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關於社會科學學位論文體例的疑議談起:“問題意識”的開展
2021/01/13 12:28:44瀏覽4242|回應3|推薦11

日前在一場研究生學位論文的口試中,因為和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專家張芳全教授有機會碰面,我冒昧提出了長期以來困擾我的社會科學學位論文標準體例上的一些疑議,特別是一些章節順序的編排議題。我以為這些學界的歧見,可能會導致學生們研究上的困擾。事實上,我作為學生論文的指導者也曾經因此而困擾很久。

 

在此,我也想藉著這裡的公開園地提出一些想法,希望能夠和更多人交流意見,看是不是能夠達成較理想的共識。

 

我所關心的社會科學界的研究歧見,其實主要是牽涉到問題意識(problematic)要如何掌握與開展,而關於論文章節排序的體例問題比較只是這個問題意識開展的呈現形式當然,如果章節排序不合理,問題意識也就很難循序開展。或者,嚴格說來,很可能是因為先缺少較清楚的提問與回應思路,所以章節編排就容易顯得突兀。

 

就我所學所想,問題意識應該逐步開展出來的,而不是一步到位的,而且對社會科學類論文來說特別應該如此。好問題容易引導出好的答案,但是,好問題並不是突然蹦出來的,而是步步開展出來的。基於我們既有的知識與生活經驗,我們可能先有了比較模糊、籠統的問題,這個問題可能逐漸變得明晰、聚焦,乃至具體化。重要的是,提問與應答應該是緊緊相扣連的。提問能夠聚焦,有助於給出明確答案,或者提供尋找答案的方向;而問題之所以能夠逐步聚焦,往往又意味著已經處理了原先的模糊提問,對之已經有所回應。

 

問題意識的開展,大體和論文體例相輔相成。適合的論文體例容許、乃至引導問題意識循序開展;而問題意識的開展也可能要求某種論文體例來配合。當然,研究者的思路開展,未必要與論文章節的出現順序完全一致,但是,尤其作為學位論文,比較著重邏輯順序與可理解性,兩者的排序通常還是會力求一致。問題意識的開展,不僅是在研究者心中有個過程,在呈現給讀者的時候,最好也能夠大致循著這樣的開展順序。否則,讀者會比研究者更容易感到困惑、茫然,不知所以。

 

論文體例、章節安排應無必然規格,而應該是受問題意識開展順序的引導。不過,還是可以有些比較典型的格式。常見的社會科學類學位論文往往包括以下五章或五個部分:研究背景與目的、文獻探討、分析架構與研究方法、敘事與分析、研究結論與建議。問題意識也作為主軸貫穿這些段落,並循序開展。各個部分段落也因為有個一貫的主軸,所以彼此能夠互相扣緊。但是,如果這個主軸並不紮實、清晰,各段落之間就可能顯得關係鬆散。

 

如果以上述編排順序為準,在社會科學類博碩士論文一般是先有研究背景(通常可包括intellectual context 和social context),然後由此邏輯地導出研究目的。先鋪陳研究背景可使得研究目的的出現顯得更可理解。讀者更容易跟著研究者的思路,從既有的研究或實際生活經驗導出研究者想要探索的研究議題。如此,議題本身也會變得更可理解。

 

是,研究目的之後不宜接著就呈現研究問題研究目的相對比較單一,也可能比較籠統。接著應該是文獻探討,也就是和前面的研究進行對話,有所批評,也有所取捨由此逐漸凝煉出進一步的想法,包括比較明確的研究問題。到這個階段的研究問題,應該是與研究假設(準答案)幾乎是同義詞了(或者緊接在一起)。而也在經過文獻探討以後,研究方法也會逐步具體化、細部化。大體上,所謂問題意識,應該是一路開展下來的,直到提出假設,才大體呈現完畢。但是,更嚴格來說,其實應該是直到結論才結束,甚至還可留待未來分解。

 

總之,問題意識應該是一個持續開展的過程,而不宜在論文的某一段落忽然直接跳出來。基於此,我特別對於論文中將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放在一起是不以為然的。研究問題應該至少是出現在文獻探討以後,否則文獻探討的意義就減少了很多;而且,研究問題實際上和研究目的幾乎沒有什麼不同,除了把肯定句變成問句以外。我們希望,研究問題更接近準答案,並且考慮到是否適合實際的研究可行範圍;當然,研究問題也應該更具體、細緻與明確。

 

再者,隨著問題意識的開展,對研究問題適用的具體方法也會逐步變得顯豁與細緻。不過,這又可能意味著我們已經在陸續進行方法的選擇。包括適合使用什麼資料(也包括題項的選擇、組合方式等),使用什麼分析方法(統計分析方法,以及推論時所採用的邏輯)。甚至於,對哪個層次的問題,應該採用什麼樣的觀點。這些都是步步開展出來的。而也在一步步的選擇過程中,我們會面對著若干犧牲(選擇A方法,可能就失去了B方法的優點),也可以說是研究缺失或限制。

 

從而,論文中的研究限制的呈現,最好是在過程中逐步觸及(並做適度討論),然後在最後加以彙總呈現。如果是在第一章就呈現研究限制,很可能失之籠統、浮面。以許多學位論文的典型寫法來說,往往在第一章裡就有一節是談到研究限制,但是,這時候,研究問題可能還沒有明細化,對研究方法也沒有太明確的想法,所以往往只能籠統提到一些大概的限制,譬如資料的局限性等。但是,細部研究方法上的限制,就很難在這個階段提出,即使提出進一步的研究限制,也會顯得很怪異,邏輯會顯得跳躍。

 

以上的討論主要會牽涉到論文中研究目的研究問題的撰寫順序,也涉及到研究限制的撰寫順序,但是,其實也涉及到對文獻探討性質的定位。研究者應該是通過和之前的研究成果對話,從而導出自己對問題的較明確的看法,包括觀點,乃至假設;或者是分析架構。文獻探討不應該是向讀者顯現相關閱讀的豐富程度。

 

場對話中,張芳全教授也當場做出了回應,表示論文第一章也具有全文摘要(summary/overview)的性質,所以不妨把研究限制列在第一章裡。

 

我非常敬佩張教授在做學問上的認真與熱誠。對於他上述的說法,我也並無異議。不過,可能要注意到,如果第一章是作為overview,那麼就表示即使在第一章裡提到了研究限制,還是要在後面再度陳述研究限制。因為前面所列,其實只是對正文的摘要,所以不宜逕行取代正文的陳述。當然,第一章究竟是不是也作為全文摘要,可能要有比較清楚的交代。研究者也當考慮全文篇幅的長短等因素來決定是不是還要先有個overview的章節。

 

以上所談,好像著重的是關於論文體例(章節順序編排)的議題,但是,其實,對我來說,我想最重要的思考其實應該還是在問題意識這一點上。研究者缺少明確的問題意識,就可能會隨著潮流走下去,大家談什麼議題,使用什麼分析架構,我也就談類似的議題,使用類似的分析架構。但是,我其實並沒有自己的獨到想法。說得難聽些,可能連自己真正想談的是什麼問題都說不清。如此,很難期待能有什麼有深刻意義的研究成果出來。

 

在討論過程裡,主席試著為我緩頰,表示這比較是我們社會學的訓練背景的思維模式,並且是適用於質性研究的一些方法觀點。

 

我同意,確實是如此。我的訓練背景決定性地影響了我的思考模式。

 

不過,話說回來,嚴格說來,我比較相信:強調問題意識,強調問題意識在研究中(以及論文中)應該是呈現為一種開展過程,這並不僅限於社會學領域。我其實相信,我們在社會科學領域上的研究普遍缺少創新能力,關鍵就在於缺少對問題意識的重視與把握。問題意識的重要性,就像一句老話說的:好的提問,決定了好的答案。問題是,我們太忽略問題意識的開展,而往往很儀式性地提出研究問題,接著,也是儀式性地使用標準(其實未必不可疑)的分析方法,然後就期待能得到研究結果。研究問題很可能並沒有深入研究者的內心。也可以說是研究問題被意識化的程度不足。這樣很難期待得到真正有意義的研究結果。

 

我並且以為,這個缺少問題意識的問題,其實並不僅限於質性研究才有。計量研究也一樣存在。嚴格來說,問題本身並不會規定自身應該歸屬於質性研究或是計量研究。而且,通常來說,嚴謹的研究很可能應該是需要雙軌進行的,質性與計量各自為政,其實是限於研究者的時間、精力、經費、訓練等的局限,而非因為單邊的方法已經足夠。質性、計量分道而行,應該只是一種方便法門,而不是邏輯上的必要或應然。

 

以對問題意識的強調這一點來說,這個原則既適用於質性研究,也同樣適用於計量研究。認為計量研究可以免於逐步開展問題意識,而能夠一步到位的提出研究問題,我認為這種想法是大有問題的,是會誤導研究之開展的。我們真正比較能夠區分的,也許是比較成熟的研究和探索性的研究。對於比較成熟的研究,可能只要針對特定數據、特定細部事實進行確認,而不需要觸及觀點、架構等更後設性的想法。這種階段的研究,大體就比較可能不需要再去逐步開展問題意識。

 

但是,這裡還是潛藏著一個問題。如果所有的後續物理學研究者都循著牛頓的體系延伸,不再對其後設部分的想法進行討論,那麼,愛因斯坦的理論就不可能出現。恰是因為愛因斯坦肯於、敢於去檢討後設性的想法,才能突破牛頓的物理學局限。華人世界裡,對於典範很少去檢視、批判,甚至於不足以作為典範的研究,也被當作典範,這樣的習性,很難產生知識的突破。我以為,我們的學術論文就有這種以不足為典範的研究模式作為典範,大家一起跟進的習性。想改都很難改變。這實在不是好現象。

 

事實上,坊間不但是把質性研究與計量研究二分,而且還隱然以計量研究為宗,質性研究為輔。如此,計量研究反而可能更容易讓人誤以為一切都已經有了標準套路,所以不必再去搞什麼概念化、研究問題意識化、尋找適當研究方法等的努力。這其實恐怕是個認知陷阱。當我們大家都這麼想、這麼認為的時候,也就真局限了我們可能的總體學術發展的可能達到的境界。所以值得大家再多思考。

 

我在此想再度強調,我的一些疑惑與張芳全教授的某些說法有關。但是,我的憂慮是涉及到更根本的學術發展大局,而絕不是針對特定個人;而我對張教授的學術與做人確實是由衷感到敬佩的。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ag&aid=155344647

 回應文章

狐禪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1/27 09:53
是什麼「問題」,何以值得研究。研究生絕大部份答不出自己的想法來。前一個的答案多半是「老師給的」,後一個問題則是「與學位無關」。這是心態而非技術的缺䧟,也甚少有訓練加以補強。如果曾想到,自然會表達在論文中,通常就在第一章。沒想過的,那即使有體例要求,作者也會以旁枝搪塞。
出岫閒雲(chiag) 於 2021-01-27 10:17 回覆:

說得好!

我們可能需要更早就開始開發問題意識的教育訓練。


草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1/13 18:39

http://scimonth.blogspot.com/2018/12/blog-post_94.html

五十年前王九逵先生就在科學月刊說「問題是數學的靈魂,探索未知領域學術研究才能進步,而且探索過程十分可貴。


草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1/13 13:45
什麼是問題意識?
出岫閒雲(chiag) 於 2021-01-13 15:41 回覆:
坦白說,大概沒有那本教科書介紹問題意識這個概念,也沒有針對這個學術概念的系統定義。不過,這並沒有什麼要緊,因為並不是這個概念本身多麼玄奇,而是它的涵蘊意義重大且可變異。問題意識不外是:關於“研究者究竟想要問什麼?”的想法。重要的是,這個想法是會一路開展、演變下去的。在研究初期和研究末期,想法可以是很不同的,越到後面,答案可能是越呼之欲出的。當然,也有可能越想越發現自己的無知,而問題也難以聚焦,甚至最後可能放棄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