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人道主義到人本主義
2019/08/31 18:11:02瀏覽1528|回應2|推薦10

一、前言

人道主義(humanitarianism)與人本主義(humanism)是兩個字面很相近,意義上也常常容易混淆不清的詞。有意思的是,兩個詞都深具魅力,都很能撼動人心,可能尤其是前者。甚至,後者也因為與前者的相近性而容易受到青睞。但是,兩者究竟是什麼意思,卻未必能為大家所清楚。

我不懂哲學,但是,我卻希望以社會學者的觀點來審視社會思潮。人道主義與人本主義,兩者可以作為哲學概念與議題(特別是後者),卻也都是重要的社會思潮,影響社會發展非常深遠。而它們的源起與彼此間的錯綜因果關係如何釐清?這是令人好奇而又常常感覺茫然的。

我的思考迄今沒有什麼明確答案。讀過一些文獻好像越讀越茫然,因為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尤其是關於人道主義的說法。但是,我如果因此對此議題保持沉默,也許是更讓我自己遺憾的事。所以,容我把我的猜想大膽說出來給大家聽聽。也許經過大家的指正,我能抓住正確的思路。當然,也許我說的有些道理,也能作為相關研究的一個參考。

二、人道主義與人本主義的區別

一般的說法,似乎傾向把人道主義看成是人本主義思潮的一種副產物。甚至也有人把兩者視為同一。我對此都深以為不妥。我認為人道主義是人本主義的前導思想,主要是有人道主義才有人本主義;而且,人本主義的未來主流很可能反而會削弱人道主義精神,而不是促進它。這當然是值得憂慮的走向,所以也特別值得我們去關注討論。

如果略加區別,人本主義比較是系統思想的產物,而人道主義則比較是感性為主的心理狀態。僅僅是基於此,就不難推論何者可能會更早出現。人道主義恐怕是與人類文明的起始同時,或者,僅只略遲些許。而人本主義思想,特別是有系統理論支撐的人本主義思想,大體是近代西方才有的產物。儒家思想也是一種人本主義思想,但是,它應該比較不是對比性的價值觀,不像西方的人本主義,是與神本主義思想長期進行交鋒、糾纏所產生。作為人本主義思想,儒家思想在一些議題上似乎並沒有那麼深刻,透視。好比對人性幽暗面的討論,就顯得薄弱。從而,儒家思想比較沒有很突出的、對治幽暗人性的策略。反之,對人性的光明面也就沒有什麼撼動人心的提法。

如果查維基百科,人道主義的解釋如下:Humanitarianism is an active belief in the value of human life, whereby humans practice benevolent treatment and provide assistance to other humans, in order to better humanity for moral, altruistic and logical reasons。
(人道主義是一種積極信念,相信人類生命的價值,從而,人們會對他人實踐慈善對待,並提供援助,俾能讓人性從道德、利他性與邏輯性的層面變得更優質。)

解釋文也指出,人道主義是非正式的實踐性意識形態,其教條是:人的義務在於提升人類福祉。

必須注意,在不同的文獻裡,關於人道主義的說法有極大的差異。其中有些文獻明白指出人道主義與人本主義密切相關,有些卻完全不提(維基百科的解釋未提及與人本主義的關係)。

關於人本主義的說法也同樣是莫衷一是。不過,既然是比較系統化的理論性、哲學性思想,它終究比較能找到其思想內核。譬如說:人本主義是提倡以人為中心,重視人的價值,肯定現世的生活。

三、人道主義的興起與潛隱

人道主義被說成是非正式的實踐性意識形態,似乎有點貶抑這個思潮的普遍意義。但是,人道主義對人心的影響絕對是不可小覷。

其實,我相信,佛教能以異國信仰卻大行於中土,以及其他許多國度,其中強調的“慈悲”心理順乎人心是最關鍵的成因。人不僅需要他人施予慈悲,也在對他人施予慈悲時感覺到自己的價值與快慰。慈悲就是人道的具體內涵。它幾乎是人性的自然顯現。

人道主義如果並不總是普遍成為顯性思潮,很可能是另外的因素壓抑的結果。譬如在長期而普遍的匱乏情境下,人們的慈悲心理可能就會漸漸枯竭。尤其,如果在這種情境下,而還要面對惡意的攻擊者時,更不可能表現慈悲,甚至可能有意地收回慈悲心理。

上述壓抑因素的普遍存在,使自然的慈悲心理被壓抑。所以又需要比較有說服力的力量來再度喚起這種慈悲心理。只是,喚起大概需要特定的人格風範與道理才會有比較明顯的效果。好比耶穌就是一個例子。他的特殊人格,能讓人感動;同時,他必須讓人領會一些事。像是他要救那被施加石刑懲罰的婦人,就要讓人們先體認到罪惡、慚愧。又或者,佛陀自身的苦修,也讓人敬仰,然後,他還要跟大家說明生命是怎麼回事、人的存在意義是什麼。

四、人道主義與人本主義的交融

無論如何,在西方文化中,人道主義精神至少早在耶穌的教訓中就已經被傳布。此時,系統的人本主義思想還沒有出現。也因此,我們不適合說近代西方的人本主義思想是人道主義思想的前因或構成要素。

我猜想,人本主義大體是源於人道主義。雖然說,基督教的信仰主軸是神本主義(theo-centrism)思想,但是,就如上述,人道主義也是這個信仰的重要內涵。後者使得信徒對人的關心獲得合法性。當基督教會本身漸漸因為時間漫長而走向例常化、乃至腐化的時候,對人自身的關心卻因為黑死病等巨大災難的衝擊反而增強。加之又受到亞里士多德思想復振的影響,於是思潮漸漸向人本主義扭轉。

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本主義,應該還是比較以人為中心(anthropo-centric)的意涵。當然這是相對意義的。上帝作為中心的信仰並沒有消除,只是人們的目光漸漸也移向人自身。大概是要等到18世紀理性主義興起以後,人變得更自信,也更強調自我意識,以人為主體的人本主義才漸漸成為主流。

無論如何,在一定程度上,18世紀以後的人本主義思想可能讓人道主義思想變得更豐富、更具正當性,聲音也可以更響亮。這恐怕也讓人道主義與人本主義兩種思潮更加不易釐清。

我們知道,在19世紀時,西方出現了一系列人道主義小說作家,包括雨果、莫泊桑、左拉、易卜生、托爾斯泰、杜思妥耶夫斯基...等人。他們的創作往往帶著浪漫主義的色彩,因此更能讓讀者產生強烈情緒反應。有些人知悉人道主義,就是從像雨果的小說“悲慘世界”這類著作中產生的感性領會。從這些故事中,人們強烈感受到人性的昇華,藉助於一種悲憫人的情懷。

為什麼是在19世紀?部分可能是才發現小說這種工具的思想妙用。但是,更重要的是在18世紀時的(思想)啟蒙運動。啟蒙什麼思想?人本主義、理性主義、自由主義、社會主義、人道主義...思想。人道主義與文學又特別有緣,因為前者的感性內核。加之,人本主義思潮也提供養分予人道主義。(早期)社會主義則幾乎可說是人道主義精神的一種實踐論述。

近代西方文明如果能給予人偉大的感覺,各種科技與思想的發明與發揚應該是主要理由,而他們能發揚人道主義精神應該更是核心的重要成因。沒有人道主義的科技發展,只是強大,不會偉大;各種思想如果顯得偉大,也因為它們能伴隨或支撐人道主義精神。

但是,我以為,人本主義並不總是有利於人道主義的發展。

五、人本主義對人道主義的抵制作用

前面說人本主義是提倡以人為中心,重視人的價值的思想。但是,照哲學家牟宗三教授的解釋,人本主義的核心內涵應該是強調人的道德主體性。這與重視人的價值或尊嚴並不矛盾,而是更直指核心:主體性。可以說唯有強調人的主體性,才算是捕捉到了人的基本價值所在。至於“道德”主體性,則可說是補主體性原則之不足。主體如果不是以道德來駕馭,主體可能扮演類似宰制者。

不過,必須承認,強調以人為中心,和強調人的主體性還是有所區別的。以人為中心可以只是把人當作對象看待。關心人這個對象,並不一定等於讓人自己做主。譬如民本思想,就是以人民為關注的中心,但是這並不等同於民主。這兩者的區別,可以延伸到下面的討論。

人道主義比較是以人為關注中心的思想(悲憫的主要對象是人),卻未必是強調人為主體的思想。耶穌是人道主義者,他悲憫受苦的大眾。但是,耶穌的思想應該並不包涵強調人為主體的想法。因為,基督教基本上是認定神才是真正的或主要的主體。雖然在解釋人為什麼有苦難的時候,基督教提出人擁有意志自由的說法,但是,這應該並不是耶穌本人的教義。耶穌自己也苦苦詢問為什麼要受苦:“我的神!為什麼你離棄我?”。

人本主義究竟是強調以人為中心,還是以人為主體?這個“小小”的差別,可能會有巨大的不同引申意義。人道主義可能與前者有較大的相容性,卻與後者較隔閡。

如果強調人是主體,它的兩個最大的可能隱患在於:一、支配欲或宰制欲的膨脹;二、自我犧牲的無謂性或他者的自我拯救之應然性。

虔誠基督徒的偉大,就在於他們往往願意自我犧牲,以幫助或拯救其他受苦的人。但是,持續性的自我犧牲行為很可能需要一種使命感,一種神聖的呼喚。基督教強調“召喚”(calling),其中蘊涵著超越主體(上帝)的存在。世俗人沒有了召喚,自我犧牲行動也就容易變得不可理解。

想想看,如果人必須決定自己的行動,包括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為自己的命運負責,那人為什麼還要為別人犧牲?犧牲了,自己要怎麼辦?總之,世俗化後,從人的主體性出發,很可能會變得更斤斤計較,也更難做出自我犧牲。近代的工具理性可能就不會鼓勵自我犧牲的行動。互利是可理解的,自利同樣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自我犧牲卻是難以理解的。依照19世紀哲學家尼采的看法,基督教倫理是弱者的倫理,換言之,強者並不傾向自我犧牲的思維。

人的行動如果是出於計算,而不是出於召喚,就很不可能做出自我犧牲的行動。但是,召喚必須假定有超越於人的主體。在現代世俗化世界裡,召喚的聲音顯然快速變得微弱。

六、人道主義作為結構變革的契機

現代的理性人當然可以繼續表現得友善或有禮節。但是,那和自我犧牲行為還是有很大的不同。我以為,能夠產生歷史突破力量的行為類型是自我犧牲的行為。理性計算的行為,比較是在既定秩序下的遊戲模式,難以帶來突破作用。

社會學與社會心理學討論了非常多種類的行為或認知謬誤。包括我群中心、自我肯證、錨定(anchor)原則...等。社會也在這樣的慣性狀態下形成一種大致穩定但是未必合理的結構。這是一種極易陷入零和(zero-sum)悲劇的結構。而如果想要突破這種結構、創新更合理的、共贏的結構,反而可能需要某種“不理性的”、依慣性標準看是過度自我苛求的行為與認知模式,才能克服上述的認知謬誤。

舉例來說,今天的美國與中國(大陸),或美國與阿拉伯國家間的摩擦與衝突,雙方如果只是繼續循舊有的思維模式思考對應之策,那麼,彼此矛盾大概不可解。即使雙方都擁有許多理性菁英亦然。從而,或許一定要有至少一方用特別願意以自我壓抑(也是一種自我犧牲)的心態去面對問題,才能看出既有觀點或反應的偏失,然後才能找出破解問題之道。

就在最近的中美緊張關係中,我們可以看到,雙方都片面認定對方的不是,而且拒絕檢討自身的問題。菁英分子的態度也不遑多讓。他們可以各自壘砌出一整套論述,以強調對方的不是,及己方的正義。但是,對於矛盾的癥結所在卻完全沒有共識。如此會有什麼好結果,實難讓人置信。

現代化早期的基督徒,在上帝召喚之下,往往能悶頭努力、絕少現實計較,故能完成許多突破性的歷史壯舉。相對來說,同時期的中國知識菁英,更多地採取一種務實理性的態度,在舊世界裡玩人際遊戲。結果,舊世界始終還是舊世界,並不因為聰明人的務實遊戲而改觀。

傳統中國文化,以儒家為主流思想,而儒家思想其實是一種人本主義思想。然而道德主體可能在惡劣情境下滑落,卻缺少額外的支撐力量。儒家思想裡同樣也含有人道主義精神。但是,那裡面與其說是有悲天憫人的慈悲心,不如說是君主的仁民愛物、民胞物與的精神。兩者間存在微妙而關鍵的差異;而其中更沒有多少因為(上帝)召喚而被鼓舞的自我犧牲精神。此外,在長期的社會匱乏之下,民胞物與也漸漸流為口號,難以普遍深入人心。

總之,舊結構不易改變,要產生突破性的改變,需要一種特殊的精神風貌,人道主義精神可能就是最被需要的特殊精神的一種。但是,它並不總是普遍被擁有,反而可能是稀缺資源。晚近台灣的人本主義(教育),並不會激勵人道主義精神,甚至可能是弱化人道主義精神。教師們在人本教育運動下,表現的教育投入程度,似乎是更薄弱,而不是更多。

當然,大陸上的人道主義精神的一般表現,恐怕問題更嚴重,更需要尋求對治之道。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ag&aid=129032486

 回應文章

Johns Hopkins校友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2019/09/03 04:55

互利(或就說是雙贏)是一個雙方都能在同一基礎思考下才能進行的,若一方在互利前題下拚命動手腳想獲取更多利益,互利的均勢就被打破從而失利一方很可能就會報復。就這一點而言,中西的基本思路是不太一樣的。

聯合國在開始時不無由大國領導為小國讓利的想法,然而今天在人權委員會中的成員國幾乎都是人權記錄惡劣的國家,他們反而指責美國人權惡劣,美國憤而退出。WTO也如此,WTO沒有懲罰機則,所以有些國家進入後為所欲為而屢屢破壞機制。若一個國家每年援外金額高達千億美元,請問這還是開發中國家吧?這也是歐美日一直要WTO改革的原因,因為他們已經從讓利者成為受害者。台灣很多問題也是如此産生的,出發點很好也十分人道或人本,但社會大衆少了互利的根本思想,有一方就成為受害方。文化使然吧,畢竟中華文化中勝者全拿的例子多不勝數。


狐禪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2019/08/31 19:20
以互利為人道的張本才是最合乎天道的。
出岫閒雲(chiag) 於 2019-09-01 09:34 回覆:
同意!所以,通過理性溝通以尋求互利、共利,是大家應該致力的方向。