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6/23 09:59:01瀏覽803|回應3|推薦7 | |
我這篇文章其實是很不負責的雜文。不過,因為估計自己寫不出完整的評論意見,而又希望能夠拋磚引玉,引出相關的討論,所以還是把下面的一些直觀感想大膽拋出。
楊孟軒教授的《逃離中國》(2023)一書,引起了相關學界的重視。老同學中研院社會學研究員張茂桂教授也寫了一篇評論,題目是“逼近同理、詳實反思: 評The Great Exodus from China一文“。張教授並且把文章寄給我,客氣地詢問我的意見。我快速寫下了一些想法後,發現我的意見主要是朝原作者楊孟軒教授所提,而且,當我認真要寫下對張教授大文的回應意見時,卻又發現問題太大、太複雜,討論又如此有深度,我的直覺式反應實在不夠格提出。不過,遲不回應好像也不妥。我於是陷入一種尷尬的處境,不知道如何是好。最後,我還是把自己最直覺的想法寫出來,僅供張教授參考。此刻也把這個直觀想法在此貼出,誠懇希望能夠拋磚引玉,迎來有意義的討論。後面附列張教授的評論文章網址。
一、 原作者所討論的外省人記憶,似乎抹去了“反共復國”、“反攻大陸”、“復興基地”這樣的記憶主題。但是,這些不是初期外省人的記憶嗎?或者,這個主題不會產生某種助憶體系(因為只是官方宣傳)?我以為,其實當初很多外省人人可能是處於一種困惑的狀態,雖然可能覺得日子很苦,但是,究竟應該怎麼看待自己的處境,怎麼解釋自己為什麼會是這種處境,其實是很茫然的。從而,官方的口號其實是會對他們起作用的。這可以說是一種先入為主(我茫然,所以我接受被灌輸的說法)。重要的是,這套說法和國民政府長期灌輸的說法大體一致:繼續反共,也繼續以中國民族主義為號召。反之,如果當時老蔣忽然提出說要搞台灣獨立(有些人責備他沒選擇這條路),恐怕國民政府就會立即瓦解。這個推論,或許可以幫助倒推,就是“反共復國” 、“復興基地”等的口號其實也多少被接受,而作為當初外省人的自我心理定位,以及作為助憶體系的一環。而這種心理定位顯然和創傷心理並不完全一致,而有更積極的作用。
二、 當然,“反共復國”這種自我定位也可能有負面效果。當初北伐的國民革命軍,其實也讓很多其他中國人感覺恐懼、厭惡,因為他們太有霸氣、殺伐之氣。“反共復國”也一樣會讓一些獨裁、專制、霸道的做法獲得一定程度的正當性,而讓台灣人民被壓制、被損害。如果是要釐清外省人的處境,以及與本省人的矛盾關係,這種部分外省人的自我定位與助憶體系似乎不宜被忽略。
三、 外省人的“創傷”未必是來台灣前後才有的,也不只是和中共或和本省人的互動所帶來的。他們在抗日戰爭過程中、甚至更早就可能經歷了嚴重創傷。當然,這種“創傷”心理可能是外省人會給台灣人帶來創傷的部分理由,但也許是因為台灣人可能被認為是曾經幫助日本或屈服於日本—作為敵人--的一群。也就是說,如果是在轉嫁創傷,當事人可能覺得對方並非無辜。
四、 我父母親是主動選擇來台灣的,這意味著他們還是比較信賴國民政府,並且相信來台灣會獲得較穩定的、可暫時休養生息的生活。所以,來台灣雖然可能不是來尋找樂土,卻也不一定會帶來創傷。而我以為多數外省非軍人會來台灣,應該都是有選擇性的行為,含有主動意義。從而,對當初的外省人而言,在台灣的生活未必就是一種創傷。而對第二、三代外省人而言,身在台灣更未必意味著是創傷。(意識到自己屬於被多數群體拒斥的族群,感覺可能不是很好,但是這種遺憾感覺對幼年人未必強烈。)以我自己的童年經歷來說,我幾乎沒有感覺到作為外省人被本省人拒斥的情況。雖然有被極少數特定人喊“外省豬”,但也就是這個人,後來還成為了姻親。也就是說,多數外省人可能很難從實際生活中的互動經歷,產生創傷心理。
五、 二二八之類的悲劇,固然可能部分是反映外省人的創傷心理,但是,那可能更多是戰爭焦慮或戰爭後遺症的表現(恐懼、焦慮、缺少安全感…)。當然,說是戰爭後遺症,也仍然是一種創傷,但是這種創傷和台灣可能沒有太大關係。也就是說,這種創傷心理與傷害行為,即使不是在台灣,也可能會發生(我以為,實際上確實也已經發生了。所以,上海等前淪陷區的民眾其實也深受國民政府復員之苦)。另外,作為戰爭後遺症,比較是短時期的,不太會長期持續。
六、 原作者楊先生似乎抱著一種嘗試通過理解外省人而達到諒解外省人,並且最後達成族群和解的(潛在?)意圖。這可能是一種極大的善意。但是,這裡的理解似乎又隱含著已預見外省人攻擊、傷害行為背後的軟弱心理而欲找出其軟弱之處的意味。很多外省人確實是有著受創心理。但是,這未必是初期外省人在面對台灣本省人時的主要心境。
七、 針對二二八事件悲劇,我以為必須考慮兩個相異群體在困窘、倉皇中急促結合所可能產生的矛盾問題。如果我們說這是必然出現矛盾、衝突的過程可能也不為過(除非這兩個群體本來就有極佳的紀律,以及雙方的共識或默契)。由此,我們可能就可以給予事件的發生一個有力的解釋,而且不必太多借助什麼助憶體系這類線索。當然,也不必借助於罪魁禍首、二二八元兇之類的解釋模式。我估計,原作者可能也是想要避免蹈入後一種解釋模式,才會想要開啟“助憶體系”這種概念。但是,我這裡提到的解釋邏輯,或許也有代替或補充解釋的意義。(後期的族群隔閡,原因更複雜。此處不論)
逃離中國:現代臺灣的創傷、記憶與認同
The Great Exodus from China: Trauma, Memory, and Identity in Modern Taiwan
作者: 楊孟軒
新功能介紹
譯者: 蔡耀緯
2023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