多就越窮,已經變成了一種惡性循環了。

這種情況下,由于擔憂極端穆斯林勢力主導的疆獨一旦做大獨占新疆,就會野蠻殘暴地使得原住民失去北疆世代美好家園,新疆的原主民哈薩克塔吉克等新疆少數民族反對疆獨絕對比新疆的漢人更堅定也更堅決,這可以從每次疆獨鬧事,都可以看到哈薩克塔吉克等族裔公開高分貝的抨擊疆獨就能知道其真實的原委了。

疆獨爲了轉移視線以爭取國際社會的同情,把獨立運動和人權民主挂鈎,把矛頭對准所謂的中共漢人政權如何滅絕維族文化和宗教,卻對占據這比南疆還要大而且富余得多的北疆的原住民哈薩克塔吉克等族裔的堅決反疆獨只字不提,哈哈,事實上這些新疆的原住民的堅決反對才是疆獨無法逾越的最大障礙,疆獨對此掩耳盜鈴只能說明其獨立的訴求無理籌碼也不多的困境。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